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05371 上传时间:2021-04-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古诗词三首》.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城关二小课时备课卡 课题:第1课 古诗词三首 设计者: 刘娟 教材简介 古诗词三首中选入了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三首诗词,皆为千古名篇。诗人描绘美妙景色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诸多感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掌握生字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山、望洞庭。过程与方法 通过注解并结合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文的意思,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注重在朗读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背诵古诗,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的意境,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教师:了解作者的资料以及古诗词创

2、作背景。学生: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回忆以前学过的诗。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掌握诗中的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4.体会诗人的情感。共享同案教学模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1引导谈话: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有着众多美丽的山水。当大家置身于这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时,大家的心情怎样?2.导入课文:在安徽宣城,有一座非常有名气的山敬亭山。公元753年,大诗人李白游历到此,独坐山,写下了一首诗。从这首中,我们能充份感知敬亭山的样貌和诗人的心情。那么,这

3、是怎样一座山,又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呢?3.指名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1.介绍自己游玩过的地方或所了解到的好景色纷纷说出自己当时的感受。2.聆听教师范读。对古诗的题意有基本了解。3.说出自己听诗后的感受,如山是怎样的、诗人的心情如何等。针对主题设计谈话,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悟景物与心情的关系,为体会诗人的心情作好铺垫。二、整体感知三、细读感悟四、总结升华1.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李白的情况。2.介绍本诗的创作背景:敬亭山在宣州(今安徽宣城)。这首诗作于公元753年。当时距他被迫离开长安已有十年了。长期的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3.

4、板书题目“独坐敬亭山”,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1.让学生自读古诗,将诗句读通顺。2.让学生借助注释、字典、与同学讨论等方式大致理解诗意。3.指名读课文。4.提问: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5.板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范读这两句。6.引导讨论“高飞尽”和“独去闲”的意思。7.板书:“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指名读。8.提问:“相看”通常指的两个人,诗中是谁在“相看”呢?9.引导学生明确“厌”字的古义和今义。10.指名翻译这两句诗,要求理解基本意思。明确“相看两不厌”表明“不厌”并不是诗人单方面的感觉,此处将山拟人化,人在看山,山也在看人,二“人”有知音之感。1.指名读全诗。2.引

5、导想像和欣赏:这首诗的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实则把孤独之感写尽了。3. 引导想像和欣赏:“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在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仿佛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让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还有它愿和我作伴吧?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从表面上看,它在写诗人与敬亭山深情对视。实际上,诗人却是以山的“有情”来显示人的“无情”。他被迫离开长安后那怀才不遇、寂寞凄凉的外境,在这静谧的一幕中流露无遗。4.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心情。5.组织学生交流

6、心得:你最想就诗的哪些方面发表看法?3.交流题目的意思,基本了解此诗是谁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写的。1.自由读课文,与同桌互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句子,勾画字词,讨论诗意。3.朗读课文。4.大胆发言,翻译古诗。5.观看板书,听教师朗读。6.理解“高”和“尽”、“独”和“闲”的含义。7.朗读诗句。8.讨论,明确:敬亭山和诗人。9.了解到“厌”字在诗中是“满足”的意思,而非“厌恶”10.体会诗句,由“两不厌”感受山人相惜之情。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在教师的引导下想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感受诗人李白“独坐敬亭山”的形象。3.师的引导下想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画面,体

7、会诗人心情,感受诗的意味,品味古诗以“动”衬“静”、借景显情的表达方法。4.朗读,闭目想像,尝试背诵。5自由表达。“高飞尽”、“独去闲”勾勒了山景,“两不厌”刻画了诗情。景由情生,思与景谐,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句去细心品味,也就为学生全面理解诗意打开了突破口。 教师对诗意的生动描述,让学生凭借丰富的语言去想像,使学生头脑中的意象更丰富、更清晰,对诗中情感的感受更真切。当堂检测一、比一比,再组词。庆( ) 廷( ) 孤( ) 厌( ) 庭( ) 狐( ) 二、读课文,填空。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用_的写作手法把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_。板书设计独

8、坐敬亭山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 知诗人孤云独去闲。 解诗题相看两不厌, 明诗意只有敬亭山。 悟诗情教后反思 城关二小课时备课卡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古诗望洞庭,掌握诗中的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望洞庭。3. 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4.体会诗人对洞庭美景的赞美之情。共享同案教学模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二、整体感知三、细读感悟四、总结升华1.引入洞庭湖:上节课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结识了寂静秀丽的敬亭山。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观赏一下祖国的水,让我们去看看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你们谁知道这个地方?2.洞庭湖的景色非常迷

9、人,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都被它吸引,写下了诸多美词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有位诗人来到洞庭湖畔,见到洞庭美景,诗兴大发,吟出了一首千古名篇。望洞庭,教师朗诵。1.简要介本诗作者刘禹锡的资料及本诗的创作背景。2.布置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将诗读通顺,并揣摩或与同桌商讨诗句的意思。3.指名学生朗读,相机正音。“磨”是多音字。4.让学生说说自己从诗中学到了什么。5.让学生针对诗句内容提出疑问。将“君山”介绍给学生: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原名洞庭山。1.让学生齐读古诗第一句。2.提问:你读懂了哪些字或哪些词?从这句诗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教师点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10、。秋月,秋天的晚上。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和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3.让多名学生描述第一句诗的意思。4让学生齐读第二句。5.提问:这句诗中你理解了哪些词语?6.启发思考:没有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7.进一步诱导:这句诗中诗人把什么比作一什么?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8.组织讨论,引发想像: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然而诗人为什么没直接用明镜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呢?9.范读:“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0思考:“遥望”词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得知什么?11.指名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12.启发思考:这句诗中诗人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小结:“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非常

11、妙,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1.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达到背诵。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将诗意描述出来。3组织讨论:作者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作这首诗的?1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洞庭湖。2.倾听古诗。1.了解刘禹锡的大致情况。2.带着任务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全诗。3.在班上朗读课文,读准字音。4.说出自己的初读所得。5.大胆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重点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1.齐读“湖光秋月两相和”。2.自由回答对第一句诗中字词的掌握,并说出自己的发现。3.大胆描述“湖光秋月两相和”和意思,同时认

12、真听他人的描述,从中获得启发。4.齐读“潭面无风镜未磨”。5.说出自己对诗中字词的理解,重点理解“镜未磨”的意思。6.根据生活经验想像,感受到一种朦胧模糊的美丽。7.诗人将“潭面”比作了“没有磨过的铜镜”。8.设想情景,体会平静朦胧的洞庭湖夜景:秋天的夜晚,明月高照,洞庭湖上弥漫着淡淡的水雾,湖面在月光下是那么的朦胧别致,并不像明镜那样光可照人,因而诗人说它像“未磨”的铜镜。9.认真听教师读。10.从“遥”字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11.尝试翻译诗句。12.明确: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1.充满感情地反复朗诵,达到背诵。2.想画面,说诗意。3.明确:对洞庭湖夜景

13、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洞庭湖的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在理解词句意思时,鼓励学生质疑,形成师生之间互相对话的氛围,使学生能轻松愉悦地解除困惑。通过读、听、想、议,达到对诗的整体把握。当堂检测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望洞庭_, _。_, _。(1)诗中采用_的写作手法,把_比作_,_比作_比作_。(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3)诗中描写的是_的景色。板书设计望洞庭唐 刘禹锡月下无风湖面未磨铜镜 比喻贴切优美、色彩明丽洞庭湖中君山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后反思 城关二小课时备课卡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忆江南,掌握字词,理解课文意思。2.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激发对诗词

14、的热爱之情。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5.感受自然之美,受到美的熏陶。6.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共享同案教学模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整体感知三、细读感悟,深化理解 。四、总结升华1.指名学生背诵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2.启发思考: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有什么区别?在学生找出不同后,简单介绍有关绝句的知识。3.提问:这首词在体例上与前两首又有什么不同?在学生找出不同后,简单介绍有关“词”的知识。4.引入课文:我们已经知道了忆江南是一首词,那么,从名字上看,你们能看出它是写什么的吗?5.简介作者,介绍背景知

15、识。1.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前一首诗时的方法:反复吟诵理清字词揣摩句意想像画面体会情感。2.小组合作学习忆江南,要求如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量能够背诵。根据课文想像画面,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体会作者的情感。1.提问:谁来读读这首诗?2.启发思考:词中有一个字,它揭尽了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饱含了作者的赞赏之情。它是哪个字呢?3.启发:一个“好”字,流露出作者深情的赞叹。那么,江南到底好在哪里?作者描写了江南春景的哪些内容?4.引导:江南春景那么多,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两样? 5.组织讨论:江花是怎样的?江水又是怎样的? 6.提问:这美丽的景色是作者在写这首词时亲眼所见吗?从哪

16、儿可以看出来?7.引导:那迷人的春色,是作者当年在苏杭亲身感受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因而作者在结尾不禁叹息地说8.点拨:是啊,如此江南美景,叫人怎能不怀念呢?结尾这个反问句,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9.让学生反复诵读,拓展想像,尝试背诵。10用多种形式落实本课三首诗词的背诵和默写。1.齐读忆江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江南美景的画面。2.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1.背诵古诗。2.初步认识五绝和七绝的异同。3.大致了解有关“词”的知识,同时认识到本首词是回忆江南的作品。3. 猜想词的主要内容。5.了解白居易和本首词的创作背景。1.总结学习前一首诗的方法,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2.小组内合

17、作学习课文,试着理解词的意思,体会作者情感。1.小组派代表朗读,看谁读得最流利、最有感情。2.找出“好”字,并朗诵首句“江南好”。3.明确:江花和江水。4.了解到应该最具代表性、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物来写。5.分析文章的修辞,理解词句,想像画面,感受美丽的江南江边日出的景色。6.理解“风景旧曾谙”的意思,了解到江南风景之美是作者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且难忘的。7.齐读:“能不忆江南?”8.感受反问句后作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9.想像美景,激发情感。10.背诵诗词,默写课文 。“词”对学生来说是个较为新鲜的文体,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入课文,一方面能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有效激发学生

18、对新课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开展自己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能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诗词鉴赏能力。教师的诸多提问实际上是对学习点的暗示,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诗意,享受了美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当堂检测一、忆江南中“忆江南”是( )1、词的题目 2、词牌名 3、既是词牌名,又是题目二、“能不忆江南?”是用反问的语气说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1、对 2、错三、选择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能不忆江南? ( )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对偶四、忆江南的作者是_。作者通过对_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_之情。板书设计日出 江花 红胜火 忆江南 能不忆江南春来 江水 绿如蓝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