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31045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B 25备案号:DB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54/T XXXXXXXX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1DB54/ T XXXXXXXX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 产地环境条件15 栽培技术16 播种27 育苗移栽38 田间管理39 生产档案4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藏沙蒿品种特性5附 录 B6(规范性附录)6有机肥卫生标准6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鼠害防治措施7前言本标准按照GB/ T 1

2、1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藏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菲、王敬龙、史睿智、仁增旺堆、魏巍、杨文才、刘云飞。本标准为首次制定。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栽培的地块选择、土壤处理、施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鼠害防控和种子收获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海拔3800米-4500米区域内藏沙蒿栽培及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

3、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25 有机肥料3 术语与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分枝期50%植株长出侧枝为分枝期。4 产地环境条件4.1 土壤条件土壤环境条件符合GB 15618二级标准要求。4.2 水质条件水质条件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5 栽培技术5.1栽培条件藏沙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但不耐水淹。喜

4、开阔、通风、土质较好的中性至微碱性土壤。5.2 种子选择采集的藏沙蒿种子净度85%,发芽率70%,水分含量11%。推荐播种的品种见附录A。5.3 种子处理 种子于10月后采收,晒干,除去茎、叶,用机械碾压的方式除去种壳,然后用0.5毫米的细筛过筛,置于通风干燥处储藏。播前晒种1天,增加种子活力。5.4 选地整地 5.4.1 选地选择土壤通透性好有灌溉条件的土壤,各种肥力条件土地均可,土壤pH范围在7-8之间。5.4.2 整地播种前需清理地表杂物、石块等,对土地浅翻15厘米为宜,翻耕后灌透底水。5.4.3 施肥播前翻耕时配施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1000千克/亩-1500千克/亩,有机肥要求充分腐

5、熟(见附录B)。磷酸二铵10千克/亩,尿素5千克/亩。6 播种 6.1 播种期 海拔高度4000米地区,适宜播种期为6月1日-6月10日。海拔高度4000米地区,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5月20日。6.2 播种量条播种量为0.2千克/亩-0.3千克/亩,撒播种量为0.3千克/亩-0.5千克/亩。6.3 播种方式播种方式为条播和撒播。播种时用细沙混匀,混合比例10:1。条播应用小型蔬菜播种机,行距15厘米-25厘米,播深约0.5厘米-1厘米,最后镇压;撒播方式主要用于退化天然草地改良补播,有条件的地方耙耧一遍,浅土覆盖。6.4 播种深度野生藏沙蒿种子萌发时间20天-30天,为保证种子正常出苗,播

6、种深度控制在0.5厘米-1厘米,播种深度随土质不同而不同,轻质土1厘米,中粘土0.5厘米。6.5 镇压做到当天播种当天镇压,防止跑墒,最好做到顺播横压,提高镇压效果。6.6 补播播种次年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补播。播种时用细沙混匀,混合比例100:1。7 育苗移栽7.1 育苗 农田土过筛后,装入穴盘中,将藏沙蒿种子播入穴盘后覆土置于温室中。7.2移栽 幼苗6片-7片叶时,应及时起苗,并移栽到已整的土地上。株、行距50厘米。8 田间管理8.1 灌溉在出苗达到70%-80%时和分枝期着重灌溉,采用漫灌法,浇透土层5厘米-10厘米。后期可根据实际墒情浇水。因藏沙蒿不耐涝,若遇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

7、烂根。8.2 除草播种前以预防杂草为主,采用机械除草方式。其他生育期以人工除草为主。8.3 鼠害防治在播种第一年10月-11月进行集中鼠害防治,防除范围播种地块及周边100米进行集中防除。采用有机并且无二次毒害的鼠药(见附录C),投放在田间周围的鼠洞。8.4 种子收获待牧草种子完全成熟后开始收获,采取人工收种法,用剪刀将果穗剪下放入种子袋中,拿到实验室进行脱粒,清选。9 生产档案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生产技术、鼠害防治等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藏沙蒿品种特性A.1 藏沙蒿主要特征特性A.1.1 植物学特性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 )为菊科蒿属半灌

8、木状草本植物,灌木状草本。主根粗壮,木质;根状茎粗短,有少数营养枝。茎多数,成丛,高15-28厘米,下部木质,上部草质,上部具短、斜向上的分枝;茎、枝、叶两面初时密被灰白色或淡灰黄色绢质柔毛,后毛稀疏或脱落无毛。叶质稍厚,茎下部叶卵形或长卵形,花冠管状,瘦果倒卵形。花果期7-11月,种子千粒重0.03g。A.1.2 生物学特性藏沙蒿在西藏分布面积广,生于海拔3600-5300米地区的河湖边沙砾地、山坡草地、砾质坡地及高山草原和高山草甸附近,为高山草原或山坡草地植物群落的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藏沙蒿在青藏高原分布广、适应性强,富含脂肪,青草期牲畜采食较少,但晚秋霜后异味减少,羊喜食,是羊的抓瞟饲草

9、在以藏沙蒿为建群种的草地上,植物种类多,适宜放牧的牧草种类多,草地质量较好。耐寒性较强,在-8至-10时仍保持青绿,-15至-20能安全越冬。根系发达,抗旱性能较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旱地、水浇地均可种植,但低洼易涝地区易发生烂根,最适宜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砂性土壤。生育期180 d左右。A.1.3 生产性能藏沙蒿春季播种当年生长速慢,产草量不高,次年开始生长旺盛,利用年限长,粗脂肪含量高。藏沙蒿抽穗前营养价值最高,其干物质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多种矿物元素,主要作为放牧利用。藏沙蒿适口性好,适合饲喂所有家畜。藏沙蒿返青早,冬季休眠晚,利用期长达6个月(5月-10月)之久。可解决养殖业春秋两季和伏

10、天青饲料紧缺矛盾。A.1.4 适宜推广区域西藏河谷地带及高海拔寒旱区。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有机肥卫生标准藏沙蒿生产上使用的有机肥应达到下表的要求。项目卫生标准及要求高温堆肥堆肥温度最高堆温达6066,持续6 d7 d蛔虫卵死亡率96%100%粪大肠菌值101 g102 g苍蝇有效地控制苍蝇孽生,肥堆周围没有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沼气发酵肥密封储存期30 d以上高温沼气发酵温度(632)持续2 d寄主虫卵沉降率96%以上血吸虫卵和钩虫卵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粪大肠菌值普通沼气发酵10-4 g,高温沼气发酵101 g 102 g蚊子、苍蝇有效地控制蚊蝇孽生,粪液中无孑孓。池的周围无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绍气池残渣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附 录 C(资料性附录)鼠害防治措施主要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剂型及含量常用药量(g/洞)施用方法每季作物最多施用次 数安全间隔期(d)高原鼠兔鼠道难生物灭鼠剂(地芬.硫酸钡)颗粒,有效成分地芬诺酯0.02%、硫酸钡20%25g直接投饵21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岩土与地质勘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