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一、安全目标 杜绝死亡和重伤事故,杜绝火灾事故;轻伤月频率控制 在2%。以下。二、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如图所示的安全管理体系,贯彻实施国家和省、市 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在 施工中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本工 程的施工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严密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保 证安全生产。针对本工程的特殊情况,公司对项目经理部实 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将本工程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纳入公 司对项目经理的年度考核。拟安排专职安全员两名,负责施 工现场安全工作的监督, 24 小时跟班检查。 对于安全隐患做 到发现一个消除一个。安全管理
2、体系图如下所示:安全管理体系图三、施工安全制度的实施(一)、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要求各级管理干部和各职能部门做好本职范围内的安 全工作,各负其责,做到涉及生产安全的事有人管。(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制度施工中采用的任何安全措施,都应编制有针对性的安全 措施和方案,同时要按程序批准后,认真组织实施。采用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安 全措施并落实。(三)、检查与跟踪检查相结合的检查制度公司定期与不定期地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安全生 产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防护的落实与执行情况,指 导安全生产活动的开展,解决生产中的问题,项目部设立安 全领导小组,每天跟班巡回检查,及
3、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纪行为。检查重点围绕电气线路,机械动 力等方面进行,防止发生触电、机械伤人等事故,执行书面 整改通知单制度,并做好书面记录。(四)、坚持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分部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安全负责人对全体施工人员 进行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分部工程或每个工种施工前有专职 安全员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履行签字手 续后方可施工。1、坚持进场安全教育制度对入场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使其 熟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了解施工安全的特点。经常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工人不违章 作业,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2、项目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班组
4、每天在施工 作业前进行安全活动教育,并有记录。3、坚持持证上岗,新入场的工人进行严格的三级安全 教育、对应熟知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考核,不合格不能 上岗。做到全部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 业证上岗。4、坚持准用证上岗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临时电气线路均应组织检查验收,合格后由主管部门发给准用证,并挂牌运行。5、坚持使用安全“三宝”制度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坚持使用安全“三宝” 禁止穿半高跟、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现场指挥、质量、安 全等检查人员须佩带明显的袖章或标志。危险施工区挂警示 牌和挂警示灯,施工现场悬挂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色标。四、施工安全措施针对本工程特点,施工安
5、全重点放在“施工用电、机械 伤害、交通、边坡稳定”和“消防”等项目的控制。施工前 进行安全交底,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一)、施工用电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架设电 线和连接电器设备,配电箱应防雨、加门、上锁,做到一机 一闸并设漏电开关。接零接地,严禁非电工移动和安拆电器 设备。专职电工定期检查用电设备,用电高峰期要有专职电 工值班守侯,施工现场与配电房和电工之间必须有通讯设 备,有险情立即作出关闸处理。下雨后立即检查施工现场电 器设备的情况,检查是否被雨淋,是否需要更换设备。(二)、施工各细节注意事项施工现场的移动配电车有专职电工进行挪动,挪动前必 须断电禁止带电移动平板振动器、电
6、动打夯机工作时,必须有专人整理电缆, 防止电缆被压在振动器下面,造成漏电或短路伤人。施工生活区的用电安全必须严格遵守,严禁在生活区内 使用电炉,电水壶等大功率用电设备。(三)、施工机械机械设备旁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和安全警示牌,坚持班 前检查、班后保养制度,不准带病运转。机械设备固定专人 指挥和操作,非本机械操作人员严禁使用。检修时要切断电 源,有人监护。机器操作人员上岗前对机器进行打油润滑,以保障机械 的正常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每次工作前必须进行试运转, 切正常方可施工。运转中出现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停机进行检查,直到排除 故障方可继续进行。(四)、交通施工现场各种车辆较多,驾驶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指挥
7、 按指定线路行驶。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照明,车辆倒车要鸣喇 叭。上下班时不能用载货汽车拉运施工作业人员,距离较远 时要用专车接送,消除安全隐患。(五)、消防做好安全防火、防爆、防毒工作,易燃易爆物品,经业 主同意后合理选择安全堆放点,设专人专库封闭管理,严格 领料制、限额用料特别是库房、机房、加工房、机修房、机 械集中处等重点消防部位,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和消防砂箱, 并派专人负责安全防火工作。由于施工需要动火时,必须首 先经过业主和消防部门的同意,在业主和消防部门指定动火 地点和核准消防设施的装备并领取动火证后方可施工。还应 注意开展消防教育,提高消防意识。组建现场义务消防队, 配合消防部门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