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的体会范文2篇.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28394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的体会范文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的体会范文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的体会范文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的体会范文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的体会范文学校要明确的事情就是“学什么”和“怎么样教”的问题,本次学习主要是解决这个问题,即将工作系统和学习系统结合起来,依托校企合作的背景,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与课程,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把企业的工作作为课改的载体,进行课程任务化、项目化改造培养学生能胜任未来工作和学习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现将主要学习内容结合自己所想,汇报如下:一、明确培养目标个人理解,职业学校培养的目标就是_学生如何适应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主要培养以上两个方面,结合职高学生实际,学校应该学生将来工作用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将来怎么做,我们就怎么教,学生的培养目标,从学生将来的工作中反推得到。二、工学结合课

2、程开发的过程1、通过企业调研,进行工作分析。(明确学生将来发展路线和工作任务)通过_企业实践专家访谈、问卷分析,现场观察,工人工作日写实,请不同岗位工人填写工作任务等方法,进行工作分析,了解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对象、工具、方法、工作和技术要求等,专家专门强调通过现场观察的方法去进行工作分析,避免主观认为,造成“想当然”的错误。具体手段:实践专家问卷、工作日写实等。2、梳理出学生学习的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学生将来工作用到什么)a、通过和实践专家的共同研讨,确定决定将来学生发展的典型任务。例如,学生将来主要工作的任务是什么。学生将来从工人到生产管理人员是如何转变的。把最终培养目标

3、放的更远一点,到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b、梳理出各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要素、工作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是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从而确定任务的载体,我想,我们专业可以以一个专业技能课为切入点,来进行这项工作。3、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开发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明确学生应该学什么)确定相应的工作任务涉及哪些相关的学科和这些学科的授课内容。这是一个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单元,单元中包含着各个工作中涉及的学科,形成体系,我个人理解就是这个单元涉及的任务需要用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分成若干平行的单元,最终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各工作任务要有一个垂直难度梯

4、度,学校根据具体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一系列梯度产品,从而确定校本教材。(附1:专业技能课校本教材个人所想)4、依托学习领域的单元教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单元教学我理解就是进行单个项目的教学,应依托与各个适应的教学手段。我想这个过程应该以相应的产品为载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个“载体”可以包含两类,一类是企业产品,一类是兴趣产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兴趣产品为主,明确训练任务,比如车工将原来的训练零件改成子弹、杯子、内外配合件等;企业产品和校内产品用于测验和技能提升,从而形成以兴趣产品培养学生基础技能,培养学习兴趣,以企业产品促进技能提升,形成一定技能梯度,从而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结合

5、起来。对于基础课教学,更应当依托相应的载体,学生将来工作要用到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怎么工作就怎么教,使学生明确现在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发展有何作用,努力让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来学习,开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以上为学习主要内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新的体会范文(二)学习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心得体会在短短两周的紧张学习中,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互相讨论,受益颇深,对“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也称半工半读,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和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

6、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意义:1.工学结合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实行工学结合学生既能学习理论,又能在专业理论的指导和企业技术师傅的启发、指点下,通过自身有意识的实际操作,更容易娴熟地学会技术,强化职业技能,提_位实践能力。2.工学结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做人。3.工学结合有利于对学

7、生进行全面培养,加速学生的成长过程。环境对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环境与校园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了解、熟悉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这对学生的培养很重要,对学生未来的择业和社会的用人都是很有利的,进一步也可以提高就业率。4.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教育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通过以上对工学结合的认识,我们该以工学结合为契机,探索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优化校企间的衔接平台,探索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同时,在学习过

8、程中收获了许多新理论,新方法,更有效的指导我的日常实践教学。“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非常好,很有高度,对我们各位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自始至终,教育和引导学生是每位老师的职责,通过将近半年带学生在企业实习,亲身经历,我主要总结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的观念很难转变,无法踏实的从事企业安排的实际工作,自认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企业的基层工作让自己很委屈;2.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3.学生的吃苦精神不够,认识问题很狭窄,大部分学生和社会员工的交流存在障碍,导致经常发生冲突;4.需加强学生独立性,责任心,个人修养,诚信及团队协作意识的提高;5.对社会和学校的区别认识不够,无法在一定时间内转变角色,对就业的压力毫无概念。所以,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年轻教师,我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需要时刻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实际教学与“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接轨,如何才能让学生自愿配合老师实施“工学结合”。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