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0076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之我见 摘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因地制宜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因地制宜搞好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通过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1.通过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虽然电脑教学已经普及,但在农村由于条件限制,许多教师仍靠一枝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从概念到计算,教师单靠板书和讲解,势必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手段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主要措

2、施,因此,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色、像于一身,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信息突飞猛进的当今时代,我们适时恰当地以形象、直观、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境,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科学地记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数学内容生动的展现出来,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练习巩固,还可以省时省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给留有广阔的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机会 教师为的提供大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自由发展见解,学会倾听意见,合理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达到较为完善的认知状态,获取自主的成功。 2.1自主探索得到多样化的结果,成为丰厚的交流基础。如在27-8时,首先让分组操作,说想法,结果说出几种不同的分法。第一种:从2捆中拿一捆拆开与7根合起来,先用17-8得9,9再加几得19;第二种:从2捆中拿一捆拆开,先算10-8得2,再把2根和17根加起来是19根;第三种:先拿一捆拆开1根给7根合起来,即8-8得0,剩下19根是结果;教师给

4、予充分的肯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个个精神抖擞。教师激发的积极性,向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帮助它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认知的需要,给予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全面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当教师讲的天花乱坠,听的津津有味的课,未必是一堂好课,这种表面上课堂流畅可能把教师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藏了,把所经历的曲折或最有意义的感性东西抽掉了,认为我真苯。不利于自信心的形成,所以教师不仅要有范例,还应展示失败和挫折,让了解探索的艰辛。在交流中暴露思维过程,不仅获取了知识,训练了思维,更重要的是

5、能从中体验到成功,如:乘数是10的口算,当列出510这个式子后,教师并不急于讲解课本中的算法,而且让自己想办法,结果合作商量后想出,有的说将原题变成105,有的说51=5,直接在5的后面添上一个0,还有的说:先算59=45,再算45+5=50等多种不同的算法,这里不但找到口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愉悦,创造的潜能得以开发,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科学规划合理的教学过程 以往我们的传统教学,我们教师总是按照备好课的教案进行讲授,忽视我们小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当的小学数学,要求我们能根据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来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地设计教

6、学过程是上好课的关键,也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策略之一。我们首先要从学生们的认知规律出发,合理地组织安排教材,巧妙地设置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较好地获取基础知识,注意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看课本,低年级一般在教师讲解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把教师的讲解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看懂例题和插图。能读懂练习的形式和要求。对于我们小学高年级则可设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和思考,再围绕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在教师启发下归纳数学规律和运用规律解题,学会对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对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之处做下记号,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设

7、置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很多知识不能直接理解,因而让很多的小学生觉得单调、枯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也许会产生3分钟热度,而不会长久。所以教师就需要把学生的即兴兴趣转化为对学生间接兴趣的培养,让他们从对数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对学数学的目的,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认识,让他们从心底真正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这样,他们的兴趣会变得稳定而持久。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把学生的即兴兴趣转化为学生的间接兴趣呢,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设计好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充分的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长久兴趣。 例如学习认识人民币时,在课堂上布置一个小小超市,根据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1角、5角、1元、5元不等的人民币在超市中买东西,活动中要求:用所发给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多,买的东西好。买后要进行评比,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买了哪几样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分别用分、角来表示)。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知道了1元=10角的换算比例,会进行换算,而且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周围,从而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