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文言文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63239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学习文言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如何学习文言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如何学习文言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如何学习文言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如何学习文言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认识认识”文言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要求?文言文的特点及意义是什么?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文言文?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文言文的特点及意义是什么文言文的特点及意义是什么?特点:简洁、典雅。意义:继承文化、了解历史、丰富语言。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要求学习文言文有哪些要求?掌握作者信息(包括:字、号、朝代、哪里人士。)掌握作品信息(包括:选自何处)掌

2、握文言词汇(包括: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文章大意(包括:翻译)文言实词文言实词什么是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有哪些?文言实词出现的现象有哪些?实词实词文言实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数词、量词、代量词、代词。词。什么是文言实词实词就是有固定意实词就是有固定意义的词义的词.它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它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不随语不随语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常见的常见的100100个实词个实词拔、拜、暴、报、被、比、郧、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

3、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文言实词出现的现象文言实词出现的现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等等。通假字双音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4、例:河曲智叟亡以应(回答)愚公移山 杀之以应陈涉(接应、响应)陈涉世家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该)口技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义词。1 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江”“”“河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河。2 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中的“亲戚亲戚”,古代除了指跟,古代除了指

5、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自己家庭中的成员。3 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也”的的“牺牲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生命或利益。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

6、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这种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现象就是词类活用。A A、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词化了。密切相关,只是动词化了。例:(例:(1 1)一狼一狼洞洞其中(狼)其中(狼)洞:打洞。洞:打洞。B B、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例:(例:(1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

7、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马 说说)尽:吃尽,吃完)尽:吃尽,吃完 (2 2)、复前行,欲穷其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桃花源记源记)穷:走完)穷:走完C C、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例:例:(1)(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此皆良实(出师表出师表)良实:善良诚实的人)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2)(2)、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神秀(望岳望岳)神秀:)神秀:“奇丽的景色奇丽的景色”的意思的意思D D、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一般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充当动词一般来说,其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谓语,但有时也

8、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了。或事,这就是动词活用为名词了。例:例:(1)(1)、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射:意为射箭的本领。射:意为射箭的本领。(2)(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出、入:这里都活用作(捕蛇者说)出、入:这里都活用作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名词,意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钱财。E E、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1)(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如:道遇水,如:道遇水,定伯令鬼走。(宋定伯捉鬼)道:名

9、词用定伯令鬼走。(宋定伯捉鬼)道:名词用作状语,意为在道上、在途中。作状语,意为在道上、在途中。(2)(2)、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或依据。如: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用船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表示工具,意思是用箕畚装运土石。失期,法皆示工具,意思是用箕畚装运土石。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法:表示行为的凭借,意斩(陈涉世家)法:表示行为的凭借,意思是依照法令、按照法律。思是依照法令、按照法律。(3)(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如:如:少

10、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是用比喻的方法修饰动词)犬:是用比喻的方法修饰动词“坐坐”,表示状态,意思是像狗一样地坐。,表示状态,意思是像狗一样地坐。(4)(4)、时间名词作状词,表示时、时间名词作状词,表示时。如:日如: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用在动词前,有用在动词前,有“天天天天”、“每天每天”的的意思。意思。F F、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谓语动词含有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的意思。例:例: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使劳累。劳累。谓语

11、动词含有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或“把把宾语当作什么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的意思。例: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意动用法,把当宾客。当宾客。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什么是文言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文言虚词有哪些副词、介词、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助词、词、叹叹词、拟声词词、拟声词常见的文言虚词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者、之 翻译文言文的要求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信、达、雅信:信:

12、意义不背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歪 曲,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达: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雅: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简明优雅。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删、补、留、删、补、换换、调、变、调、变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 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器 量衡单元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失无需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辞汇替换古代辞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调:调:就是调解。把古汉语倒装句调解为现代 汉

13、语句式。变:变:就是权宜。在忠厚于原文的基础上,活 译有关书契。常见文言句式常见文言句式(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加以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常见的形式主要有:1、者,也。(“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也。(主语后面不用“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今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是”意思是“这”,复指前面的主语。3、用“乃”“则”“即”“为”“则”等帮助判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今译: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色。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今译:该立为皇帝的是公

14、子扶苏。4、文言文中也有用“是”表示判断的,这是较为晚起的。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西湖游记二则)(二)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1、省略主语(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今译:病在肌肤,是针炙能够治疗的;病在肠胃,是火剂汤能够治疗的;病在骨髓里,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辖的,当医生的就没有办法了。3、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十则)投(之)以骨。(狼)今译:把骨头扔给(狼)。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今译

15、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三)倒装句 我们把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语序跟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叫倒装句。主要包括:1、谓语前置(主语后说)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2、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如“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十则)3、介宾短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介宾短语“于富者”置于谓语“语”之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四)被动句和现代汉语一样,主语不是动作的发出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样的句子我

16、们叫被动句。1、用“为”“为所”“见”“于”“被”等标志词表示被动。如:梅花为寒所勒(西湖游记二则)“为所”表被动。今译:梅花被寒冷冷抑制。2、不借助被动词,概念上表示被动。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此句虽无表被动的介词和结构,但主语“帝“是被动者。这是一种意念上的被动。今译:天帝被愚公的诚意所打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 1、多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多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2 2、多背诵。通过背诵掌握实词、虚词的多背诵。通过背诵掌握实词、虚词的用法。用法。3 3、勤做练习。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勤做练习。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式。式。4 4、勤查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勤查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文翻译书是必备工具书。文言文翻译书是必备工具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