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PPT课件.ppt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5412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X 页数:25 大小:7.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跨文化交际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摘要2、前言4、饮食习惯的不同3、饮食观念的不同4.1进餐的气氛不同4.2肉食的饮用方式不同4.3餐具使用的不同4.4餐后习惯的不同5、饮食结构的不同7、总结5.1自然条件的不同5.2生活方式的不同6、饮食制作的不同6.1烹饪准则的不同6.2烹饪方式的不同3.1饮食的侧重点不同3.2饮食的性质不同1、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美国的社会文化越来越多的映入我们的眼帘,其中餐饮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

2、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美国人注重“以人为本”。2、前言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饮食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饮食文化具有厂强烈的地域性。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历史习俗等各方面。3.1、饮食的侧重点不同由于中美哲学思想的不同,美国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究营养。故美国饮食以营养为最高标准。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是否搭配合理,热量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

3、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而中国更加关注菜肴的色、香、味。中国的五味调和的烹饪术皆在追求美味,其加工过程中的热油炸和长时间的文火攻,都会使菜肴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比较3.2、饮食的性质不同美国的饮食无论是其观念,还是其对象或方式都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使得中美形成了“为吃而活”、“为活而吃”两种不同的饮食性质。为吃而活为活而吃4.1、进餐的气氛不同美国人吃饭时特别的安静,很少大声喧哗,说话声音控制在就餐者所能听见的范围内,而且没有划拳,劝酒的现象。人们一般只是静静的吃自己盘里的东西,或是边吃边聊天,喝酒只是对食物的一种搭配,喝多喝少完全是个人的事。而中国的餐桌相比之下就热闹多了。对中国人来说,

4、餐桌是最重要的社交场合。烟酒是中国宴会上最重要的两样东西,烟和酒的档次直接决定着宴会的档次。菜肴数量的多少和档次的高低也反映着主人对宴会的重视程度。美国中国4.2、肉食的饮食方法不同美国人所用的肉类在烹饪和食用前,都先剔除骨头、鱼头去尾和骨刺,虾蟹去壳,而中国人习惯带骨头烹饪食用。比如在中国饭馆,如果你点鸡肉,得到的是往往是一只带着头和脚以及骨头的整鸡,而美国的厨师在烹饪的时,都会剔除骨头,并选取最恰当或者最好吃的部分入菜。随后,再用各色调味品,香料和蔬菜进行修饰,使菜品以艺术品的面貌出现。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在餐桌上用手剥掉虾壳或边吃肉边吐出骨头是很常见的,而对美国人来讲,这不仅是困难的,而

5、且在餐桌上用手触碰食品也被视为不文明。美国中国4.3、餐具使用的不同中国人用筷子夹食物,美国人用刀叉切割食物。不同的食用方式显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不同文化引导下形成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而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饮食以肉类为主。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文化倾向反映到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食用方式上。中国人使用筷子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戳,扎等不雅动作,在餐桌上对待食物的态度是亲和的、温柔的。相反,美国人使用刀叉时又切又割让人感到一种残酷和暴虐,是毫不掩饰的蹂躏食物。4.4、餐后习惯的不同美国人餐后习惯加一份甜食,而中国人餐后习惯吃水果。水果当然

6、比甜食有益,但现在中国人又往往餐后水果再加甜食,尤其是宴席上。而且,中国人往往餐后饮一杯热茶,而美国人餐后却爱饮咖啡。美国中国5.1、自然条件的不同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人类社会早期。主要依靠采集及狩猎作为食物来源的人类,大自然的赋予决定了一个地域的人的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即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处在东半球的中国和处在西半球的美国,气候、水源、土地及物种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二者在食材以及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差异。每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都是从生产力极低的原始社会开始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对食物原料的选择和喜好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并固定下来。即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对饮食

7、技巧及烹饪手法不断发展创新,但对基本食材的喜好已经不会有太大改变。5.2、生活方式的不同既然人们的饮食习惯都是从远古时候延续下来的,那么考察一下人类早期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主食是谷物,而西方人的主食为肉、奶;为什么中国人以筷子为主要餐具,而西方人则惯用刀、叉。中国人的祖先早在距今七千年前后,就逐渐脱离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阶段,进入到以种植和养殖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人们种植农作物,以五谷为主食,并且过着定居的生活,用筷子进餐非常方便;而西方人的祖先则一直是以航海和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居,以牛羊鱼肉为主食,刀叉方便携带,既可以捕获猎物又可以分割猎物进

8、食,所以将刀叉作为主要的进餐工具。6.1、烹饪准则的不同中美烹饪中处处显示的“随意”与“规范”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美国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其烹制过程体现了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烹制过程中,美国人会完全依照菜谱,为了达到准确无误,他们甚至会动用天平、液体量杯、刻度锅等。因此美国人制作菜肴往往比较机械,缺乏新意,毫无特色可言。相反,中国烹饪却崇尚随意性。中国烹饪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也还讲求各大菜系之间交叉融合。同一道菜,由于地区、季节、对象、作用、等级的不同,在操作上可作不同的处理,从而其色、香、味变化多端。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6.2

9、烹饪方式的不同中国,烹饪是一种艺术,它有极强的趣 食文化,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只有很好 味性,甚至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中国烹饪还极重刀工、火候,菜的形状可以切得五花八门:块、片、丝、条、丁、冷雕等;不同的刀工或不同的蔬菜烹制的火候也是不同的,这就使得菜肴的滋味以及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存在差异。美国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他们只追求食物的营养,只求吃饱吃好,而不重视饮食 带来的乐趣。他们的菜肴以煎、炒、蒸、冷拼为主,蔬菜通常切成 大块儿或大片儿的,然后入锅,直到全熟能够食用为止。7、总结中美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 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美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相互互补。中美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了解中美不同的文化习俗,历来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了解这种文化,才能在中外交流中做到有礼有节。如鱼得水。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