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和星星》说课.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681761 上传时间:2022-0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鲜花和星星》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鲜花和星星》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鲜花和星星》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鲜花和星星》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鲜花和星星》说课.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鲜花和星星说课鲜花和星星说课鲜花和星星说课设讣(-)说教材1、教材特点鲜花和星星是新入选到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儿童诗。全诗 分两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 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也有助于学生的观察与想 象。2、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的思想,我确定了以下儿个教学LI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6个生字(其中一个只识不写)。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 个偏旁部首。(3)通过读书展开想象,感受课文语言

2、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4)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 关注与热爱,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二)说教学方法1、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2、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鲜花3、教法、学法选择的理论依据“新课标”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全身心、轻负担地投 入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美的情境,着重引导学生多读,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的韵味。同时,努力去营造一种愉悦

3、、轻松的氛围, 把绘画、唱歌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悟。“新课标”还鼓励学生在 生活中学习,教者可有意识地把“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让学生 感受到知识不仅在书本上,而且也在生活中。整个教学过程以“尽可能地让学生 多感悟”为指导思想。(三)说教学过程1、总体思路本课的教学主要分四个环节:(1)悄境导入,充分自读;(2)再读想象,体会诗 情;(3)熟读成诵,积累迁移;(4)学写生字,指导评析。这四个环节可根据学生情况、课时 安排等灵活掌握,顺序也可进行调整。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理山是分步落实了教 学内容,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身心特点;既落实了教学U标,乂体现了教学重 点,突破了教

4、学难点。;2、具体教学步骤第一步:情境导入,充分自读(1)教师先组织学生猜谜,再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利用这样的情境,激发学生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他们随着轻松的音乐,带着满腔的激情和好奇进入本课的 学习,为学习课文作铺垫。(2 )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这首儿童诗,为达到读准字音、读熟诗歌的U的,要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随后检查生字词,先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检查课文 朗读时,要特别注意这首诗轻声较多,教师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反复训练, 让学生掌握。笫二步:再读想象,体会诗情(1)听看结合,整体感知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圉中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 感性认识。让学生在观察后说

5、一说:这样的景色,喜不喜欢?为什么?小女孩为 什么也喜欢呢?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2)图文结合,研读品味本文内容浅显,语言简洁明了,课文两部分的叙述方式基本相同,教学时可采用 “扶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学“鲜花”部分时,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再指 导学生自学“星星”部分。具体操作如下:A. 教师引导,读中悟情教学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着重领会小女孩喜欢鲜花的原因。这里,用多媒 体展示“繁花图”,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鲜花之多,小女孩心 情之悦。教学中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置身于满地鲜花中的斥趣,到黑板上来贴一 贴鲜花,发挥想象,理解诗歌所描述的情景,为突破本课的难点服务。B. 自探自悟,合作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星星”部分:1、边读边想:小女孩为什么喜欢星星? 2、 再读悟情:如果你来到这儿,会做些什么?学完后再用提问、讨论的方式检查自 学情况。教学时,同样再现“繁星图”这一情境,提供学生感悟的氛圉。当学生 进入课文情境后,教师为学生转换角度,引入闪烁的小星的旋律,把诗填进 去让学生唱一唱,让书本知识得到升华。第三步:熟读成诵,积累迁移(1)在前两个环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课文,或配上音乐,再现情境, 或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不仅激发了读书兴趣,同时让学生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形成意念,转化为内在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