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41953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供大家参考。2018届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请将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 ( B) (C) (D) 2. 若直线与互相垂直,则的值是( )(A)( B) ( C) (D) 3.在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已知a=,c=10,A=30o,则B等于 ( )(A)105o ( B) 60o ( C)15o (D) 105o 或 15o4.在200m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的塔顶和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o和60o,则塔高为 ( )(

2、A) ( B) ( C) (D) 5. 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 ),0, ),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A).外心 (B).垂心 (C).内心 (D).重心6.已知a、b、c、d均为实数,有下列命题若,则-若a(A) 0 ( B) 1 ( C)2 (D) 37.若3个不同的实数成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则的值为( )(A)-2 ( B) 0 ( C) 2 (D) 2或-28.等比数列中,前三项和,则公比q的值为 ( )(A) ( B) 1 ( C)1或 (D) 或9.ABC中三个角的对边分别记为,其面积记为S,有以下命题:; 若,则ABC是等腰直

3、角三角形; 则ABC是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 B ) ( C) (D) 10. 已知平面向量=(2,4),=(-1,2),若=-(),则|等于 ( )A、4 B、2 C、8 D、8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1. 将直线绕原点顺时针旋转,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的方程为_;12. 不等式的解集是,则的值等于;13.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则 ;14.将正偶数排列如下表,其中第行第个数表示.例如,若,则 ;15.给出下列命题:y=的最大值为2-4; 对函数,当时,y;当时,y; 若,则的最大值为;若x0,则;若ao,

4、b0,a+b=1,.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1619题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共75分)16.(12分)已知中,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点的坐标为.()求点和点的坐标;()又过点作直线与轴、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求的面积最小值及此时直线的方程.17.(12分)已知:等差数列中,=14,前10项和.()求;()将中的第2项,第4项,第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求数列的前项和.18.(12分)在(ABC中,已知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I)求角A的大小;(II)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求sinBsinC的取值范围.19.

5、(12分)某商场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后得知:预计2018年从开始的前n个月内对某种商品需求的累计数(单位:万件).(I)问在这一年内,哪几个月需求量将超过1. 3万件?(II)若在全年销售中,将该产品都在每月初等量投放市场,为了保证该商品全年不脱销(即供大于求),每月初至少要投放多少件商品(精确到件).20.(13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为常数,)(1)求的通项公式;(2)设,若数列为等比数列,求的值;(3)在满足条件()的情形下,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21.(14分)已知向量,(1)若,求向量的夹角;(2)若,求的最值.C期末复习试题一一、选择题 B c D A D DA CDA二、填空

6、题11. ;12, 13, 1 ; 14, 61 ; 15, .三、解答题(1619题每题12分,20题13分,21题14分,共75分)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规范答题.16.(12分)因为点在边上的高上,又在 的角平分线上,所以解方程组 得.2分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为,点的坐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解方程组 得,故点和点的坐标分别为,. 6分()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则,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所以,此时直线的方程是. 12分17.(12分)已知:等差数列中,=14,前10项和.()求;()将中的第2项,第4项,第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求数列的前项

7、和.解:()由 3分由 6分()由已知, 9分 12分18.(12分)在(ABC中,已知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且满足(I)求角A的大小;(II)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求sinBsinC的取值范围.19.(12分)某商场经过市场调查分析后得知:预计2018年从开始的前n个月内对某种商品需求的累计数(单位:万件).(I)问在这一年内,哪几个月需求量将超过1.3万件?(II)若在全年销售中,将该产品都在每月初等量投放市场,为了保证该商品全年不脱销(即供大于求),每月初至少要投放多少件商品(精确到件)20.(13分)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为常数,()求的通项公式;()设,若数列为等比数列,

8、求的值;()在满足条件()的情形下,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为.解:() .1分当时, 两式相减得:,(a0,n2)即是等比数列.4分()由()知a1 ,,若为等比数列,则有 而 , 6分故,解得, 7分再将代入得成立,所以. 8分(III)由()知,所以13分21.(14分)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寺庙内的僧侣们曾经玩过一种被称为河内宝塔问题的游戏,其玩法如下:如图,设有n()个圆盘依其半径大小,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套在A柱上,现要将套在A柱上的盘换到C柱上,要求每次只能搬动一个,而且任何时候不允许将大盘套在小盘上面,假定有三根柱子A、B、C可供使用.现用an表示将n个圆盘全部从A柱上移到C柱上所至少需要

9、移动的次数,回答下列问题:(I)求a1,a2,a3,并写出an的一个递推关系;(II)记,求和();(提示:)(III)证明:.C解:(1) 2分事实上,要将个圆盘全部转移到C柱上,只需先将上面个圆盘转移到B柱上,需要次转移,然后将最大的那个圆盘转移到C柱上,需要一次转移,再将柱上的个圆盘转移到C柱上,需要次转移,所以有 4分(II)由(1)得:,所以 6分 9分(III)(II)得:令,则当时 又,所以对一切有: 12分(方法二:,从第四项开始放缩求和)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

10、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另方面恒成立,所以对一切有综上所述有:14分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

11、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温馨提示:同学们一定要多做高一数学期末复习题,再加上大家的努力学习,每一位同学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