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一、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肺癌(肺积)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第六分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肺癌临床常见证候: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肺癌诊疗方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
2、为非小细胞肺癌。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 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3 )心电图(4 )肿瘤标志物(5 )胸、腹部影像学检查(6 )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免疫功能检测、脑部影
3、像学检查、骨扫描等。(八)治疗方案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六君子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2 )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麦味地黄汤加减,肺瘤平膏。(3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血府逐瘀汤加减、参七西黄散。(4 )痰热阻肺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金化痰汤加减。(5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加减,肺瘤平膏。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1 )肺脾气虚证:健脾补肺,益气化痰,参芪扶正注射液。(2 )肺肾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参麦注射液。(3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化瘀解毒,复方苦参注射液。(4 )痰热阻肺
4、证:清热化痰,祛湿散结,痰热清注射液。(5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生脉注射液。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胸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等。6 内科基础治疗7 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 咳嗽、咯痰或咯血、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缓解。2 病情稳定。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
5、肺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 职业: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 28 天,实际住院日:天年月日(第 2年月 日第3-14时间年月日(第 1 天)天(第 1天)周期)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口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口上级医师查房确定中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主要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参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照肺癌中医诊疗方案)口调整中药处方1-2 次口完成病程和查房记录诊疗口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及口书写病历工作口根据辅助检查结果,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口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确定治疗方案及日期口上级医生查房, 根据
6、病情口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交代口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治调整治疗方案病情及注意事项疗期间注意事项口完成病程和查房记录长期医嘱长期医嘱长期医嘱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分级护理口分级护理口分级护理口普食口普食口普食口中药辨证口服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剂口辨证使用中成药口辨证使用中成药口辨证使用中成药 (肺瘤平(肺瘤平膏、贞芪固本口外治法合剂、参七西黄散)膏、贞芪固本合剂、参七西重点黄散)临时医嘱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医嘱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口入院检查口外治法(中药外敷、中药熏洗)口外治法(中药外敷、中药口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熏洗)口针灸疗法(电针、温口肝功
7、能、肾功能、电解质口针灸疗法(电针、温和灸)和灸)口血糖、血脂、蛋白电泳。口其他疗法(中药灌肠、耳口其他疗法(中药灌肠、口心电图耳穴贴敷、中频)穴贴敷、中频)口肿瘤标志物临时医嘱临时医嘱口胸、腹部影像学检查口对症处理口血常规口支气管镜及病理学检查口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口其他检查口心电图口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口对症处理口辩证施膳口疼痛评分口入院介绍主要护理口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口指导陪护工作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口指导陪护工作工作口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口定时巡视病房口定时巡视病房措施口无口无口无病情变异口有,原因: 1.口有,原因: 1.口有,原因: 1.记录2.2.2.责任护士
8、签名医师签名年月日( 第 15-27 天)时间年月日(第 28 天,出院日)(第 2 周期)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主要口调整中药处方 1-2 次口住院医师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等口向诊疗口疗效、预后与出院评估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复查时间、工作门诊随诊、下一周期治疗时间口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长期医嘱口肿瘤科常规护理长期医嘱口分级护理口停用长期医嘱重点口普食临时医嘱医嘱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口出院带药口辨证使用中成药(肺瘤平膏、贞芪口门诊随访固本合剂、参七西黄散)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口外治法(中药外敷、中药熏洗)口针
9、灸疗法(电针、温和灸)口其他疗法(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临时医嘱口血常规口肝功能、肾功能口肿瘤标志物口心电图口对症处理要理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口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作主口指导陪护工作护工口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口定时巡视病房口无口无病情变异口有,原因: 1.口有,原因: 1.记录2.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肝癌 ( 原发性肝癌 ) 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一、肝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肝癌(肝积)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原发性肝癌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
10、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第六分册原发性肝癌 。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十一五 重点专科协作组肝癌诊疗方案”。肝癌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肝热血瘀证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肝癌诊疗方案”。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 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性肝癌的患者。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 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
11、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蛋白电泳(3 )心电图(4 )肿瘤标志物(5 )胸、腹部影像学检查(6 )病理学检查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免疫功能检测、 脑部影像学检查、 骨扫描等。(八)治疗方案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肝郁脾虚证:健脾益气,疏肝软坚,逍遥散合四君子汤加减;(2 )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茵陈蒿汤加减;(3 )肝热血瘀证:清肝凉血,解毒祛瘀,龙胆泻肝汤和下瘀血汤加减;(4 )脾虚湿困证:健脾益气,
12、利湿解毒,实脾饮加减;(5 )肝肾阴虚证:清热养阴,软坚散结,一贯煎加减。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1 )肝郁脾虚证:健脾益气,疏肝软坚。(2 )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去甲斑蝥注射液。(3 )肝热血瘀证:清肝凉血,解毒祛瘀,去甲斑蝥注射液。(4 )脾虚湿困证:健脾益气,利湿解毒,参芪扶正注射液。(5 )肝肾阴虚证:清热养阴,软坚散结,康莱特注射液。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腹水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穴位注射等。6. 内科基础治疗7
13、 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 胁痛、胁下症块、黄疸、鼓胀、消瘦等症状缓解。2. 病情稳定。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2. 合并有脏器转移者,退出本路径。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肝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肝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 职业: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 , 出院时间:年月日 , 标准住院日 28 天,实际住院日:天年月日年月 日时间年月日(第 1 天)(第 2天)第 3-14天(第 1 周期)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口询
14、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口上级医师查房确定主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口调整中药处方 1-2要次口完成病程和查房记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诊录口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口书写病历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疗口根据辅助检查结果,施口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确定治疗方案及日期工口上级医生查房,根据口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口向患者及家属交代作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代病情及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口完成病程和查房记录长期医嘱长期医嘱长期医嘱重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肿瘤科常规护理点口分级护理医口普食口中药辨证口服嘱口辨证使用中成药口外治法临时医嘱口入院检查口血常规、二便常规口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口血
15、糖、血脂、蛋白电泳口心电图口肿瘤标志物口胸、腹部影像学检查口病理学检查口其他检查口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口辩证施膳口疼痛评分口分级护理口分级护理口普食口普食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汤剂剂口辨证使用中成药(贞芪固本合剂、参七口辨证使用中成药(贞西黄散)芪固本合剂、参七西黄散)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口外治法(中药外敷、剂中药熏洗)口外治法(中药外敷、口针灸疗法(电针、温中药熏洗)和灸)口针灸疗法(电针、温口其他疗法(中药灌肠、和灸)耳穴贴敷、中频、穴位注射)口其他疗法(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临时医嘱穴位注射)口血常规临时医嘱口肝功能、肾功能、电口对症处理解质口心电图口对
16、症处理口入院介绍主要护理口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口指导陪护工作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口指导陪护工作工作口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口定时巡视病房口定时巡视病房措施口无口无口无病情变异口有,原因: 1.口有,原因: 1.口有,原因: 1.记录2.2.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年月日第 15-27 天(第 2 周期)年月日(第 28 天,出院日)主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要口调整中药处方1-2 次诊口疗效、预后与出院评估疗口上级医师查房,根据复查(血常规、肝工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确定患者是否作可以出院长期医嘱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分级护理重口普食点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医口
17、辨证使用中成药(贞芪固本合剂、参七嘱西黄散)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口住院医师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等口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复查时间、门诊随诊、下一周期治疗时间长期医嘱口停用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口出院带药口门诊随访口外治法(中药外敷、中药熏洗)口针灸疗法(电针、温和灸)口其他疗法(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穴位注射)临时医嘱口血常规口肝功能、肾功能口肿瘤标志物口心电图口对症处理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主要护理口指导陪护工作工作口定时巡视病房口无病情变异口有,原因: 1.记录2.责任护士口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口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口无口有,原因: 1.2.签名医师签名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路
18、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一、食管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噎嗝(食管癌)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食管癌。(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噎嗝(食管癌)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第一分册食管癌和贲门癌 。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治疗组制定的噎嗝病(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痰气阻隔证瘀血阻隔证阴虚热结证气虚阳微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噎嗝病(食管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噎嗝病和食管癌,以进食梗噎为主要症
19、状者。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 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噎嗝病和食管恶性肿瘤疾病患者。2.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 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3 )心电图(4 )肿瘤标志物(5 )胸、腹部影像学检查(6 )胃镜及病理学检查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免疫功能检测、 脑
20、部影像学检查、 骨扫描等。(八)治疗方案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痰气阻隔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旋覆代赭汤加减;(2 )痰瘀阻隔证:理气化痰,活血散瘀,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3 )阴虚热结证:滋养津液,泻热散结,增液汤加减;(4 )气虚阳微证:益气养血,健脾补肾,八珍汤加减;(5 )对症治疗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1 )痰气阻隔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鸦胆子有乳注射液;(2 )痰瘀阻隔证:理气散结,活血化瘀,复方苦参注射液,西黄丸;(3 )阴虚热结证:滋养津液,泻热散结,康莱特注射液参麦注射液;(4 )气虚阳微证:益气养血,健脾补肾,参附注射液;(5 )对症治疗
21、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止吐贴等),中药熏洗等外治法。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电针、温和灸等。5.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中药灌肠、耳穴贴敷、中频、穴位注射等。6. 内科基础治疗7. 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 吞咽困难、进食梗阻、疼痛等噎嗝的相关症状减轻或消失。2. 病情稳定。3. 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2. 合并有脏器及其他远处转移者,退出本路径。3.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二、食道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
22、对象:第一诊断为食管癌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 职业: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 , 出院时间:年月日 , 标准住院日 28 天,实际住院日:天年月日年月 日时间年月日(第 1 天)(第 2天)第 3-14天(第 1 周期)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口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口上级医师查房确定主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口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口调整中药处方 1-2要次口完成病程和查房记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诊录口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口书写病历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疗口根据辅助检查结果,施口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确定治疗方案及日期工口上级医生查房,根据口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口向患者及家属交代作病情调整治疗方
23、案代病情及注意事项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口完成病程和查房记录长期医嘱长期医嘱长期医嘱重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肿瘤科常规护理点口分级护理医口软食口中药辨证口服嘱口辨证使用中成药口外治法临时医嘱口入院检查口血常规、二便常规口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口血糖、血脂口心电图口肿瘤标志物口胸、腹部影像学检查口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口其他检查口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口辩证施膳口疼痛评分口分级护理口分级护理口软食口软食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汤剂剂口辨证使用中成药(贞芪固本合剂、参七口辨证使用中成药(贞西黄散)芪固本合剂、参七西黄散)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口外治法(中药外敷、剂中药熏洗)
24、口外治法(中药外敷、口针灸疗法(电针、温中药熏洗)和灸)口针灸疗法(电针、温口其他疗法(耳穴贴敷、和灸)中频、穴位注射)口其他疗法(耳穴贴临时医嘱敷、中频、穴位注射)口血常规临时医嘱口肝功能、肾功能、电口对症处理解质口心电图口对症处理口入院介绍主要护理口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口指导陪护工作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口指导陪护工作工作口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口定时巡视病房口定时巡视病房措施口无口无口无病情变异口有,原因: 1.口有,原因: 1.口有,原因: 1.记录2.2.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年月日第 15-27 天(第 2 周期)年月日(第 28 天,出院日)主口中医四诊信息
25、采集口进行中医证候判断要口调整中药处方1-2 次诊口疗效、预后与出院评估疗口上级医师查房,根据复查(血常规、肝工肾功能、心电图、胸部CT等)结果,确定作患者是否可以出院长期医嘱口肿瘤科常规护理口分级护理重口软食点口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医口辨证使用中成药(贞芪固本合剂、参七嘱西黄散)口辨证选择中药注射剂口住院医师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等口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复查时间、门诊随诊、下一周期治疗时间长期医嘱口停用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口出院带药口门诊随访口外治法(中药外敷、中药熏洗)口针灸疗法(电针、温和灸)口其他疗法(耳穴贴敷、中频、穴位注射)临时医嘱口血常规口肝功能、肾功能口肿瘤标志物口心电图
26、口对症处理口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主要护理口指导陪护工作工作口定时巡视病房口无病情变异口有,原因: 1.记录2.责任护士口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口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口无口有,原因: 1.2.签名医师签名肠癌(肠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肠癌。一、肠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肠癌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肠恶性肿瘤。(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中肠癌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第六分册肠癌。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肠癌诊疗方案”。肠癌临床常见证
27、候: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两亏证湿热内蕴证瘀毒内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肠癌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肠癌,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 28 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肠癌的患者。2 .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肿瘤科中医临床路径(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
28、蛋白电泳(3 )心电图(4 )肿瘤标志物(5 )胸、腹部影像学检查(6 )病理学检查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免疫功能检测、 脑部影像学检查、骨扫描等。(八)治疗方案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脾肾阳虚证:温阳健脾- 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贞芪固本合剂。(2 )肝肾阴虚证:滋阴补肝肾- 知柏地黄丸合清肠饮加减,贞芪固本合剂。(3 )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 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4 )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 四妙散合葛根芩连汤加减。(5 )瘀毒内结证:化瘀软坚- 膈下逐瘀汤加减。2 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1 )脾肾阳虚证:温阳健脾- 参芪扶正注射液。(2 )肝肾阴虚证:滋阴补肝肾- 参麦注射液。(3 )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 生脉注射液。(4 )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 痰热清注射液。(5 )瘀毒内结证:化瘀软坚- 去甲斑蝥注射液。3 外治法:根据病情选择贴敷疗法(止痛贴等)、中药熨烫等外治法。4 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