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39037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摘 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但是由于课程的理论性强,概念较抽象等特点,使其产生了“学生学不懂,老师教不会”的现状。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兴趣驱动”等教育理念,本文从“学习迁移”出发,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模型构建”和“针对性教学”的改革途径。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对这门课的评价是“概念抽象,像读天书,用处不大”,在我校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这种尴尬的情况使得该课程失去了它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立足“学习迁移”与“模

2、型建立”理论对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探寻教学中教与学的内在规律,提出一些建议,以对问题的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新的情境中知识、技能或态度的获得形成影响,这种影响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在教学实践中指利用正迁移帮助学生对新的知识有一个更快更深的理解,在大脑中迅速建立知识模型。但要时刻注意负迁移对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 学习迁移的发生有一系列的主观条件的影响。 (一)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是指学习对象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学习对象之间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迁移1。 (二)对已有的经验的概

3、括能力对学习迁移会产生影响,对已有经验的概括能力越强,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会越好2。 (三)思维定势是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续学习产生影响的一种思想准备状态。它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促进经验的积累;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妨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发展3。 学习迁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有规律可循,教师必须把握其内在规律,培养学生提炼知识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从学习的被动迁移发展到能够主动迁移的阶段,从中发现规律找到乐趣,真正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境界。这样对解决该课程的尴尬境界意义深远,并且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内在基础。 二、基于“学习迁移”的教学实践分析

4、 (一)教学内容抽象 本课程的理论性强理解困难,在教学中多数教师以教材为中心,单纯把教材的抽象理论直接讲给学生,不理会学生能否理解。这样的教学使得学生逐渐对学习和课程产生畏惧和排斥心理,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学生被这样的大学课程直接挡在了知识的大门之外。 对于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学习习惯,掌握学习迁移理论,积极探寻抽象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产生学习迁移,快速构建知识模型。例如:教师可以把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和工作原理与生活中的实物做对比理解。当教师给学生讲解内存、缓存与外存时可以把外存比作图书馆,内存比作教室的桌子抽屉,而缓存就是桌面,论访问速度来说,桌面最快,抽屉

5、次之,图书馆最慢,但论容量来说,图书馆最大,抽屉次之,桌面最小。而学生就是处理数据的CPU,数据就是学生的书。至于缓存(桌面)和内存(抽屉)为什么不能做的很大,学生自然会理解。又如,可以把整个校园看成主板,它把各种器件连接在一起,各种建筑看成是主板上的芯片,它们功能各异,通过道路(总线)来相互连接并交换数据。在教学中先帮助学生找到与抽象难懂的知识有内在联系或相似因素的模型,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寻找其他有相似性的实体模型,最后让学生在大脑中逐渐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模型。在此过程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和分析学习迁移对象的能力,将抽象的知识在脑中从抽象模糊逐步清晰调理。使学

6、生享受此过程,找到成就感。 (二)学习动力和持久力不足 在大学阶段,没有了高考的升学压力,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严格与束缚,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诱惑,使得大学生容易失去生活的重心和方向。学习的动力和持久力严重缺乏,首先,他们觉得学习不再重要,而且想当然的觉得一些课程学了没用;其次,一些学生认为专业课太难又抽象学不会;第三,有些学生即使想好好学习,但看到其他人不学或其他因素的吸引使得自己不能持之以恒的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学生如果带着这样的状态来学习本课程,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法改变学生这种状态。首先,必须把本课程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以后所学科目的影响给学生讲清楚;第二

7、,改革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教学模型,帮助学生产生学习迁移。多采用任务式教学方式,让学生组成小的团队共同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完成任务后给每小组打分或奖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成就感。第三,给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压力,使之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给学生提供一些发展方向的选择,使学生在心中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或方向。多用优秀的毕业生事迹来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持久力。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以及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迫切需求。而“针对性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持久力是必经之路,“兴趣驱动”促进“学习迁移”是重要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立足“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是教师工作的重点,给学生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向的引导,真正做到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