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资料20212022实施方案模板.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0036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修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资料20212022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汽修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资料20212022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汽修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资料20212022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汽修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资料20212022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汽修厂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方案资料20212022实施方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汽修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资料标准汇编文件作者:南河三月汽修厂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编号:Q/RAH-001d-20212021-2022 版发布日期:2021-02-25 实施日期:2021-05-25XX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6第1章总则71.1 编者按71.2 适用范围81.3 编制依据8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81.3.2 部门规章9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101.3.4 标准和规范111.4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141.5 术语和定义141.5.1 风险141.5.2 危险源141.5.3 风险点151.5.

2、4 风险辨识151.5.5 风险评估/评价151.5.6 风险分级151.5.7 风险管控161.5.8 风险信息161.5.9 重大风险161.5.10 重大危险源17第2章工作机制18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182.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192.2.1 总则192.2.2 组织管理192.2.3 安全风险辨识202.2.4 方法及要求242.2.5 检查考核272.2.6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30第3章风险点识别方法333.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333.2 风险点识别方法333.3 风险评价方法333.4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333.5 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343.

3、6 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34第4章风险点分类标准354.1 物的不安全状态354.2 人的不安全行为364.3 作业环境的缺陷374.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38第5章风险识别措施435.1 办公区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435.2 库房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445.3 外出服务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455.4 维修车间风险点(危险源)辨识标准48第6章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成果536.1 作业活动清单536.2 设备设施清单586.3 汽修厂 LEC 评价表596.4 汽修厂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736.5 汽修厂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93第7章保障措施2017.1 成立安全风

4、险预控管理保障工作小组2017.2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2017.2.1 培训基本要求2017.2.2 安全和业务技术培训管理2027.2.3 风险预控管理培训考核评估管理2037.3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检查与考核2057.3.1 检查方式2057.3.2 检查内容2057.3.3 考核评分办法2057.3.4 考核奖惩办法2067.4 其他保障措施206第8章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207第9章附表2089.1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专项培训计划表2089.2 公司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1) 2099.3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2) 2109.4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表(表3) 211第二部

5、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13第1章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 2141.1 编制目的2141.2 术语及定义2141.3 编制依据2151.3.1 相关法律依据2151.3.2 相关法规及规定2151.4 基本要求2161.4.1 健全机构2161.4.2 完善制度2161.4.3 组织培训2161.4.4 落实责任216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218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2182.2 责任及职责划分2182.3 隐患排查2192.4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2212.4.1 隐患分级2212.4.2 隐患的判定标准2222.4.3 隐患级别的确定2222.4.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2232.5 隐患分

6、级治理2232.5.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2232.5.2 一般隐患的整改2242.5.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2242.5.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2242.5.5 隐患治理验收2242.6 制度管理2252.6.1 设备、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管理制度2252.6.2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252.6.3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2262.6.4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2262.6.5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2272.6.6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2272.6.7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制度2282.6.8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2292.6.9 现场安全管理和岗位安全生产

7、标准化操作制度2292.6.10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292.6.11 安全学习、安全教育制度2302.6.12 安全生产奖励、处罚制度2312.6.13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2312.6.14 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2322.6.1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2362.6.16 消防、防灾安全生产规章制度2372.7 档案管理2382.8 评审与更新239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2403.1 基础管理类2413.2 生产现场类248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2554.1 隐患排查台账2554.2 汽修厂安全生产隐患检查表2574.3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2644.4 隐患整改通知单265

8、4.5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2664.6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268第5章附录样表2695.1 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2695.2 表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2705.3 表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2705.4 表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2725.5 表5: 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2735.6 表6: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2745.7 表7: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2765.8 各专业隐患排查表2775.8.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2775.8.2 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隐患排查表2905.8.3 工艺隐患排查表2965.8.4 设备隐患排查表3035.8

9、5 电气系统隐患排查表3105.8.6 仪表隐患排查表3165.8.7 危险化学品管理隐患排查表3215.8.8 储运系统隐患排查表3245.8.9 公用工程隐患排查表3385.8.10 消防系统隐患排查表342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第1章总则1.1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稳健上升的发展阶段,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那么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如何做到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除了考虑企业战略规划之外,安全生产,无疑是重中之重。安全,是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国家对于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管控,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严格。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到

1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再到企业安全培训、综合应急预案,整个安全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生产起到了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然而,安全生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往往发生事故之后,在有关部门的调查结论上总能看到本不该出现的过失,最终导致了不可逆转的悲剧。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到底问题出在哪儿?2019年3月31日,盐城响水发生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最终认定该事故是一起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020年3月7日晚, 全国上下一心共抗重大传染病的关键时期,作为当地政府指定的重要嗝离点的福建省泉州市某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故,造

11、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据有关部门调查组调查,该项目存在非法建设、违规改造等严重问题,对于安全隐患长期心存侥幸、违规冒险经营;同时地方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利,流于形式,最终酿成惨烈事故。笔者认为,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部分企业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淡薄,对于安全生产心存侥幸、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当成儿戏,刀尖上踩高跷,贪图一时之利。其次,相关职能部门部分公务人员监管不利,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流于形式、疏于管理,最终对于企业安全隐患无法给出正确的指示和指导;第三,国民对于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发现隐患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无法正确的做出判

12、断和决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做,最终星星之火,酿成大祸。综上,笔者认为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应当切实担负起安全责任,以人为本,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于首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抱有任何一丝侥幸;第二,地方相关执法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杜绝形式主义,更应杜绝违规开绿灯的行为,切实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第三,国家和社会应当逐步培养安全忧患意识,d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 才能让安全风险降到最低。1.2 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XX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1.3 编制依据1.3.1 相

13、关法规及规定序号文件名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3号(2014年),2014年12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年5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8号修改,2009年8月27日实施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修改,2016年7月2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2007年11月1 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令,2014年1月1 日实施

14、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序号文件名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境保护法实施8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实施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5月1日施行10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令第645号修订,2013年12月7日施行11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年1月1日施行1.3.2 部门规章序号文件名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1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10部门2015年第5 号公

15、告,2015年5月1日实施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5号,2012年9月1日起施行3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69号,2014年9月29日实施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等四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79号令,2015年5月1日起实施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七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79号令,2015年7月1日起实施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0号令,2015年7月1

16、日起实施序号文件名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7油气灌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4号,2015年7月30日实施8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口99556号,1995年1月22日实施9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第6号令,1990年4月10实施10消防监督检查规定(2012 年修订)公安部令第120号,2012年11月1日施行11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安监管管二字2003 38号,2003年4月1日实施12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公安部,2011年11月25日实施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3号令,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14

1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2016年7月1日1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 95号,2011年6月21日实施1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 12号,2013年2月5日实施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安全生产文件的通知安监总办(2016) 13号,2016年2月4日实施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序号文件名文件号、颁布实施日期1XX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1月29日经XX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施行2XX

18、省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XX省政府令第155号3XX省消防条例2010年9月30日XX省第H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4XX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第8号5关于在全省高危行业推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通知云安监管(2008) 102号6XX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0) 157号7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行政许可有关事项的通知云安监管(2013) 13号8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目录调整后安全生产许可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安监

19、管(2015) 58号1.3.4 标准和规范序心文件名标准号、实施日期1企业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GB50156-2012, 2013 年 3 月 1H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015 年 5 月 1日序号文件名标准号、实施日期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005 年 10 月 1H4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 1996 年 2 月 1日5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 2001 年 5 月 1H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 2009 年 12 月 1S7易燃易爆

20、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2013, 2014 年 7 月 1H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2009 年 10 月 1S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2009, 2010 年 5 月 1日1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 2006 年 12 月 1H11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2014 年 10 月 1H12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2009, 2009 年 12 月 1H13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 1996 年 2 月 1日14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

21、3690-2009, 2010 年 5 月 1H1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 1987 年 2 月 1S16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 2008 年 1 月 1序号文件名标准号、实施日期日17企业作业安全规范AQ3010-2007, 2008 年 1 月 1H1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AQ/T3050-2013, 2013 年 10 月1日19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007 年 4 月 1H20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2009 年 1 月 1日2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

22、9639-2013, 2013 年 10月1日2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T 3022-2011, 2011 年 6 月1 II23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2008 年 12月1日24汽修厂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2012 年 8 月 1日25化学危险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2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9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3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

23、96)1.4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根据上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经公司安委会同意,我公司着手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在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过程中应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 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要求工作人员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建议编制大纲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产财产安全。1.5 术语和定义1.5.1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

24、求)。风险(R)=可能性(L) X后果(C)。1.5.2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 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一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一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1.5.3 风险点通常指风险存在的部位,又称危险源。1.5.4 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

25、定其特性的过程。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5.5 风险评估/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5.6 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我省风险暂定为 “红、橙、黄、蓝”四级,企业原5级划分标准可参照进行调整。)蓝色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蓝色风险4级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黄色风

26、险3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 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1.5.7 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 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 可靠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1.5.8 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

27、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1.5.9 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 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1.5.10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1.1 工作机制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1、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安全指挥中心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28、全天候” 的风险管控模式。2、工作目标:根据汽修厂安全建设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建设事故发生, 保障公司员工建设财产安全。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三级责任。4、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成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在安全指挥中心,主任由厂长担任, 安全指挥中心负责对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监督管理及考核。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1.3.1 总

29、贝(J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建设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建设,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XX汽修厂内部为保障安全建设自主组织开展的,对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超前辨识、分析、分级评估、管理控制的活动。本制度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由中介机构承担的各类安全评价活动。第三条本制定适用于XX汽修厂所属各单位。1.3.2 组织管理第四条组长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安全指挥中心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制订XX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考核标准,定

30、期协调组织相关业务职能部门对各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各业务职能部门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第五条副组长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级评估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办法或细则,明确组织程序、方式方法、 监督管理及考核奖惩等内容。单位分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实施专业

31、范围内的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车间负责实施现场开工条件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1.3.3 安全风险辨识第六条单位负责人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建设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第七条单位负责人在建设系统、装备的投运、移交、运行、停运或重启时,应由单位分管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或专业职能部门组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一)停运或重启是指下列几种情况:1 .汽修厂的工作面、巷道封闭或启封;2 .建设线、重要建设设备、装置

32、的停运或重启;3 .地面建设单位的事故停车、停产、停工和重新开车。(二)系统、装备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1 .新系统、新装备投运的评估内容应包括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安全设施、安全防护、检测检验、规程措施、技术和人员条件、应急设施和预案等;2 .系统、装备移交评估的内容应包括使用环境、运转情况、安全设施、安全措施、接收单位技术能力等;3 .系统、装备正常运行的评估内容应包括运行状况、安全保护和安全防护设施等;4 .系统、装备停运或重启的评估内容应包括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运行系统的影响、安全隔离措施,技术、措施以及人员准备, 启(停)用后安全管理等。第八条车间现场开工条件风险辨识。连续建设作业

33、的现场每班开工前,由车间主任或值班领导、安全员、班组长对作业现场环境、 设备、安全设施和工程质量等是否具备安全建设条件进行评估。第九条班组重点工序评估。各作业班组在组织建设、施工、设备安装、检维修等作业过程中,由安全负责人组织对重点工序涉及的环境、设备、安全设施、工程质量、人员和安全措施等情况进行安全评估。第十条岗位评估。作业人员每班上岗前,对自身上岗条件和本岗位职责范围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安全评估。第十一条检维修、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评估。检维修作业、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材料和工具准备,设备和工器具完好,作业环境,电源、高温、高压源等危险能量源以

34、及有毒有害物质隔离,重物失稳防控及其他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作业人员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和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作业完毕试运转前,作业负责人会同安全负责人,对施工质量, 材料、工器具回收和人员撤离,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以及采取的安保措施(如短路线、电气接地等)恢复等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第十二条特殊施工作业评估。特殊施工作业前,由项目负责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和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等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程序步骤、施工工艺及安全措施。特殊施工作业主要指下列内容:1 .涉及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等易发生泄露、中毒、爆炸危险的作业;2 .特大重物

35、起吊等特殊地点重物起吊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危险区动火作业等特殊条件作业;3 .重要设备安装、撤除、改造、维修等特殊作业;4 .其他复杂、特殊施工作业。第十三条异常状况评估。正常建设(运行)的系统(装置)在建设工序、工作流程、技术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设施、 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事故(包括未遂事故)时,应由专业职能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安全可靠性重新评估。第十四条工程项目评估。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单位负责人应分别在项目立项、现场开工、建设施工、试车试产等各阶段组织安全风险评估。L项目立项时,应对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 工艺成熟程度、工艺危险因素和控制难度

36、现有控制防范措施、管理主体的技术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2 .项目开工前,应组织有关部门专业人员会同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安全资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和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所需工器具和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等开工安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评估。3 .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危险因素分析排查、安全隐患治理是否按规定执行等情况进行动态安全评估。4 .项目试车试产前,应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系统、设备、设施施工质量,安全设施及安全防护,试车试产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人员、物资、外部环境等情况是否具备试车试产条件进行综合

37、分析评估。试车试产过程中,涉及安全的工艺、参数、控制等需要变更时,必须重新评估。第十五条“四新”试验评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应对其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应对措施、人员技术能力等是否具备安全试验或推广应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估。第十六条其他评估。1 .设备、物资购置及出入库。涉及安全建设的设备、物资购置前,要对设备、物资是否适应本单位安全建设要求进行安全、技术选型论证,并按规定程序报批。设备、物资入库前,应对其完好情况、技术参数、安全性能等进行评估验收,符合要求方可入库。材料、配件、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等出库投入运行前,使用单位(人员)应对

38、其完好情况、安全性能进行检查评估,符合安全要求方可投入运行。2 .作业人员。新招聘和长期(一年)中断作业的员工上岗前,应对其身体健康状况、职业禁忌情况、岗位所需技术业务知识和技能、 规程措施和有关规章制度掌握情况等是否具备上岗资格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单位负责人应利用班前会等环节对作业人员上岗前的精神状态、是否饮酒、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器具配备等状况进行动态评估。3 .重大灾害。单位负责人应定期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重大灾害及已采取安全管控措施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评估。2.2.4 方法及要求第十七条单位负责人要按照系统、场所、设备设施、作业类型等不同类别,结合专业、岗位特点和评估内容复

39、杂、重要程度,按照“科学、实用、简明、高效”的原则,合理选择安全风险评估的方式、方法(常用评估方式方法见附件2)。简单系统、车间、班组、工序、检维修和岗位作业可采用安全评估表法,非机床建设系统、工艺装置可选择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法,汽修厂复杂建设系统、“四新”试验、工程项目等可选择集体检查分析或专家综合评估法,车间、班组应选择“三位一体” 评估法,岗位应选择“五步”评估法。第十八条安全评估表制作要结合安全管理经验和建设实际,尽可能完整列举危险危害因素,按照危险因素对人员、系统、装备危害程度不同,分成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种类型,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重

40、大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主要系统损坏的。较大风险: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不会降低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一般风险: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系统性能或损坏的。 低风险: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坏的。第十九条采用评估表评估时,要逐项检查确认,评估人员签署评估结论和姓名,并牌板公示或告知作业人员评估情况。第二十条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集体检查分析或专家综合评估方式评估时,必须编写评估报告书,明确评估内容、范围、条件、环境、结论、建议等内容,参与评估人员签名。评估报告书必须报上一级业务管理机构审查,不得直接按照评估报告结论进行建设作业。第二十一条岗位评估采用评估表方法时,可以采用评估卡片或评估活页表

41、必须将涉及到的班组、工序和本岗位的评估结论和要求记入记录中,被通知岗位整改作业的必须经班组长签名复查确认。第二十二条单位负责人对现场评估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 必须明确汇报、处置程序。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或停止运行,发出预警,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并报告上一级管理部门和单位值班人员,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评估;存在中等可控风险的,必须通知岗位人员,同时明确整改措施、落实复查验收责任;存在可控风险的,采取预防性措施直接“手指口述”进行作业。第二十三条对安全风险的控制应遵循消除、减弱、隔离、联锁、 警示、个体防护的先后顺序原则,优先考虑和采取可靠的控制措施。第二十四

42、条各级评估得出的结论及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能现场公示的应在明显位置予以公示,不能公示的应及时告知相关人员。第二十五条各类评估报告、评估表、检查记录等资料的内容, 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和上级规定制度要求。第二十六条确定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和编制规程措施时,应充分听取基层单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作业方法的可操作性、 安全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防范控制措施的针对性。第二十七条单位负责人应定期对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管理程序、方式方法、监控措施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上级新要求和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订。第二十八条单位负责人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专项档案,各类评估报告、安全评估表以及检查记录

43、等文字资料,应做到谁评估、谁签字、谁负责,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存期限,存档备查。第二十九条单位负责人应每年至少对全员进行一次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为主的教育培训。2.2.5 检查考核第三十条各单位负责人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考核奖惩机制,对各级安全风险评估执行情况进行动态检查督导,定期检查考核。第三十一条XX汽修厂每季度对各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标准见附件1)。平均得分低于90分的定为不合格单位,对各单位按照XX汽修厂安全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兑现。附件1:安全风险评估检查考核评分标准检查项目及标准准分评分标准分得分1 .建立风险评估制度。2 .各级安全风险评估职责清晰。3 .明确

44、各类评估的方式方法。4 .建立定期考核奖惩机制。5 .建立完备的信息流通渠道。01 .无制度扣5分, 制度不完善扣2分。2 .责任不明确扣2 分。3 .评估方式方法不明确一处扣1分。4 .信息传递不畅通扣2分。5 .风险等级划分不合理扣2分。6.明确各类风险等级标准。L员工掌握风险评估相关规定要求和评估方法。2 .各专业、各场所、 各岗位严格按规定执行所要求的安全风险评估。3 .现场无中等及以上安全风险。4 .现场风险评估表格、记录等填写内容齐全, 表述准确。5 .评估出的安全风险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置。6 .考核期内无因安全风险评估不到位造成的责任事故。01 .现场员工对本岗位工种风险评估不熟悉一人次扣0. 5分。2 .现场未按规定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一处扣2分,有遗漏的一次扣1分。3 .现场存在中等以上风险的一处扣2 分。4.现场表格、记录等资料填写不合格一处扣0. 5分。5.评估出的风险未进行处置的每处扣2分,未形成闭环的每处扣0.5分。6 .发生安全风险评估责任事故的一次扣5分。料管理1 .建立安全风险评估专项档案。2 .明确专人负责评估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3 .不同类别评估资料明确相应的保存期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