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3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84940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WPS 页数:6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3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3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3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3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演练岳麓版必修3201709200437.wps(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 4 4 课宋明理学 1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 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据此判断,悬空寺最早可能建于( )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 D宋朝 解 析:“”题干信息显示,佛、儒、道三教进行交流和相互借鉴,呈现 三教合一 局面,根 据所学最早应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B 2下图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因果轮回 B“” 天理 C修炼养生 D致良知 解析:“”根据材料中 宋代 和向二程求教,得出所指为宋代理学,故 B 项正确;A 项是佛 教思想;C 项是道教思

2、想;D 项是心学的主张,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 二程 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 挂在某思想家纪念堂大殿内的这副楹联叙事写意,辞简意赅。该纪念堂的主人应是( ) A朱熹 B程颐 C王阳明 D陆九渊 解 析: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 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答案:A 4“ 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要把握 天理”,需要采取的方法是( ) A发明本心 B格物致知 C进行内心的反省 D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解 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是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是程朱理学的观点,程朱理 1 学认

3、为探究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故选 B。 答案:B 5“ 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这首古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思想 B“”董仲舒的 独尊儒术 思想 C朱熹的理学思想 D王守仁的心学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 人心良知 可知,古诗反映的是王守仁的心学思想,故 D 项正确。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 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二 南宋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 ”之所同

4、然者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的本质目的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2)与朱熹相比,陆九渊的思想有何特点? (3)简述朱熹和陆九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对朱熹和陆九渊思想的比较。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朱熹认为 “”“”理 是世界的本原,三纲五常是 理 在社会上的表现。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陆 “九渊思想的核心就是 心即理也”。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朱熹认为,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这一思想的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因为材料指出,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目的就是“理”在

5、社会上的体现。 (2)“”陆九渊将理学发展为心学,认为 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 反省内心即可得天理。 (3)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 学体系。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 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在当时引起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基础巩固 1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 2 “”推定 三教 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 ) A三教

6、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 解析: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是在魏晋时期,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推定“”三教 次序以提 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说明统治者通过政治手段推进思想影响,故 B 项正确;此时儒学 地位受到冲击,故 C 项错误;D 项说法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B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 新儒家 的代表。这个 新 在思想上具体表 现在( ) A“ 天人感应”“”和 大一统 B“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把天理人性有机结合, 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7、,对理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A 项是董仲舒的思想;B 项 是荀子的主张;C 项是孟子的学说。D 项是理学的重要观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D 3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 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 ”人欲。 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是( ) A心即理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D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解 析:“”“本题考查对朱熹的 存天理、灭人欲 的理解。由材料可知,朱熹认为 饥而食渴 ”而饮 是正当的欲望,并不反对。故 D“项

8、错误。他又认为 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 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所以天理和人欲(私欲)“的根本区别是是否符合 礼”,B 项错误。而 A 项是心学。故选 C“”项,私欲就是超出 礼 的不正当的欲望。 答案:C 能力提升 4“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 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 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 ”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 3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和宗教化 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 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 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 解 析:“依据 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

9、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 ”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可以得出朱熹比较注意推广儒学,并使其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所以选 C。 答案:C 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 存理”“”去欲 的修养论,“格物”“”格心 的认识论,“齐 ”“”家治国 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宋明理学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 和永恒性,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宋代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大力 提倡,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学的正统。依此分析 A 项符合题意,其

10、他三项的说法均是片面 的。 答案:A 6“佛教禅宗有首开悟诗曰: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 ”万朵。 比较接近这一看法的思想家是( )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陆九渊 解 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该诗反映了通过内心的反省而幡然醒悟,寻得良知,这是强调内心 的反省,这与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一致。 答案:D 7“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 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 ”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 格物致知 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 ) 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程颐 解 析:“”从材料中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可知该思想家主

11、张内心反省,不必外 “”求,这是王阳明的 心学 思想。故选 C 项。 答案:C 4 8理学的产生使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代表朱熹曰:“若 ”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而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 认证二人都主张(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 理 解 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本质相同,即都承认天理是万物的本原,追求天理是人生的 最高境界,但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必须摒弃欲望才能够实现对天理的感悟,所 以答案选 B。A、C 两项只是陆王心学

12、的主张,D 项只是程朱理学的观点。 答案:B 9“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 阳 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B C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朝鲜来华使者认为王阳明的学说 谤辱朱子”,他们以程朱理 学为儒学正宗,故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故说法错误;朱熹认为求 “理的方法是 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心学认为 心即理”“,求理方法是 致良知”,故正确; 心学是儒家学者为适应当时

13、统治需要而对儒学的发展,故说法错误。 答案:C 10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 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解析:解答此类试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A、B、C 三项都是其影响,但由材料信息 “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 可知,其提倡的是一种气节,讲述的是积极影响,故排除 B、C 两项,符合题意的是 A 项;D 项未在材料中体现。 答案:A 5 11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北宋东京(开封)

14、内城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 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粱录卷十八 请回答: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解析:第(1)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材料一反映了北宋 “坊市界限被打破及商品经济繁荣的状况,材料二中 侈靡”“、 不体旧规”反映了宋代社会风俗 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回答第

15、一小问。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宋代理学兴起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再联 系材料一、二的相关历史现象分析作答。第(2)问,材料主要是从社会、经济方面反映了理学 兴起的原因,还可以从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补充。比如思想方面可联系魏晋南北朝以来三教 (儒学、道教、佛教)合一这一知识来作答。 答案:(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 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 “封建道德伦理上升到 理”“的高度,提出了 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 理”来约束人们 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 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