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练习题及答案 参考资料1、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2、水环境标准工作手册3、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下册)4、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5、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一、填空题1、关于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规定:在大支流或特殊水质的支流汇合于主流时,应在_地点设置采样断面。答:靠近汇合点的主流与支流上,以及汇合点的下游认为已充分混合的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8、299(1)2、沉积物采样断面的设置原则与_相同。沉积物采样点应尽可能与_上。答:地面水采样断面;水质采样点位于同一垂线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31 3、河
2、流采样断面垂线布设是:河宽50m的河流,可在 设 条垂线;河宽100m的河流,在_设_条垂线;河宽50-100m的河流,可在_设_条垂线。湖泊、水库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_(如_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要求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按_分别设垂线。答:中泓;一; 左、中、右; 三; 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两;湖泊: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水体功能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9-300(5)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15-164、对地面水和地下水,常用的保存剂,如酸应使用_,碱或其它试剂使用_,最好用_。如保存剂内含杂质太多达
3、不到要求,则应_。答:分析纯;分析纯试剂; 优级纯试剂;提纯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73 5、在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在现场测定的项目有_、_、_、_、_等。 答: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416、测定银的水样,应用_酸化至pH_,贮存于_瓶中。答:HNO3;小于2;棕色玻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1207、测定六价铬的水样,应加入_,调节pH至_。答:NaOH;8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9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下列保存剂的作用是否正确?编号 保存剂 作用 判断(1) HgCl2 防
4、止沉淀 (2) HNO3 与有机碱形成盐 (3) NaOH 与挥发化合物形成盐类 答:1(细菌抑制剂); 2(金属溶剂,防止沉淀); 3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73(表4-1)2、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带回实验室再固定。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513、密码质控样是,在同一采样点上,同时采集双份样品,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52(一)4、湖泊、水库也需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14(四)5、工业废水包括:工艺过程用水、机械设备用水、设备与场地洗涤水、烟气洗涤用水等。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
5、保证手册第二版,P226、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细菌,其中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227、测定硅、硼项目的水样可使用任何玻璃容器保存。答:(不能使用硼硅玻璃瓶)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858、近年来的研究和试验结果表明,采样容器材质的稳定性顺序为:硼硅玻璃铂透明石英聚乙稀聚四氟乙烯。答:(反之)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399、滤料阻留悬浮物颗粒的能力大体为:砂芯漏斗滤纸离心滤膜。( )答:(反之)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85(三)10、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采样是污染源调查和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
6、版,P221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流量和浓度都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流体,采集的样品应能反映这种变化情况而具有代表性,以满足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的要求。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2212、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按等时间间隔采样数次,混合均匀后测定pH值。答:(每次采样时,必须单独采样测pH值。)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34最后一行13、储存水样的容器都可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答:(测铬的水样不能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40(三)14、测定油类的样品,可选用任何材质的容器。答:(应选用广口玻璃瓶作容器)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40(三)15、测
7、定油类的采样容器,按一般通用洗涤方法洗涤后,还要用萃取剂(如石油醚等)彻底荡洗2-3次。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40(三)16、采集溶解氧水样时,要使用专门的溶解氧瓶,溶解氧瓶上可以用水密封。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17、不可用聚乙稀瓶盛装含硝基苯水样。答:(具塞磨口玻璃瓶)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下册,P422(3.6.1)18、对含悬浮物的水样应分别单独定容采样,并全部用于测定。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65最后一行19、在水样中加入杀生物剂氯化汞可以阻止生物的作用。答: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72(二)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中
8、1、在水样中加入 是防止沉淀。A .H2SO4 B. HNO3 C.NaOH.答:B. HNO3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73(表4-1)2、油类物质要单独采样,采样时,应连同表层水一并采集。当只测定水中乳化状态和溶解性油类物质时,应避开漂浮在水体表面的油膜层,在水面下 处取样。A 10cm; B 10-15cm; C 20-50cm答:C 20-50cm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下册P6053、需要分析水样中可用酸萃取的金属时,采样后应在每升水样中加入5毫升 。A 浓HCl; B 浓H2SO4 C 浓HNO3答:C 浓HNO3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73(三)四、问答题
9、1、保存水样防止变质的措施有哪些?答:(1)选择适当材质的容器;(2)控制水样的pH值;(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4)冷藏或冷冻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9、300(7)2、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何采集和保存样品?答:在采集时,将水样采集到溶解氧瓶中,要注意不使水样曝气或有气泡残存在采样瓶中。可先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样或用虹吸法将细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至溢流出瓶容积的1/3-1/2左右。采样后,为防止溶解氧的变化,应立即加入固定剂,并储于冷暗处,同时记录水温和大气压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
10、三版),P246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73(二)3、我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几类?每类各举出4种污染物,并说明各类在何处采样?答:分为二类。第一类污染物有:总汞、总镉、六价铬、总砷等(或举其它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有:悬浮物、BOD5、CODCr、pH等(或举其它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废水排放方式,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水环境标准工作手册,P43 4.2.14、简述一般水样自采集后到分析测试前应如何管理。答:水样采集后,按各监测项目的要求,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做好采样
11、记录,粘贴标签并密封水样容器,妥善运输(防震,避阳光直射、低温、防沾污和错、乱、破损),及时送交实验室验收签字,完成交接手续,pH、水温等项目应在现场测定,并填好记录。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9、300(10)5、我国目前一般河流、湖泊及水库的采样频率是多少?答:一般河流全年按丰、枯、平三期各采2次,全年采样不少于6次。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不少于1次,全年采样不少于12次。其它湖、库全年按枯、丰水期各采1次。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9、300(6)6、水体沉积物监测频率如何确定?答:由于沉积物的变化比水质变化小,而且很少有突变性。枯水期采
12、集水体沉积物比较方便。为此,一年内在枯水期采集1次即可。如果需要在一年内采2次,应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采样。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38 7、对贮存水样的容器有哪些要求?答:(1)容器材质的化学稳定性好,可保证水样的各组分在贮存期间不发生变化。(2)抗极端温度性能好,抗震性能好,其大小、形状和重量适宜。(3)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4)材料易得,成本较低。(5)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398、保存水样的目的是什么?答:(1)减缓微生物的作用。(2)减缓化合物或者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3)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13、P849、样品运输中主要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样品装运前必须逐件登记、核对,确认无误后分类装箱;(2)拧紧瓶盖或盖严瓶塞,贴好密封条或用绳子栓紧等;(3)运输过程中,需用泡沫塑料等软物隔、垫,以防震动、碰撞;最好将样品装箱运送;(4)需冷藏、保温的样品,应采取措施,注意冷藏或保温。(5)应有专人负责押运。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81-8210、在考虑湖泊、水库特殊性的前提下,湖泊、水库中采样断面的具体位置应如何设置?答:可设在:(1)入、出湖、库的河流汇合口处;(2)湖、库沿岸主要排污口,不同功能水域处;(3)湖、库中心和水流流向及滞流区;(4)湖、库无明显功能分区,可用网格法均匀布设监测垂线,无需设置断面。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15第一行11、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较大的河段,一般设置三种断面,对这三种断面各有什么要求?答:(1)对照断面: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的地点。(2)控制断面:布设在排污区(口)的下游,能反映本污染区污染状况的地点。(3)削减断面:布设在控制断面下游,污染物达到充分稀释的地方。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