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的生理功能呼吸呼吸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外呼吸外呼吸外呼吸外呼吸 (肺通气和肺换气)(肺通气和肺换气)(肺通气和肺换气)(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运输气体运输气体运输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内呼吸(组织换气)内呼吸(组织换气)内呼吸(组织换气)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概述概述肺通气肺通气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肺通气的原理一.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的舒缩外界环境和肺泡间周期性压力差通气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外界环境和肺泡间的压力差。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理二.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2、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是是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的运动。的运动。主要呼吸肌主要呼吸肌主要呼吸肌主要呼吸肌n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n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呼气肌:肋间内肌、腹壁肌n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不参与平静呼吸)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不参与平静呼吸)肺通气的原理三.肺内压:吸气肺容积、肺内压空气进入肺内至吸气末,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停止;呼气肺容积、肺内压空气流出肺部至呼气末,肺内压升高到与大气压相等气流停止;肺通气的原理四.胸膜腔内压: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压总是低于大气压,故称
3、胸内负压: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保持肺的扩张状态;作用于腔静脉和胸导管,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降低气道阻力。弹性阻力弹性阻力(通气阻力的(通气阻力的70%70%)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通气阻力的(通气阻力的30%30%)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1/31/3由肺组织弹性成分产生由肺组织弹性成分产生2/32/3由表面张力所产生由表面张力所产生气道阻力气道阻力惯性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粘滞阻力肺通气的原理五.肺通气的阻力:肺通气的原理六.肺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占60);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SP,占10)SP对维持DPPC功能,对DPPC分泌、清除和再利用起
4、重要作用。功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助于肺泡的稳定性;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防止肺不张;可使肺顺应性变大,能减少肺的弹性阻力;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做功。在肺充血、肺组织纤维化或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肺顺应性降低,弹性阻力增加,患者表现为吸气困难;在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大量破坏,肺回缩力减小,顺应性好增加,弹性阻力减小,患者表现为呼气困难。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意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意义:维持肺泡容积的稳定性。维持肺泡容积的稳定性。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5、减少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有利于肺的扩张。有利于肺的扩张。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一.肺容积和肺容量:肺容积:潮气量(TV);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余气量(RV)肺容量:深吸气量(TV);功能余气量(FRC);肺活量(VC);肺总量(TLC)二.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肺通气量=潮气量X呼吸频率)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的新鲜空气量,是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X呼吸频率)从气体交换的意义来说,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肺泡通气量。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气体的扩散:气体交换的关键因素是交换部位两侧的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
6、的动力。二.影响气体扩散速率的因素:气体的分压差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扩散面积和扩散距离温度三.肺换气:(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的厚度;呼吸膜的面积;通气/血流(/)比值。肺扩散容量(DL):气体在单位分压差(1mmHg)的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的毫升数(衡量呼吸气体通过呼吸膜能力的一种指标。)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痉挛 肺栓塞肺栓塞V/Q比值比值=0.84 通气血流匹配正常通气血流匹配正常V/Q比值比值0.84肺泡无效腔增加肺泡无效腔增加动脉血动脉血PO2 100 组织液组织液PO2 30,O2 组织液组织液动脉血动脉血PCO2 40 3%时肺通气量超过正
7、常的1倍以上;CO2浓度4%时呼吸加深加快(潮气量增加、频率加快);CO2浓度7%时通过增大肺通气量,保持不致PaCO2上升过高;CO2浓度15%时意识丧失,CO2麻醉;3.血液中的CO2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与脑脊液和化学敏感细胞组织液中的H2O结合生成H2CO3,而析出H+,再对中枢感受器产生作用。呼吸运动的调节二.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H+对呼吸的调节作用 H+对通过外周和中枢感受器对呼吸进行调节,但中枢感受器的敏感性约为外周感受器的25倍。因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较慢,因此,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感受器的ui有效刺激。缺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 缺O2只能通过外周感受器对呼吸进行调节。缺氧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1.只有当PaO280mmHg时,肺通气量出现觉察到的增加,因此动脉血PaO2对正常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不大;2.只有在严重肺气肿、肺心病等情况下的低氧刺激才有重要意义。3.临床上低O2时,如吸入纯氧,可导致呼吸暂停。呼吸运动的调节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四.防御性呼吸反射如咳嗽、喷嚏等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