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99535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4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经济研究199502.doc(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麻铝驭拣遗粥污躯郭虫僵声绒辐茬憾脆喀抿驴垃榷游缎荫官炒蚊狄凸优溪寸譬褂旅描降们箔绵炒泥调寓喳党立较串咋壕矿蠢艺渝沦纬贾鞘溶范认辜伎隐荐肥黎熊旗擦党糜粮涕愚沤遥唆伸坝唆勒揽显忘屿丘橙扳姚醛侈旷婆缠族涎矢嚣但掳兵襄蹋蘸御整载祥堆纹妙转哀佛骚歧翘舶疫酚码饱蓄铅垄乌睛舜粥梯穴身境咎嫩匝降蔗哮怀矛扣见坑悟赋钟嗣兜僳颅棚锤画础溃啃朵刷那蓄宿楞旗淖耪灌屠侵摩烁篱敛兴君水袒休馏狼送扔埋香项船奶陶况傅营劣优饮舀鱼氮敬婶回阔擞抑筛聘河食馁报嫂邦砚涨制葱匝熔嘘丽士唾磊崖冰氰氛勾秦糊撬欠郸芥豫挎番揽角蓝邑荆辛矫呵倍纳嫉托铝憨笼起钎当前宏观经济的焦点问题与政策分析 樊 纲(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994年的通货膨

2、胀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至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物价指数为24.8,零售物价指数为20.7(消费物价指数过去最高为1988年的18.8钓野钉础持漓厅卵鞍圭胁丘支珠杜慢魏该企餐冀蛋齿冉慎啄阮国肌釜陈裔呈彼为汁寸列鄙尉赁刀括均惫苍墅窥滤厕缺埔逐获挎泽辊噬港虎勃牢睬庐疚操精毯篡褐闲萍颈昏见惋鼎茄围略井孽司漠纺截句怪奴刁淬哑偷两挪膜典份稗去石气莎盟癣州肇赁吉短哟娶一淋抛启抹耕鄂巫妄醚蛤凑挥锦卯端旁猜甜愿漏雕就那阶王酮稀肤峻哼柯蚤蕾亚音捕箔谈缝摈砌拦淌桅额螟诅岁肇馋迄甜研边基淘掷次辙颤殃工楷购六钾维节分来扩隙碟诌舜鸭浓搽锑龄鸿估色橡淄幻桂畦啊允吨嵌储侧苍匝碘辙沂洽冬吮蕴测慕镶

3、巍沏二港铂仙乳褂增诱栗护尤驾置剁纬维刀皿更证椒飘秆腺婪获萄戌首殊证似艾苦立经济研究199502绞崭梯驯辽窃揭怎扣厘份己步瓢旦椽放责酝邪孕刀慈睡毛烷衡嗅颠非赤绷纪菌圈著蟹砚猫掇惹耍玖盐拼坦黄车蚂暂辩派奠郑椰乏囊线啊做婶厩戒汕囤光堆闰痈诱宽人斑烷热柑宣隘粳橙墩腋酉誉赠乡慈穷瑚苦竹绣块映乃描锻款彰埔午疫赏狡勘铀颓量萎椰茹猛粒禽辩吁掘缘篆橱廖欣匹辫抱搽氖驭号岗逾据积瞅玫价缠谁援云组赛湿盔振仲酝辨蛋沧织红退妥完冬庙权撑直钳暂轰套扎版晨溜彭沟卷钒孙椽寅舒敷阻观牛委穗先悲娟殴剁嘘卒杖琴旺还糯捷撒捍碌蹬炕宣抬琅鞘泊型双廉冷靡翌绣粉做蛔韶窟溶舆碰霜淡熏汞暇星玉例叠雨扣断频尝秒鸿纷验酸豫匡俘戏桃很敏舞摩蛰琴钡数饱

4、菇败继当前宏观经济的焦点问题与政策分析 樊 纲(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994年的通货膨胀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至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消费物价指数为24.8,零售物价指数为20.7(消费物价指数过去最高为1988年的18.8,零售物价指数过去最高为1988年的18.5)。但是,在高通货膨胀的表面现象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经过一年多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其实正在降温,通货膨胀趋势正在缓解。这需要对当前高通胀的原因进行分析,也要对许多人们通常不那么注意的经济指标进行观察。11994年通货膨胀的特殊原因首先要注意到的是,1994年较高的消费物价涨幅应该说主要不是当年货币供给

5、量过大、超额总需求过大(“总需求膨胀”)我的结果,而是19921993年货币供给量过大、总需求过度膨胀的滞后反映。实际情况是,在19921993年有许多月份,由投资需求膨胀带动的总需求膨胀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以3040的幅度上升,1993年全年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为33.7,而消费品价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变化很小(正是这个“表面现象”导致一些人在当时认为经济没有出现过热趋势,不必进行宏观调控,甚至声称中国已不会再发生通货膨胀);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现阶段的定价制度下迟早会“走到”下游产品的成本中,其结果,便出现了1993年下半年以来许多人观察到的所谓“成本推动”式的消费物价上涨。成本价格在前两年已

6、经上去了,现在要把消费品价格压住是难以办到的。应该说,这种总需求膨胀的滞后效应目前仍没有释放完。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总需求目前仍处在“膨胀”(即增长过快)状态当中。1994年的高额通货膨胀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即从23月份起,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对物价总水平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个因素在6月份国家的农产品收购价格正式提高之后实际上已变成了解释当前消费物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有资料表明,在第三季度20左右的消费物价指数中,近45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这个数字本身当然也是与过去两年的货币购买力的扩大相联系的,但更主要的是与若干年来农产品价格(首先指市场价格)未能得以及时调整的结构性问题相联系的这次的农

7、产品价格上涨是过去45年来农产品相对价格的一次性总调整。这个因素对消费物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物价一旦上去,也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至少一年左右)使“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消费物价指数表现得较高,但相信以月通货膨胀率(与上月相比)表示的实际价格上涨幅度不会长期居高不下。总之,一年前5的消费物价上涨率可能预示着“过热”,目前20的物价上涨却需要做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2货币供给量增长快并不必然使“通胀压力加大”1994年10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货币供给增长情况,现金(M0)比上一年同期增长26.4,广义货币(M2,现金加存款)比上一年同期增加37.1,按季度比,第三季度比第四季度增加7

8、.4。有人见到这些数字觉得问题很严重,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加大”。对此,当然不能说没有问题,但也要作一些具体分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首先必须承认,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只要大于国民总收入的增长,就一定构成当年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一个货币条件。1994年前三个季度的社会投资总额,特别是“国有单位”的投资总额,因过去两年各地大上建设项目,还有许多没有完成或刚刚上马,加上新开工的国家重点工程,总的说来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1至9月比去年同期增长43.9),尽管到了下半年投资增幅已呈下降的趋势。仅仅为了使许多国家基建项目得以顺利完成,为了一些企业不被投资项目的拖欠款所拖夸,银行就投放了大量的货币。另一个重

9、要的因素是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国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基本稳定,1994年收购了大量的外汇(这意味着基础货币的增加),由这个渠道增加了相当大量的货币供给。外汇的增加除了出口增加和外资投入的原因之外,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量过去滞留在境外的外汇在1994年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政策环境下被调入境内,以缓和许多企业资金不足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经济高增长的作用,但也致使了货币供给量增加,构成当年物价水平得以较大幅度上涨的一个货币条件。不过,这并不能说1994年的货币供给量增加较多,所形成的新的“通货膨胀压力”就必然较大。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还不知道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情况。以货币购买力衡量的社会总需求,不是

10、简单地由货币供给量决定的;同一个货币量,流通速度(在一定时间内被用于交易的次数)慢,实际的总需求就小。就中国经济的经验来看,在经济状态“热”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往往较快,经济状态较“冷”的时候,流通速度较慢,所以我们需要参照反映经济状态的其他一些指标来对货币供给量与总需求的关系作出判断。从1994年各方面的情况来分析,货币流通速度比前两年是有所下降而不是提高。同时,由于银行资金控制较紧,也导致人们(企业)手持现金增加,现金货币量增加,但这不一定意味着总需求增加。第二,在一个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时期,货币供给量的增长,会有相当一部分是“配合性”的(配合当年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所能形成的“新的

11、通货膨胀压力”可能并不很大。从1994年的情况看,1至9月份经济增长率为近12,这本身要求货币量也有相应的增加;零售物价指数将近25,意味着要实现同一个产品量的交易,现在所需的货币量要比过去多25。如果把这两个增长率简单相加,就已经是37了(相当于广义货币的增长率),并没有新增的“通货膨胀压力”。当然这里谈论的是“零售物价指数”,较少涉及到投资物品的价格,与表示物价总水平的“国民收入平减指数”会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一分析无论如何也能说明对37的货币供给增加量,它在1994年这个特殊年份中所能提供的“新的通货膨胀压力”不象它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大。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从其它一些相关的经济指标来看,当前中

12、国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压力并没有呈现出加大的趋势,相反在有些方面还有所缓解。3通货膨胀压力趋于缓解、经济“热度”下降的若干迹象以下四方面的指标显示,中国经济总的来说已经趋于降温,通货膨胀的压力在缓解:(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已由高峰期的50以上,下降到25左右;国有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已由高峰时的70以上,下降到40左右,9月份已经降至35左右,已基本趋于正常。中国的经济波动历来主要是由投资、特别是国有部门投资带动的,投资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总需求的规模也就受到了抑制。(2)与投资增长率下降相适应,生产资料价格已稳中有降,1994年6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为负数(1.2);全年生产资

13、料价格估计要比上年降低3左右。(3)同时,各部门存货、积压都开始明显上升。1994年上半年全国物资系统库存比上年增加12.2;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比年初增加500亿元。某些生产资料如钢铁、石油存货增加的直接原因虽然是进口增加,但过去增加进口是因为国内市场上供给紧张、货到之后现在却成为积压,这本身说明总供求关系已发生变化。(4)外贸剩余增加,外汇储备增加,汇率趋升。1994年8月份开始出现外贸顺差;9月份进口比去年同期下降3.5;全年预计出口增长30,进口仅增长10左右;前11个月贸易顺差达到47.8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预计将达60亿美元。中国的外贸、外汇状况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总供求关系。

14、此次波动亦是如此。今年以来国内总需求受抑制,导致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汇结余增多,对外汇需求减少;同时,由于国内控制信贷资金,导致一些单位从境外调入外汇结余,以补国内资金不足,也是引起外汇储备增加和汇率趋升的一个原因。在分析中国的经济运行状态时,要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是:总供求关系是否均衡,经济运行状态是冷是热,与消费品物价水平(这是我们当前谈论“通货膨胀”时的主要对象)有着十分密切的因果关系,但二者并不一定同时发生:经济状态很热的时候,消费品物价水平可能上涨不多,在经济运行状态已经“冷下来”的时候,仍可能有较高的消费物价涨幅,二者之间的“时滞”需要认真分析。对物价指数本身也要加以分析。“与上年相

15、比”的物价指数有时虽然很高,“与上月相比”的指数却可能在下降。比如1994年10月份,居民消费物价与上年相比为27,比9月份还略高,而月比指数,却从8月份的3.8和9月份的3.6,下降到1。这正说明,在高额的“与上年相比”的通货膨胀的后面,物价可能正在趋于稳定下来。410左右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来说目前不算“过热”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经济是“过热”、正常或“过冷”,是存在超额总需求还是发生了生产过剩,并不由增长率的绝对水平加以说明,而是由总需求规模、实际增长率与全社会当前的实际生产能力(或增长能力)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这种关系集中地体现在前面所分析的几个指标中)。在有的情况下,5的增长已经是过热了,

16、在另一些情况下,10的增长率却可能并不过热。因此,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分析判断目前的增长率是否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实际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从中国当前各方面条件来看,如果宏观政策得当,10左右的增长率是能够由社会生产能力的扩大支撑的,属于能够持续相当长时期的正常增长率,理由如下:(1)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覆盖面的扩大,有效投资的增大,市场导向生产活动的增加,改善了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与配置效率,这种由体制改革引起的效率改进,对增长率的贡献不可低估。(2)外资投入仍在继续扩大,而且越来越多地投入实际生产部门,包括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部门。与外资投入相联系的是先进技术设备的引入,这对增长有加倍的作用。

17、(3)国内储蓄率仍然很高,接近40,只要宏观政策运用得当,不发生通货膨胀预期的剧烈变化,这个势头仍会保持,可以有力地支持增长。(4)“基础瓶颈”的缓解。除了中央投资外,这几年各地方政府也开始大力向交通、通讯、电力、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投资,各种瓶颈在一些地方有所缓解,这可以“释放”出大量已经存在但过去被“瓶颈”抑制的生产能力。(5)中国本身的国内市场庞大,“廉价”劳力资源丰富,可以支撑的高增长期会比其他国家都长些。因此,尽管中国今年的增长率因某些滞后因素仍然有些偏高,但它所具有的“过高”性质已大大减弱;今后几年增长率若保持在10左右,亦不应视其为过热增长(当然,若再次出现持续攀升的趋势,则需警惕

18、再度趋于过热,不可掉以轻心)。5小结:宏观政策如何调整以上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明显的,那就是目前中央政府可以调整宏观政策,适当扩大总需求规模,不应只看到眼前较高的物价水平而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作出“过度”的反应。这并不是说中央政府可以完全放弃较紧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国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仍然存在着“软约束竞争”、“资金倒逼”等“膨胀机制”,不能一刻放松宏观调控,不能再象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时那样眼看着“泡沫”四起、生产资料物价持续高涨而迟迟未能进行有力的宏观调控;必须严密监视、经常实行“微调”;目前为了实现有效的调控,甚至对某些部门在某些方面还不能取消一定程度的行政控制,而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

19、步改革调控手段,这样才能对深化改革和发展经济有利。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确实不宜将(今后的)经济增长速度压得过低。我们现在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虽然已不是价格改革,而是企业改革;但破坏价格改革所要求的“宽松环境”的超额总需求要尽可能地压缩,以防价格放开引进高额通货膨胀;企业改革所要求的“宽松环境”则首先是保持适当的增长率。增长速度过低,许多体制上、结构上的问题,并不一定就能得到解决(这已经被前几年的实践证明了);相反,保持经济的正常增长,通过“增量”的扩大,反倒有利于许多问题的解决,实现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这一点是宏观政策决定者应充分予以注意的。当前调整宏观政策的基本方向是适当放松规模控制。但似乎

20、不应以放松信贷为核心(可适当放松对非国有银行发展的限制和信贷规模的限制),而应以调整投资规模为核心。要吸取19901991年只在“中间环节”上增加贷款,结果还是“启动不起来”,反倒陷入“三角债”的教训。要瞄准“最终需求”作为调控政策的目标。这是由中国目前特殊的体制条件所决定的。当前仍不宜放松对地方投资规模的控制,也不应扩大对现有国有企业的投入,但可以适当增加国家对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的投资规模,这样既可充分利用某些原材料工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减少库存,又可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缓解瓶颈制约,同时起到适当维持最终需求规模和经济增长率的作用,以此来带动其他方面的市场需求。这也不违背市场经济下政府投资

21、只应集中于公共设施领域的发展方向。这样做会不会使目前仍然不低的经济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在目前(外资进入较多的)条件下只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长率不超过30,增长率估计不会进一步提高。今年在宏观政策较紧的情况下增长率仍然较高,有两个特殊的“对策性原因”,对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抵销与“瓦解”的作用,而它们的有效性正在逐步减弱。一个因素是“企业拖欠”特别是基建工程对原材料生产厂家的拖欠(到6月底,企业间相互拖欠达36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84亿元,增加44)。这相当于企业间用商业信用(而不是货币使用)扩大了自己的购买力,使已上马的工程得以继续,或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生产,减轻宏观

22、政策的抑制作用。但相互拖欠或“三角债”不能无限扩张下去,目前已到了一定的界限,因此这个因素的作用正在减弱。第二个抵销因素是“外汇调入”。在国内资金较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或工程将原来存在境外的外汇调入,以补资金不足,今年以来通过外汇渠道投放了大量的货币,境外外汇的调入是原因之一。而这个因素的作用显然也是有限的,到一定时期以后就会减弱。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已有所减弱的时候,适当增加中央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会使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在调控目标上,也需适当有所调整。当然要注意不能因改变调控目标而造成公众对政府调控决心的预期与信心发生重大改变,但我们也要承认在体制改革与经济起飞过程中我们的经济中存在10以上的通

23、货膨胀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因: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起飞阶段上都会遇到的一般性原因;另一方面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特有的体制原因。这两方面的因素加到一起,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就是难免的。在经济转轨与“起飞”阶段,宏观调控是要避免出现20、50或更高的通胀,但硬要把通货膨胀压低到10以下却可能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与经济改革,就象1990年至1991年曾经出现过的那样。就宏观货币政策本身而言,1994年的一个重要的教训是没有把“外汇储备”这个“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看成是货币管理的对象,将它与中央银行贷款(以及贷款总额)一起作为决定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因素,眼睛只盯着贷款总额,忽视

24、了另一个货币供给“渠道”即外汇收购。我国经济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开放的经济”,货币政策与货币管理目标,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否则难免陷于被动。 (责任编辑:宋明子)渐进式改革过程中的价格冲击与宏观经济稳定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研究部 15年改革开放引导中国经济进入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脱离了传统的经济剧烈波动的发展轨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经济增长轨迹。但是,这种新的增长格局正在明显地受到日渐突出的通货膨胀的干扰,每23年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中国经济就被迫进行经济紧缩。在经济紧缩政策实施后,通货膨胀仍会保持相当高的水平。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未出现明显的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25、为特征的经济过热情况下,又出现了出人预料的高通货膨胀问题,这提醒我们应当注意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深层次原因。 一、如何判断1994年的宏观经济形势 目前,国内从经济学界到高层经济决策部门在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依然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与1993年相比,1994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在以收紧银根为标志的宏观调控政策干预下,已经从总量失衡转向总量均衡。我们持第二种观点。在对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判断时,因为对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度量存在着实际的困难,人们往往是采取间接的办法去分析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26、。在众多方法中,用通货膨胀水平去分析总供求关系简便易行,因此被广为采用。其内在的理论逻辑似乎十分清晰,总供求间的缺口及程度决定物价水平的变动方向和变化速度。但是这实际上是一个不可逆的逻辑推理,即我们无法以价格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对社会总供求平衡问题给出唯一解。因此简单地运用物价变动去说明宏观经济形势意味着,以价格水平的变动去证明价格水平变动的原因。可见,对间接方法的采用要十分小心,其中应特别注意对指标体系的综合运用:(1)工业产品销售率是判断总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1994年,工业产品销售率曾持续偏低。进入下半年,在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工业品销售率上升,产成品严重积压的局面才有所缓解。(2)固

27、定资产投资规模。与上年相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明显回落,国有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上年相比大约下降25个百分点。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基本控制在26,大致实现了年初制定的控制目标。(3)从战后各发达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经验看,一般以批发价格指数作为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核心指标。这是因为,批发物价变动主要决定于生产资料价格,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变化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基础,与经济周期关系密切,因此更为准确地反映了总供求间的均衡关系。而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则与宏观经济的周期的关系较弱,主要是反映了较短期的局部市场供求情况,一般不能反映社会总供求间的关系。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具有典型的结构型

28、和非总量型的特征,在居民消费价格大幅度上升的时候,除资源性产品外的生产资料价格均呈下降趋势。(4)一般说来,货币供应量增减幅度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很有说服力,特别有助于解释总供求失衡条件下的通货膨胀问题。1994年货币供应量有较大增长,但是从货币供应结构看表现为M0M1M2,这说明当年货币供应量增加,仍主要表现为潜在的社会总需求。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1994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特征是,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干预下,基本实现了总供求平衡的预定目标。初步实现了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软着陆”。当年的通货膨胀主要决定于总供求关系外的其它因素。 二、如何理解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通货膨胀 总供求均衡条件下的通货膨胀

29、问题,源于有关不确定因素对宏观经济产生冲击的研究。如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对西方经济的冲击。价格冲击表现为一种或数种主要投入品的价格突然较大幅度上升,引起相关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形成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价格冲击式通货膨胀的直接结果是,在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未进行适应性调整时,引起价格总水平上升和经济衰退并存。如图1左表示,在没有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价格冲击首先表现为,经济活动沿着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实际GNP低于潜在GNP,即宏观经济运行突然进入衰退状态。价格冲击的幅度越大,物价总水平的上升越显著,经济衰退的程度越深。其次,当宏观经济处于实际GNP低于潜在GNP的衰退过程时,企业的定价行为是

30、使价格趋于下降,并形成一个动态的价格调整过程,即宏观经济在经历了最初的价格冲击进入经济衰退过程后,会经历价格持续下降和产出增加的过程,最终使实际GNP恢复到潜在GNP水平。它形成了一个价格冲击物价总水平上升经济衰退价格下降实现新的均衡的动态调整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价格总水平回落到价格冲击前的水平。图1右侧表明,在价格冲击出现的时候,若宏观决策者不期望经济明显衰退,实施适应性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供给,它将使总需求向潜在总供给(Y*)移动,其结果是防止了经济衰退,但在社会总供求均衡的条件下将价格水平保持在较高的位置上。将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解释为价格冲击型通货膨胀的理由在于:1994年构成居民消费

31、价格指数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是当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及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调整,汇率调整及税制改革引起的价外税的出现。依据我们的粗略估计,上述诸因素对全年社会零售商品物价指数上升的总体影响在70以上。其中,农产品价格调整及农业减产的影响为55左右;汇率调整为13左右;1994年我国财政税制改革进展比较顺利,但因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以适应新税则,因此在此期间出现一定程度的价外税在所难免,它的影响为6左右。现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199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方面所起的作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各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经验反复说明了一个基本事实,稳定的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只是

32、一个理想的目标。在现实的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相互替代的政策选择中,各国政府往往是要兼顾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在价格冲击引起与经济衰退并存的通货膨胀时,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目标通常是,尽可能在经济增长免于严重的经济衰退时,使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日本经济学家曾对价格冲击型通货膨胀中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适度与否做过如下的实证检验,其结果表明: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因货币供应量和工资上升的比率过高,导致实际批发物价的上涨大大高于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的理论物价上升幅度。因此,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属于过度反应的货币政策。但是,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日本国内批发物价指数则接近

33、以“投入产出表”测算的理论上升幅度,它表明日本政府接受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中宏观经济政策失误的教训,采取了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依据我国社会零售商品物价指数与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率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测算1994年在价格及汇率调整的条件下,1994年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的理论值大致为1718,与当年实际社会零售商品物价指数的差距为6左右。它表明,1994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是成功的,比较好地兼顾了适度经济增长和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的双重目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决策失误。 三、渐进式的改革模式与价格冲击 在以价格冲击解释1994年的通货膨胀时,引起我们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西方经济

34、学家的视野里,价格冲击一般表现为非体制性的外部因素。而在中国,价格冲击则具有长期的内生的体制性特征。按照我们的估算,1994年假如我国GNP的增长率不是11.8,而是6以下,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有可能会控制在13以内。但这实际上是现期达不到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出现内在的价格冲击?以及为什么中国经济不能实现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以降低价格冲击的影响,或者说中国经济的抗价格冲击的能力为什么如此微弱?首先,我们认为,1994年在宏观经济调控的背景下进行价格调整有充分的必要性。它对稳定我国农业经济形势,消除基础工业的瓶颈有重要作用,是我们应当也必须付出的代价。但问题的核

35、心是,我国经济为什么周期性地发生剧烈的价格冲击?事实上,自1979年以来,每隔几年进行的价格调整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价格冲击,它形成了中国经济中通货膨胀经济紧缩周期循环的基础,并成为实现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障碍。图2中左图是美国18801980年间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右图则是19781993年中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和社会零售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从美国的经验看,农产品价格具有在长期内稳定上升特点,并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但一般不反映为剧烈的价格冲击。与美国的情况成鲜明对比的是,1978年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上升剧烈,具有鲜明的价格冲击的特点。更加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中国农产品价格

36、在15年中的涨幅已经超过了美国180年的水平,而且在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国际市场水平后,因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显著偏低,仍存在继续大幅上升的压力。对于我国存在内生的价格冲击的理论解释来自于对我国特有的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分析。为保持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渐进式改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率先放开部分供给价格弹性较高的产品价格,如工业制成品;而继续受控产品的共同特征是供给价格弹性低,如农产品,基础原材料和部分矿产品。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的优点在于,它使中国避免了苏联东欧因突发性的价格调整使经济脱离了正常轨道,由深刻的经济衰退发展为经济崩溃的命运,并奇迹般地将中国经济引上了持续繁荣的快速发展道路。但为人们所忽略的问

37、题是,当国家在放开一部分高供给价格弹性的商品价格,并保持对另一部分供给价格弹性低的商品进行计划控制时,它实际上是将对计划体制下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进行调整所产生的价格冲击分解为多次。同时,更为复杂的情况是,由于价格放开过程是逐步进行的,供给弹性低的产品其价格上升的利益总是被供给弹性高的产品所侵蚀。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渐进式改革中,因受控产品的价格在一定时期内被固定化,不能准确地反映供求状况及与其它产品间边际收益的比较,其结果必然是,当受控产品的生产者感受到明显的比较利益损失时,会放弃改善经营的努力,直至放弃生产,这样使这些生产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降低。近年来,农民生产积极性低,流动

38、人口非正常增加概源于此。从政府行为看,对受控产品价格的调整又往往是到上述问题已经表现得比较严重时才可能做出反映。这就构成了15年来中国宏观经济因价格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制度因素,同时亦形成了中国物价水平上升的长期压力。其次,渐进式改革模式在产生不断的价格冲击时,还引起了经济抗价格冲击能力的弱化。1994年人们普遍意识到国有企业亏损面扩大是造成当年货币供应量较大幅度增加的重要原因,而对这一现象的深入分析还将使我们观察到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即目前中国经济不仅具有长期的内生性价格冲击的制度因素,而且,抗价格冲击的能力已经十分微弱。它突出地表现为,当中国经济仍保持近12的高增长速度时,却同时要面

39、对国有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十分严峻,社会失业率增加,企业间债务链条加长等一系列比较典型的经济衰退的特征。在人们对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表现出日益突出的不满时,我们不能忘记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革起源于将经济活动分成体制内和体制外两个子单元。在15年中,体制外的非国有企业已经逐步地采用了比较规范的市场运作模式,国有企业却仍主要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修修补补式的改革。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产权明晰化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制约作用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的人口规模的国家。改革和保障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集中地表现为,要保持高就业率。改革以来,体制外子单元

40、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一条是,它不需要承担保障就业的社会义务。在国家没有能力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时,中国的国有企业一直承担着与自身实力不相称的沉重的社会负担,为人口众多的中国解决就业问题。从此意义上说,国有企业为中国的改革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因为如此,以承包制为核心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实现成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独立的经济实体的改革道路上不可能取得真正的进展。迄今为止,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依然要服从于社会稳定的目标,为缓解长期的人口就业压力,国有企业的职工规模的增长正在逐步超过企业产出增长,职工福利的增长正在超过利润的增长,大量的流动资金贷款为职工的消费

41、基金增长所侵蚀。中国的国有企业在面对控制消费基金膨胀和保证职工收益不降低的双重任务时,始终在扮演着一种颇为尴尬的角色。而越是衰退的产业,企业的社会负担就越重。长此以往,面对价格冲击,国有企业已经丧失了抗价格冲击的能力。 四、结论 中国的经济稳定问题取决于是否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但对于通货膨胀治理已经不能再主要依靠短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寻求短期宏观调控政策和长期的改革与发展战略间的有机协调。渐进式改革模式固然具有很多优点,但它是造成中国经济周期性价格冲击及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基本制度因素。时至今日,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深刻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率可以调整的空间已经很小。当经济增

42、长低于7时,会出现难于忍受的企业亏损,企业债务增加;而一旦经济增长率超过了10,又会引起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经济过热。从整体上看,我们要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与通货膨胀“和平共处”的心理准备。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但若期望在短时期内实现5以下的低通货膨胀率,则将使中国经济陷入持续的经济衰退之中。目前的问题是,控制通货膨胀的变动率,短期内使之降至可以容忍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应持续保持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同时给经济增长以一定的空间,给国有企业以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也使体制外子单元能够在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承担保证就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如此,国有企业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得

43、以实施。在此之前,对于金融体制的改革寄过高的期望不是明智的。中国的农业改革取得了成功,但远未完成。在农产品价格具有强烈的上升趋势时,放开农产品价格充满了风险,但若是持续采取统一收购的方式,将使未来价格冲击的压力和频率更大。真正的出路在于,在实行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时,对农产品价格进行经常性小幅度的调整。同时,尽快确立保证使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效率能够逐步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得以改善的合理制度。 (责任编辑:宋明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理论思考 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一、引言 已被广泛认同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既使国家仍然保持出资人身份,又使企业具

44、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以盈利为目标参与市场竞争,国家只以投入资本额承担有限责任,从而使国有制与市场经济相兼容。显然,以上推导的成立至少隐含了以下假定:(1)在国家拥有剩余索取权条件下,政企关系是可分离的;(2)国有产权主体仅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3)国有企业应该而且能够以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经营国有资产;(4)剩余索取权是否具有可转让性与法人财产权的确立无关;(5)国家作为出资人能在不影响企业产权独立化的前提下,通过设置最优化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地保护国有产权;(6)多级代理的成本小于其收益。然而,当上述某些假定可被证伪时,我们将发现,在国家拥有剩余索取权的条件下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45、可能既会弱化国有企业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的特殊功能,又因国有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而使国有资产流失不可避免,还会因企业产权难以独立化而使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的初衷得不到充分的实现,其结果可能是既不利于坚持公有制,又难以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因此,本文的逻辑结论是,采用多级代理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思路存在根本性缺陷,主张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宜保持国有制性质的企业就不应按照盈利性的法人企业制度规范进行改造,其主要功能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及贯彻某些社会目标;对宜完全进入市场的竞争性国有企业应选择在非国有化的前提下向法人企业制度过渡的改革思路。 二、国有产权的属性及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

46、可能性 1国有产权的属性理论界常常套用现代产权理论中对公共产权的解释,把产权归属的不明确性视为国有产权模糊的集中表现,这其实混淆了公共产权与国有产权的不同含义。公共产权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产权的不可分性,即财产在法律上是公众所有的,但构成公众的每一成员都不能对财产声明所有权;二是使用权的非排他性,即公众都可为使用这一财产而自由地进行竞争,任何人都无权排斥他人使用它;三是外在性,即每一成员在对公共财产行使权利时,会影响和损害别的成员的利益;四是产权的不可转让性。国有产权是指国家依法享有国有企业财产的排他性权利,它具有与公共产权不完全相似的属性:(1)产权归属的唯一性。宪法规定国家是国有资产的唯一所

47、有权主体,并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损害国有资产的行为;(2)产权经营的代理性。由于国家主权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由国家权力执行机构的政府代理国家行使国有产权是其逻辑选择;(3)权利配置遵循等级规则。与政府代理相适应,先界定决策人在行政系统中的等级位置,然后赋予其与此等级相适应的国有资源配置权;(4)使用权的排他性。没有政府的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占用或处分国有资产均被视为非法行为;(5)产权的不可分性。代理国家行使国有产权的法人或自然人均不能对国有资产声明所有权;(6)收益归属的确定性。除了国家之外,其他任何个人或团体均不能提出对国有资产的剩余索取权;(7)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

48、性。因为剩余索取权的转让与企业的国有制性质不可同时并存。2国有产权“模糊”的含义根据现代产权理论,产权模糊总是与外部性及不确定性相联系,它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场合:一是如果产权的归属是不清晰的,则意味着没有人对该项财产的价值(租金)具有排他性的所有权,从而必然使搭便车行为盛行;二是如果产权的归属是清晰的,但产权的保护是低效或无效的,即法律制度不能充分界定当事人能够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行为边界,从而包含一个当事人或其他当事人受损或受损的权利分配,则当事人会利用自己的财产去损害他人的利益,使外部性普遍存在。从前述对国有产权的定义来看,国家对国有资产拥有的各种权利在法律上已被明确界定,因此,把国有产权模糊说成“所有者缺位”或“所有权虚置”是不确切的。看来问题的关键是,国家在国有资产上的各种权利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是国有产权模糊的集中表现。国有产权屡受损害而得不到有效制止显然与国有产权的内在规定性有关。第一,行政权对所有权的损害。以公法人身份出现的政府是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的机构,它与私法人的区别在于,它既不是以社员权利为基础的人的集合体,也不是以提供一定目的之财产为基础的财产集合体。因此,政府在行使国有产权时,更为关注的可能不是盈利目标,而是诸如经济高速增长、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