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遗传育种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6)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遗传育种学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36) 考试说明:本人汇总了历年来该科所有的试题及答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考试题库,对考生的复习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内容包含: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问答及计算题。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试题答案,敬请查看。 一、单选题 1对DNA分子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
2、双螺旋结构的是( )。 B沃森和克里克 2基因的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是在( )。 D细胞核 3细胞中传递遗传信息的RNA是( )。 A. mRNA 4假定100个孢母细胞中有40个孢母细胞发生了交换,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 C20% 5下列关于纯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C纯系个体间的差异是基因型的影响 6易位与交换的不同在于( )。 B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7同义突变的发生是由于( )。 C遗传密码的简并性 8基因工程中,可以准确切开双链DNA分子上的特异序列的是( )。 C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9无性繁殖园艺植物的育种途径常采用( )。 A. 芽变选育 10.一般芽变选种
3、的时期应该在( )。 D以上都是 11.杂交中贮藏花粉的环境应该( )。 A低温、干燥、黑暗 12.远缘杂交重要的理论意义在于( )。 B可以重新出现物种进化过程中的一系列中间类型 13.关于化学诱变剂的诱变特点,错误的是( )。 D后代的稳定过程较长 14.单倍体的特点是( )。 A. 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表现出来 15品种审定和登记备案的依据是( )。 D品种试验 16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C线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形状、体积、大小一致 17玉米的雌配子体是( )。 D有8个单倍体核的胚囊 18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是( )。 C磷酸和核苷 19在三个密码
4、子中专一性较小的是( )。 C第三位碱基 20假定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的Fi代全是红花,Fi自交,产生的Fz为3/4红花,1/4白花,则红花亲本为( )。 B纯合显性 21下列有关数量遗传的理论是( )。 B多基因假说 22有关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为( )。 B超显性假说 23缺失可造成( )。 D假显性现象 24有机体在繁殖过程中,传递给子代的是( )。 A不同频率的基因 25超低温保存的温度是在( )以下。 D-80 26与引种驯化密切相关的生态学原理是( )。 D以上都是 27利用苗期标记性状,该性状应具备( )。 C稳定的遗传性 28关于化学诱变剂的诱变特点,错误的是( )。 D后代的稳定
5、过程较长 29在土壤差异较大或要求精度较大的试验时可安排重复( )。 A810次 30单倍体的特点是( )。 A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表现出来 31确立连锁遗传规律的是( )。 C摩尔根 32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 B核糖体 33所谓遗传密码就是( )。 AmRNA上的三个相邻核苷酸 34性别决定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由( )。 A性染色体决定 35当标准差大时( )。 C表明变数的变动程度较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差 36有关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为( )。 B超显性假说 37凡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的性状,表现的遗传特点为( )。 D杂种后代表现不分离现象 38缺失可造成( )。 D假显性现象 39育种学
6、的任务是( )。 D以上都是 40.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 A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研究利用 41. 一般芽变选种的时期应该在( )。 D以上都是 42采用染色法检测花粉的生活力,有活力的花粉( )。 C能使TTC由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43.影响杂种优势的主要因素是杂交亲本,主要表现在( )。 D以上都是 44.目的基因导人植物,常用的受体材料有( )。 D以上都是 45下列与品种退化无关的是( )。 A抗病性提高 46.叶绿体最重要的功能是( )。 C.合成蛋白质 47.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是通过( ) A.核孔 48. RNA与DNA的区别主要在于( )。 D.以上都
7、是 49.在一对杂合基因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对基因,F2基因型种类就增加( )。 C.3倍 50.遗传方差为Vc,环境方差为VE,加性方差为VA,广义遗传率为( )。 A. hB2=VG/(VG +VE)X 100% 51.超亲优势是指( )。 B.超过双亲中最优者的杂种优势 52.目前生产上应用推广的主要是( )。 A.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性 53.A基因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则基因型频率为()。 B. p2 + 2pq+q2 5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工作包括()。 D. A+B 55.与引种驯化密切相关的生态学原理是( )。 D.以上都是 56.质量性状选择效果较好,是由于( )。 A
8、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 57.远缘杂交可以( )。 D.以上都是 58.利用苗期标记性状, 该性状应具备( )。 C.稳定的遗传性 59.异源多倍体的特点为( )。 D.以上都是 60.植物基因工程的步骤,第一步是( ) 。 C.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 61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 )。 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流通道靠胞间连丝 62染色体的螺旋结构在到达两极后逐渐消失,核膜、核仁出现,这是在细胞分裂的 ( ) D末期 63tRNA上的双螺旋区是( )。 A氨基酸臂 64合成蛋白质时,构成起始复合体的有( )。 D以上都是 65. 统计学上规定的差异不显著P值为( )。 B. >
9、 0.05 66凡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的性状,表现的遗传特点为( )。 D杂种后代表现不分离现象 67生产中利用杂种优势,自花授粉植物多采用( )。 C雄性不育系 68普通小麦属于( )。 D异源多倍体 69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有( )。 D以上都是 70.目前异花授粉植物的主要育种途径是( )。 B利用F1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71一般芽变选种的时期应该在( )。 D以上都是 72下列关于授粉,错误的是( )。 A花粉需要酒精消毒 73品种审定的任务是比较全面的评价( )。 D以上都是 74.质量性状选择效果较好,是由于( )。 A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 75编码序列碱基改变,使mRNA分
10、子中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称为 ( ) A无义突变 76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 A.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77杂种一代与隐性亲本杂交,称为( )。 C测交 78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 )。 B乘积 79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是由于( )。 C色盲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 80在单体中配子的染色体数目是( )。 Dn和n-l 81人们将蛋白质合成中不起模板作用,而起操纵作用的基因称为( )。 B调控基因 82果蝇的红眼变为白眼的突变,可归为( ) D形态突变型 83当标准差大时( )。 C表明变数的变动程度较大,平
11、均数的代表性差 84下列有关雄性不育的遗传理论是( )。 C质核互补假说 85无籽西瓜属于( )。 B三倍体 86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有( )。 A. 系谱法 87选种圃是( )。 C种植杂交组合各分离世代 88.具有正常花粉,给雄性不育系授粉,F1为雄性可育的是( )。 B雄性不育恢复系 89引起自然变异的原因不包括( )。 D人工诱变 90下列与品种混杂退化无关的是( )。 A. 体细胞融合 91从功能上看,线粒体是细胞的( )。 B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心 92非姐妹染色单体闻出现交换是在( )。 C粗线期 93.假定100个孢母细胞中有40个发生了交换,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 C2
12、0% 94多数高等生物是( )。 D二倍体 95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是( )。 A磷酸和核苷 96乳糖操纵子模型说的是( )。 B不存在乳糖时,结合在O基因上的阻遏蛋白阻止RNA聚合酶移行 97利用质粒作载体将重组DNA分子导人宿主细胞,称为( )。 A转化 98当标准差大时( )。 C表明变数的变动程度较大,平均数的代表性差 99有关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为( )。 D超显性假说 100选择优良单株,进行分系种植比较,选优系繁殖成原种,称为( )。 B单系选择法 101同源多倍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C植株、器官和细胞的“巨型性” 102.两个品种杂交后,其后代再与亲本之
13、一进行重复杂交,称为( )。 D回交 103.具有正常花粉,给雄性不育系授粉,F,仍是雄性不育的是( )。 B雄性不育保持系 104.化学诱变剂的诱变特点有( )。 D诱发突变率较高,而染色体畸变较少 105品种审定的根据是( )。 A品系区域试验结果和生产试验的表现 106关于植物的细胞核,错误的叙述是( )。 D细胞核与核外的交流通道靠胞间连丝 107减数分裂间期的S期( )。 C时间比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长 108在一对杂合基因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对基因,F,形成的配子种类就增加( ) B2倍 109缺体是( )。 B染色体缺了一对 110蛋白质的合成是在( )。 C核糖体上 111在DNA
14、中( )。 A. 嘧啶总数等于嘌呤总数 112当DNA中的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所替代时,我们称发生了( )。 D颠换 113下列有关数量遗传的理论是( )。 B多基因假说 114Aa杂合体,自交4代,纯合体占( )。 D15/16 115.高温短日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 )。 A大都起源于低纬度地区 116.我国农民常用的“一穗传”、“一株传”就是( )。 A. 单株选择法 117单倍体育种的主要问题是( )。 B筛选合适的培养基 118杂种优势表现较弱的是在( )。 D品质性状方面 119物理诱变剂中常用的是( )。 Dx射线、7射线和中子 120二圃制原种生产是指( )。 A原种圃和
15、株行圃 121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 A.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染色质,看不到染色体 122细胞核中看不到染色体的结构,看到的只是染色质,这细胞处在( )。 D间期 123在F2群体中,既出现显性性状的个体,又出现隐性性状的个体,称为( )。 D性状分离 124在一对杂合基因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对基因,Fi形成的配子种类就增加( )。 B2倍 125假定100个孢母细胞中有40个孢母细胞发生了交换,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 C20% 126缺失可造成( )。 D假显性现象 127无籽西瓜属于( )。 C三倍体 128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是( )。 C磷酸和核苷 1
16、29在亲缘关系相近的种间,发生相似的突变,称为突变的( )。 A平行性 130有关杂种优势的遗传理论为( )。 B超显性假说 131育种学的任务是( )。 D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和创造新品种 132.我国农民常用的“一穗传”、“一株传”就是( )。 B单株选择法 133两个品种杂交后,其后代再与亲本之一进行重复杂交,称为( )。 D回交 134通过单倍体育种( )。 A没有了杂种的分离,缩短了育种年限 135.具有正常花粉,给雄性不育系授粉,Fi仍是雄性不育的是( )。 A雄性不育保持系 136从功能上看,线粒体是细胞的( )。 B氧化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心 137同源染色体配对,出现联会现象是在(
17、)。 B偶线期 138测交是( )。 D用隐性纯合体亲本与杂种一代交配的方法 139发育形成花粉粒的是( )。 B小孢子 140. 性别决定中最常见的方式是由( )。 A性染色体决定 141假定100个孢母细胞中有40个发生了交换,重组型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 D20% 142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是( )。 C磷酸和核苷 143人们将蛋白质合成中不起模板作用,而起操纵作用的基因称为( )。 A调控基因 144数量性状的遗传理论是( )。 C多基因假说 145有性繁殖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需要年年制种,是因为( )。 D杂种二代会出现分离和重组 146目前异花授粉植物的主要育
18、种途径是( )。 B利用F1代杂交种的杂种优势 147以下野生种质资源具有的特性为( )。 C高度适应其原产地环境 148植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是( )。 A温度 149同源多倍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C植株、器官和细胞的“巨型性” 150具有正常花粉,给雄性不育系授粉,Fi为雄性可育的是( )。 A雄性不育恢复系 151线粒体不具备( )。 D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功能 152所谓四分体是指( )。 D减数分裂末期形成四个子细胞 153杂种一代与隐性亲本杂交,称为( )。 C测交 154在一对杂合基因的基础上,每增加一对基因,Fz基因型种类就增加( )。 A. 3倍 155
19、交换值与连锁强度之间的关系是( )。 B交换值越小,连锁强度越大 156易位与交换的不同在于( )。 B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157缺体是( )。 A. 染色体缺了一对 158蛋白质的合成是在( )。 C核糖体上 159反映群体内个体间的差异程度的是( )。 C标准差 160.纯系学说认为,在纯系中选择( )。 B是无效的 161植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是( )。 A. 温度 162.质量性状选择效果较好,是由于( )。 C通常由一对或少数几对主基因控制 163. 一般芽变选种的时期应该在( )。 D以上都是 164两个品种杂交后,其后代再与亲本之一重复杂交,称为( )。 B回交 165杂
20、种优势表现较弱的是在( )。 D品质性状方面 二、名词解释 1. 遗传: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各个体之间的相同,称为遗传。 2有丝分裂:植物细胞中一种最普遍的分裂方式,是真核细胞繁殖的基本方式。由于细胞分裂中有纺锤丝出现,由纺锤丝将分裂的染色体拉向细胞两极,称为有丝分裂。 3. 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方式。是以分开了的DNA单链为模板,吸取互补的游离核苷酸,在酶的作用下,形成与原来DNA完全一样的新DNA链的过程。 4. 多倍体:体细胞内含有三个及以上染色体组的整倍体,称为多倍体。 5. 芽变:由变异了的芽萌发成的枝条或采用该芽进行无性繁殖而长成的新植株,其组织和器官表现出与原品种有明显差异
21、这种现象称为芽变。 6转录:在合成蛋白质时,DNA先把遗传信息传递给mRNA,这个过程叫转录。 7.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8基因型频率:在一个群体内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就是基因型频率。 9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10转导:用病毒作载体,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中。 11. 花粉直感:如果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商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枉粉直感。 12基因互作:一个性状往往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而一个基因也会
22、影响多个性状。这些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性状上所表现的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称基因互作。 13. 母性影响:所表现的遗传现象与细胞质遗传十分相似,但这种遗传现象不是由细胞质基因组所决定,而是由母本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决定的。 14. 染色体组:把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包含的全部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 15. 移码突变:在DNA分子中插入或缺失一个到少数几个相邻碱基时,插入或缺失点之后的密码子全部改变,由此导致的突变称为移码突变。 16. 基因:基因的本质是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17.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与遗传规律称为细胞质遗传,也称为核外遗传、非染色体遗传、非孟
23、德尔遗传;由于大多数细胞质基因是通过母本传递,有时也称母性遗传。 18雄性不育系:两性花作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有些雄性不育的现象是可以遗传,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称为雄性不育系。 19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是指将两种不同植物的体细胞分离成裸露的原生质体,然后将它们融合成杂种细胞,使其生长、分化,最后诱导形成杂种株,从而按育种目标要求培育出新品种或创造出新物种的技术方法。 20测交:测交是指被测验的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的杂交。 21. 半保留复制:DNA的复制方式。是以分开了的DNA单链为模板,吸取互补的游离核苷酸,在酶的作用下,形成与原来DN
24、A完全一样的新DNA链的过程。 2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与遗传规律称为细胞质遗传,也称为核外遗传、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由于大多数细胞质基因是通过母本传递,有时也称母性遗传。 23. 遗传漂变:在一个小群体内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群体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现象称为随机遗传漂移,也叫遗传漂变。 24. 非整倍体:染色体组内个别染色体数目有所增减,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不成基数的完整倍数,这种类型称为非整倍体。 25. 遗传工程:是指利用工程技术的方法,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从而改良生物体的一种遗传学操作
25、广义的遗传工程包括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狭义的遗传工程就是指基因工程。 26双受精:授粉后,一个精核同卵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精核同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一个三倍体的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 27颠换: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替代,称为颠换。 28基因型:是指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决定表现型的遗传基础。 29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是非同源染色体彼此交换了某一区段。 30数量性状:变异不容易归属为少数截然不同的组别,中间有一系列过渡类型,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 31调控基因:在蛋白质合成中不起模板作用,只起调节和操纵的作用的基因,称为调控基
26、因。 32转换:DNA分子中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呤,或者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替代,称为转换。 33. 直感现象:在三倍体的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34. 有性繁殖: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35引种:指将外地或外国的品种,经简单的试验证明适合本地区栽培后,直接引入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方法。 36共显性:是指双亲的性状同时在后代个体上表现出来。 37. 干扰:一个单交换发生后,第二个单交换发生的机会就会减少,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干扰。 38倍性育种:是指采用人工诱变方法,成倍地改变染色体基数
27、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三、填空题 1. 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同源染色体在前期I配对(联会)。还有一个特点是染色体复制和分裂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在DNA合成中,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合成的,称为随从链。 3植物的引种,根据对新的生态环境的反应分为: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4. 诱导产生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诱导。要培育奇数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还要通过有性杂交过程。 5植物新品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我国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6.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術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论。 7.性状发育的内因是基因型,
28、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8.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两种。 9.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配成单交杂种,然后将两个单交杂种杂交,这种多亲杂交方式叫做合成杂交 10. 选育自交系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系谱选择法和轮回选择法 11. 根据所含戊糖不同,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12. 一个群体在平衡状态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D=p2,H=2pq,R= q2。 13. 现代进化论认为,进化的基本要素是突变、基因重组、 隔离和选择。 14. 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5. 选育自交系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系谱选择
29、法和轮回选择法。 16. 每条染色体的两个臂之间是着丝点。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有时还会有另外的缢缩部分,颜色较浅,称为次缢痕。 17. 翻译的过程是:mRNA附着在核糖体上,把由转移核糖核酸tRNA运来的各种氨基酸,按mRNA的密码顺序,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 18. 种质资源的工作内容包括搜集、保存、鉴定、创新和利用。 19. 化学诱变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浸渍法、涂抹法、滴液法、注入法、熏蒸法以及施人培养液培养法等。 20. 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安全性,另一个是食品安全性。 21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的。 22. 在DNA合成中,连续
30、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而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合成的,称为随从链。 23基因定位的方法主要有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 24. 引种时,在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中,对新地区的适应性较大的是草本植物。 25. 目前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食品安全性,另一个是环境安全性。 26分别来自父母本的形态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27. 只要各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每增加一对基因,Fi形成配子种类就增加2倍,雌雄配子间可能组合数增加4倍。 28. 如果100%的孢母细胞不发生交换,则重新组合配子数等于零,这种遗传现象称为完全连锁。 29. 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了缺失,这个个体可
31、以称为缺失杂合体。 30. 已知性别决定有多种方式,以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最为常见。 31. 重复区段排列方式的不同会引起遗传的差异,称为位置效应。 32用两个亲本进行杂交的方式称为单交或成对杂交。 四、简答题 1.萝卜块根有长形、圆形和椭圆形的,各种类型的杂交产生以下结果: (1)长形X椭圆形159长形:158椭圆形 (2)椭圆形X圆形-203椭圆形:199圆形 (3)长形X圆形176椭圆形 (4)椭圆形X椭圆形121长形:242椭圆形:119圆形; 根据以上结果,确定萝卜长形、圆形和椭圆形的显隐性关系及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 答:从所给的条件中,可以推断萝卜的块根形状是不完全显性,而且椭圆
32、形是杂合体,推断长形对圆形是不完全显性(2分)。其基因型以L代表长形基因,则圆形基因为I,杂合的 2.三体植株产生的(n+1)雌配子体(胚囊)通常比(n+1)雄配子体(花粉粒)有较强的生活力。如果自花授粉的一棵三体植株的有功能的胚囊的50%是(n+1),但是有功能的花粉粒中仅有10%是(n+1)。请问:子代中(1)四体;(2)三体;(3)二倍体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答:(1)四体为:0.50 X 0.10=0.05=5%(3分) (2)三体为:(0.50 X 0.90) +(0.50 X 0.10)=0.50=50%(3分) (3)二倍体为:0.50 X 0.90=0.45=45%(2分) 3.
33、已知玉米中非甜玉米(Su)为甜玉米(su)的显性,今有一粒非甜种子,试问用什么方法证明它是非甜纯合体 (SuSu)或非甜杂合体(Susu)? 答:将这粒种子种下后人工自交(2分),如果果穗上结的种子全为非甜种子,证明这粒非甜种子是纯合体(SuSu);(3分)如果结的种子出现了甜与非甜的分离,表明这粒非甜种子是杂合体(Susu)。(3分) 4.园艺植物育种目标具有哪些特点? 答:(1)育种目标的多样性;(2)优质是突出的目标性状;(3)延长市场的供应和利用时期;(4)重视品种的兼用性。(每点2分) 5. 一般认为普通烟草是两个野生种的SS染色体组和TT染色体组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2n=4824
34、II= SSTT)。某烟草单体(2n-l47)与SS染色体组的野生种杂交的Fi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条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条染色体。小孢子的检查表明,35个染色体的Fi植株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形成11个二价体和13个单价体,试问: (1)该单体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S染色体组还是属于T染色体组? (2)如果所缺的那个染色体不属于你所认定的那个染色体组,上述的35个染色体的Fz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联会成几个二价体和单价体? 答:(1)该单体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S染色体组(4分)。 (2)如果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T染色体组,那么上述的35个染色体的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该联会成12个二价体和11个单价体(
35、4分)。 6.请简要说明生物对突变的防护机制。 答:(1)遗传密码的简并性。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可以降低基因突变对所编码蛋白质产物的影响机会(2分)。(2)回复突变。某个突变子发生突变以后,又发生回复突变,恢复基因的原来结构(2分)。(3)抑制突变。抑制突变包括两种类型:基因内抑制;基因间抑制(1分)。(4)二倍体和多倍体。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基因)成对存在,其中一个基因能够掩盖另一个基因隐性突变的表现。多倍体体细胞内存在3个以上染色体组,具有更强的掩盖防护作用(2分)。(5)选择和致死。如果上述有害突变防护机制都未起作用,有害突变性状最终得以表现,致死使突变细胞及生物个体从群体中自然消亡,
36、从而淘汰群体中的有害突变基因(1分)。 7已知玉米中非甜玉米(Su)为甜玉米(su)的显性,今有一粒非甜种子,试问用什么方法证明它是非甜纯合体(SuSu)或非甜杂合体(Susu)? 答:将这粒种子种下后人工自交(2分),如果果穗上结的种子全为非甜种子,证明这粒非甜种子是纯合体(SuSu);(3分)如果结的种子出现了甜与非甜的分离,表明这粒非甜种子是杂合体(Susu)。(3分) 8请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 答: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为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缺失是染色体失去了某一区段。(2分)重复是染色体某一区段增加了。(2分)倒位是染色体内部结构的顺序颠倒了。(2分)易位是同源染色体
37、彼此交换了某一区段。(2分) 9玉米籽粒的有色与白色、皱皮种子与饱浦种子由两对基因C和c、Sb和sh决定。用纯合的有色皱皮品系(CCshsh)与纯合的白色饱满品系(ccShSh)杂交,得杂合的有色饱满F1,F1与纯合隐性白色皱皮品系回交,得下列子代: 有色皱皮 21379 白色饱满 21096 有色饱满 638 白色皱皮 672 问这两个基因的重组率是多少? 答:重组率为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即: (638+ 672)/(21379+ 21096+ 638+672)= 1310/43785=0.0299=2.99%(8分) 10某品种鸡有3种羽色:黑色、青色和白花。已知它们的基因型分别
38、是BB、Bb和bb。大群调查结果,黑羽鸡占0.5,青羽鸡占0.4,白花鸡占O.l。写出计算公式并计算B和b基因频率。 答:p=D+1/2H(2分) q=R+1/2H(2 分) p=0.5+1/2(0.4)=0.7 q=0.1+1/2(0.4)=0.3 B基因频率为0.7(2分),b基因的频率为0.3(2分)。 11数量性状的表现型具有哪些特点? 答:数量性状表现型的特点:(1)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杂种一代一般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但有时也可能倾向于其中的一个亲本(2分)。(2)杂种二代的表现型的平均值大体上与杂种一代相近,但变异幅度远远超过杂种一代。杂种二代分离群体内,各种不同的表现型之间,没有
39、显著的差别,因而不能得出简单的比例,只能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表示(3分)。 12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首先是严防机械混杂,种子田必须做到单收、单脱、单藏,种子袋外要挂标签(2分)。要防止生物学混杂,尤其是异花授粉作物,注意隔离(1分)。严格去杂去劣,在种子田中,将非繁殖品种或异型株及生长不正常、遭受病虫害的植株去掉(1分)。还要搞好提纯,按照品种的典型特征特性,通过选择比较提高品种的纯度(1分)。 13.说明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 答: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首先要选择处理材料(1分),一般选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改良其一、二个有缺点的性状;选择诱变剂量(1分)I确定处理群体的大小(1分)l诱变一代的种植和选择(1分);诱变二代的种植和选择(1分)。 14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并请给以简要说明。 答: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收集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