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节群落动态.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50864 上传时间:2019-04-0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章节群落动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章节群落动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章节群落动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章节群落动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章节群落动态.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群落的动态,生物群落的动态(dynamics)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群落的内部动态(包括季节变化与年际间变化)、群落的演替和地球上生物群落的进化。,一、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1,波动(fluctuation),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2,波动的类型,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偏途性波动,不同的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波动性特点。一般说来,木本植物占优势的群落较草本植物稳定一些;常绿木本群落要比夏绿木本群落稳定一些。在一个群落内部,许多定性特征(如种类组成、种间关系、分层现象等)较定量特征

2、(如密度、盖度、生物量等)稳定一些;成熟的群落较之发育中的群落稳定。,二、生物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植物群落的演替(succession)是指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原生裸地(primary bare area),次生裸地(secondary bare area),原生演替(primary succession),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2,群落的形成条件,迁移(migration),定居(ecesis),竞争(competition),2,演替的类型,(1)按照

3、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2)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划分的演替类型,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3)按照基质的性质划分的演替类型,水生基质演替系列,旱生基质演替系列,(4)按群落代谢特征来划分有自养性演替和异养性演替,自养性演替,异养性演替,(5)我国植物生态学家刘慎谔教授(1959)对演替的划分,时间演替,空间演替,植被类型发生演替,3,演替系列,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从植物的定居开始,到形成稳定的植物群 落为止,这个过程叫做演替系列。演替系列中的每一个明显的步骤, 称其为演替阶段或演替时期。,(1)水

4、生演替系列(hydrosere),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直立水生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木本植物阶段,(2)旱生演替系列( Xerosere),地衣植物群落阶段,苔藓植物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4,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环境不断变化,植物繁殖体的散布,植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中,新的植物分类单位不断发生。,人类活动的影响,5,演替方向,进展演替(progressive succession),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种 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 利用;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逐

5、步增高;群落逐渐发展为中生 化;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逆行演替(regressive succession)。,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渐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面;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六、演替过程的理论模型,在群落演替研究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1,经典的演替观,经典的演替观有两个基本点: 每一演替阶段的群落明显不同于下一阶段的群落; 前一阶段群落中物种的活动促进了下一阶段物种的建立。,不同意经典演替观的证据为:,在对一些自然群落演替研究中并未证实这两个基本点。,许多演替早期物种抑制后来物种的发展。,

6、2,个体论演替观,初始物种组成决定着群落演替后来的优势种 。,当代的演替观强调个体生活史特征,物种对策,以种群为中心,和各种干扰对演替的作用。究竟演替的途径是单向性的,还是多途径的?初始物种组成对后来物种的作用如何?演替的机制如何?这些是当代演替观的活跃领域。,3,Connell和Slatyer的演替模型,促进模型,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 于自身生存,而促进了后来其他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 代有顺序性、可预测性和具方向性。,抑制模型,Egler认为演替具有很强的异源性,因为任何一个地 点的演替都取决于哪些植物种首先到达那里。植物种的取 代不一定是有序的,每一个种都试图排

7、挤和压制任何新来 的定居者,使演替带有较强的个体性。演替并不一定总是 朝着顶极群落的方向发展,所以演替的详细途径是难以预 测的。 该学说认为演替通常是由个体较小,生长较快,寿命 较短的种发展为个体较大,生长较慢,寿命较长的种。显 然,这种替代过程是种间的,而不是群落间的,因而演替 系列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忍耐模型,该模型介于促进模型和抑制模型之间。认为:早期演替物种先锋种的存在并不重要,任何种都可以开始演替。植物替代伴随着环境资源的递减,较能忍受有限资源的物种将会取代其他种。演替就是靠这些种的侵入和原来定居物种的逐渐减少而进行的,主要决定于初始条件。,三类模型的共同点是 :,演替中的先锋物

8、种最先出现,它们具有生长快,种子 产量大,有较高的扩散能力等特点。这类易扩散和移植的 物种一般对相互遮荫和根间竞争的环境是不易适应的,所 以在三种模型中,早期进入物种都是比较易于被挤掉的。,上述三种模型的区别表明,重要的是演替的机制,即物种替代的机制,是促进? 抑制?还是现存物种对替代影响不大?而演替机制决定 于物种间的竞争能力。,除上述三种模型外,还有以下几种演替模型:,1,适应对策演替理论(Adapting strategy theory),R对策种,适应于临时性资源丰富的环境;C对策种,生存于资源一直处于丰富状态下的生境中,竞争力强,称为竞争种;S对策种,适用于资源贫瘠的生境,忍耐恶劣环

9、境的能力强,叫做耐胁迫种。Grime(1988)提出,RCS对策模型反映了某一地点某一时刻存在的植被是胁迫强度、干扰和竞争之间平衡的结果。该学说认为,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对策格局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测的。一般情况下,先锋种为R对策,演替中期的多为C对策,而顶级群落中的种则多为S对策种。,2,资源比率理论(Resource ratio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一个种在限制性资源比率为某一值时表现为强竞 争者,而当限制性资源比率改变时,因为种的竞争能力不同,组成 群落的植物种也随之改变。因此,演替是通过资源的变化而引起竞 争关系变化而实现的。,3,等级演替理论(Hierarchical

10、 succession theory),该理论包含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演替的一般性原因。即裸地的可利用性,物种对裸地利用能力的差异,物种对不同裸地的适应能力; 第二是将以上的基本原因分解为不同的生态过程,比如裸地可利用性决定于干扰的频率和程度,种对裸地的利用能力决定于种的繁殖体生产力、传播能力、萌发和生长能力等; 第三个层次是最详细的机制水平,包括立地种的因素和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是演替的本质。,七、演替顶级学说,演替顶极(climax)是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1,单元顶极论(monoclimax hypothesis)

11、,Clements认为,在任何一个地区内,一般的演替系列的终点决定于该地区的气候性质,主要表现在顶极群落的优势种,能够很好地适应于地区的气候条件,这样的群落称之为气候顶极群落。,在同一气候区内,无论演替初期的条件多么不同,植被总是趋向于减轻极端情况而朝向顶极方向发展,从而使得生境适合于更多的植物生长。,2,多元顶极论(polyclimax theory),多元顶极论由英国的A.G.Tansley于1954年提出。该学说认为: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就可看作顶极群落。在一个气候区域内,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不一定都汇集于一个共同的气候顶极终点。,3,顶极-格局假说(climax-pattern hypothesis),该理论认为,在任何一个区域内,环境因子都是连续不断地变化的。随着环境梯度的变化,各种类型的顶极群落,如气候顶极、土壤顶极、地形顶极、火烧顶极等,不是截然呈离散状态,而是连续变化的,因而形成连续的顶极类型,构成一个顶极群落连续变化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分布最广泛且通常位于格局中心的顶极群落,叫做优势顶极(prevailing climax),它是最能反 映该地区气候特征的顶极群落,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气候顶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