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09222 上传时间:2021-02-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给予树说课稿给予树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予树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 31 课给予树 。一、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本文的语言平实,但它很

2、真,真实,真诚。我想通过本文的学习, 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熏染学生的审美。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维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祝福、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第 1页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言语。3. 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在精读品悟的过程中,通过妈妈的感情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金吉娅无私给予的仁爱之心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 用自己的爱 , 同情和善良之心,为这个美丽的世界增添一份温暖 , 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三、设计理念:为了很好的达到本课目标,在设计教学时,我以情感为主线,以“爱”贯穿始终,在教学中抓住“爱”进行教学。在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通过重点语句表现出来的。所以,我利用感悟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同时,运用了齐读、指名读、默读等多种方式来发掘文章的情感内涵,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四、教法与学法教学永远是教与学互相作用的统一活动,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法指导是提高语

4、文教学质量的第 2页重要保证,因此,我设定了以下教学法:教法:1. 读写结合法,我利用读与写相通之处,让学生写爱心主语。2. 电化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使学生置身于有吸引力的情境中,更好地促进学习。3. 朗读感悟法,体现语文“以读为本”的教学特点,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内心情感,在朗读中教给学生方法,进行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4. 师生互动法,根据教学目的、课文特点和学生认识发展规律,以问答谈话形式师生进行互动,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课文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得出结论。学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充分地读

5、,充分地感知、感悟、思考语言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的学习精神。本文教学我预计用 2 课时。五、说教学流程: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第 3页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第一课时同学们在简单交流搜集的圣诞资料的基础上,我采用多媒体课件等展示圣诞节的图片和背景音乐,让学生说说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 ( 学生回忆春节欢快的生活 ) ,使学生立刻感受到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孩子们心中的位置就像中国的春节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这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感同身受,还为后面

6、的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给一个盼望圣诞老人送给自己洋娃娃的陌生女孩买洋娃娃这一举动的体会做了铺垫。同时我还会在黑板上画一棵圣诞树。然后引导学生从预习中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 在圣诞树上板书“善良、 仁爱、同情、体贴、洋娃娃、笑脸、棒棒糖”,用小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掌握情况。接着引出课题,让学生简单地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让学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再次提醒学生“给”是一个多音字,并分清“矛”与“予”。然后让学生对课题质疑,从“给予树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走进文本。第二课时,复习完生字,回忆好第一自然段的意思后,直奔中心,牢牢抓住中心问题“看到孩子们买的礼物,

7、母亲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来展开教学。(二)品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美好品质。第 4页1、( 第一课时 ) 整体感知课文。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人?谁给你印象最深刻?设计理念:从金吉娅入手,我想很多学生都会说金吉娅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然后问:为什么金吉娅给你们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讲述课文的大概内容,感受妈妈的爱。2、(第二课时)读中感悟,体会人物情感。( 1)轻读,探知故事背景。设计理念:圣诞节前夕,这是人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该选购礼物了,从五个孩子分100美元中体会这个家庭不是很宽裕,从而体会妈妈的担心,了解妈妈的辛苦,为体会金吉

8、娅的美好品质做好铺垫。( 2)细读,抓住金吉娅的沉默不语。设计理念:通过研读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问妈妈为什么会生气?课文是怎样描写金吉娅的?哥哥姐姐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通过读课文,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找到哥哥姐姐是“兴高采烈”的,只有金吉亚是“沉默不语”。重点理解“兴高采烈、沉默不语”,通过抽生读、齐读、读重点句,引导学生回答:金吉娅为什么会沉默不语?以及一系列的问题(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在想第 5页些什么?金吉娅给家人买到了礼物没有?买了什么?这么便宜的棒棒糖,妈妈生气了吗?)让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

9、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感受”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金吉娅美好的心灵。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情感得到尊重。( 3)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设计理念:先让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金吉娅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原因的有关句子,并划出来。研读第一个重点句: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让学生想象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女孩,为什么那么想要洋娃娃,发挥学生想象及体会小女孩的愿望很强烈;研读第二个重点句: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让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小女孩的什么都没有,从而使学生的同情心与爱心一下子涌上心头,进一步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与爱心。

10、再以“妈妈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是否确定帮助一个陌生女孩,再一次让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与爱心,同时激发学生们自己的爱心。然后让学生带着同情和决心再次读第四自然段,情感得到升华。( 4)研读,情感的升华。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第 6页生女孩如愿以 的笑 。 理念:体会 心情的 化和 深深被感 以及激 地 抱金吉 的心情,反复地研 , 情感再次得到升 与延伸。(三) 心奉献,生活拓展。1. :八 的金吉 的善良,仁 ,同情和体 深深地打 着我 每一个人,收到洋娃娃的小女孩会怎么想呢? 理念: 学生想

11、象,替小女孩 几句 , 写作打基 ,也是 学生的一种感恩教育。2. :同学 , 在你 知道 是一棵怎 的 了吧? 的一棵 予 , 把它种在哪里呢? ( 种在每个人的心里 ) 只要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 予 , (画心)那么我 的世界就一定会更加充 - 善良、仁 、同情、体 、 住出示名言: 予永 比索取愉快。高 基。 理念:升 予 的形象及 学生 累名言。3. 作 布置:在我 生活中有 多像金吉 善良的人 ,在我 的生活中也有 多像陌生女孩一 需要帮助的人,当你看到或听到她 的情况后,你愿意将自己的 心献 她 ? 一个你最想帮助的人,把你的 心写下来,做一 心 卡,写上你的 心主 ,交 老 ,老 一定把你 的 心 达 他 。第 7页设计理念:走进现实生活,献出自己的爱心。4. 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结束本课。第 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