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

上传人:数据九部 文档编号:9975575 上传时间:2021-04-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分析单元教学重点单元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学困生突破方法课时划分第二单元 比较本单元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和图画的辨认和叙述,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 法理解“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这些知识对今后学习比较数的大 小,比较质量的多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知识目标 :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 多样性与合理性。能力目标 :通过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 步的观察能力。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活动中,体会学会有条理地 表达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情感目标 :通过比较活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精神,渗透人与自然、人 与他人及社会、人与自我等关系的价值引导。(例如, “给挥汗劳动在田间的父母端茶水”、 “搀扶老奶奶过街”、等,都体现了人文情怀、行为规范或伦理道德的价值,具有潜移默化的 教育作用。)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 意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数学知识的 存在,但还不会用专业的数学方法去比较,更不会准确运用数学语言去叙述。因而,在教 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叙述。经历比“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等实践

3、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 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1、 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方法。2、 三个量进行比较。W1、 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提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材料。2、 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模仿、有利于他们对概念及方法的掌握。3、 用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比较方法。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 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 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题过生日(比大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法,初步了解比较

4、的思维 方法。能力 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情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实物投影 课件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 学生观察后说出自己 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课件 看到的一些东西。出示)2、 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二、 合作研讨,探索新知1、 小红将蛋糕切成了 3 块,也将西瓜切成了 3块。让学生仔细观

5、察,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学生观察后,说出谁最2、 接着观察主题图,你发现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 大,谁最小。同?(1) 出示 3 个大小不同的杯子。(2) 分别往 3 个杯子中倒上水,3 杯水的高度一致。(3) 你现在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A、 同桌之间相互讨论B、 说一说自己的理由。C、 教师小结3、 动手操作,比较多少(1) 4 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2) 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法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小组演示汇报。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和修改三、 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1、 出示教材 p1

6、9 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2、 出示教材 p19 第 4 题(1) 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淘气学习什么。 (2) 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3、 完成教材 p19 第 5 题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四、 全课总结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过生日比大小教学反思:课题下课啦(比高矮、长短)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懂得比较垂直(水平)摆放的物体长度叫高矮(长 短),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爱(有长有短)。能力 目标:通过学生探索操作,让学生学会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情感 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到生活中 处

7、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高矮、长短的概念教学难点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几根长短不同的尺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一、 问题引入1、 出示几组高矮不同的物体的图片,引导:他们一 样高吗?为什么?2、 你是怎么知道到的?二、 探索新知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估计、猜测, 然后回答。1、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 由设计意图和修改1、 出示刚才的例子,随意标出高矮,有学生判断对 2、 学生分组活动,经历错,并说一说为什么?2、 你知道怎样比较物体的高矮吗?以你身边熟悉 的物体为例,探究出方法来。3、 汇报交流4、 强调:比两个认的高矮时,一定要站在同一条水 平线上,不能踮脚跟。5、

8、 那么,要是需要给学生甲乙丙丁四人比高矮,又该用什么方法呢?请同学们认真讨论,并进行实际 论证。学生汇报后给予肯定,并选择最佳方案。有 猜 测 动 手 验 证 的 过程,探究比较物体、人之间谁高谁矮的方法。3、 学生分小组汇报交 流。4、 学生聆听。5、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进行认真的实验操作,总结出比较多个人高矮的方法。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6、 我们可以用刚才总结出的比高矮的的 方法来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吗?7、 拿出学具(两根绳子)比一比,并说一学生学习活动过程6、 学生猜测并讨论。设计意图和修改说怎样比他们的长度。7、学生活动,比绳长,8、 强调:一定要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并 拉直,在比另一

9、端。三、 巩固练习1、 完成课本 p21“练一练”第 1 题2、 完成课本 p21“练一练”24 题四、 课堂总结今天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并总结方法。1、 学生独立解决,集 体订正。2、 学生独立完成第 3 题,讨论交流第 2、4 题,在集体订正。教学反思:课题跷跷板(比轻重)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 重的体验与理解能力 目标: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情感 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 的快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轻重的含义以及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一、

10、小实验,感受重量1、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 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2、 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3、 提问 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4、 引出“轻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 重”的知识板书课题:跷跷板二、互动探究1.说一说: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往下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 翘的说明比较轻。看第二图: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 玩了,这次谁重?提问:根据这副图,你能用“谁比谁轻”或 “谁比谁重”说一句话吗?提问:你能说一说,在他们三个当中,谁最 重,谁最轻?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11、请一名同学到台上感受感受两个书包的轻重,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哪个轻、 哪个重。生:狮子比老虎重 生:跷跷板重的一端会下 降生:老虎比豹子重,狮子 比老虎重,设计意图和修改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2.掂一掂、比一比操作 1: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 练习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操作 2: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 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3.猜一猜、称一称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究竟谁 轻谁重?出示天枰来称一称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 23 页“练一练”1-4 题四、小结同学们,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 跷跷板(比轻重) 狮子比老虎重 老虎比豹子重 老虎比狮子轻 豹子比老虎轻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动手操作W活动:小朋友们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设计意图和修改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