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17课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word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336254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17课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word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17课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word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17课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word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17课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word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17课古诗两首芙蓉楼送辛渐》word教案汇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两首送别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诗中饱含的深情厚谊。教学准备 教师:盛唐时期的几首送别诗。 学生:查阅王昌龄、王维的资料。教材简析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谪入吴,送辛渐赴洛阳时所作。这首诗是王昌龄七绝中的精品,写于唐开元二十九年之后。诗中提到的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润州地处吴、楚相争之境,因而此诗头两句有吴之江、楚之山的互文。王昌龄此时为江宁(今南京)丞,虽然以清才妙笔赢得“诗家夫子王江宁”的好名声,但不拘小节,多受谤议,仕途相当不得意。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

2、正处于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 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格调开朗,感情真挚。把精巧的构思与深婉的用意溶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大诗人王维这首送别名作,千古传诵,脍炙人口。这首诗前两行写送别时的环境,后两行写诗人依依惜别之情。诗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幅能增强离情别绪的画面,朦胧着一种清冷的氛围朝雨、轻尘、客舍、柳色,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创设了一种清冷缠绵的意境,烘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心境。“柳”的出现更增添了离情别绪。在这种情况下,作者频频

3、劝酒,一个“更”字凝结着作者多少情意呀既有分别的怅然和伤感,又有男人的豪迈。 本诗情景兼美,有情语,有景语,把离情寄于景中,情景交融,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对朋友的真挚感情,感情深蕴,余味无穷。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别诗,构思精巧,语言新鲜,它巧妙地借助于时空的转换,营造了耐人寻味的惜别氛围,达到了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具有极高的意境。在当时被谱曲传唱,成了社会上广泛流行的送别曲,被称作渭城曲或阳关三叠。解读与提示 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叙述送别时的情景。连江的寒雨和孤独的楚山,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话说夜里长江上下了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天亮时分,举目远眺,只见楚山孤

4、独的影子。 后两句写送别时的嘱托:请辛渐带信给洛阳亲友,表白自己纯洁的心迹。用“冰心”比喻自己清廉正直。 诗的大意为: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气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格和坚强、乐观的精神。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热烈美好,春意浓郁。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只见客舍,瓦楞青青,路边

5、柳色其新如洗。元二奉命出使安西,当然是从长安出发的,作者那时也在长安做官。诗人不写长安,而写“渭城”“客舍”,可见送行之远,情谊之深。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描写出送别的自然环境。 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直接写人抒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许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此刻诗人再没有旁的话可说了。只好又斟上一盅酒来劝慰行人:“朋友,再干一杯吧!”此处妙在一个“劝”字和一个“更”字,暗示在饯别时已喝了不少酒,说明对方已推说不能再喝了,而主人还要劝他再饮一杯。这一劝酒动作,胜过千言万语。元二此去,西出阳关,路途遥远,边关荒凉,人地生疏,诗人分外为友人担心。 诗的

6、大意为: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朋友,请再喝下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课后第1题,旨在培养学生诵读诗句的能力和从朗读中体会、感悟情感的能力。可结合教学,随文进行。 课后第2题,旨在对古诗名句的品味。 课后第3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积累,可在教学完两首诗后完成。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学生背诵赠汪伦) 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激汪伦) 3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

7、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 4师板书课题。二、学习古诗 1解诗题,知作者。C溶血性贫血 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 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王昌龄与王维的资料。 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交流有关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的背景资料。【答案】:B 2抓字眼,明诗意。 师:知道了诗题和作者,现在就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D5 040万元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 A.古诗的大意。 B.从诗中,你看见了什么?感受到什么?B资产组账面价值的确定基础应当与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方式一致 C.体会情感。从诗中你体会到

8、什么?从哪些字、句体会出来的? 3多诵读,悟诗情。 复习诵读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思考题: (1)患者发生DIC的原因是什么?(2)促进该患者发生DIC的因素有哪些? (3)哪些是DIC的临床表现? (4)为什么说该患者发生了DIC? 师:学完古诗,应该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2)1月10目,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建造合同,为丙公司建造一项大型设备。合同约定,设备总造价为450万元,、工期白200年1月10日起l年半。 如果甲公

9、司能够提前3个月完工,丙公司承诺支付奖励款60万元。当年,受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甲公司实际发生建造成本350万元,预计为完成合 同尚需发生成本l50万元,工程结算合同价款280万元,实际收到价款270万元。假定工程完工进度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旨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 定。年末,工程能否提前完工尚不确定。甲公司会计处理:200年确认主营业务收入357万元,结转主营业务成本350万元,“工程施工”科目余额357 万元与工程结算”科目余额280万元的差额77万元列入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 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10、 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三、课外拓展答案 E 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学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又学了两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课前准备的送别诗诗句,学生齐读)四、总结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小题至第2小题。 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五、作业13FDP可通过强烈的抗凝作用和增加血管壁通透性而引起出血。( )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贷:贷款 9 000万元 2书写生字词。 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