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学且思助提高.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0287037 上传时间:2021-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且学且思助提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且学且思助提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且学且思助提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且学且思助提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且学且思助提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且学且思助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且学且思助提高.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且学且思助提高吴忠市盛元小学 刘永霞2013年6月17日6月19日,我陪同我校孙晓云老师参加了在美丽的中卫举行的“全区小学科学优质课选拔观摩活动”。各位参赛教师各施所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教学风采。他们教学理念先进,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进了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次的观摩活动,较好地展示了我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成果。在这里展示的每节课都是由各市县参赛教师和备课团队反复研磨出来的,凝聚了他们多少心血和智慧。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除了认真听课、做笔记,每当散会离场,我就赶紧上去把他

2、们的教学课件拷贝下来,索要记录单、教学设计,珍藏起来,以便我今后的课也能上得如此精彩,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由于是参赛者自选授课内容,有4节课“撞车”了(谁先迎来黎明)。然而,正是这4节课的同课异构,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彰显了教师的个性色彩。同时也为听课的教师提供了比较、思考的空间,细究教学活动背后的深层内涵,品味得失,剖析不足,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使教学再设计更驱完善。我也应该是受益最多的人之一。回来后,我又拿起教材、教参、听课记录、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认真研读起来。我发现大家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是不同的,所制定的教学

3、目标也有区别。围绕各自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就有所侧重,不同的教学活动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就可能影响学生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观摩了他们的教学,使我对教材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共有8课。1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67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转和公转,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可以说,这8课内容的编排是环环相扣,每一课都是后一课的基础和铺垫,后一课是前一课的深入和延展。谁先迎来黎明是本单元第4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

4、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一、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怎样的?教材以图画的形式生动地呈现了几个学习小伙伴在交流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的看法,其实暗含着培养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意图。然后根据获得的方法,做地球自转的模拟实验,使学生明白,地球转动的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也不同。探究出地球转动的方向有两种:可能是自西向东,也可能是自东向西。在实际教学中,有三位教师都放弃了书本上的这个实验,采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来模拟。从我们多次的试讲中,发现教材中的这个模拟实验不好操作。全班分组做

5、,需要的空间比较大,而且不好调控。选几个同学上台演示,下面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不高。从现场教学看 ,另一位教师组织这个模拟实验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课前师生互动做游戏,请四名同学按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转圈依次向老师问好,为这个实验做铺垫。实验时再请几名学生上台用前面游戏的方法,模拟地球的转动。此时面向全体学生,实验的方法介绍不够清楚,所以多数学生只是乖乖在看)。替换实验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符合“用教材教”的理念。 二、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确认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到底是朝哪个方向转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然先要引导学生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对相对运动的理解,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师在

6、指导学生进行这一部分的探究活动时,要把活动做深、做透、做扎实,达到“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效果。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安排了几个从易到难的活动。先是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熟悉的车、船与周边景物相对运动的现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直线上的运动),使之初步知道景物视觉上运动方向与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再让学生观察坐在转椅上观察周围的物体(圆周运动),发现转椅转动的方向和周围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通过这些观察到的事实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相对运动的概念。接下来,将学生的思维顺势迁移,根据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现象,运用相对运动的原理,进行空间想象,推测出地球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的思维是

7、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这正是培养科学思维的价值所在!在教学中,一位教师为学生呈现了证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的其他事例,令人耳目一新,开阔了视野。但我觉得这些事例的呈现是在同一个水平上展开的,没有体现教材编排的意图。如果将这些资料放在学生把上面的三个活动探究完之后,借助相对运动的原理,学生更易于理解。如果考虑时间不够的话,还可以布置成课外探究的作业: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能证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查查资料,或者与家人做一做实验。这又是一个不错的探究课题。三、认识时区和时差。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是对地球自转方向和地球自转周期的综合认识。认识时区图的由来是计算时差的基础,大家都认为是教学的难点。有的教师用动画

8、演示其来历,然后让学生借助自学提示进行自学。有的自制课件进行了细致的讲解。目标相同,策略却不尽相同,真可谓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教材中提到的几个时区都是比较好确认的,学生可以用数时区间隔的方法计算出来,至于用东加西减等难一些的计算方法,教材中没有涉及,以后在中学的地理课中会学到。一位教师在巩固应用环节,为学生提供的俄罗斯高考题泄漏事件,想法独特,新颖有趣,把知识的学习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加深了学生对时差的理解。四、小结地球及其运动的特点。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格,帮助学生总结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其中地球的形状、自转的证据、自转周期涉及前3课的内容,自转方向是本课的知识,难度不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灵活处理,也可以放在课下完成。通过本次的听课学习,引发了我对教材内容的再次解读,打开了我对教学再设计的思路。且学且思,且思且行,且行且悟,努力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