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26273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报告表编号: 年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 行) 项目名称: 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 建设单位(盖章):广州宏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5年7月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

2、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状况项目名称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建设单位广州宏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赖明联系人黄钊海通讯地址广州市白云区广州大道北同和政府大院财政楼101之六房联系电话13719097830传真/邮政编码510515建设

3、地点广州市白云区华南快速路南侧同宝路以北、沙太路以西(东经1131953,北纬231240)立项审批部门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穗发改城备201522号建设性质新建 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U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15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等占地面积(平方米)62044.53绿化面积(平方米)290518.3项目投资(万元)150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7%评价经费(万元)1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5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概况广州红云涂料厂地块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靠华南快速干线,南临同宝路,东接沙太路,西连广州大道北;地块紧邻

4、南湖板块,三面环山,山体资源较丰富,地块区位价值和景观价值潜力较大。随着白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优化,城市高档商住用房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抓住市场契机,广州宏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将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华南快速路南侧同宝路以北、沙太路以西(东经1131953,北纬231240,地理位置见图1,四置见图2)的原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分两期建设成一个以住宅为主,商业为辅的居住小区。 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项目总投资15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62044.53m2,总建筑面积290518.3m2。项目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穗规地证201553号),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R2)、

5、中小学用地(A33)、防护绿地(G2)和公园绿地(G1),建设内容与用地性质相符,并于2015年3月27日取得广州市规划局关于原则同意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复函(穗规批201552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该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核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广州宏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广州中鹏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上报广州市白云区环境保护局审批,

6、以作为拟建项目环境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二)建设内容1、建设内容及规模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一期)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62044.53m2,总建筑面积290518.3m2。项目计容建筑面积208965.47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93631m2,商业建筑面积11724.47m2,配套公建建筑面积3610m2;不计容建筑面积81552.83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74088.31m2,架空建筑面积7464.52m2。主体建筑包括:7栋32层的住宅楼(自编9#、12#、2630#)、6栋32层的商住楼(自编1#2#、5#8#,-1、-2层为商业,1-32层为住宅)、6栋12层的商业楼(自编S1#、S2#

7、均为1栋1层,自编S3#、S4#、S6#、S7#均为1栋2层)和1栋1层、1栋2层的公建配套(分别为自编P4#和P2#)。另设有1个3层地下室,主要用作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设有地下停车位3585个,其中机动车停车位2052个。项目住宅区可容纳住户2028户,居住人口约6490人。项目定位为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为3.37,建筑密度为31.61%,绿地率为33.18%。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图3。项目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表4。表1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单位总图申报值规划总用地面积m262044.53总建筑面积m2290518.3计容建筑面积m2208965.47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2193631

8、商业建筑面积m211724.47配套公建建筑面积m23610不计容建筑面积m281552.83其中地下建筑面积m274088.31架空建筑面积m27464.52容积率3.37建筑密度%31.61塔楼建筑密度%11.27绿地率%33.18公共绿地面积m22477.27居住户(套)数户(套)2028居住人数人6490机动车停车位个2164其中地下机动车位个2052地上机动车位个112非机动车停车位个1533其中地下非机动车位个1533地上非机动车位个0最大层(高度)层(m)32层(100米)表2 建筑主要使用功能建筑层数功能地下室-3地下车库、风机房、入户大堂、配电间等-2地下车库、风机房、入户大

9、堂、架空层、泵房、变配电房等-1地下车库、风机房、入户大堂、架空层、变配电房等自编7#、8#商住楼-2、-1零售商铺132首层局部架空,其余均为住宅自编1#2#、5#、6#商住楼-2、-1零售商铺132首二层局部架空,其余均为住宅自编9#、12#、2630#住宅楼132首二层局部架空,其余均为住宅6栋12层的商业楼自编S1#1餐饮、零售商铺自编S2#1餐饮、零售商铺自编S3#12餐饮、零售商铺自编S4#12餐饮、零售商铺自编S6#12餐饮、零售商铺自编S7#12餐饮、零售商铺1栋1层、1栋2层的公建配套自编P2#12托老所、文化活动中心自编P4#1垃圾收集站、再生资源回收站表3 项目商业餐饮设

10、计规模一览表建筑编号层数餐饮面积(m2)S1#197.8S2#1294.7S3#12792.8S4#12795.4S6#121607.8S7#121348.4合计4936.9表4 项目主要配套设施一览表 面积单位:m2设施名称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数量位置托老所08001P2#文化活动中心025001P2#垃圾收集站3002001P4#再生资源回收站0101P4#公共厕所01002S6#总计3003610根据规划,项目商业部分为零售商铺、餐饮,不设电影院、KTV、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不设置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由于目前餐饮只有初步设计的建筑规模,具体餐饮类型及主体尚未确定,日后引入餐饮具体项目时需另

11、行申报环保审批手续;建设单位已预留专用的商业餐饮油烟烟井,同时也确保日后引入餐饮业时,餐饮场所与住宅等敏感建筑的距离不小于9米。由于项目配套设有垃圾收集站、公厕等易产生大气、噪声污染的敏感设施,为了确保日后投入使用后居民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建设单位在预售房时必须公示有关环评及环保验收信息,向业主明确上述敏感配套设施的分布位置,确认业主在购买房屋前已知道小区内敏感配套的位置以及与所购房屋的位置关系,并在售卖上述敏感设施周边的住宅时在销售协议中条款列明房屋与周边敏感配套设施的关系,避免业主入住后发生纠纷。2、辅助公用工程(1) 给排水系统A.给水系统项目建成后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给水管网供给,小区内

12、室外消火栓管网由小区内消防水泵临时加压供水,室外消火栓沿主要道路并靠近主路口设置。项目设有生活泵房和消防泵房,室内生活给水按建筑设变频加压供水装置,室内消防给水另设消防水池及加压设备。项目最大总用水量约为1811.25m3/d。B.排水系统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的形式排放。本项目运营后污水接驳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大产生量约为1593.08m3/d,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厌氧处理、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冲洗废水经沉砂池处理达到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引至猎德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后排入珠江前航道。楼顶雨水和道路雨水在室外用管道汇集后排入市

13、政雨水管网。严禁雨、污管道混接。屋面雨水采用内排水方式排至室外雨水管网,雨水收集后进入市政雨水管网。(2) 供电系统本建设项目属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有关的消防用电设备、商铺经营管理系统、排水泵等为一级负荷。商铺、门厅、公共楼梯和主要通道的照明及事故照明为一级负荷,I类汽车库按照一级负荷供电。本工程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为满足消防等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设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一台。机组亦考虑平时,在市电中断供电情况下,为部分重要负荷供电。根据规划,本次一期内不设备用柴油发电机房,在地下一、二层设有变配电房。变配电房具体位置:在1#2#正下方负一层、5#6#正下方负一层、7#8#正下方负一层、12#正下方负

14、一层、1#2#正下方负二层设置,合计共设十余台1000KVA、1250KVA和1600KVA变压器。项目负一层变配电房正对上层主要为首层架空,非敏感用房。(3)消防系统A.室外消防栓系统市政给水引入管进入室外消防水池,经过室外消防栓加压泵加压后在地块内绕建筑物形成室外给水环网,成环状布置,环网管径为DN200,并在适当位置设有室外消防栓。B.室内消防栓系统室内消防栓箱将装置于消防电梯前室、内走道地下室、商业等公共场所,消防栓的安装距离将以其相邻两个消防栓之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为准,最不利点消防栓出水压力不小于0.3MPa,另外为保证室内消防栓栓口的出水压力不大于0.5Mpa,进水压力

15、大于1.0Mpa,整个系统亦会利用减压阀,减压稳压消防栓竖向分区。C.自动喷水系统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2001)的要求,除不宜用水扑救的部分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覆盖,由设于地下室的消防水池及消防泵直接供水。另外,地下室设备用房,如变配电房,为了保护变压器不受消防用水浸湿损坏,变配电房设为密闭空间,内设气体灭火系统,用于发生火宅时的消防救火。(4)机械通风系统根据规划,本项目各设备用房、功能区及停车库等区域均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进排风风机房设在各防火分区内, 地下车库设独立的通风设施,排放口周围设置绿化带。为保证停车场有足够的换气次数,按汽车库建筑设计

16、规范(JGJ100-98),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6 次。所有通排风风机均采用低噪声风机,风机安装于风机房内,吊装风机采用减振吊杆,风机进出口安装软接头减振。(5)空调系统项目居住区和商业均不设中央空调,项目建设过程中仅规划预留空调安装位置,日后由入住居民和入驻商户根据自已需要安装分体式空调供冷。(6)垃圾收集系统根据规划,本项目在西面自编8#住宅楼和自编30#住宅楼之间的P4#建设一个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的垃圾收集站,主要用于项目小区生活垃圾收集和临时堆放,日产日清,不存放餐饮垃圾和危险废物。项目为一般房地产建设项目,垃圾停留时间短,收集站能够满足项目的需求,不设压缩功能

17、周边多设置为绿化,其中南面与地下车库出入口相邻。项目内敏感建筑与垃圾收集站最近的是北面的自编30#住宅楼,距约10米,中间均为绿化。垃圾收集站设置位置及与周边住宅楼位置关系见图3总平面布置图。(7) 再生资源回收站根据规划,本项目将紧邻垃圾收集站建设一个建筑面积10平方米的再生资源回收站,与该垃圾收集站合设,但相对独立,不影响垃圾收集站作业。采取固定设点、定点交售和定时上门回收相结合的办法,主要用以回收废金属、废纸、废塑料及废玻璃等低值废弃物、废旧电子电器产品等公益性较强的再生资源品种为主。设置位置见图3总平面布置图所示。(8)公共厕所项目在自编S6#商业楼首层设置建筑面积为100m2的公共

18、厕所,具体设置位置见图3总平面布置图。根据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05),属于二类附属式公共厕所。3、总平面布局从总体布局情况来看,红云涂料化工厂(一期)项目主要建设住宅小区,并配套有商业、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站等。整体项目布局为:北面沿山体建设一排5栋32层住宅楼,南面临路建设一排6栋12层商业楼,商业楼以北面建成6栋32层商住楼,中部2栋32层住宅楼,其余多设置为绿化。本项目位于红云涂料化工厂整个地块的西部,整体布局详见图3: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项目内部道路为人行道和车行道,车辆进入项目后主要从靠近红线的多个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入地下车库,不频繁穿越建筑内部,减少对项目内人们活

19、动的影响;车行入口、人行入口分开设置,可做到有效的人车分流。项目建成后周边多为道路,其中北面为华南快速路,南面为同宝路,连同西面广州大道北和东面沙太北路。在平面设计时,本项目采用建筑退缩及隔离的方法予以优化,在项目主体建筑住宅楼和项目外道路之间进行墙体和绿化隔离,并尽量往场址内进行了退缩。项目出入口均沿路设置,既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又能保障项目的内部的住宅环境。项目内部自身的各类污染源在落实治理措施,在现有选址和布局下,不会对项目内外环境带来不良明显影响。总体而言,本项目的总体布局基本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华南快速路南侧同宝路以北、沙太路以西(东经1

20、131953,北纬231240),项目东面隔二期地块为厂房,距离厂房约120米,南面为同宝路、住宅楼,西面为绿地、厂房和广辉小学,北面为山体,隔约35米为华南快速路。具体项目地理位置图及四置图见附图1和附图2。项目四置情况现状照片如下: 项目东面隔二期地块为厂房,距约120米 项目南面为同宝路、住宅楼 项目西面为绿地、厂房和广辉小学 项目北面为山体,隔约35米为华南快速路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该场地红云地块 1965年以前主要为林业用地,1965年广州市红云化工涂料公司(红云涂料厂前身)在该场地建成投产,主要生产油漆产品。建厂后逐年扩产,主要变动包括: 1、至1984年,主要有船漆车间、树脂车间、

21、油墨车间。 2、1980年建成了溶剂罐区和溶剂装卸区,于1986年投产。 3、1990年左右,厂区整体进行大规模改造建设,扩建了调色工序车间、碾漆车间、溶棉车间、过氯乙烯车间等。过氯乙烯车间主要生产乳胶漆等水性漆,后因该工艺转至广州市制漆厂生产,于1994年停产,后该车间主要作为仓库使用。 4、2000年,辅料车间建成并开始投产,主要生产各类油性漆溶剂。 5、2005年厂区污水处理站建设并运营。 6、 为响应广州市“退二进三”(退二进三通常是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政策异地搬迁,红云涂料厂于2013年12月31日全面停产,于2014年7月拆除设备,10月-11月移除,1

22、0月开始拆除建筑物。场地在停产前的平面布置图见下图:停产前场地平面布置图。67停产前场地平面布置图由上图可见,红云涂料厂停产前原有的生产设施主要有锅炉房、溶棉车间、碾漆车间、树脂工序车间、调色工序车间、调漆工序车间、船漆工序车间、油墨工序车间、过氯乙烯车间、辅料工序车间、污水处理站及各车间配套原料储罐等。为了解原有场地受污染情况,2015年5月,受广州珠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对广州红云地块进行了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出具广州红云地块环境调查及风险评估报告,并于2015年7月8日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该报告调查结论可知,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局部地下水中的铍、铅、硒、苯、甲苯、乙苯

23、间对二甲苯、苯乙烯、邻二甲苯、氯苯及土壤中的铜、铅、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氯苯、1,4-二氯苯、萘出现超标,超标部分需进行修复,具体超标及需修复范围详见下图。根据停产前场地平面布置图(上图)可知,红云涂料化工厂(一期)用地范围内主要建设有原料仓库、成品仓库、机修车间、配电室、科技楼、液化气站及工人休息区等。由项目地下水及土壤超标分布图(下图)可见,红云涂料化工厂(一期)用地范围内地下水和土壤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本项目用地无需进行修复,不存在有遗留的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问题,适合直接进行房地产开发。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周边主要是山体(绿化)、道路、工厂、学校和民居,项目所在区域

24、为居住、工业混杂区。区域存在的主要的污染来自东面、西面工业企业生产性排污以及北面华南快速路、南面同宝路交通污染。项目地下水及土壤超标分布图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华南快速路南侧同宝路以北、沙太路以西(东经1131953,北纬231240),项目东面隔二期地块为厂房,距离厂房约120米,南面为同宝路、住宅楼,西面为绿地、厂房和广辉小学,北面为山体,隔约35米为华南快速路。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1,四置图见图2,平面布置见图3。白云区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东邻

25、黄埔区,西界佛山市南海区,北接花都区、从化区,南连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等3区。面积795.79平方公里,占原广州市老八区面积的一半还多,人口163.67万人。2地形地貌白云区位于粤中低山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部与东北部高,西部和南部低。大致以广从断裂带和瘦狗岭断裂带为界,广从断裂带以东,瘦狗岭断裂带以北,是白云山萝岗低山丘陵地区,中有山间冲积平原点缀,如南岗河冲积而成的萝岗洞,金坑河冲积而成的穗丰、兴丰两个小盆地,良田坑冲积而成的白米洞,凤尾坑冲积而成的九佛洞等。广从断裂以西,主要是流溪河冲积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北部及东北部以低山为主,谷深,坡陡,基岩是坚硬的、块状的变质岩和花

26、岗岩。在低山的边缘地带,如新广从公路东侧、旧广从公路大源以南两侧,展布着一系列丘陵,其基岩是抗风化力较弱的中粗粒花岗岩,故山顶浑圆,山坡平缓。在丘陵区的南部边缘,沿瘦狗岭断裂走向是一片带状的台地,区境内西起王圣堂,依次是走马岗、桂花岗,接天河区境的横枝岗、瘦狗岭、下元岗,一直延伸到区境萝岗的火村、刘村。白云山西麓,是丘陵与山前平原相接地带,并展布着一系列北东向的山前洼地和台地,与冲积平原相间,组成了流溪河波状平原。3. 气候与气象(1)气温白云区内年平均气温为21.8,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为13.4,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8.4。极端最低温度为0.0,出现于1957年2月11日;

27、极端最高温度为38.7,出现于1953年8月15日。受太阳辐射及冬夏季风交替的影响,气温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每年春天,冬季风势力减弱,太阳辐射迅速增强,气温逐步上升;进入秋天以后,冬季风渐盛,气温逐步下降。(2)降雨量白云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694.1毫米。降雨集中在49月,6个月平均降雨1391.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82.11%,其中以5月份最多,平均达293.8毫米,占全年雨量的17.34%。10月至翌年3月降水较少,6个月平均降雨30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7.89%;其中以12月份雨量最少,平均仅24.7毫米,只占全年雨量的1.46%。(3)风向冬夏季风的交替是广州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

28、冬季的偏北风因极地大陆气团向南伸展而形成,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向因热带海洋气团向北扩张所形成,温暖潮湿。夏季风转换为冬季风一般在 9 月份,而冬季风转换为夏季风在 4 月份。主风向频率:北风 16%,东南风 9%,东风 7%。(4)日照白云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6小时,日照率为43%。从4月中旬开始,日照时数明显增。4. 河流水文特征白云区境内的河流属珠江水系。因受地势影响,河流多从东北流向西南,从东流向西或从北流向南,分别流入珠江、白坭河、流溪河,也有少数经天河区流入东江。主要河流有流溪河、白坭河以及珠江(西航道)等。流溪河发源于从化桂峰山,因由众多溪流涧水汇集成而得名。干流长157公里,

29、集水面积2300平方公里。从白云区东北部钟落潭镇 湖村入境,流经黎家塘、长沙 、钟落潭、龙岗、竹料镇寮采、米岗、龙塘、虎塘、人和镇高增、鸦湖、秀水、蚌湖镇南方、清河、新市镇石马、石井镇唐阁、龙湖、滘心、南岗等村,至鸦岗村附近三江口与白坭河汇合流入珠江西航道。白云区境内干流长50公里,集水面积529平方公里。建国以来,流溪河干、支流均已进行开发利用,上游从化、花都境内,建有中、小型水库多个,拦河坝多座,用以调节流量。白云区建成人和拦河坝,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2万亩。并在各支流上建成新陂、白汾、南塘、沙田、铜锣湾、和龙、梅窿、大源、红路、磨刀坑等水库,库容共4303万立方米,控制集雨

30、面积59.8平方公里。白坭河又称巴江河,发源于花都市天堂顶,于洲咀口汇合新街河流入白云区。经神山、江高两镇至石井镇鸦岗附近三江口汇合流溪河,流入珠江西航道。干流全长53公里(区境河段长约10公里),集水面积78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芦苞涌、西南涌(在三水市境内)、国泰河(在花都市境内),上游与北江相通。白坭河是北江洪水下泄的主要通道,每年汛期,对神山、江高、石井、新市等镇有很大威胁。另一支流新街河发源于花都福源(梯顶大坑),下游从雅瑶村北流入白云区,经雅瑶、大岭、罗溪、南浦至洲咀口流入白坭河。干流长43.4公里,集水面积425公里。白云区境内河段长10公里,集水面积18平方公里。广州市境内珠江

31、干流长52公里(以前航道计),白云区境内河段长16公里,境内集水面积129.704平方公里。珠江在区内的主要支流有石井河、新市涌。5. 土壤植被白云区是一个城市与农村并存的区域,拥有7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土地资源相当丰富。白云区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的帽峰山植被以天然次生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人工阔叶林为主,有黄樟、中华楠、观光木、桫椤等珍贵树种。农作物主要有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蕃薯、马铃薯;油料作物:花生、油菜、黄豆;经济作物:甘蔗,桑、蚕;水果:荔枝、龙眼、香大焦、柑桔、橙、柚、波萝等;蔬菜品种繁多,五类干蔬、青亩瓜豆等60多个,遍布全市;食用菌:草菇、磨菇、平菇、冬菇等。6. 项

32、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如下表5所列:表5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号项 目类 别1水环境功能区项目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之外,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广州大桥广州大蚝沙)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 5是否风景保护区否 6是否水库库区否 7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属于猎德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8是否管道煤气管网区是9是否允许现场搅拌混凝土否10是否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范围内否社

33、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白云区全区面积795.79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 4个中心镇,即三元里街、松洲街、景泰街、黄石街、同德街、棠景街、新市街、同和街、京溪街、永平街、均禾街、嘉禾街、石井街、金沙街和江高镇、人和镇、太和镇、钟落潭镇4个镇。设居民委员会245个,村民委员会118个,201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226.57万人,同比增长0.6%。年末户籍人口87.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35万人。2、经济概况总体经济趋势向好。初步核算,2013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9.35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15亿元,增长2

34、8%;第二产业增加值306.98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89.22亿元,增长11.1%。按平均常住人口统计,全年预计实现人均GDP达到58851元,同比增长10.3%,折合9503美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2013年,全区商品进出口总值60.88亿美元,同比下降1.7%。出口总值31.33亿美元,增长8.6%,其中,外资企业出口15.28亿美元,内资企业出口16.05亿美元。进口总值29.55亿美元,下降10.7%,其中,外资企业进口4.12亿美元,下降11.4%;内资企业进口25.43亿美元,下降10.6%。3、产业结构2013年,白云区三次产业比重是2.5:23.1:74

35、4,与2012年2.6:23:74.4对比,第一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平。4、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3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6.94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种植业产值31.84亿元,增长3.1%;畜牧业产值12.51亿元,增长1.5%;渔业产值5.4亿元,增长5%;农业服务业产值7.14亿元,增长0.7%。2013年粮食总产量3.22万吨,同比下降2.2%;蔬菜产量74.93万吨,增长1.5%;全年生猪出栏量15.79万头,下降2.5%;家禽出栏量2586万只,增长1.5%;水产品产量2.73万吨,增长4.5%。农业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36、至年末止,全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8家。5、工业工业生产发展稳健。2013年,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5.68亿元,同比增长15.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99家,完成产值513.18亿元,增长17.8%,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7 %。小微型工业企业产值252.5亿元,增长10.6%。民营工业企业产值481.08亿元,增长21.5%。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8.9%,集体企业产值增长10.1%,外商和港澳台资企业产值与上年持平,股份合作企业产值增长16.8%,股份制企业产值增长18.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352.56亿元,增长14

37、1%;重工业产值413.12亿元,增长19.8%。轻、重工业产值比重比例为46.1:53.9。工业集聚效应显成效。民科园一核四园实现较快增长,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9.44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核心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14亿元,增长11.6%;白云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8.72亿元,增长56.2%;居家用品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94亿元,增长31.1%;神山工业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01亿元,增长14.8%;白云电气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63亿元,增长21.2%。高新技术为工业发展添动力。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41.96亿元,同比增长17.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

38、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6%。支柱行业拉动明显。五大支柱行业实现产值400.59亿元,同比增长2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2%、75.8%、12.1%、9.6%和9.4%。6、交通运输2013年机场客货吞吐量平稳增长。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5246.42万人次,同比增长8.6%;机场货邮吞吐量172.77万吨,增长5.7%。年末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为1836.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9.2公里,一级公路166.72公里,二级公路236.92公里,三级公路2

39、46.64公里,四级公路667.94公里,等外公路312.4公里。7、旅游白云山景区全年进园游客2085.9万人次,门票收入7433.99万元。帽峰山森林公园古庙景区开放,全年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门票收入364.66万元。8、教育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2013年,全区顺利通过市规范化学校督导检查的公办学校共有19所,规范化学校占比达70%。年末全区共有普通中学70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182所,幼儿园299所,特殊教育学校4所,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8所。全区在校学生77.04万人;毕业生7.26万人;年末全区教职工2.3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73万人。9、医疗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不断优

40、化。2013年末,全区卫生医疗机构585个,医疗病床位数10989张,工作人员18612人。其中,执业医师4894人,执业助理医师453人,注册护士6156人,药剂人员998人,检验师712人。全年门诊诊疗1657万人次,入院人数31.1万人。完成全区112间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率达100%。10、文化事业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2013年末,全区共有区级文化馆1间,街镇文化站18个。拥有文化广场387个,比上年增加了25个。旧戏院变身文化平台,由钟落潭镇戏院改造而成的钟落潭文化中心,已于2013年12月26日正式启用,是我区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占地约1900平方米。全年区内

41、组织各类文艺活动760场次,比上年增加了440场次;送书下乡2.08万册,比上年增加了0.56万册;送电影下乡达到1725场次。全区拥有图书馆12间,总藏书量达到42万册,比上年增加了5.21万册;街镇图书室371个,总藏书量85.5万册,比上年增加了2.8万册。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建设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猎德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最终排入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广州大桥广州大蚝沙)。根据广东省

4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关于同意实施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粤府函201129号),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广州大桥广州大蚝沙)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为了解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调查收集了2013年珠江广州河段前航道猎德断面的监测资料,监测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表6 2013年猎德断面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L)采样点PHCODBOD5NH3-N总磷LASDO粪大肠杆菌猎德断面最大值7.0719.505.082.490.430.1672.4854000最小值6.909.193.890.680.100.0254.697000平均值6.9816.124.452.310.210.0792.882530最大污染指数0.040.650.85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