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述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普通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专业的角度去看普通话的学习,掌握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内容,了解全国的推普工作以及社会上教师、公务员等人员的测试概况。 教学内容 :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对象、内容和等级。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普通话的概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及等级;难点是普通话的概念的理解,对普通话和北京话加以区别。 教学方法: 面授。 什 么 是 普 通 话普通话简单地说即“普通”“共通”的语言 。普通话的定义是 “ 以 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以 北方话 为基础方 语音 词汇言, 以 典范的现代白
2、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语法 ( 这是在 1955 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北京话有许多土音,比如:老北京人把 “ 蝴蝶( hdi ) ” 说成 “hdir” ,把 “ 告诉( gosu ) ” 说成 “gosong” 北京话里还有异读音现象,例如 “ 侵略 ” 一词,有人念 “qnl” 、也有人念成 “qnl” ; “ 附近 ” 一词,有人念 “fjn” ,也有人念成 “fjn”。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 指的是以广
3、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 普 通 话 水 平 测 试性质: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不是普通话系统知识的考试,不是文化水平的考核,也不是口才的评估。对象:教师、国家公务员、师范院校毕业生、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电影电视剧演员及相关专业的院校毕业生这些人员均要持证上岗 / 学生有证才能毕业,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也是一种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朗读 ( 1 )单音节字词( 100 个) 占 10 分目的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
4、母和声调的发音。( 2 )双音节词语( 50 个) 占 20 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 ,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3 )短文朗读( 400 字) 占 30 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停顿、断句等说话 (限时 3 4 分钟) 占 40 分目的是考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所达到的规范程度。 (有的地区多一个内容:语法判断)4 、等级: 三级六等 教师须二级乙等,语文教师二级甲等 公务员三级甲等 对大家的要求:二级乙等。 第二章 单字朗读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本章节主要让学生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读准单音节字
5、的声、韵、调,让学生掌握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纠正因方言带来的语音缺陷和错误。教学内容:声母、韵母、声调。重点难点分析:声母中辨读清楚 n 和 l 、平翘舌音、以及读准 r 声母,韵母中掌握单韵母和复韵母在发音上的本质区别,发准前后鼻音,声调上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纠正方言语调。教学方法:面授、课堂练习和课后辅导相结合。课时和作业安排:课时: 9 学时作业安排:口头作业练习声母、韵母的发音,练习普通话的四声,朗读练习卷中 1 20 组单字 书面作业给单字、双音节词语注音。 教学相关资料:普通话录音磁带。声 母b p m f d t n l g h j q x zh ch sh r
6、z c s 声母的发音 :按发音部位分,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 7 类: 1. 双唇音( b 、 p 、 m ) 2. 唇齿音( f ) ( 上齿 下唇 ) 3.舌尖前音 (z c s) (舌尖 齿背) 4. 舌尖中音 (d t n l) (舌尖 上齿龈)5. 舌尖后音 (zh ch sh r) (舌尖 硬腭前部) 6. 舌面音 (j q x) (舌面前部 硬腭前部) 7.舌根音( g k h ) (舌面后部 软腭)声母的辨读:1 、 n 和 l 2 、平翘舌音 3 、 f 和 h 4 、读准 r 5 、舌面音( j q x ) 6 、读准零声母的字 韵母:单韵母 腹韵母 前鼻音韵母 后鼻音韵母韵
7、母的发音:韵母辨读: 1.前鼻音和后鼻音 发准 n 、 ng 两个鼻音2 、分清入声字的不同韵母3 、将单韵母改为复韵母4 、将方言中的 o 分读为普通话的不同韵母 5 、注意 ian 的发音 6 、分清 i 和 u 7.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声调:一、 什么是声调 :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二、 调值和调类: 调值:音节 高低升降曲直长短 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三、 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 声调辨正 1 、学习声调,要明确方言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 2 、古入声字的改读单字朗读的评分标准及注意事项第三章 双音节词语朗读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章节主要
8、让学生掌握普通话中的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读准双音节词语。 教学内容: 变调、轻声、儿化、助词“啊”的变音 重点难点分析: 轻声词、儿化韵的发音 教学方法:面授、课堂练习和课后辅导相结合 课时和作业安排: 课时: 6 学时 作业安排:口头作业练习变调、轻声、儿化、助词“啊”的变音,朗读练习卷中 1 20 组词语 书面作业找出练习卷中上上相连变调及含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教学相关资料: 普通话录音磁带。 变 调:变调: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而与单字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由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一.上声的变调 二.“一”“不”的变调 三.单
9、音节形容四.“七”“八”的变调。轻 声一、什么是轻声:读轻声的字叫轻声字,不标调号 轻声字物理属性上的表现:音长变短(将近一半音强变弱)。 二、轻声词含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一般地说,新词、科学术语没有轻声音节,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音节的。 三、轻声的作用 1 、区别意义的作用2 、区分词性的作用儿 化: 一、 什么是儿化: 普通话中元音 er 与前一个韵母结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具有卷舌性质的韵母,这种现象叫儿化。(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二、 儿化韵的发音: 韵母儿化时,由于要求其同时卷舌,故引起了原韵母发音的变化。三、 儿化
10、的作用: 1 、区别词义2 、区分词性四、读材料中的部分儿化尾词: 一块 一圈 心眼 聊天 一丁点 帽沿 男孩 有空嗓门 手绢 学点 有点 留海 酒窝 山尖 干活墙根 银边 贝壳 挤油 水纹 助词“啊”的变音:啊:语气助词,句末,语流中受前一个音节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啊”单用或句子前面是叹词,如“啊,下雪啦”)。词语朗读的注意点和评分标准第四章 短文朗读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章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短文朗读的技巧,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短文朗读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短文朗读的技巧:停连、重音、语气和语调、语速;短文朗读的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分析 短文朗读中语气和语调的问题 。教学方法:
11、面授、课堂练习和课后辅导相结合。 课时和作业安排: 课时: 6 学时 作业安排:口头作业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短文朗读要求熟读 6 50 号作品。 教学相关资料: 普通话录音磁带。 朗读的作用: ( 1 )能具体地学到艺术语言(优秀作品)的表达技巧,丰富自己的词汇,提高自己运用汉语的能力。 ( 2 )也是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可以养成正确发音习惯,把普通话说得更好,提高运用普通话交流思想的能力。(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必须以朗读为基础)。朗读的基本要求: 理解作品, 发音准确、清晰, 语调自然、流畅。朗读的技巧:停连: (指朗读时声音的中断和连接) 停顿:朗读中,词语之间、句子之间、
12、段落层次之间出现声音的中断 重音:重音:(在语句里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完足的音)。 特点:音域扩大,时间延续,强度增加;从音色角度看,复合元音的动程延长,尾音念得更加清晰。 语气和语调:语气:朗读中语句的“神”与“形”的结合体。 神 - 语句内的思想感情 形 - 语句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的声音形式,即语句外在的声音气息状态 语气的类型是多种的:陈述、疑问、赞扬、喜悦、挚爱、肯定、祈求、命令、焦急、憎恨、惊惧、激动、思索等语气。 语调:语气外在快慢、高低、强弱、虚实各种声音形式的载体。声音的高低可体现在句调上。语速的具体形式:快速、中速、慢速 语速与语气密切相关(语速的变化实为思想
13、情感运动状态的一种反映,对于表达不同情感有重要作用)。 朗读的注意事项:朗读短文是为了考察应试者在有文字凭借情况下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声、韵、调等音节要素地的准确发音; 轻声、儿化、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等音变要素的发音; 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等朗读要素的运用。 简单地说,朗读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应试者朗读短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总计 400 个音节 (二)尽量读准音节 (三)严格按照语音提示朗读 (四)避免语调偏误(五)注意停连 (六)注意流畅。 朗读的总要求:因事明理,以事感人,具体细微,语气自然,节奏简朴 。短
14、文朗读练习与考查:(一)明确评分标准 1. 错、漏、增、回 每个字扣 0.1 分 2. 明显的停顿错误 每次扣 1 分 总体上停连不当 一次性扣 12 分, 2 分封顶 3. 语速过快、过慢 一次性扣 12 分, 2 分封顶 4. 方言语调视其程度 一次性扣分,按 0.5 分进分, 3 分封顶 5. 限时 4 分钟 超时扣 1 分 短文朗读练习 (二)学生单个朗读作品 650 号 步骤:学生朗读 - 教师纠正、指导、评分 - 提醒注意问题 - 听录音示范朗读。第五章 说话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运用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 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项的测试目的、要
15、求、评分标准,说话的技巧,说话的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分析: 说话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面授、课堂练习和课后辅导相结合。 课时和作业安排: 课时: 6 学时。 作业安排:口头作业准备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说话内容。 教学相关资料: 测试目的: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说话部分,以单项说话为主,主要考查无文字凭借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达到规范的程度,着重测查语音标准度、词语用法、言语流畅度。和朗读相比,说话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应试人在自然状态下运用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因为朗读是有文字凭借的说话,应试人并不主动参与词语和句式的选择。因而,说话最能全面体现应试人普通话的真实水平。 基本要求几常见问
16、题: 1 、围绕命题进行说话 2 、无文字凭借3 、语音标准4 、词汇语法规范5 、自然流畅 6 、口语化 7 、时间饱满充足,语速适中 8 、心理紧张,情绪波动。 四、 评分标准 1 、语音标准度 25 分 2 、词汇、语法规范程度 10 分3 、自然流畅程度 5 分4 、说话不足 3 分钟,酌情扣分说话的技巧 (说话前的准备工作): 说话是四项测试内容中难度最大的一项。对于母语是方言的应试人来说 , 说话时既要表达流畅 , 又要语音标准 , 的确不易。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1 、统观话题 , 把握类型。2 、精选题材 , 善用短句。3 、注意篇幅 , 算准时间。 4 、理清思路, 拟好提纲 5 、合理规避,减少差错。 应试时的注意事项: 提前半小时到 提前 10 分钟抽签定短文篇目、说话题目,前面一人进去测试,后面一人准备 (估计是在考场外准备) 应试过程: 进入考场坐下,打开样书,翻好篇目,根据试卷号找出试卷浏览,平定情绪(考试过程中一般会有两次紧张,一开始的紧张会导致会读的字读错,错了又不知道纠正,会导致读快,快就会导致缺陷)。 测试员说“开始”(开始录音),就首先报姓名、准考证号码、试卷号,然后依次:一读单字、二读词语、作品 6 号、我说话的题目是 应试过程中勿受测试员动作的干扰 应试时态度要认真,要自信 可向前面的人打听读的单字、词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