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XXXX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93785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4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XXXX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最新XXXX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最新XXXX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最新XXXX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最新XXXX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 录一、专业属性3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3 (一)人才培养目标3 (二)人才培养定位3三、工作过程分析与人才培养规格3 (一)工作过程分析3 (二)人才培养规格9四、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10 (一)人才培养模式10 (二)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11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13 (一)机械制造技术13 (二)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13 (三)数控编程与操作13 (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13 (五)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13六、实践教学体系14七、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要求15八、人才培养实施15 (一)教学进程安排15 (二)通用资

2、格认证与课外实践活动安排21九、毕业资格要求22十、培养方案实施保障22 (一)教学团队保障22 (二)实验实训条件保障24 (三)管理制度保障25十一、编制说明28 (一)编制依据28 (二)实施说明29附件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30附件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33一、专业属性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80201专业类别:5802自动化类学历层次:普通高职专科标准学制: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及同等学历者(理工类)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三峡地区,主要面向重庆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化工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培养德

3、智、体、美协调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良好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职业技能和机电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工作的 “懂生产安全、精机械加工、会电气维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定位表2-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服务面向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化工业等大、中、小型企业就业部门机械生产操作、设备维护维修的相关部门就业岗位维修电工,机械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钳工)三、工作过程分析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工作过程分析通过人才市场充分调研,在与行(企)业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岗位(群),归纳出相应的典

4、型工作任务和主要技能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主要技能要求如下表:表3-1 维修电工工作过程及主要技能要求分析表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技能要求维修电工动力照明电路的读图与安装调试1.能识别动力照明电路中各种元件的图形符号2.能正确选用元器件和导线3.能使用电工工具按图进行安装和通电调试4.能掌握锯、锉、钻、划线等基本的钳工技能电机、电器的拆装与调试1.能拆装常用低压电器2.能拆装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其参数测量3.能分辨变压器或电动机绕组的头尾电工仪表的使用1.能根据测量要求正确选用电工仪表2.能对电工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3.能使用电工仪表对电压、电流、电阻

5、功率、电能进行测量读电子线路图1.能识别常用电子器件的图形符号2.能读懂简单的电子电路图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1.能判断常用电子器件的管脚2.能安装、焊接、调试简单的电子电路3.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读电路图1.能识别常用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2.能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制动、正反转控制环节电路图的工作原理3. 能分析双速电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4. 能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环节的原理5. 能分析车床等机床电气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1.按图进行简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制动、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2. 按图进行双速电机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分析与排除故障1.能对简单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现象

6、进行分析2.能正确检查、排除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表3-2 数控车工工作过程及主要技能要求分析表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技能要求数控车工读图与绘图1.能读懂主轴、蜗杆、丝杠、偏心轴、两拐曲轴、齿轮等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工作图2.能读懂零件的材料、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它技术要求3.能手工绘制轴、套、螺钉、圆锥体等简单零件的工作图4.能读懂车床主轴、刀架、尾座等简单机构的装配图5.能用CAD软件绘制简单零件的工作图制定加工工艺1.能正确选择加工零件的工艺基准2.能决定工步顺序、工步内容及切削参数3.能编制台阶轴类和法兰盘类零件的车削工艺卡工件定位与夹紧1.使用、调整三爪自定心卡盘、尾

7、座顶尖及液压高速动力卡盘并配置软爪刀具准备1.能依据加工工艺卡选取合理刀具2.能在刀架上正确装卸刀具3.能正确进行机内与机外对刀4.能确定有关切削参数手工编程1.正确运用数控系统的指令代码,编制带有台阶、内外圆柱面、锥面、螺纹、沟槽等轴类、法兰盘类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程序2.能手工编制含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自动编程CAD/CAM软件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程序,包括粗车、精车、打孔、换刀等程序数控加工仿真1.数控仿真软件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置2.实施仿真加工过程以及加工代码检查基本操作1.能正确完成数控车床操作2.能进行加工程序试切削并作出正确判断3.能正确使用程序图形显示、再启动功

8、能4.能正确操作机床完成简单零件外圆、孔、台阶、沟槽等加工日常维护1.能进行加工前机、电、气、液、开关等常规检查2.能在加工完毕后,清理机床及周围环境3.能进行数控车床的日常保养盘、轴类零件能加工盘、轴类零件,并达到以下要求:1.尺寸公差等级:IT72.形位公差等级:IT83.表面粗糙度:Ra3.2m等节距螺纹加工能加工单线和多线等节距的普通三角螺纹、T型螺纹、锥螺纹,并达到以下要求:1.尺寸公差等级:IT72.形位公差等级:IT83.表面粗糙度:Ra3.2m沟、槽加工能加工内径槽、外径槽和端面槽,达到以下要求:1.尺寸公差等级:IT82.形位公差等级:IT83.表面粗糙度:Ra3.2m高精度

9、轴向尺寸测量1.能用量块和百分表测量零件的轴向尺寸2.能测量偏心距及两平行非整圆孔的孔距内外圆锥检验1.能用正弦规检验锥度等节距螺纹检验1.能进行单线和多线等节距螺纹的检验表3-3 数控铣工工作过程及主要技能要求分析表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技能要求数控铣工读图1.能够读懂机械制图中的各种线型和标注尺寸2.能够读懂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法3.能够读懂一般零件的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4.能够读懂零件的材料、加工部位、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编制简单加工工艺1.能够制定简单的加工工艺2.能够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工件的定位和装夹1.能够正确使用台钳、压板等通用夹具2.能够正确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3.能够用

10、量表找正工件4.能够正确夹紧工件刀具准备1.能够依据加工工艺卡选取工具2.能够在主轴或刀库上正确装卸刀具3.能够用刀具预调仪或在机内测量刀具的半径及长度4.能够准确输入刀具有关参数编制孔类加工程序1.能够手工编制钻、扩、铰(镗)等孔类加工程序2.能够使用固定循环及子程序编制二维轮廓程序1.能够手工编制平面铣削程序2.能够手工编制含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日常维护1.能够进行加工前电、气、液、开关等的常规检查2.能够在加工完后,清理机床周围环境基本操作1.能正确完成数控车床操作2.能进行加工程序试切削并作出正确判断3.能够正确使用交换工作台孔加工能够对单孔进行钻、扩、铰切削加工平面铣

11、削能够铣削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等,尺寸公差等级达IT9,表面粗糙度达Ra6 .3 m平面内、外轮廓铣削能够铣削二维直线、圆弧轮廓的工件,且尺寸公差等级达IT9,表面粗糙度达Ra6 .3 m运行给定程序能够检查及运行给定的加工程序内、外径检验1.能够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外径2.能够使用内径百(千)分表测量工件内径3.能够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外径长度检验1.能够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2.能够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长度深(高)度检验能够使用游标卡尺或深(高)度尺测量深(高)度角度检验能够使用角度尺检验工件角度机内检测能够利用机床的位置显示功能自检工件的有关尺寸表3-4 钳工工作过程及主

12、要技能要求分析表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技能要求钳工旋转体静平衡能够对旋转体进行静平衡装配与调整1.能够进行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部件装配并达到技术要求2.能够进行压缩机、气锤、压力机、木工机械等的装配,并达到技术要求钻、绞孔及攻螺纹的检验能够正确使用转台、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等测量特殊孔的精度装配质量检验1.能够进行新装设备空运转试验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对试件进行检验3.能够进行设备的几何精度检验4.能够对常见故障进行判断维护保养能够排除立钻、台钻、摇臂钻等钳工常用设备的故障(二)人才培养规格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13、改革为基本内容,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适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保证体系,完成技能型人才的根本任务。1.知识基本要求(1)会高职专科人才必备的数学、英语和其他文化基础知识;(2)了解电工电子相关基础知识;(3)理解电气控制与PLC技术;(4)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装调;(5)理解机械加工工艺编制;(6)理解数控加工原理等。2.技能基本要求(1)能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 (2)能胜任机械加工操作、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3)能熟练操作电工电子基本仪器;(4)能识读电气原理图;(5)掌握应用PLC控制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6)掌握机电设备

14、自动化生产线)的装调;(7)能进行产品质量检验;(8)掌握进行机械加工工艺编制;(9)能进行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初步设计;(10)能进行机电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11)能适应岗位变化等。3.素质基本要求(1)政治素质: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2)专业素质:具备严谨求实、踏实认真的专业精神;熟练的专业基本技能;合理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较强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3)身心素质:吃苦耐劳;积极向上。(4)职业素质: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安全环保;开拓创新。四、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一)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

15、岗位能力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是指在第1至3,3个学期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初步形成职业认知能力;“2”是指在第4至5,2个学期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综合实训,形成职业能力;“1”是指在第6学期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完成职业能力提升。如图4-1所示:“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基础第123学期机电并行基础课程专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形成第45学期机电交叠专业课程与综合实训职业能力提升第6学期机电融合实习图4-1 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二)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从机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调查

16、入手,根据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就业部门、就业岗位(群),通过专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等方式,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任务相关内容,把职业资格要求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建立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如图4-2所示:专业课程实习实训课程金工实训、认知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机械制造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厂电器与供电、安全用电、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职业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机械安全技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电子技术、CAD/CAM软件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液压

17、与气动技术、单片机技术安全用电机械CAD机械安全技术职业拓展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安训教育、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用英语、应用数学、大学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综合素质提升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基础课程图4-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图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一)机械制造技术本课程总108学时,6.5学分。主要讲授金属切削加工原理、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等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实训传授学生机加工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奠定基本技能。(二)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本课程总72学时,4.5学分。主要讲

18、授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基本结构,讲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与工作原理。系统地讲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使学生了解具体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性、编程方法,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的步骤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三)数控编程与操作本课程总108学时,6.5学分。主要讲授数控车床(铣床)编程与操作相关理论和技能。主要通过典型实例加工,讲解工艺编制、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操作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般零件的数控加工,并能获得国家职业技能数控车工中级证书。(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本课程总100学时,6学分。主要讲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

19、与调试的基本知识、机械部件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部分的安装与调试,掌握机电联调的基本技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运行相关知识的提升,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五)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本课程总80学时,5学分。主要讲授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知识,为学生从事设备管理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以机床为典型教学设备,让学生完成机床拆装,提升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实践教学体系表6-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课程名称课程类型开设学期实践内容实践学时组织方式机械制图A一基于AutoCAD完成机械零部件测绘14课内实验实训电工学A一常用电工工具、器件应用14课内实验实训机械CADB

20、一二维平面绘图56课内实验实训金工实习C二焊工、钳工基本技能操作48校内实训电子技术A二简单电子与电路的实验8课内实验实训机械设计基础A二机零机原结构8课内实验实训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二机械零部件测量8课内实验实训CAD/CAM软件应用C三三维造型与自动编程加工56课内实验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A三熟悉液压与气动器件及其工作原理8课内实验实训单片机技术A三单片机开发平台应用8课内实验实训可编程控制器应用B三PLC编程应用36课内实验实训机械制造技术B三机械零件加工72课内实验实训校外企业实习认知实习C四企业见习24校外企业实习数控编程与操作B四机械零件数控加工72课内实验实训机械安全技术A四车工、

21、焊工安全操作8课内实验实训维修电工实用技能B四维修电工考证技能44课内实验实训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B五自动化线装调70课内实验实训校外企业实习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C五机床拆装实训40课内实验实训校外企业实习生产实习C五企业生产实习96校外企业实习毕业实习C六企业顶岗实习440校外企业实习七、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要求 表7-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表序号职业技能资格名称颁证单位等级1维修电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级2焊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级3钳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中级4车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

22、业技能鉴定中心中级5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机械CADNPAP全国高新专业人才认定中心助师6金属焊接与热切割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考试中心特种作业7安全员(综合)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考试中心特种作业8低压电工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考试中心特种作业注: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须取得上表中职业资格证书之一。八、人才培养实施(一)教学进程安排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施课程教学安排层层递进,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开展教学,融理论教学、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培训为一体。1.学期教学进程安排表8-1 学期教学周数安排表环节学期军训教育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含安训教育)金工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教

23、育职业指导考试机动合计一31141120二1621120三181120四1811020五104221120六1621120合计31762142164651202.公共与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表8-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公共与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表课程属性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考核形式课程学分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周学时及周数课程性质总计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一二三四五六1416181810公共课公共基础课06010502军训C120120120必修0501010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2.54234842必修0501010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A3483

24、21648必修05010102大学英语A3.51201041656必修05010112大学英语A464必修05010101应用数学(1):(理工类数学)A3.51201041656公选05010111应用数学(2):(理工类数学)A464公选05010103大学体育(1)B22822628必修05010113大学体育(2)B23242832必修05010114大学体育(3)B23223032必修05010106形势与政策A888888必修0501011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A0.544必修05010118创业就业指导B232161632必修小 计共13门课程/28.557029827231421

25、6408408公共拓展课05010119高职综合素质提升教程(1):习惯与礼仪B232161632必修05010120人文素养(高职综合素质提升教程(2)、(3)B232221032必修05010121文艺与科普(高职综合素质提升教程(4)66必修05010116计算机应用基础C4.570165470必修06030401公共安训教育C1161616必修0603040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B23224832必修小 计共 6门课程/11.51667888547664000合 计共19门课程/407363763063682721048408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030102?机械制图A584701484必

26、修030102?电工基础A584701484必修030102?机械CADC464145664必修06010506认知实习C1.5242424必修030102?电子技术A46456864必修030102?机械设计基础A46456864必修03010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A46456864必修030102?CAD/CAM软件应用C4.572165672必修030102?液压与气动技术A4.57264872必修030102?单片机技术A4.572363672必修030102?可编程控制器应用B4.572363672必修030102?传感器原理与应用A4.57264872必修030102?机械安全技术

27、A4.57264872必修安全用電A23636030必修工厂电器与供电A4.57272072必修合 计共13门课程/5890262228621425628814400专业课专业核心课030103?机械制造技术B6.51083672108必修数控编程与操作B6.51083672108必修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A4.572561672必修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B580404080必修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B61003070100必修小 计共 7 门课程/35.5584270314001082901800专业拓展课06010507金工实习C3484848必修06010506认知实习C1.5242424必修0

28、6010505生产实习C6969696必修06010502毕业设计C3484848必修06010504顶岗实习C27.5440440440必修小 计共 3门课程/36.558405840000144440合 计共23门课程/704148614766002142563965786200总 计共42门课程/分期周课时数403028253622分期课程门数988651分期形考门数426251分期期考门数562400说明:考核形式中“期考”课程对应栏内划“”,不划即为形考课程。3.实践教学进程表表8-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安排表实训环节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形式课程学分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实践

29、教学学时数备注总计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一二三四五六专业基础素质训练06010502军训120120120050101030501011305010114大学体育(1)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3)692884283232必修05010118创业就业指导232161616必修05010119高职综合素质提升教程(1):习惯与礼仪232161616必修05010120人文素养(高职综合素质提升教程(2)、(3)232221010必修05010116计算机应用基础4.57016545406030401公共安训教育11616160603040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322488小 计

30、共 6 门课程/11.528678208专业基础技能训练06010507金工实习3484848机械CAD464145656CAD/CAM软件应用4.572165656可编程控制器应用4.572363636机械制造技术6.5108367272数控编程与操作6.5108367272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580404040小 计共 7 门课程/18288106380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610030707006010505生产实习696969606010502毕业设计348484806010504顶岗实习27.5440440440小 计共 5 门课程/合 计共 18 门课程/76.5分期

31、课程数4.学时(学分)统计表表8-4 本专业学时(学分)统计表课程属性学时数占总课时百分比学分数占总学分百分比理论学时数实践学时数实践学时占总课时百分比公 共 课公共基础课57021.17%28.529827257.35%公共拓展课1666.17%11.57888专业基础课/90233.50%58622286专 业 课专业核心课47017.46%35.5264314专业拓展课58421.70%36.50584合计2692100%17012621544(二)通用资格认证与课外实践活动安排1.通用资格认证安排表8-5 本专业通用资格认证安排表认证项目学分考证时间备注计算机级1.5第2、3学期的6月

32、份必选英语A级1.5第2、4学期的12月份第2、3学期的6月份必选普通话1.5第2、4学期的5月份必选毕业要求学分32.课外实践活动安排表8-6 本专业课外实践活动学分安排表级别内 容学分考核方式考核单位系部相关科技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1-3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系部院级相关科技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1-5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其他奖项2分、参与者1分学院活动组织部门市级相关科技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2-6一等奖6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4分,其他奖项3分、参与者2分教务处国家级相关科技活动

33、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4-8一等奖8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6分,其他奖项5分、参与者4分教务处毕业要求学分6教务处九、毕业资格要求1、修完教学进程安排规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并经考核合格;2、英语、计算机、普通话水平达到本人才培养方案通用资格认证要求; 3、获得本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4、取得本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外实践活动要求的学分;5、无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中规定不准予毕业的相关记录。十、培养方案实施保障(一)教学团队保障1.专业教学团队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由校内外专兼教师共同组成。现有专业教师共计17名,其中副教授3人,高级技师1名

34、工程师3名,讲师3名,助理讲师6名。其中专任教师10名,兼职教师7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9名,骨干教师1名,研究生(含在读研究生)4名,本科生10人。高级职称(含高级讲师)比例占23.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52.9%,兼职教师比例41.2%。表10-1 本专业教师信息表序号授课教师职称学历/学位任教课程备注1冉孟春副教授本科/研究生数控编程与操作负责带头人;主持和参研多项省市、校级教科研项目,在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2夏铭助讲研究生机械安全技术、CAD/CAM软件应用、机械设计基础、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专业负责人;参研多项省校级教科研项目,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3魏骏助讲本科/在读研究生机械CAD、数控编程与操作4张友刚助讲本科机械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5张宗菊助讲本科机械CAD、电子技术6张小平助讲本科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厂电器与供电7毛小平助讲本科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8周修琼高级技师本科金工实训9刘立工程师专科金工实训10王国强工程师专科机械制造技术、金工实训2.专业带头人要求除具备教师基本任职资格外,专业带头人还应具备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