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85654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6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材厂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市*镇*木材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三月项目名称:*市*镇*木材加工项目建设单位:*市*镇*木材加工场编制单位:*有限公司证书号: *市*镇*木材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总 论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建设单位11.1.3 项目建设地点11.1.4 项目编制单位11.2 编写依据11.3 研究范围21.4 项目概况21.4.1 建设规模和内容21.4.2 进度计划31.4.3 环保措施31.4.4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31.4.5 经济效益31.4.6 社会效益41.5 结论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62.1 项目出的建设背景

2、62.1.1 我国林木业发展概况62.1.2 规划政策环境72.2 建设必要性10第三章市场分析123.1 建筑模板市场分析123.2 市场预测133.3 市场竞争力分析13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54.1 项目选址154.1.1 选址原则154.1.2 建设地点154.1.3 项目建设地点154.2 自然条件164.2.1 地理位置164.2.2 资源优势174.2.3 经济建设194.2.4 抗震设防204.2.5 交通概况20第五章工程方案设计235.1 建设规模235.2 建设内容235.3 工程方案235.4 工艺方案265.4.1 产品方案265.4.2 生产工艺流程265.4.

3、3 设备选型285.4.4 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动力分析29第六章总图布置及公用辅助工程316.1 总图布置316.1.1 总图布置原则316.1.2 总平面布置316.2 消防安全方案336.3 供电技术方案346.4 给排水技术方案356.5 通讯技术方案35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377.1 环境评价标准377.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77.2.1 主要污染源377.2.2 项目建设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377.2.3 生产期环境影响分析387.3 污染治理措施及效果407.4 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结论41第八章能源消耗、综合利用及节能428.1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428.1.1 能源选用原则4

4、28.1.2 能源供应条件428.2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428.3 能耗指标438.3.1 能源消耗种类438.3.2 能源消耗量计算438.4 节能措施44第九章劳动安全与消防459.1 木材加工场的火灾危险性459.1.1 原木堆场的火灾危险性459.1.2 加工成才的火灾危险性459.2 木材加工过程中的防火要求479.2.1 木材干燥工序的火灾预防479.2.2 制材的防火要求479.3 成材加工的防火措施489.4 木材加工场的消防设施499.4.1 设计依据499.4.2 消防设计499.4.3 报警设施519.4.4 灭火设施51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310.1 工程实

5、施条件及内容5310.2 工程进度计划53第十一章项目招投标5511.1 招标原则5511.2 招标依据5511.3 招标条件5511.4 招标方式5511.5 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5611.6 招标程序5611.6.1 招标5611.6.2 投标5711.6.3 开标、评标和中标5811.6.4 招标内容58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012.1 投资估算6012.1.1 投资估算范围6012.1.2 投资估算的依据6012.1.3 编制方法6012.1.4 项目总投资估算6112.1.5 建设投资估算6112.2 资金筹措方案与使用计划62第十三章财务分析6313.1 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范

6、围6313.1.1 评价依据6313.1.2 评价原则6313.1.3 评价方法6313.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6313.3 销售收入、税金6413.3.1 销售收入6413.3.2 营业税金及附加6413.4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6513.4.1 项目总成本估算6513.4.2 经营成本估算6613.5 盈利能力分析6613.6 财务评价结论68第十四章风险分析7014.1 风险因素识别7014.2 不确定分析7014.2.1 盈亏平衡分析7014.2.2 敏感性分析7114.3 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7114.3.1 项目风险因素识别7214.3.2 项目风险防控措施72第十五章经济和社会效益分

7、析7515.1 项目建设对木材加工行业影响分析7515.2 利用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7615.3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76第十六章研究结论7716.1 结论7716.2 建议77*有限公司 8附表 附表1:投资估算表 附表2:设备投资估算表附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4: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5: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 附表6: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7: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表 附表8: 工资及福利估算表 附表9: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10:无形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11: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表 附表1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市*镇*木材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

8、建设单位1.1.1 项目名称*市*镇*木材加工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市*镇*木材加工场1.1.3 项目建设地点*市*镇洪建村南,枣安路北1.1.4 项目编制单位1.2 编制依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本)修正;关于发布和实施(国土资发200824号);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0821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1.3 研究范围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改革的决定及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和

9、深度,本报告对项目的选址与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通过对*市*镇*木材加工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对项目市场分析、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总图布置及公用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能源消耗、综合利用及节能、劳动安全与消防、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财务评价、风险分析、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评价,重点分析了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市场分析、工程建设方案以及经济社会效益等,为主管单位和建设单位对项目决策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完整的依据。1.4 项目概况1.4.1 建设规模和内容本项目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生产加工建筑模板、木托架和包装箱,项目用地面积4.8

10、8亩。本项目建设厂房、辅助生产用房等,购买主要仪器机械设备13台(套)。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建筑模板12万张,木托架和包装箱2万个。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617,新建厂房2473,改造办公室面积144。其中新建厂房面积包括:新建库房625,新建锯房300,新建生产车间750,新建摆板车间713,新建锅炉房75,新建卫生间10。以及项目区的道路及硬化、绿化工程等室外工程,室外给排水、电力、消防等基础设施工程。表1-1 项目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用地3255.024.88亩 2总建筑面积26172.1库房6252.2锯房3002.3生产车间7502.4摆板车间713

11、2.5锅炉房752.6办公区1443道路工程328 4绿化工程3205容积率0.800.86投资强度万元/公顷6155207建筑系数%80.130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所占比例%4.45%1.4.2 进度计划预计本项目建设期为10个月。1.4.3 环保措施项目实施以后,不会给项目区及其周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项目产生的废弃物、噪声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所有排放物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1.4.4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200.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7.6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2.74万元。项目资金来源:总投资为200.43万元,建设单位全部自筹。1.4.5 经济

12、效益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780.00万元,达产年税后净利润54.2万元。本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7.65%,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ic=11%),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详见下表。表格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200.4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77.69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2.742销售收入万元780.0达产年3总成本万元492.1达产年4税金及附加万元4.6达产年5增值税万元45.9达产年6所得税万元18.1达产年7净利润万元54.2达产年8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9.86税前9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3.01税后10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1

13、1%)万元235.40税前11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ic=11%)万元146.84税后12静态项目投资回收期年4.62税前,含建设期13静态项目投资回收期年5.46税后,含建设期14动态项目投资回收期年5.59税前,含建设期15动态项目投资回收期年7.06税后,含建设期16投资利润率27.117总投资收益率27.118投资利税率45.619盈亏平衡点52.91.4.6 社会效益通过引建筑模板、木托架和包装箱生产线,提高了当地木材加工能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具有显著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社会意义。1.5 结论1 本项目市场容量较大,目标市场明确,销售前景良好;2 项目

14、建设地点的周围环境良好,外部配套条件已落实;3 项目建设方案可行,原材料供应条件已落实;本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结构合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本项目符合*市总体发展规划和土地使用总体规划,项目建成后对于推动木材加工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我国林木业发展概况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同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对木材的潜在需求十分巨大。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下,木材却是少数几种严重短缺的产品。据2009年最新公布的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面

15、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尽管相比前几次清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木材刚性需求的增长。要解决好我国木材及林产品供需矛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源与节流并举,一方面要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条件,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渠道,增加木材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开发代用木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2009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切接见出席

16、会议的全体代表,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充分肯定了新中国60年来林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学分析了当前林业工作的形势任务,进一步确定里新时代林业的历史定位,深刻阐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部署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明确提出了支持林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强调了要切实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只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才能让农民充分利用林业生产资料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只有林业产业实现增效,农民群众才能增收,森林资源才能增长,才能最终实现兴林富民的改革目标。要按照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制定林业产业,尽快形成有区域特色、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力争在一下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在森林经营方面取得新突

17、破。森林经营即是林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也是林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对提高森林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引导农民的高收益,同时为发展林业产业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和技术,培育森林经营方面的典型,积累经验,作出示范。要在林业深加工方面取得突破。目前,我国林业深加工在整个林业产业中占有很大比重,是林业的主导产业,人造板、家具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很多产品科技含量还很低,附加值还不高。必须进一步向深加工迈进,不断丰富加工产品种类,进一步提升林业产品的档次。要大力扶持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开发,不断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市*镇木

18、材加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发展规划,有利于发挥当地林业和劳力等资源优势,带动劳动力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当地社会稳定。2.1.2 规划政策环境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二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19、,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市*镇*木材加工场的建设是对林产品的再加工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 “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国家林业局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林业发展“十二五”

20、规划重点任务(二)加快发展林业产业体系:加快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基地木材产出率、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需求、建立一批木材基地县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保障木材安全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单位面积木材年生长量达到一般人工林的2倍左右;大力提升林产工业,包括加快木材加工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林产化工业水平,大力发展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河南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河南省制订了河南省“十二五”林业发展

21、规划,规划重点任务(二)加速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立足我省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进一步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步伐,坚持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大力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抓好全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认证与监测管理工作,突出抓好速生丰产林基地、林纸林板一体化、名特优新经济林等原料基地建设,做大做强花卉苗木产业,着力培育木材加工业、经济林产品加工业等一批优势集中、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名牌产品,重点扶持一批骨干龙头企

22、业,切实优化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投资比例,从财政上拿出部分资金,奖励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推动全省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经济示范区、现代林业示范区和区域特色基地建设,完善林业市场功能,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林业产业体系,提高林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该项目属于木材加工工业符合河南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有利于发挥当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带动劳动力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产业政策*市*镇*木材加工项目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及2013年修订决定,项目建设符合鼓励类

23、第一项农林业第53条:木质复合材料、竹质工程材料生产及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目及2013年修订未对本产品准入标准进行限制,相关产品限制主要是限制类第一项项农林业第8条:以优质林木为原料的一次性木制品与木制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以及木竹加工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木竹加工项目。*市*镇*木材加工场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2.2 项目的提出*市及周边地区林业资源丰富,政府支持林业加工业的发展,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收购原木进行在加工,促进林业发展,增加当地收入,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减缓了城市建设中建筑材料紧张的的趋势。在此背景上,*市*镇*加工场提出了该项目建设,项

24、目达产后年产建筑模板12万张,木托架和包装箱2万个。2.3 建设必要性木材加工业以木材为原料,主要用机械或化学方法进行的加工,其产品仍保持木材的基本特性。在森林工业中,木材加工业和林产化学加工同为森林采伐运输的后续工业,是木材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部门。 木材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自古至今都被列为重要的原材料。木材工业由于能源消耗低,污染少,资源有再生性,在国民经济中也占重要地位。现在产品已从原木的初加工品如电杆、坑木、枕木和各种锯材,发展到成材的再加工品如建筑构件、家具、车辆、船舶、文体用品、包装容器等木制品,以至木材的再造加工品即各种人造板、胶

25、合木等,从而使木材工业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市*镇*木材加工场当地林业资源丰富,项目的建设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不仅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符合国家加快林业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壮大发展当地林业的需要。项目区*镇是平原绿化示范县。*镇林业资源丰富,林业是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推进林业资源的深加工,促进贸工林、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加速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的根本性转变,促使全县林业产业与社会生态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项目的建设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的需要。发展林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可以深化产品的加工、进行资源的综合开发,保护环境;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会

26、增加和腊肠林业产业链条,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可谓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项目的建设是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组建以来,主要是依靠自身积累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公司管理层的预期,公司发展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具有持续的高速增长能力。公司把发展成为在河南建筑模板行业内最好的制造商和供应商为目标,并逐步进入建材材料行业的综合性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格局。因此,*市*镇*木材加工场项目的建设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木材加工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适应周边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发挥*镇的资源优势,是*镇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动力。本

27、项目的顺利实施,必将带动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富农强农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第三章 市场分析3.1 建筑模板市场分析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也是资源、能源依赖性原材料工业,属国家重点节能领域。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建材生产和消费国,但是,我国建材工业实在长期短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产业结构路后、能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废弃物排放量大。上世纪80年代至今,20多年来,由于大量生产胶合板材,木材砍伐严重(生产胶合板都采用直径26cm以上原木),许多胶合板企业由于原材供应不上,部分企业转产,大部分企业靠进口材来生产。建筑木

28、板生产企业很少。近年来,由于建筑木板行业技术的提高,工艺的改进,过去采用有卡轴旋节机,木芯都在1216cm,现在采用无卡旋切机,木芯只有3cm,木材利用率大大的提高,原木直径在8cm以上都可以进行旋切单板,原料来源更加广泛。胶合板生产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又发展起来。2004年,胶合板出口达到1070万m3,同比增长了13.84,我国由进口胶合板大国变为出口大国。目前,生产企业达到5000多个,大多数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福建、广东和东北地区。进入21世纪后,中国政府就已经提出加快城市化和小城镇化建设步伐,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便进一步拉动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领域。国家的这一

29、举措,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住宅建设,因而会使与住宅相关的行业得到发展。国务院根据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住宅产业化,这一举措将带动与住宅配套几万种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产业化。中国建筑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建筑模板是建筑业中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易耗品,在可预见的几年内,是难以被替代的。由于施工方便、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在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就*地区市场来看,根据其建筑完工面积,一年至少耗用200万张建筑模板。因此,建筑模板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广阔。3.2 市场预测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建材产品的需求仍在持续。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

30、以为继,建材工业必须转变以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全面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最大限度的改善和保护环境,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资粮和效益,加快建材工业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建材工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胶合板质轻,握钉力强,不易变形,已广泛用于家具制造和建筑工程上,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房地产和家具工业的持续增长,给建筑木板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人造板工业发展很快,产量不断提高,但人均年占用量仅为0.014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0.024立方米的58,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对人造板的消费需求量为4180万立方米,由此看来,建筑木板

31、工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中部的崛起,河南建筑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建筑模板的市场需求具有很大缺口。*市*镇*木材加工场抓住此机遇,利用当地林业资源优势,生产建筑模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3.3 市场竞争力分析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河南建材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事情,竞争日趋激烈,本项目建成投产后不可避免的受到竞争者的攻击。在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面前,*木材加工项目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利用当地充裕的能源资源,以良好的经营策略,优质的产品必将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席之地。优势本项目位于当地林业资源丰富,*市*镇洪建村南,枣安路北建场。当地林业资源丰富。项目所在地周边为城市干道围合,省道220、

32、叶舞高速从此经过,公共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林业的发展,项目具有良好的前景。*木材加工厂,引进成熟设备,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廉,标准规格满足市场需求。劣势*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总量相对落后,工业水平比较低。项目周边区域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未建设完全。机遇国家加快木材加工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林产化工业水平,为木材加工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该项目建设符合“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有利于发挥当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带动劳动力就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挑战来自内部的挑战:*市地区间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现有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已成为今后河南中部地区相互

33、融合、协调发展的障碍,今后本地区各板块的产业发展方向、城市发展定位和相互之间关系都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地区协调发展与建设面临巨大挑战。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 项目选址4.1.1 选址原则本项目选址依据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等法规、标准和拟建项目生产过程的有害因素危害状况,结合建设地点的规划与现状,水文、地质、气象等因素以及为保障和促进人群健康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同时考虑以下选址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布置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尽量选择离木材等资源较近的地方办厂,可以大大节约原料运费;选择水电、交通便利之地,可以尽快地投入建设及生产运营;尽量选择租赁原有

34、闲置厂房、场地,这样可以避免占用耕地并降低投资成本;注意环保,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查研究多个场址,进行科学分析和比选。4.1.2 建设地点4.1.3 项目建设地点根据以上场址选择原则,*市*镇*木材加工场经多次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先后对多个建设场址进行调研、考察,经综合分析,最终选定*市*镇洪建村南,枣安路北建场。详见下图:项目所在地图4-1 项目选址位置地理位置图选址周边未有军事基地,不影响军事设施安全。选址地未有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风景名胜等文物,不造成相关影响。项目建设不影响场址周边的防洪和排涝设施。项目选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基础

35、配套设施完善,是理想的建设场所。并且在原材料、人力资源、交通运输方面均有利于项目的建设实施,完全符合本项目选址的要求。4.2 自然条件4.2.1 地理位置河南省*市,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位于河南中部,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面积645.67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朱兰、垭口、寺坡、院岭、矿建5个街道办事处和*、武功、庙街、铁山、杨庄5乡及尚店、八台、尹集3镇。市人民政府驻地垭口。全市有回族、满族、苗族、白族、壮族、彝族、蒙古族等27个民族成份,其中以汉族最多,占总人口的99%。地理座标为北纬33 0800至33 2525、东径113 2127至113 4051,市

36、域南北长32.19公里,东西宽30.10公里。地处暧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9,自然降水偏丰,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风向以西南为多。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有滚河、淃河、韦河、甘江河等。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地势呈西北、东南高,东北、西南低。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201.4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1.2%;海拔100米 - 200米的岗地278.28平方公里,占43.1%;海拔300米- 500米的浅山区54.24平方公里,占8.4%;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区19.37平方公里,占3%。 全市土地总面积94.56万亩,其中耕

37、地面积33.03万亩。*镇位于河南省*市最北部,全镇辖39个行政村,总面积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万亩,总人口5.3万人。地处*、漯河、驻马店三市交汇处,是*市平原大镇、农业强镇、北部门户。南有滚河环绕,北有韦河束腰,焦桐、宁洛高速两侧延伸,省道七蚁线纵贯南北,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以“两个集中”(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统揽全局,以项目建设为根本支撑,高标准建成了农村新型社区枣园社区,流转土地近3万亩,境内拥有海明集团等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7家,初步形成了以造纸、化工、面粉、食品、钢铁、兔毛交易、畜牧养殖为主的七大支柱经济体系,

38、2012年财政收入12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52元,镇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6年位居*市前20强。4.2.2 资源优势土地资源2012年,*市土地总面积62931.88公顷。2012年根据国家土地分类面积标准:耕地23453.93公顷,占总面积的37.32%,园地147.08公顷,占总面积的0.24%,林地18115.65公顷,占总面积的28.79%,草地5282.46公顷,占总面积的8.39%,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776.91公顷,占总面积的12.36%,交通运输用地1487.87公顷,占总面积的2.36%,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5235.43公顷占总面积的8.32%,其他土地1399.22公

39、顷,占总面积的2.22%。气候资源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30小时,最多年份为2473.4小时,最少为1962.8小时。一年之中,日照数以6月及8月最多,分别为236.6小时和227.5小时;2月最少,为143.3小时。全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8.4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之中,6月份最多,为13.98千卡/平方厘米;1月份最少,为6.42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光合有效辐射总量为58.27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之中,6月份最多,为6.85千卡/平方厘米。全市自然降水偏丰。夏季雨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47%53%;冬季占6%9%;春秋两季各占20%左右。冬春少雨季节,中部地区降水量平均为296.8毫米,对

40、越冬作物十分有利。历年平均风速2.2米/秒,相当二级,六级以上大风全年平均有15天,风能资源未有效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市植被区系属暖温带阔叶落叶林区域,植被类型主要为阔叶落叶林和常绿针叶阔叶林的混交林。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除了在偏远山区尚有面积不大的天然林外,多数为人工改造的林地。丘陵区天然林极少,大部分是人工栽培的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1.92%,其中国营林区为71.93%。全市野生植物可分为3门,8纲,174科,711属,1360种。全国西南、华中、华东、华北、西北、东北等大区系的植物在境内均有生长。据*市林业局1997年1999年组织的调查,发现野生动物兽类

41、、鸟类、爬行类、两栖类4类共24目,55科,199种。4.2.3 经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发挥产业载体拉动作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完善综合配套设施,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区规模、功能和内涵,促进节约集约,推进产城互动。建成天然气入区二期、通讯线路入企二期、供电三期、二期路网、三期路网、生活用水二期管网、综合服务中心、龙山大道西进及马鞍山大道北进工程。开工建设诚海中心服务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院岭东路、公租房一期、上曹中心社区三期项目,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亿元,征用建设用地2000亩。入驻企业总数达到37家,从业人员3.8万人,

42、营业收入270亿元,利税18亿元。发挥工业项目带动作用。重点抓好总投资80亿元的25个重点工业项目。优先发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提升集群规模和水平,建成腾*铁、神州重工金属复合材料、金马钢加物流东区、诚海纺织服装园一期2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公司100吨炼钢转炉和中铝六冶装备制造基地一期等6大项目;开工建设聚金源机制一期、不锈钢复合板园区一期、冶金工业园二期、金海洋纺织、易源科纺二期、诚海纺织服装工业园二期、诚海高新科技园一期和金马钢加物流南区等8大项目。引导镇域经济健康发展,壮大乡镇经济实力,建成汽车轮毂生产线和恒瑜、腾达石材生产项目。开工建设金盛泰实业钛精选、中加矿业二期、群旺工业纸板二

43、期、宏威电力箱柜、宇铜钢加、华辰重力钢板支架、豫广重工风电机组配件和中科联合电磁项目。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亿元,增长13%。发挥自主创新推动作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全年完成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200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分别增长13%和26%。加强科技成果鉴定和专利申请工作。实施科技计划和服务项目。加快培育中加公司、银龙集团、海明集团、瑞祥牧业4家上市后备企业,力争“十二五”期间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深入推进“质量兴市”战略,积极争创省长质量奖,继续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活动。加大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44、引导行业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4.2.4 抗震设防该区地质结构稳定,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文件规定,项目所在场地按6度地震设防,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4.2.5 交通概况叶舞高速公路建设叶舞高速公路是河南省高速公路规划项目-焦(作)桐(柏)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属省、*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焦(作)桐(柏)高速公路线路走向为:北起焦作,向南经高速公路网,跨*的叶县、*和驻马店的泌阳县至桐柏,向南再延伸至湖北的随州。叶舞高速公路是由*叶舞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的项目,北起许平南高速和南洛高速在叶县的交叉口东约3公里处,向南由辛店乡入*市。*段路线全长25.6公里,标准为双向六车道,总投资约12亿元,由北向南途经*市的庙街、杨庄、尚店等3个乡镇,冷岗、山和庄等18个行政村。2009年2月11日,叶舞高速*段开工奠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