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2978354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计算题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计算题,1,产量,成本(千元),0 2 4 6 8 10 12,1412108642,变动成本dx,固定成本F,总成本,C(x) = F+dx,2 产品产量确定的方法 (1)盈亏平衡分析法 企业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费用 产销量) 即:R(x)=S(x)-C(x) =px-(F+dx),企业管理计算题,2,产量(十件),收入、成本(千元),0 2 4 6 8 10 12 14,1412108642,盈亏平衡点产量:X。=F/(p-d)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保本点,盈利区,亏损区,S=,F,1-,d,p,销售收入,总成本,企业管理计算题,3,例:某公司拟改进一车间,建成投产后的产品售价55

2、元/件,在成本方面,固定费用为66,000元,单位产品变动费用为28元。盈亏平衡点 X。=F/(p-d)=66,000/(55-28) =2,444(件)若要达到52,000元的利润,则应生产并销售X=(F+R)/(p-d)=(66,000+52,000)/ (55-29)=4,370(件),企业管理计算题,4,4.4.5 作业排序,1.多种零件由一台设备加工的顺序 2.多种零件由两台不同设备加工的顺序安排 第一步,先从上表各零件的加工时间值中找出最小值 , 第二步,如果最小值是属于上面的一行,就把它安排在加工顺序中的第一个最先加工; 第三步,把已经确定加工顺序的那个产品(本例中为零件)除去

3、, 第四步,如果碰上有两个相同的最小值,则任选其中一个均可 。,企业管理计算题,5,排序前,排序后,企业管理计算题,6,3.多种零件由三台不同设备加工的顺序安排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mintAi maxtBi 或 mintCi maxtBi,采用两台假设机床代替现实中的三台机床,然后再用约翰逊法则进行求解。第一步:把三台机床合并成两台假使机床;,第二步:采用约翰逊法则来安排加工顺序。加工顺序:乙、丁、丙、甲,企业管理计算题,7,4.4.6 网络计划技术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是一种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以网络图的形式,反映组成工程项目的各项活动的先后顺序及相互关系,并通过相应

4、的计算,找出影响全局的关键活动和关键路线,以便对工程项目进行统筹安排,使在工期、成本、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预期目的。,企业管理计算题,8,起源 网络计划方法起源于美国。当时有两种网络计划方法:关键路线法和计划评审技术。 1957年,美国杜邦化学公司采用了一种新的计划管理方法,即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method , CPM)。应用的第一年就节约了100万美元,相当于该公司用于该项目研究费用的5倍以上。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特别规划室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时,应用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使北极

5、星导弹潜艇比预定计划提前两年完成。统计资料表明,在不增加人力、物力、才力的既定条件下,采用PERT技术可以使进度提前15-20%,节约成本10-15%。,企业管理计算题,9,网络图的应用 应用范围很广:不仅适用于按期组织生产的单件小批生产类型和新产品试制,而且适用于按量组织生产的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中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还可适用于制定长期计划、编制工程预算、组织物质供应等工作,它特别适用于一次性的大规模工程项目,如:电站、油田、建筑工程等。 工程项目越大,协作关系越多、生产组织越复杂,网络计划技术就越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我国6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这种技术。在宝钢建设、航天工程、大型实验、第十一届亚运

6、会等工程中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企业管理计算题,10,1.网络图的构成要素 网络图由箭线、结点和由结点与箭线连成的路线组成。 (1)箭线(作业、工序、活动) 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代表一项活动或工序 箭尾表示活动的开始,箭头表示活动的结束。箭头的方向表示活动前进的方向。 箭线的长短与活动所消耗资源的多少或时间的长短无关。 虚箭线表示虚的作业,不消耗时间和资源。,企业管理计算题,11,(2)结点(事项、事件、) 网络图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箭线的交接点就是结点,结点代表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用圆圈加上数字表示。 结点(事项)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3)路线 从网络图的始点事项开始到终点事项为止,由一系列首尾相

7、连的箭线和结点所代表的活动和事项所组成的通道。 网络图一般有多条路线。其中最长的我们称之为关键路线。,企业管理计算题,12,2、绘制网络图的规则,(1)箭线一般指向右边,不允许出现循环。 (2)箭头结点的编号(j)要大于箭尾结点的编号(i)。活动可用两编号表示,例如: 就可表示为活动 3 4 。编号可以不连续。 (3)两相邻结点之间只允许有一条箭线相连。进入某一个结点的箭线可以有多条,但其它任何结点直接连接该结点的箭线只能有一条。,5,6,2,4,6,错,企业管理计算题,13,(4)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必须有,也只能有一个起始结点和一个终结点。 (5)每项活动都应有结点表示其开始和结束,即箭线首尾

8、都应有一结点。不能从一箭线中间引出另一箭线。,错,企业管理计算题,14,例1,某机械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活动清单,企业管理计算题,15,1,2,3,4,6,10,9,8,5,7,A 3,B 4,C 6,D 8,E8,F 5,H 6,G 3,J 5,L 3,K 8,I 3,企业管理计算题,16,5.4 工序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方法5.4.1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理论基础1、产品质量变异原因 通常有五方面的具体原因: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 从性质来看,可以把变异原因分为两类:偶然性原因和系统性原因。(1)偶然性原因 经常对产品质量起作用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的出现往往带有随机的性质。,企业管理计算题

9、,17,(2)系统性原因 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很大,是可以避免的原因。,2、产品质量的分布规律 质量特性具有变异性,而这种变异性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质量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都经常以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来分析。,企业管理计算题,18,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为:f(x)=,1,2, e,-,( x -) 2 ,2,x,F(x),f(x)正态分布密度曲线 分布中心值总体标准差圆周率e自然对数的底,2,企业管理计算题,19,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1)曲线以x=直线为轴,左右对称。对的正偏差和负偏差其概率相等;(2)曲线与横坐标所围成的面积等于1;(100%)在 区间里的面积为68.26%(即x落在 区间的

10、概率为0. 6826);在 2 区间里的面积为95.45%(即x落在 2区间的概率为0.9545); 在 3区间里的面积为99.73% (即x落在 3区间的概率为0.9973)。,企业管理计算题,20,(3)在远离一定范围以外的偏差,其出现的概率是很小的(如在 3以外的偏差,出现的概率不到3);,x,F(x), +, +2, +3, -3,- 2, -,企业管理计算题,21,(4)正态分布的基本参数平均值( )代表一批数据的分布中心,处在出现概率最大的位置上。,x,2,F(x),1,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取决于,当变化时,曲线位置沿X轴移动。,企业管理计算题,22,x,F(x),=1/2,=2,当

11、=0 =1时,称为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记为XN(0,1),密度函数:f(x)=,1, e,2,-,x2,2,标准差()表示质量数据的离散性和质量精度, 的大小决定了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和特点。当较小时,说明分布集中,当较大时,集中程度差,数据精度较差。,企业管理计算题,23,5.4.2 工序质量控制方法1、直方图 直方图又叫频数分布图。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分布情况的描绘与分析,来判断生产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的一种常用方法。(1)直方图的绘制 (结合实例说明)例如:某钟厂在生产的闹钟中心管外径规格为3,+0.050+0.017,m m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样100只。测量结果如下表:,企业管

12、理计算题,24,闹钟中心管外径随机抽样数据(3+0.001x)mm。其中x为表列数据,企业管理计算题,25,收集质量数据50个以上;(本例为100个)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L)和最小值(S);(本例L=46、S=17)确定数据分组数K;(一般取K=10组)计算组距h,h=(L-S) / K,并取整数;本例 h=(46-17) / 10=2.93计算各组的上下界限值;第一组的上限:S - h/2 第一组的下限:S + h/2 (本例第一组的上限:S - h/2 =17-3/2=15.5 本例第一组的下限:S + h/2 =17+3/2=18.5),企业管理计算题,26,第二组的上界限值=第一组的下

13、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第二组的上界限值+h,依次类推,直到包含最大值的一组为止;整理出“频数分布表”,a.组中值=某组的上界限值+某组的下界限值 / 2本例第一组组中值=(3.0115+3.0185 )/ 2=3.017b.频数(f),在某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c.组次()以频数最大一栏的一组为0,然后向组中值大的一边以1、2、3、4推开,向组中值小的一边以-1、-2、-3、-4推开;,企业管理计算题,27,企业管理计算题,28,X= X0 + h,f,f,X0组次为0的组中值本例:3.032+0.003-2 / 100=3.03194,计算样本平均值X与样本标准差S;,S=h,f2,f,-

14、(,f,f,)2,本例:0.003 ,330,100,-(,-2,100,)2,=0.0054495,企业管理计算题,29,绘制直方图,标明有关数据。,企业管理计算题,30,(2)直方图的应用分析直方图形状 通过对直方图形状的比较,可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对称型,偏峰型,企业管理计算题,31,双峰型,孤岛型,锯齿型,平顶型,企业管理计算题,32,对照公差标准进行分析 用直方图与公差进行对比,看直方图是否在公差要求之内。通过比较,可以掌握工序加工质量的情况。常见的有以下五种情况,图中B为实际尺寸的分布范围,T是公差的范围。(a)B在T中间,两边均有适当余

15、量。平均值与公差中心重合,是一种理想状态。,企业管理计算题,33,(b)B虽在T范围内,平均什偏离公差中心,有超过可能,应设法使平均值的偏离量减少。 (c)B和T的分布范围好一致,平均值处于公差中心,但由于分布较分散,仍存在着两边都可能出现废品的潜在危险,应设法缩小实际分布的范围。,T,B,(b),T,B,(c),企业管理计算题,34,(d)B超过T的范围,两边已出现废品,应设法缩小分布范围。若公差限定不合理,则可重新审定公差。 (e)B大大地小于T,分布过于集中,应注意检查和考虑加工的经济性。,T,B,(d),T,B,(e),企业管理计算题,35,2、工序能力判断(1)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 工

16、序能力处于稳定、标准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当一个产品质量指标服从正态分布时,质量特性值x落在 3范围内的概率为99.73%。因此,有充分理由定义“6 ”为工序的质量能力。 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与工序能力的比值,用cp表示。,Cp=,T6 ,企业管理计算题,36,(2)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当实际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Cp计算式:,Cp=,T6 ,=,TU-TL 6 ,TU-TL 6 S,TU公差的上限值TL公差的下限值,=Tm,T,6 ,企业管理计算题,37,当 尺寸分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如图所示,应对 Cp进行修正,修正办法是乘修正值K。修正后的工序能力指数用Cpk表示。,T

17、m ,T,Cpk=(1-k)Cpk偏移度,K=,TM- T/2,通常把TM- 称为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的绝对偏移量 ,当实际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不重合时,Cpk=(1-,2 T,),T6,=,2 T,企业管理计算题,38,例:某工序加工的零件尺寸要求为20mm0.023mm,现经随机抽样,测得样本平均值X =19.997mm,标准差S0.007,求Cpk。,解:Tm=,TU+TL 2,=,20.023+19.977 2,=20mm,= Tm -X=20-19.997=0.003mm,Cpk=(1-,2 T,),T6,=(1-,2 0.003 0.046,),0.0466 0.007,=(1-0.1

18、3) 1.095=0.95,企业管理计算题,39,(3)工序能力的判断,企业管理计算题,40,3、控制图 用来区分质量波动是由偶然性原因还是系统性原因引起的,从而判明生产过程是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工具。 控制图基本上分为两大类:计量值(尺寸、重量等可以测量的连续性数值)控制图和计数值(如不合格品数、缺陷数等离散值)控制图。,UCL,CL,LCL,t,企业管理计算题,41,企业管理计算题,42,12.35,(2)控制图的绘制 (X - R控制图)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本例100个)分成若干组;(本例为20个组 字样容量n=5)计算各组的平均值(X)和极差(R);,X=,1n,ni=1,Xi

19、R=Xmax - Xmin,计算平均值的平均值(X)和极差的平均值(R),X=,1k,ki=1,Xi R=,1k,ki=1,R i,本例 X=1663.2/20= 83.16 R=247/20=12.35,企业管理计算题,43,计算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界限;A、X图:CL=X 83.16 UCL=X+A2R 83.16+0.57712.35=90.25 LCL=X - A2R 83.16-0.57712.35=76.03B、R图:CL=R 12.35 UCL=D4R 2.115 12.35=26.12 LCL=0,企业管理计算题,44,作出控制图并判断生产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企业管理计算题,45,

20、(3)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控制图上没有超越控制界限的点子;界限之内点子无排列缺陷。,企业管理计算题,46,企业管理计算题,47,工艺方案经济分析 即选择工艺成本(费用)最低的工艺方案工艺(总)成本=变动成本(V)+固定成本(C)当 C1C2 而 V1V2 时 ,则要根据年产量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c1,c2,产量,成本,方案2,方案1,QA,S1=V1Q+C1,S2=V2Q+C2,临界产量QA=,C1 - C2V2 - V1,当年产量(Q)大于QA时,选择第一方案;当年产量(Q)小于QA时,选择第二方案。,企业管理计算题,48,6.3.3 价值工程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21、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也叫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简称VA),是一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价值工程通过功能分析,力求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必要的功能,使产品价值得以提高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1)价值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效用与费用的比值:V=F/C式中 : V(Value)价值 F(Function)功能 C(Cost)成本,企业管理计算题,49,(2)功能 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特定用途和使用价值,是构成产品本质的核心内容。(3)成本 价值工程中成本是指产品的总成本,即寿命周期成本。即该产品从调研、设计、制造、使用直至报度为止的产品寿命周期所花的

22、全部费用。,企业管理计算题,50,2.价值工程的特征 (1)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价值为目的提高价值的途径有:功能不变,成本降低;功能提高,成本不变;功能大幅度提高,成本略有提高;功能略有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企业管理计算题,51,(2)价值工程以功能分析为核心通过功能分析,能够确定产品的必要功能,剔除不必要的多余功能;通过功能分析可以选择出最经济的实现方式;通过功能分析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来。(3)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基础 提高产品价值,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只有依靠各方面的专家和有经验的职工,才能获得成功。

23、,企业管理计算题,52,3. 应用价值工程的步骤 (1)选择对象企业的主导产品;关键零部件;易损和消耗量大的零部件;占总成本中比重特别大的产品或零部件;退货多、亏损大的产品。 (2)收集资料使用和销售方面的资料;技术资料;经济分析资料;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管理计算题,53,(3)功能分析明确功能要求; 从总体上对产品应具备的功能及功能水平有个明确的要求。功能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来确切地描述某个产品或零件的功能。通常使用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词组表达。功能分类;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使用功能; .美学功能。,企业管理计算题,54,功能整理 理清功能之间的关系,按产品结构确定功能系统,

24、排除不必要功能,补充不足功能。功能评价 通过把功能定量化,评定功能的大小和重要程度,确定价值系数,从而确定重点改进对象。(4)提出改进方案 提出改革、完善某功能和降低成本的各种设想。(5)方案的评价选优 从用户的需要出发,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评价,找到满意方案。,企业管理计算题,55,4. 功能评价方法(1)功能系数计算 使产品功能定量化,一般采用强制确定法中“01评分法”计算功能系数。,FI=,FiFi,FI某零件的功能系数Fi某零件的功能得分Fi产品各零件的功能得分总数,企业管理计算题,56,例:某产品经ABC分析法,选出A、B、C、D、E、F、G、H 八个零件作为价值工程的对象,用强制

25、定分方法求出各零件的功能系数。,企业管理计算题,57,(2)成本系数计算 对产品各组成部分进行成本分析,并用成本系数表示。,CI=,CiCi,CI某零件的成本系数Ci某零件的成本Ci某零件的总成本,企业管理计算题,58,例:同题A、B、C、D、E、F、G、H 的零件成本分别为1818、3000、285、284、612、407、82、720元。则:零部件总成本= Ci=7208元 A零件的成本系数: CI=Ci Ci = 1818 7208=0.252其余零部件成本系数分别为0.416、0.040、0.039、0.035、0.056、0.011、0.100。(3)价值系数计算,VI=,FICI,

26、VI某零部件的价值系数,企业管理计算题,59,VI=1,功能与成本相适应;VI1,功能过剩或成本分配不够;VI1,成本分配过大,有节约潜力。,企业管理计算题,60,2. 设备的经济评价(1)设备投资回收期,设备投资回收期=,设备投资费用(元)采用该设备后的年节约额(元/年),(2)费用换算法年费法(年值法、年价法)例如,有A、B两台设备,估计寿命周期为10年,年利率为6%,其最初投资费及每年维持费如表:,9511359,34513359,企业管理计算题,61,现值法(现价法),7.36=184007.36=14720,2540024720,运用年费法和现值法的选择结果是一样的,都是B方案较好。资本回收系数和现值系数见教材208页。,企业管理计算题,62,6.4.4 设备更新 以比较先进的和比较经济的设备,来代替物质、技术和经济上不宜使用的设备。1. 设备的寿命(1)自然寿命; (2)经济寿命(3)技术寿命; (4)产品寿命。2. 计算设备经济寿命的方法(1)低劣化数值法;,Tmin=,2K G,TMIN设备经济寿命K设备原始价值G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企业管理计算题,63,例如,某种设备的原始价值为80000元,每年低劣化增加值为3200元,求其经济寿命。,Tmin=,2K G,=,280000 3200,=,50,=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