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278762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8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辽宁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辽 宁 工 业 大 学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院(系):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 目 录一电动机的选择计算-2二 传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3三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5四 轴的设计计算-15五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验算-18六 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19七 减速器的润滑方式及密封形式的选择-20八 润滑油牌号的选择及装油量的计算-20九 联轴器的选择-21设计体会-22参考资料目录-23一、电动机的选择计算.选择电动机1.1.1择电机的种类、类型和结构形式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择

2、。应选用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式结构,电压380V,Y系列。1.1.2功率(容量)按照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选择,选择时应保证P0Pr式中 P0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Pr 工作机所需电动机功率,KW;所需电动机功率由下式计算 Pr =式中PW 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由工作机的工艺阻力及运行参数确定; 电动机到工作机的总效率。卷筒所需有效功率PW =2.22KW传动装置总效率 =皮带传动效率 齿轮啮合效率 (齿轮精度为8级) 滚动轴承效率 联轴器效率 滚筒效率 则传动总效率 所需电动机功率 可选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Y100L2-4型,额定功率P0=3.0KW,或选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Y132S-6型

3、,额定功率P0=3.0KW。.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滚筒轴转速=38.19r/min =38.19r/min现以同步转速为r/min及r/min两种方案进行比较计算出的总传动比列于表方案号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kw同步转速/(r/min)满载转速/(r/min)总传动比12Y100L2-4 Y132S-63.03.010001500142096037.1725.13比较两种方案可见,方案1选用的总传动比与实际比较接近而且结构紧凑,决定选用方案1。电动机的型号为Y132S-6,额定功率为3.0kw,同步转速为1500r/min,满载转速为960r/min,电动机中心高H132,外伸轴段DE3880。.

4、分配传动比.分配各级传动比()各级传动比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符合传动形式的特点,使结构紧凑、工艺合理。斜齿圆柱齿轮的传动比范围35。()传动装置各级间应尺寸协调、结构匀称。由带传动和单级齿轮减速器组成的双级传动中,带传动比不宜过大,一般应使, 这样可使结构比较紧凑。总传动比i=25.1 i=25.1取2.5,则减速器的传动比为=10 ()分配传动比 高速级的传动比低速级的传动比i22.72二、传动装置的运动与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计算各级转速、功率及转矩.轴:轴即电动机轴 960r/min .轴即减速器高速级 384 r/min 9.55.轴即减速器中间轴 .4.轴即减速器低速轴 .5.轴即传动

5、滚筒轴 将上述计算结果汇于下页表: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各轴运动及动力参数轴序号功率/KW转速/(r/min)转矩T/ Nm传动形式传动比效率02.2296022.1带传动2.50.952.1138452.47齿轮传动3.6720.962.03104.57185.39齿轮传动2.7200.961.9538.44484.461.9138.44474.52联轴器1.00.983.1普通V带传动3.1.1原始数据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r=2.22KW满 载 转 速: n=960r/min从动轴转速: n1=384 r/min3.1.2设计步骤和方法(1) 确定设计功率 PC 由表3-4查工作情况系数

6、 PC =(2) 选V带型号 根据PC 和n1 因工作点处于A型区,故选A型 (3) 确定带轮基准直径dd1 选择小带轮直径dd1 由3-5、3-6确定,由于占用空间限制 不足 取 对带传递有利,按3-6取标准值: 取=112 验算带速 在 之间 ,故合乎要求 确定从动轮基准直径dd2 (4) 确定中心距 a和带的基准直径Ld 初定中心距确定带的计算基准长度LC 取标准Ld Ld =1400mm确定中心矩a a的调整范围验算包角符合要求()确定带的根数z单根带所传递的功率包角系数查表3-2得: 由3-18 1.1250.141 -0.045则带根数3.9/1.1443.4故Z4()确定初拉力1

7、47.77N()计算轴的压力2147.774sin 153.2/21150.24.减速器内的传递零件设计计算.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计算(1)择材料,确定精度等级及许用应力小齿轮用45号调质,大齿轮用45号钢正火小齿轮硬度为217-255HB取235-250 HB大齿轮硬度为162-217 HB取190-215 HB选级精度5-16b 查5-17得1.061. 1取1.0 (2)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心距式中 初取暂取 圆整取a=115mm一般取取标准模数取 实际传动比:传动比误差:故在范围内与相近,故、可不修正(4)验证圆周速度故满足要求(5)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由5-3 按9级精度查取5-4

8、b 齿宽: 则查5-7a 得:按8级精度查5-4得:齿轮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 齿轮基圆直径:齿顶圆压力角:由5-4得: 由5-18得: 故安全主要参数:(6)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按、查5-14 查5-15 查5-19 由5-13得 查5-18 由5-47 由5-4故安全 故安全(7)齿轮的几何参数d1=49.3mm d2=180.3mm da1=53.3mm da2=184.3mm df1=45.3mm df2=176.3mm a=115mm b1=50mm b2=45mm3.2.2、低速斜齿-圆柱齿轮(1)择材料,确定精度等级及许用应力小齿轮硬度为217-255HB取235-250 H

9、B大齿轮硬度为162-217 HB取190-215 HB选级精度5-16b (2)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查5-17得1.11.3取1.0(3)按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心距式中 初取暂取 圆整取a=140mm一般取取标准模数取 实际传动比:传动比误差:故在范围内与相近,故、可不修正(4)验证圆周速度故满足要求(5) 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由5-3 按8级精度查取5-4b 齿宽:则查5-7a 得:按8级精度查5-4得:齿轮分度圆直径:齿顶圆直径: 齿轮基圆直径:齿顶圆压力角:由5-4得: 由5-18得:故安全主要参数:(6)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按、查5-14 查5-15 查5-19 由5-13得 查5-1

10、8 由5-47 由5-4故安全 故安全(7)齿轮的几何参数d1=76.67mm d2=204.46mm da1=81.67mm da2=209.46mm df1=70.42mm df2=198.21mm a=140mm b1=60mm b2=55mm 四、轴的设计计算4.1轴的强度计算4.1.1轴的材料选用45号优质碳素钢,调质处理。机械性能查8-1:4.1.2按扭转强度初步计算轴径 考虑到安装联轴器需开键槽,将直径加大并取标准值, 所以轴端直径取。4.2轴的结构设计4.2.1以的等径轴为基础设计 轴承按标准取35mm 轴承的定位轴肩取4.2.2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校核(1)力学模型 T=524

11、70Nmm (2)求齿轮上的力输出轴转矩: 周向力: 轴向力:径向力:(3)计算支承反力:水平支承反力: 垂直支承反力:(4)画弯矩图,转矩图,计算弯矩转矩:计算弯矩图:转矩按脉动循环变化处理: 6833(5)确定危险剖面,校核强度剖面的计算应力 剖面的计算应力 按8-3查。4.2.3按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轴强度 剖面疲劳安全系数校核 根据教材附表查取应力集中系数、绝对尺寸影响系数和表面质量系数根据: ,并取 ,取s=1.5-1.8,SS,所以满足要求。剖面疲劳强度安全系数校核同上,满足要求。五、滚动轴承的选择和寿命验算6滚动轴承的选择及寿命验算1.滚动轴承的选择 减速器中的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

12、荷,可采用深沟球轴承。 高速轴上按2.1-8标准可得轴直径35mm,可得轴承代号6207;2. 高速轴滚动轴承寿命验算R1=1602.16N R2=1820.60N A1=920.78N A2=5470.78N 载荷由1轴承承受 查2.5-1得 载荷由1轴承承受 A1/R1=0.575 e1=0.68 A1/R1 711.78,许用转矩n=2100r/min38.44r/min 设计体会 经过3周半的时间繁忙而愉快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一周的课程设计,我感到收益非浅:我通过手绘机械制图设计图纸,通过这次设计,不但使我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我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

13、用的能力。也使我知道了如何把这些知识结合在一起来使用,这些知识好象是一些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全面的掌握了这些知识,将来才能搞好设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斜齿轮轴的设计。现在只给了一些数据,其余的还要靠自己来查看手册来确定轴的直径和长度。因此,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了解了只有把理论与动手能力结合起来才是最完善的。看到三张图纸和一本厚厚的说明书我格外的高兴,有一种成就感。虽然着十来天累的视力模糊,有时饭都吃不上,但看到这些图,不但不觉的累了,而且好象有一股非常愿意干的劲头。最使我难忘的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我们不但向他学到了很多知识而更主要的是我们在他身上学到了一种高度的敬业精神。这些都会使我们终身受益的。参考资料目录1、 巩云鹏,田万禄,张祖立、黄秋波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6年2、 机械设计习题与设计实例 2006年9月3、 孙志礼、冷兴聚等编 机械设计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