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教版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基础实验7溶液的酸碱性精品备课教案探究点一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情景展示实验:将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稀盐酸、稀硫酸、石灰水、稀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问题探究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有哪些方法?思考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沪教版Tag内容描述:

1、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3) 教学目标: 1.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 知道溶液配制的步骤和主要仪器。 3. 熟悉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大量的溶液,也初步学习了溶液的组成合简单的溶液计 算;对于计算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已完全达到要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灵活 。

2、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1)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1 . 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 .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能够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能力目标: 能够从定义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 情感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够利用已学的溶液知识来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活动: 利用实验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二、。

3、九年级化学第6章 溶解现象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复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操作; 2 .复习物质提纯的方法:过滤、降温结晶、蒸发结晶; 3 .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溶液相关知识的网络图,体会相关概念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2 .海水中除水外,主要还含有 ;所以海水可以晒盐。 3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二、思考交流 (一)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

4、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复习课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度概念及溶解度曲线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形成溶解度的基本概念。 初步形成辨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和使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基本技 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有关溶液结晶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运用比 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建立起知识梳理-互助巩固-互助提高-总结 归纳的复习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

5、课题:溶液的配制 教学目标 1、理解溶液的配制的主要步骤。 2、比较饱和食盐水和蒸储水的几种方法,培养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3、经历溶液的配制的实验过程,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演技观察能力,进一步激发学 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溶液的配制 教学难点溶液的稀释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实验 教学流程 引入课题 我们首先有请每日“化”题:感谢XX、组 对比实验: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固体(烧杯) 配成溶液后。

6、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兀素。 2 . 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 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重要性质。 3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知道几种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以及哪些食 物中可摄入蛋白质和维生素。 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来了解蛋白质的化学性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

7、沪教2011课标版化学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认识蛋白质维生素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到“蛋白质是生 命的基础”。 2、学生在实验中了解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3、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有关常见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和常见的富含维生素的 食物,从而丰富学习知识的手段。 4、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树立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

8、 8.2 类油脂 、学习目标: 1 .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所需热量的重要来源。 2 . 了解淀粉和葡萄糖的转化并学会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3 .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状态差异 二、课前准备: 1.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都是由 三种元素组成的。 3 .、等有机化合物属于 ,习惯上人们称其为碳水化合物。 4 .工业酒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 ,如果饮用含有这种。

9、科 目 课 时 1课 时 主备课人 日期 课题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我的再设计 教 学 目 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有机物的组成特点。 食品中含有哪些有机物,它们为人们提供什么营养。 2 .过程与方法: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逐 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树立热爱生命、 健康饮食的观念。 教学 重点 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

10、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目标与策略 一、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 要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目标: 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尤其要会稀释浓硫酸。 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知道酸碱性对生 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从物质的总高度进行复习,物质可以分。

11、教学案 9.2新型材料的研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材料的分类,能判断一些常见材料的种类; 2 .了解无机非金属(陶瓷、玻璃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 .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知道“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 4 .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知道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 .几种纤维、聚乙烯和。

12、【课题】第9章第1节能源的综合利用(1) 【知识技能】 1. 了解能源的分类,区分常见的能源,记住节能标志; 2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 3 . 了解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意义,知道石油的分储和煤的干储; 4 . 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合适的燃料。 【过程方法】通过阅读材料、相互交流,认识能源,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能源的名称、分 类。 【情感价值】将能源科学与。

13、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 .教学目标 1 .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2 .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 .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教学重难点 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学习与交流 考点二:新型材料的研制 金属材料 供机材料 新型材, 料的研1 制 合成材料 比机非金属材料:如 刎料:如? 合成纤维:如? 优点是 但是口 合成橡胶:具有良好的 不如天然纤维。

14、盐的化学性质复习 【目标导学】 1、熟练掌握物质的分类及盐的化学性质。 2、巩固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运用盐的性质对物质鉴别、除杂等 活动一、我会分类 1、实验室中的药品都是分类摆放在药品橱中。小雨同学用完碳酸钠,应收入药 ) D B 品橱( 盐的定义: 【视频】 活动二、回忆:盐的化学性质 活动三、我会运用 1、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方法 实验现象、结论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一一。

1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巩固碱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探究问 题、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学科综合思想和科学的探究能 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 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用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难点: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

16、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HCl+ NaOH二 Ca(OH)2 + H2SO4 = Na2CO3 + HCl= CaCO3 + HCl= 学生试着说出复分解反应概念及其表达式 展示学习目标: 1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 .学会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并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 .运用实验探究法,锻炼自己学习并自主获取知识能力。 4 .体验化学实验在化学概念学。

17、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是酸碱中和反应,即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 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复分解反应和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奠定了基 础。同时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 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教 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

18、初中九年级化学 学科备课活页纸 总课题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课时 15-1 总课时 51 课题 溶液的酸碱性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学会利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测定溶液的酸性或碱性; 3 .学会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教学重点 酸碱指小剂在酸碱溶液中显不小同的颜色; 教学难点 酸碱指小剂在酸碱溶液中显不小同的颜色。

19、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1 )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 2 )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 )通过指示剂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感受追求真知永不困倦,探究真理永无止境的精神。 ( 2 )会用溶液的酸碱性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重难点 重点:溶液的酸碱性。 难点: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20、授课内容:九年级下化学第十单元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课 题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 学性质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九年级 (8)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过程 方法 1、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标签 > 新沪教版[编号:89477]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