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铁路环评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9133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铁路环评报告书简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铁路环评报告书简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铁路环评报告书简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铁路环评报告书简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铁路环评报告书简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1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8四、公众参与22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33六、联系方式34附件:环评过程中第二次公示及环评简本公示内容35of the enemys attack. Troops, and troops were scattered, Qian Kangmin, Commander, Deputy Commander Ding Bingcheng and others heroic martyrdom. Turk foreign resistance members for the evacuation. Sin

2、ce then, Wujiang County Government District long Zhang Pinquan was killed by the Japanese. CPC jindapeng, Xiao Xin was trying to recommend thinking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沪通铁路上海(安亭)至南通段途径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所辖的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四市及上海市嘉定区。2008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交运200848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准项目立项。交通运输部以厅函水201032号

3、关于对沪通铁路过江通道工程通航论证工作有关意见的函、交通运输部交水发2010310号关于上海至南通铁路沪通长江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批复同意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40km锡通通道桥位方案、净空尺度等;2012年9月,国家发改委以 “关于沪通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情况的函”回复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认为,“总体来看,沪通铁路南通至安亭段技术方案稳定,相关手续基本完备,具备实施条件”,据此编制上报新建铁路沪通线上海(安亭)至南通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二)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1、线路总体走向线路在宁启线复线电气化DK254+676设

4、平东接轨站,出站折向西南,沿九圩港西侧行走,在平潮镇东侧与规划的通苏嘉城际铁路合设南通西站,出站后继续南行以桥梁方式跨越长江。线路在张家港市十三圩港附近上岸后,继续东南行,基本上沿204国道东侧行走经乐余镇后设张家港北站,跨过308省道后与规划的通苏嘉城际铁路、沿江城际铁路合设张家港站,出站后线路稍折向东跨越沿江高速公路后进入常熟市境内。在常熟市境内,线路跨越望虞河、常福公路后与沿江城际铁路合设设常熟站。出站后线路稍折向南经淼泉镇东侧、董浜镇南侧上跨苏嘉杭高速公路后,在支塘北侧跨过白峁塘后,再上跨沿江高速公路进入太仓市境内,在归庄北侧设太仓港站,尔后折向南行,线路沿石头塘东侧行走到陆渡镇设太仓

5、站。线路引出太仓站后往南跨越新浏河,基本上沿江苏省、上海市交界行走,跨越宝钱公路后进入昆山市花桥镇境内,基本上沿沿沪公路东侧行走,下穿既有京沪高速铁路后上、下行分开折向东,分别引入既有沪宁铁路安亭站。在上海枢纽内沿既有沪宁铁路安亭至黄渡区间增建三、四线,并新建黄渡至封浜上下行联络线,作为本项目的相关配套工程。2、项目的功能定位南通至安亭段是以承担上海、苏南与苏北地区城际旅客交流为主,兼顾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交流的铁路通道。3、项目主要工程内容(1)线路工程根据本项目建设主体的不同,划分为本线工程和枢纽相关配套工程。本线工程:平东(含)经太仓(含)至安亭(含)CK0+000CK138+667.2

6、线路长度137.277km(其中江苏省119.54km,上海市17.74km);南通站东南上、下行联络线工程6.64km:南通站东南上行联络线:宁启下行改线NQDK259+280.00=LSCK0+000LSCK4+001=沪通线CK3+935,线路长4.001km南通站东南下行联络线:宁启上行改线 NQYGDK258+084.35=LXCK0+000LXCK2+636=沪通线CK3+935,线路长2.636km枢纽相关工程:京沪线安亭站(不含)至黄渡站(含)增建三、四线工程,线路长度5.88km;新建黄(渡)至封(浜)上、下行联络线工程,线路长度7.678km:黄封上行联络线:HFSCK0

7、000(=京沪线K1431+911.76)HFSCK3+140.20(=黄封线HFK5+168.18)黄封下行联络线:HFXCK0+000(=黄封线HFK2+976.71)HFXCK4+538.27(=沪杭改线HHGK17+778.08)(2)站场工程全线设平东、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安亭、黄渡等9个车站。(3)桥梁工程新建特大桥13座计108.56km,大中桥17座,桥梁长度109.85公里, 其中沪通铁路长江大桥长27.46km,主航道桥采用1092m两塔五跨斜拉桥,为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合建桥,合建段7.015km。桥梁全长占线路长度的80%。(4)轨道正线轨道按

8、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采用100m定尺、60kg/m钢轨;全线铺设有砟轨道;采用型轨枕,型扣件。(5)路基沿线为平原地区,主要路基以填方形式通过,路基工点类型主要为软土路基、水塘路基、低路基、路堤坡面防护等。(6)无线通信新建GSM-R移动通信系统。(7)电气化采用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全线设置五接、常熟、太仓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引入2路110kV电源;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导线高度按满足通过双层集装箱设计。3沪通铁路上海(安亭)至南通段工程特性表工程名称沪通铁路上海(安亭)至南通段线路长度本线工程平东至安亭137.277km总概算366.07亿元总工期5.5年南通站东南上下

9、行联络线6.637km配套工程安亭至黄渡5.982km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黄封上下行联络线7.678km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I级重点工程长江特大桥: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2000m,个别地段结合条件合理选定桥长27.465km,主航道桥采用两塔五跨斜拉桥方案,桥式布置:(142+462+1092+462+142)m=2300m正桥采用四线铁路(其中两线预留城际铁路线)+六车道公路合建方案,其中沪通、城际、公路合建范围共7215.6m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200km/h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货机客机牵引质量5000t到发线有效长1050m,部分仅办理旅客列车的车站6

10、5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主要工程数量枢纽及车站永久工程临时工程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永久用地公顷399.63取土场处2车站设置平东、南通西、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安亭、黄渡临时用地公顷120.63铺轨基地处1拆迁房屋平方米478225T梁制(存)梁场处4路基土石方挖方量104断面方192.50临时材料厂处6填方量104断面方508.55混凝土拌和站处9地区或枢纽内联络线及配套强工程1、南通地区:南通站东南上行联络线4.001km,东南下行联络线2.636km,共计6.64km;土石方总量104断面方934.45级配碎石拌和站处6桥涵特大、大、中桥座-延长米42-123765.6

11、汽车运输便道长江大桥施工便道公里14小桥座-延长米44-501.87其他新建公里62.82、上海枢纽配套工程:既有京沪线安亭站(不含)至黄渡站(含)段增建三、四线,线路长5.982km;新建黄(渡)封(浜)上、下行联络线,共7.678km(上行3.140km、下行4.539km)。涵洞座-横延米75-1772.27改建公里8.4隧道-延长米0车站座9牵引变电所处34(三)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新建上海至南通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沿海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工程为全线的重点控制工程,

12、对桥位方案做了多方案研究,其中主要的设计方案有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下游3km方案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40km锡通通道桥位方案,经比选两桥位均未经过江苏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的水源保护区,以及其他法定保护区,交通运输部同意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40km锡通通道桥位方案、以及相应的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因此推荐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上游40km桥位方案。本工程未经过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法定保护区,本工程所经上海市、苏州市和南通市等各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均规划预留了本工程线位,推荐线位总体符合沿线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对于江苏省段线位及站段选址,江苏省建设厅、南通市和

13、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规划部门均给予确认,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报的工程可研文件含中确认了上海市境内的线路方案。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概况本工程沿线属长江冲积平原河口新三角洲平原区,全线地形平坦,地势开阔,海拔标高2.04.5m(黄海高程系统)。沿线河网密布,线路除跨越长江外,还跨越望虞河、福山塘、常浒河、新浏河、白茆河等众多河流及沟灌渠。本工程沿线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植物种类以亚热带成分为主。受城市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活动影响,工程沿线植物种类多为人工栽培类型,种类组成及植被类型相对单一,以农业植被和人工绿化植被

14、为主,无天然林分布。本工程评价区人类活动频繁,动物种类不丰富。工程横穿华东地区长江中下游河网、平原地带,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桥位处江段是中华鲟、江豚等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通道主要位于张家港侧长江主航道,桥位所跨水域无渔业部门划定的鱼类产卵场分布。工程沿线水土流失背景值以轻、微度为主。2、声环境现状本工程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敏感点主要为居民住宅、学校,多为80年代后建设。其中,正线区段建筑以2层砖混结构为主,除平东站、进入安亭站附近区域受既有宁启、沪宁线、京沪高铁铁路噪声影响,线路局部区段受公路交通噪声影响,其它大部分区段主要受社会生活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较好。受公路噪声影响的个别敏

15、感点,对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类区标准,昼间可达标,夜间有所超标。南通站东南上、下行联络线、黄封联络线沿线多受既有铁路噪声影响,其中南通站东南上、下行联络线区域由于既有宁启车流量密度较小,1小时等效声级均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黄封联络线区域受既有铁路影响,存在敏感点超标现象。既有铁路30米处铁路噪声可以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修改方案规定的“昼间70dB,夜间70dB”的要求。3、振动环境现状平东接轨站及南通站东南上、下行联络线工程,以及太仓至葛隆段临近既有沪宁线、安亭至黄渡段沿线敏感点受既有宁启铁路、沪宁线铁路振动影响,环境振动均低于80dB。沿线

16、其他敏感点主要受社会生活中人群活动、道路产生的无规振动影响,满足“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或“居民、文教区”标准要求。4、地表水环境现状本次工程沿线地表水属长江流域,区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工程沿线跨越的主要河流有通扬运河、长江、白茆塘、石头塘、七浦塘、杨林塘、新浏河等,沿线水体水质目标IIIIV类。现状监测资料表明,沿线河流除望虞河及白茆塘氨氮有所超标外,其余河流氨氮均能满足标准要求;沿线河流高锰酸盐指数均能满足标准要求;沿线河流除白茆塘外,石油类均有所超标(IV类)。本次工程涉及的铁路既有水污染源主要为安亭站、黄渡站共2个车站的工作人员及旅客的生活污水。各车站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其

17、SS、动植物油排放浓度超标。5、地下水环境现状工程沿线地下水水质情况总体较好,基本满足GB/T14848-93之III类水水质标准要求。6、电磁环境现状工程沿线村庄有线电视普及率很高,大部分居民采用有线电视或卫星天线接收,很小部分居民采用普通天线收看电视。根据现状监测的结果,该工程沿线电视信号场强覆盖较好,收看频道数较多,收看质量较好。常熟牵引变电所拟建地测点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较执行标准有较大环境容量。(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评范围为工程及各专题可能影响范围。1、生态环境评价范围(1)线路外侧轨道中心线向外300m以内区域;(2)施工便道中心线两侧各100m以内区域;(3)取

18、土场、弃土(渣)场及临时用地界外100m内区域;(4)过水桥涵上下游300m以内河(沟)段,通航河流上游500m、下游1000m河段。2、声环境评价范围声环境影响评价的长度范围为工程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宽度范围为铁路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振动环境评价范围振动影响评价的长度范围为工程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宽度为线路两侧60m以内区域。4、水环境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为工程设计范围内的9个车站的水污染源及主要受纳水体,其中车站工程包括安亭站和黄渡站共2个既有车站及平东站、南通西站、张家港北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太仓站共7个新建车站。5、电磁环境评价范围电视受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各

19、50m以内。牵引变电所:变电所围墙外50米。GSMR基站:以天线为中心半径50m区域。6、固体废物评价范围工程沿线各站旅客列车垃圾集中排放点。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列车运行产生噪声、振动、电磁影响:噪声影响通过采取低噪声车辆、设备,设置声屏障、隔声窗措施;振动采用房屋使用功能置换措施;电磁影响采用使用天线用户有线电视入网。措施后可达标或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声、振动源强根据铁计201044号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确定。

20、牵引变电所电磁影响,根据类比监测结果:距110KV牵引变电所围墙5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25T;距牵引变电所围墙20 m处工频磁感应强度不超过0.1T,远小于HJ/T24-1998中 0.1mT的推荐值要求。车站产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及浓度:CODcr:175 mg/L、BOD5:70 mg/L、SS:65 mg/L、动植物油:7.5 mg/L、氨氮:17.5 mg/L;处理方式:根据排放去向经不同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车站产生的垃圾,收集后交由城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工程永久占用土地、路基和桥梁、车站的建设可能对沿线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自然生产力、农业和渔业生产影响,并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

21、二)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所在长江江段的鱼类洄游通道和渔业;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中的2处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即通州岸长江(通州市)重要湿地与望虞河(常熟市)清水通道维护区;沿线野生保护动植物、耕地等。沪通铁路线路跨长江段水源保护区及取水口、生态保护目标分布示意图2、声环境、振动、电磁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声环境保护目标有190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164处、电磁环境保护目标158处。3、水源保护区根据江苏省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3月),工程所在的长江南通段及望虞河苏州段被划定为水源保护区,但依据江

22、苏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省政府关于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092号),本工程未经过饮用水源保护区。(三)按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1、生态环境影响(1)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植物物种或群落在评价范围内的消失,也不会造成区域植物区系发生改变;工程建设将使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一定程度的下降,自然体系的生产力有所减,对自然生产力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甚微,远远不会使本区域植被自然生产力下降一个等级。(2)本工程对陆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其中对两爬类,主要是破坏局部生境、影响繁殖及觅食、迫使其迁徙以及人为捕杀;

23、对鸟类和兽类主要是施工活动迫使其迁移、人为捕杀;但本工程线路两侧区域的生境十分相似,野生动物不会因为铁路的阻隔作用而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生境,本工程的建设不会造成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发生大的变化。(3)本工程以公铁合建桥梁方式跨越长江,施工期水工工程及过往船只增加会影响中华鲟、江豚、花鳗鲡等洄游性鱼类在该江段的通行;水中悬浮物增加会增加江水浑浊度,影响水生藻类、浮游动物生境,桥墩占用水域会造成底栖动物损失,从而影响鱼类觅食及中华绒螯蟹蟹苗、花鳗鲡鳗苗在该江段的活动。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在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采取钢围堰进行桥墩桩基础施工等措施后,工程建设对该江段水生生物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不会造成

24、该江段水生生物物种或种群的消失;本工程建设对沿线渔业水产养殖影响不大。(4)本工程永久占地中耕地占工程总面积的57.37,设计根据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各种土地资源保护措施。(5)评价区水土流失背景值以轻、微度为主,工程水土流失集中在施工期。2、声环境影响本工程运营后,沿线噪声预测值近期昼、夜间分别为48.567.6dBA和46.066.2dBA,对照相应标准,部分预测点分别超标0.13.2dBA和0.110.0dBA;远期昼、夜间分别为50.470.2dBA和49.168.6dBA,对照相应标准,部

25、分点分别超标0.15.4dBA和0.112.9dBA。铁路边界处近期预测值昼间为51.866.6dBA,夜间为50.165.0dBA,近期昼间达标,夜间部分预测点超过排放标准0.15.0 dBA;远期预测值昼间为53.867.8dBA,夜间为52.266.3dBA,近期昼间达标,夜间部分点超过排放标准0.66.3dBA。3、振动环境影响距线路外轨中心线30m以内区域的敏感点中,近、远期环境振动分别在73.181.8dB和73.181.6dB之间,近、远期分别有24、30处超过量为0.11.8dB,分别占30m以内敏感点总数的16.8%和21.0%。沿线距线路外轨中心线30m及以外区域敏感点内,

26、近、远期环境振动分别在67.878.2dB和68.477.9dB之间,均低于GB10070-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铁路干线两侧”标准要求“80dB”。4、水环境影响(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污水来源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车辆冲洗水及桥梁施工排水。报告书认为,施工废水进入水体,将增加水体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污染物含量,对水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沪通铁路跨长江特大桥工程施工期的污染源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即下部结构作业(桩基础施工)局部扰动河床、作业船舶的船舱底油污染事故、桥头施工区的生产生活污水和施工区混凝土工厂生产废水。(2)运营期安亭、黄渡站本次新增污水量可以满足DB

27、31/425-2009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南通西站、张家港北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太仓站为新建车站。其中设计中对南通西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太仓站采取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附近农灌沟渠,可以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的要求,本次评价中了解到,常熟站周边已建有市政污水管网,建议取消常熟站SBR工艺,将车站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张家港北站采用地埋式高效厌氧滤池和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后可以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第二时段)的要求;平东站评价建议对平东站采取地埋式高效厌氧滤池和人工湿地工艺

28、处理后排放。5、地下水影响分析本工程地下水水质对照地下水质量标准之类标准,工程沿线地下水水质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及亚硝酸盐有少量超标。(1)工程运营期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附近地表水体,无排入地下水体的污染物,不会对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2)施工废水严格采取截留沉淀防渗等措施后,能有效阻隔污染物进入地下含水层,防止地下水水质污染。(3)评价区域内不涉及法定的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及地下饮用水源井,本工程建设期和运营期采用城市自来水为水源,无需取用地下水,亦不向地层灌水,故工程对地下水资源量基本无影响。6、电磁(1)工程完成后,列车运行产生的电磁辐射使沿线各频道信噪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5

29、个监测点采用天线所接收的26个电视频道中,工程前有19个频道达到了维持正常收看所需的信噪比35dB的要求,工程完成后, 按照列车的运行速度,有10个频道均仍能满足信噪比35dB要求。列车通过时,车体本身对电视信号产生的反射和遮挡影响,也会降低铁路附近居民(采用天线接收方式)的电视收看质量。总的来说,由于新建沪通铁路上海(安亭)至南通工程沿线有线电视普及率较高 ,电视信号覆盖较好 ,预计该工程的建设对其沿线居民点的电视收看不会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2)牵引变电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很低,符合HJ/T24-1998中规定的相关限值要求。(3)以GSM-R基站天线为中心沿天线主射方向两侧各

30、18米、垂直天线主射方向各10.5米,垂直高度在天线架设顶部高度至向下6米处的矩形区域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即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小于8W/cm2,符合标准GB8702-88和HJ/T10.3-1996的要求。7、环境空气施工期主要大气环境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及沙石灰料装卸过程中产生粉尘污染,车辆运输过程中引起的二次扬尘,以及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导致废气排放量的相应增加。本次工程建成以后线路运营机车为电力机车,无机车废气排放,其它生产设施采用清洁能源,也没有废气排放。(四)对涉及法定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单独介绍对环境敏感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和预测评价

31、结果无。(五)按不同环境要素介绍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1、生态环境影响缓解措施与建议(1)陆生植物资源缓解措施本工程设计和水保方案增加了对植物资源所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恢复措施,合计复耕14.57hm2、植树107.5万株,植草14.28hm2,可恢复植被生物量1468.635t,可使评价区自然体系生产能力恢复到496.73gC/(m2.a),能基本抵消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植被生物量损失和自然体系生产能力下降影响。评价建议本着“见缝插针”的原则,在工程永久性用地范围内进行绿化;对于因施工围挡临时占用的绿地,工程后原则上应全部采取植被措施予以恢复,以尽量减少本工程对沿

32、线植被的影响;建议绿化方案最大程度发挥两侧绿化的防护和景观作用。(2)陆生动物资源缓解措施加强施工期管理,采取先进施工工艺,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杜绝人为捕猎野生动物的现象发生;对评价范围内分布的野生保护动物,应通过控制施工占地范围、缩短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管理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禁止人为捕杀等措施,缓解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影响。(3)水生生物资源缓解措施水生生物资源缓解措施集中在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具体包括:合理安排工期。水工工程尽量避开3月中旬5月中旬、10月中旬11月下旬作业,或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强度,同时加强对水生保护动物的监测和应急处理。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和宣传教育。

33、控制施工范围;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或及时植树种草;淤泥、岩浆和废渣运到岸边临时工场;施工营地生产及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加强施工船只、施工机械的清洁和养护;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环保措施。主塔桩基围堰施工前,采用电子驱鱼设施,避免江豚、中华鲟等靠近。做好所涉水域渔民的宣传解释工作,实施渔业补偿,解决好渔民的生活最低保证金。实施生态补偿。制定科学的增殖放流方案,实施增殖放流,对该江段实施野生水生动物保护和渔业资源修复。落实相关环保措施和补偿经费。加强与地方渔政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好桥梁施工期和增殖放流时间,降低工程建设对长江渔业资源的影响。(4)工程占地缓解措

34、施设计根据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各种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选线,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减少工程夹心地数量,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落实以桥代路、移挖作填、远购(弃)土、永临结合等设计内容,尽可能减少工程征、占地数量。(5)农业生产缓解措施尽量采取桥梁或路基挡墙收坡等节约用地的方案,进一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议沿线相关部门对既有农田加强管理及对部分作物种类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延长生物链和农业产业链以及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资源等措施。为了将临时占地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施

35、工中,应严格控制工程在批准的施工组织方案内作业,严禁扩大用地规模,做到文明施工;工程材料、机械定点堆放,运输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建设单位应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在本段工程达到环保“三同时”要求后,方可撤离施工现场;工程临时材料厂、制(存)梁场等应设于桥梁相对集中地段、箱梁孔数较多的特大桥旁,并尽量设于供应范围中部,选址要求交通相对便利、水电方便、地势平坦;工程前应将表层熟土取出,施工结束后平整土地,将表层熟土覆盖复耕还田。(6)工程阻隔缓解措施为减少工程对沿线排涝、泄洪的影响,对个别地段因设置桥墩而加剧堤防的冲刷,应采取加厚堤防及浆砌片石护岸等措施;建议合理安排施工期,选择枯水期主河道内桥梁墩台施

36、工,以减轻施工期对河流行洪的影响。下阶段工作中,设计单位应加强外业踏勘,认真了解当地农业生产中对农灌系统的要求,并进一步优化设计,以确保铁路桥涵的修建数量能满足沿线地区农灌要求;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跨灌溉沟渠涵洞或路基的施工时,应考虑临时过渡措施,使沿线地区农田灌溉系统不受太大影响。(7)景观环境缓解措施在贯彻因地制宜、环保美观、与周围景观相协调的设计原则基础上,建议施工完成后,桥梁桥体及桥下、路基边坡、站场周边等建构物周边进行景观绿化,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植物防护措施,选择适宜的树种、草种,达到防护工程、改善路况,绿化环境、美化景观的目的。(8)水土流失缓解措施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在

37、主体工程设计已有的水保措施基础上补充增加了工程防护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可使工程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6.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5.7%,植被恢复指数达到99.1%,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达到95。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若因特殊需要连续施工的,必须事先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并同时做好民众的沟通工作;高噪声施工设备应尽量远离居民区布置;工程建设方、施工方及交管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工作,避免交通堵塞,夜间运输要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2)运营期本工程沿线未开发地带原则上铁路两侧200m以内区域

38、不宜新建学校、医院和集中居民住宅区等敏感建筑;同时,应科学规划铁路两侧建筑物布局,建筑物宜平行铁路布局,以减少铁路噪声对建筑群内声环境质量的影响。针对超标敏感点,对距线路较近、规模较集中的48处住宅、1处敬老院及3所学校设置2.5米高37处声屏障22182延米、3米高声屏障10处6480延米、2.95米高声屏障1处580延米、3.95米高声屏障2处1250延米,共计30492延米,投资8154.35万,采取声屏障措施后可达到铁路噪声排放标准以及敏感点所在的1类、2类、3类、4b类功能区标准或维持现状;对零散居民敏感点设置隔声通风窗48630平方米,投资2917.8万,可满足房屋使用功能要求。对

39、距线路较近的143处居民敏感点共计859户进行功能置换,投资82730万;对距线路较近的新塘敬老院进行功能置换,投资500万。功能置换敏感点可远离铁路噪声干扰。工程全线敏感点需噪声污染防治费用65392.2万元。3、振动防治措施(1)施工期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使得固定作业场所、施工车辆运行通道、强振动施工机械尽量远离振动敏感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倡导科学管理,强振动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尽量选择在7:0012:00和14:0022:00的时段内进行;对线路中穿或临近线路的敏感点进行施工期的重点监控;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倡导文明施工,降低因人为因素而加剧振动影响的机率;根据国家、江苏省和上海市的有关法律、

40、法令、规定,施工单位应主动接受环保等部门的监督和管理。(2)运营期:针对沿线近期预测结果超过80dB的24处敏感点中的36户敏感建筑物采取功能置换的措施,投资已纳入声专题,采用措施后可满足振动低于“80dB”要求。4、水环境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沪通铁路长江大桥施工环境监理,需对各类施工船舶加强监督管理,严禁违规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水;加强施工期污水排放管理,禁止施工期在长江设置排污口,禁止施工废水直接向长江排放。加强施工期施工场地污水处理措施。建议施工场地内设置厌氧滤池人工湿地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灌溉,不得向水源保护区排放;在

41、施工场地排水口设置临时沉淀池,经格栅阻隔后排放;桥梁基坑出渣不得入附近水体,在钢护桶内安装泥浆泵,提升至两端陆地临时工场,临时工场设置沉淀池和干化堆积场,使护壁泥浆与出碴分离,晰出的护壁泥浆循环使用,浮土和沉淀池出渣在干化堆积场脱水,渗出水排入水体。(2)运营期环境影响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运营期污水主要来源于沿线车站,全线共计新增污水量为448立方米/天。安亭、黄渡站均为既有车站,本次新增污水可以满足DB31/425-2009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的要求,就近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南通西站、张家港北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太仓站为新建车站。设计中对南通西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

42、太仓站采取SBR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入附近农灌沟渠,可以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的要求,经了解,常熟站周边已建有市政污水管网,建议取消常熟站SBR工艺,将车站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张家港北站污水排放量较小,设计中将采用地埋式高效厌氧滤池和人工湿地工艺,处理后可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第二时段)的要求;平东站为接轨站,不办理客运业务,由于污水量较小,设计中未对平东站采取深度处理工艺,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考虑到若不经进一步的处理,不能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之一级标准(第二时段)的要求,评价建议对平东站采取地埋式

43、高效厌氧滤池和人工湿地工艺,新增投资估列50万元。对于工程沿线其他新建车站,尽管目前尚不具备条件纳入城市污水管网,但随着车站的建设,沿线城市均有可能加快车站周边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评价建议下阶段设计应密切跟踪车站附近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的建设情况,一旦具备纳管条件应及时纳管。5、地下水措施(1)严格落实各施工现场等各类水污染源的控制措施,确保各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经收集后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同时做好车站内厕所、化粪池、污水管道及污水处理设施等防渗漏措施。(2)在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管理,并交由市环卫部门统一处置,以防影响地下水。(3)施工污水中的少量石油类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

44、的跑冒滴漏,因此为减少污水污染物的影响,应从石油类的源头抓起,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养护维修及废油的收集,最大限度的减小排污量,以免渗透浸入地下水含水层。(4)为减少桥梁桩基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对地下水的影响,桩基施工时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泥浆污染地下水,采用环保泥浆护壁,环保泥浆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组成的高浓缩性乳液稳定液,对环境影响较小。6、电磁防护措施(1)工程完成后,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同时可完全消除车体的反射和遮挡影响。建议对敏感点中受该工程影响的电视用户预留有线电视入网补偿经费,补偿经费每户500元,共计预留金额36.95万元。待铁路建设完工

45、并通车后进行测试,如确有影响,再实施补偿。措施实施后可满足电气化铁路对电视收看影响,信噪比不小于35dB标准。(2)本工程新建3座110kV的牵引变电所,从其初步选址位置看,有2座牵引变电所附近有敏感居民建筑。根据类比分析可知,虽然牵引变电所在围墙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已满足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工频电场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0.1mT的要求,但为了降低电磁影响,减轻居民的担忧,减少因环境问题引发的投诉,建议对变电所进行最终选址时,尽量远离居民区、幼儿园、医院等敏感目标。(3)本工程采用GSMR数字无线通信系统

46、根据计算分析,以天线为中心沿天线主射方向两侧各18米、垂直天线主射方向各10.5米,垂直高度在天线架设顶部高度至向下6米处的矩形区域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小于8W/cm2,符合标准GB8702-88和HJ/T10.3-1996的要求。要求在基站选址时避免超标区域进入居民点、医院、幼儿园等敏感区域范围,并尽量远离敏感区域,对于超标区内无法避让的居民区,应采取搬迁等措施予以防护。7、大气环境本次工程建成以后线路运营机车为电力机车,无机车废气排放,其它生产设施采用清洁能源,也没有废气排放;施工期间的大气影响需加强管理,采取及时覆盖、洒水等措施以缓解影响程度。8、固体

47、废物工程建成后,预测新增铁路职工的生活垃圾排放量为108.3t/a;各主要客站垃圾日均产量0.6-4t,年均产量2153.5t,所有垃圾经定点收集并及时清运、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六)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项目在建设期及运营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施工期存在的环境风险主要为沪通长江特大桥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船舶撞击而致漏油污染事故、长江特大桥建成投入营运后,主要存在桥下过往船舶撞击大桥桥墩的事故风险,其中运输危险货物船舶事故溢液有一定的风险概率,同时货物列车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行车事故风险,通过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可行的应急预案,可以将以上事故情况下的环境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为减缓生态环境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