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2532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编小学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题很多小朋友都有这样的苦恼:学习效率不高、成绩提不上去、老是被父母和老师责备。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四年级上数学二单元角测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1.直线是( )长的,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这个点叫做它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 ),是( )度。4. 107的角是( )角,57的角是( )角。5.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应是( )度。6. 1周角=( )平角=( )直角。7.直线、线段和射线中,可以量出长度的是( ),

2、没有端点的是( ),只有一个端点的是( )。8.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 )度,1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 )度,4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大角是( )度。9.锐角( )90,钝角( )90而小于( ),直角( )90。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同一平面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三点可以画( )条线段。A.2 B.3 C.无数2.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A.1 B.2 C.无数3.度量角的大小要用( )。A.三角尺 B.直尺 C.量角器4.一条( )长8厘米。A.线段 B.直线 C.射线5.三个相等的角组成了一个平角,这三个角一定是

3、( )。A.锐角 B.直角 C.钝角6.( )是直线,( )是射线,( )是线段。A.B.C.E.F.G.H.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1.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了4条射线。( )2.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大于直角。 ( )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在一条直线上可以截取无数条一样长的线段。( )5.射线可以量出长度。( )四、连一连。(10分)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180 90 60 55 360 133五、实践应用。(20分)1.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分别是23,61,另一个角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2.下午3时

4、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多少度?6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多少度?9时呢?3.把一个半圆对折再次后展开(如下图),你能在图上找到哪些度数的角?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

5、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4.毛毛说:“爷爷用一个可放大2倍的放大镜看一个40的角,结果这个角变成了80。”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

6、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5.实验小学上课时间表:上午8:00预备,8:10上课,一节课时间是45分钟,课时休息10分钟。从上课到下课分针最多走了几个直角?上第二节课时是几时几分?说一说并在下面第二个钟面上画出上第二节课时的时针和分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