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视野下多元解读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808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视野下多元解读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成才视野下多元解读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成才视野下多元解读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才视野下多元解读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视野下多元解读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成才视野下多元解读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 摘 要:多元解读一直以来被人所误解,有教师认为多元化解读是有害的无效阅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元解读不是无章法、随心所欲乱读,而是规范的有价值取向的解读。在教学中,要重视多元解读,培养学生个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多元解读一直以来被人所误解,有教师认为多元化解读是有害的无效阅读。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多元解读不是无章法、随心所欲乱读,而是规范的有价值取向的解读。本文研究如何让学生个性之花在多元解读文本中绽放,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搭建平台,倡导民主 阅读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如果想让学生在多元解读过程中获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并构建

2、解读平台。传统填鸭式教学往往是教师说学生听,很难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会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教师产生落差。比如讲授木兰诗时,学生说:“老师,古代女人都是小脚,走路都很费劲,怎么能参军打仗呢?”这名教师只是含糊地回答木兰好像没有缠足。可学生却刨根问底:“从课文中发现,木兰是孝顺的孩子,父母之命在古代根深蒂固,怎么会不缠足呢?”教师最终痛斥了学生。这不仅伤害了学生的心,也浇灭了学生的探索热情。 当代教育强调民主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找到适合学生发展、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手段。比如变色龙一课,在讨论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断案过程时,学生说警官判断没有错,赫留金当真有罪。我问学生:

3、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开始的时候小狗可怜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害的感觉,所以认为赫留金想嫁祸给小狗以便获得补偿。这名同学的发言,立刻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好奇心。我顺势问,有不同意见吗?最后,学生们争相发言。而我,也引导学生分析奥楚蔑洛夫的断案依据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从上述对话中不难看出,教师是教学的指引者,是辅助学生学习。只有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让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有了激励和创新,多元解读才能有效落实。 二、有效切入,多元解读 文章必有看点,看点也是教学重点。在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深入探究文本,找到文章切入点,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要抓住文本内容。内容是摇曳多姿

4、丰富多彩的,就像红楼梦能涵盖琴棋书画、天文地理以及诗词歌赋、哲学、药学等。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把握内容。比如散步作为一篇蕴意通透的精美散文,讲述祖孙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场景。这篇文章的切入点是人性、亲情和生命,可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畅谈亲情、美德、包容以及体谅等。 其次,汉语是细腻丰富的充满人情味的语言,但同时蕴意又是模糊朦胧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文本语言,对有意义的模糊性语言进行揣摩。比如我的第一本书,在文章的最后说的是人不能忘本。“本”又指的是什么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概括:父亲的希望、难忘的友情、温馨的亲情和父亲的教育,等等。 最后,理解文本主旨是阅读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

5、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比如在书面表达教学时,我让学生阅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然后写一篇读后感。有些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盲人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关爱他们;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便会美好。同时,抓住人物形象,让学生在鉴赏人物形象过程中找到创新和求异的可能。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中,要用一个切入点让学生产生思想的争鸣。比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变色的速度以及狗咬人事件中的言语等,值得思考。学生在解读过程中回答精彩,主旨意义也多样化。 三、多元有界,切实解读 物极必反。多元解读不等于绝对自由。多元解读也要有一定的界限,是要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引导收获取向的。 首先,要尊重课本,完成与作者、文本之间真

6、诚的对话。教学的起点和依托就是课本,学生的学习也是立足在文本之上的。解读自由和解读限制的契合点才是多元解读的魅力所在。如讲授社戏时,我让学生仔细品读归航偷豆的部分,这段话中的描写十分细腻,学生很容易在品读中看出小伙伴的饥饿和野性童真。 其次,多元解读的过程中要注重价值取向的引导。良好的价值取向是陶冶学生品德和审美情操的关键,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如白兔和月亮一课,有的学生认为,白兔得到了月亮以后就拥有了月亮,也有了得失之患。因此,我抓住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什么东西能与朋友共同分享呢?学生们很快积极发言,将课堂氛围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课程结束后,我做出总结:在生活中与朋友分享的东西很多,比如书籍、欢乐。也有不能分享的,比如爱情,等同学们长大以后自然会有深刻体验。教师简单的言语,让学生明白友情与爱情的不同,避免学生走进误区。 四、结束语 多元解读才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也是富有创造性的阅读。教师应该把多元解读落实到日程上,注重个性化阅读,在多元解读过程中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优秀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