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动全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全县文物保存状况明显改善,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文物安全基层基础更加夯实,文物活化利用广泛开展,文物事业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更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和文化自信明显增强。2023年,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全部建立,一般债券投入低级别文物保护工程全面启动,县级以下文
2、物安全监管平台建设工作列入计划。2024年,全县X处国保单位、X处省保单位文物本体日常养护做到规范化、常态化。2025年,国省市县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工作全部完成,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重大险情及时排除,文物资源管理体系、博物馆网络体系、价值阐释传播体系、文物安全制度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跨上新台阶。二、重点任务(一)坚持保护第一1.保护好重点文物。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科学实施不可移动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到“十四五”末,全县文保单位、明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的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100%O(责任单位:文保中心,各乡镇人
3、民政府)2.保护好低级别文物。制定政府一般债券支持低级别文物保护修缮计划,争取政府一般债券对低级别文物保护的支持。对全县未定级文物开展摸底调查,根据险情分类制定抢救计划,完成日常养护、抢险加固和保护修缮工作。力争到“十四五”末,县保单位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70%,一般不可移动文物重大险情排除率达到50%,受灾文物安全隐患全部排除,保存状况明显改善。成立工作专班做好第四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责任单位:文保中心、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3,保护好红色资源。开展革命文物排查和专项调查,公布县级红色文化遗址名录,及时将重要革命旧址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革命文物和红色文化遗址的保护修复,将
4、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融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责任单位:文保中心、史志研究室、退役军人事务局,各乡镇人民政府)4,保护好城市文脉。统筹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利用,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工程要严格落实文物保护要求,严禁大拆大建,妥善保护文物周边环境的真实性和历史风貌完整性。(责任单位: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和水利局、行政审批局、文保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二)切实加强管理5 .加强基础工作。健全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认定、公布、降级和撤销制度。依法将具有重要价值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已划定的不合理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科学调整。完成国保
5、单位规划报审工作。市县两级文物保护单位空间信息全部纳入同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责任单位:文保中心、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6 .加强安全监管。坚持预防为主,将人力防范、实体防范、技术防范有机结合,建设覆盖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监测监管平台,实现全县文物安全监管“一张网二组建文物安全巡查队伍,每处文物保护单位配备保护员,公布实施市县乡村四级文物安全责任清单,持续抓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公安局、消防救援支队、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文保中心、综合执法局,各乡镇人民政府)7 .加强工程管理。全面落实文物保护
6、工程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完善文物保护工程质量保修制度,加强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和考古项目全过程监管。(责任单位:文保中心)(三)深入挖掘价值8 .建设考古基地。实施XX古生物化石考古研究课题,不断取得阶段性考古研究成果。(责任单位: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文保中心,各乡镇人民政府)9 .强化革命文物研究阐释。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收集、整理红色文化故事,加强革命文物宣传教育。(责任单位:文保中心、史志研究室,各乡镇人民政府)10 .加强石刻文物资源保护。开展XX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编制书籍,为研究我县历史留下实证。加强对价值较高的XX的修缮保护。(责任单位:文保中心、史志研究室,各
7、乡镇人民政府)(四)推动有效利用IL推动博物馆发展。加强博物馆与高校合作、跨市域跨领域合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XX化石博物馆陈展提升改造。2023年起,化石博物馆年度举办展览(含云展览)总数增幅10%以上,举办社教活动增幅10%以上,参观人数增幅15%以上。(责任单位:文保中心)12 .推动数字化展示。推动化石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积极申报国、省保单位数字化工程,推出线上展示项目,培育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责任单位:文保中心)13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文明守望工程,引导社会力量通过认养、捐资等形式,参与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物建筑开放导则的通知(文物保发(2019
8、24号)要求,社会力量可利用文物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也可利用文物建筑开办民宿、客栈、茶社等旅游休闲服务场所。社会力量设立的博物馆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享受土地、税收、规费方面的优惠,用水、用气、供暖价格执行居民标准。(责任单位:发改工信局、税务局、财政局、文保中心、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乡镇人民政府)(五)让文物活起来14 .抓好文物旅游融合。主动融入XX片区革命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和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整合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创造一批文创精品,扩大XX文化创意产品影响力,助推文旅形象宣传。(责任单位:文保中心、史志研究室,各乡镇
9、人民政府)15 .讲好文物故事。要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透过文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精心做好文物历史故事策划,编好文物导览讲解词,不断创新文物故事传播方式,做到传播的知识化、通俗化、趣味化、体验化,真正让文物会说话。(责任单位:宣传部、文保中心、史志研究室,各乡镇人民政府)三、保障措施1.落实主体责任。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列为学习重要议题,将文物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将文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决扛起文物保护政治责任。将文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文物保护联席会议机制,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
10、管领导靠前指挥,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乡镇人民政府要履行文物保护职能,明确一名副职分管文物工作,村两委班子要明确一名村干部分管文物保护工作。2 .加强队伍建设。将省委关于加强市县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要求落实到位,新增编制用于引进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得挤占挪用。按时完成省定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年度招生指标计划。3 .加强经费保障。将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财政统筹做好资金安排,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保障体系,落实考古前置改革政策,基本建设用地考古前置全覆盖。4,强化部门联动。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强化文物安全监管,推进文物与旅游、教育、科技、文创等深度融合,联合多方力量,坚决守住文物安全红线,不断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合力把我县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好、守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