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57368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万吨年EG清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41.1 概述41.1.1 项目名称41.1.2 项目性质41.1.3 企业法人41.1.4 项目建设地41.1.5 编制依据41.1.6 编制原则51.1.7 项目背景51.1.8 发展历程61.1.9 建设意义7第二章 市场分析92.1 对乙二醇简介92.2 生产方法92.2.1 合成气直接合成92.2.2合成气经甲醇甲醛合成9 2.2.3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得.102.3对乙二醇市场分析102.3.1 国内发展现状102.3.2进出口情况14 2.3.3国内生产乙二醇分布图.172.4 市场风险分析182.4.1 产品价格风险182.4.2 政策风险182.4.3 人员风险1

2、82.4.4 财产安全风险182.4.5化工安全风险182.5 风险对策与反馈182.5.1 经营风险对策182.5.2 行业风险对策182.5.3 财产风险18第三章 工程项目设计193.1 生产方法193.2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工艺19 3.2.1生产原理20 3.2.2步骤介绍20 3.2. 3 草酸酯制乙二醇优势21 3.2. 4工业化影响因素.22 3.2.5主要的工艺特点.22第四章 原料选择及路线244.1原料的选择.244.1.1 原料的选择标准244.2辅助原材料选择244.3原材料供应路线25第五章 与企业的系统集成方案265.1 概述265.2 编制依据275.3 公司组建

3、方式275.3.1 公司组建方式分析285.3.2 公司组建方案295.4 企业的资源共享方案295.4.1 概述295.4.2 原材料链295.4.3 人力资源295.4.4 公用工程29第六章 厂址选择306.1 概述316.2 厂区选择基本原则316.3 厂址选择地326.3.1地理优势32 6.3.2地貌.32 6.3.3地质.32 6.3.4气候.33 6.3.5水文.33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33 7.1投资编制估算依据34 7.1.2 投资编制估算说明34 7.1.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35 7.1.4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38 7.1.5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38 7.1

4、.6建设投资估算.40 7.1.7流动资金估算.43 7.2资金筹备.45 7.2.1资金来源.45 7.2.2项目本金.45 7.2.3项目贷款资金.46 7.2.4资金运筹计算.467.3财务评价.46 7.3.1财务评价依据.47 7.3.2生产成本.47 7.3.3直接工资及其他直接支出费用.48 7.3.4固定资产折旧费.48 7.3.5无形资产及其他费用.48 7.3.6维修费及其他费用.48 7.3.7管理费用.48 7.3.8销售费用.49 7.3.9计算期和生产负荷.497.4利润.49第八章 经济评价.498.1累计现金流量.50 8.1.1累计现金流量.50 8.1.2评

5、价的主要指标.508.2不确定分析.50 8.2.1盈亏平衡点.508.3敏感性分析.53 第一章 总论1.1 概述1.1.1 项目名称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山东淄博化工工业区用草酸酯制取乙二醇项目。1.1.2 项目性质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山东淄博化工工业区用草酸酯制取乙二醇60万吨/年项目的主体工程;经营体制及管理机制采用现代企业机制,按公司制进行经营和管理。公司制企业具有以下优点:具有无限寿命、对股东的有限责任、所有权的流动性强以及资本市场的优越地位。1.1.3 企业法人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分公司1.1.4 项目建设地山东淄博化工工业园区1.1.5 编制依据(1)

6、2014年“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第八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指导书;(2) 国家地区建设、税收等有关法律、法规;(3) 山东淄博工业园区地理、人文、经济等因素;(4) 发改投资20061325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6) 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化工部2005年修订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修订本)及有关专业的国家标准; (7) 项目建议书及其审批文件。 1.1.6 编制原则1)认真贯

7、彻落实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政策、法规,合理安排建设周期,严格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和投资; 2)严格遵循现行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等有关规定、规范,保障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3)产品生产和质量指标符合国家及地方颁发的各项相关标准; 4)注重环境保护,设计中选用清洁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三废”排放,同时采用行之有效的“三废”治理措施,严格执行“三废”治理、“三同时”的方针; 5)坚持体现“社会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行业、地区的发展规划,在项目调查、选择中对项目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证。 1.1.7 项目背景主要用于制聚

8、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生产合成树脂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生产醇酸树脂、表面活性剂、乙二醛及炸药,也用作防冻剂。除用作汽车用防冻剂外,还用于工业冷量的输送,一般称呼为载冷剂。乙二醇在用做载冷剂时应该注意;1,其冰点随着乙二醇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变化而变化,浓度在59以下时,水溶液中乙二醇浓度升高冰点降低,但浓度超过59后,随着乙二醇浓度的升高,其冰点呈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100时,其洋点上升至-1

9、3,这就是浓缩型防冻液(防冻液母液)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的一条重要原因,必须引起使用者的注意。2,乙二醇含有羟基,长期在摄氏度摄氏度下工作,容易氧化成酸,对水箱、水套造成腐蚀而使之渗漏。因此,在配制的防冻液中,还必须有防腐剂,以防止对钢铁、铝的腐蚀和水垢的生成。3,乙二醇本身是相对活跃的物质,容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进一步氧化成聚合物有机酸(通常所说的油泥),形成十分粘重的物质,沉积后容易结垢;另乙二醇与氧气反应,生成微量的甲酸和乙酸。1.1.8 发展历程2011年我国乙二醇产能已达357.8万吨/年,相比2008年产能提高近140万吨/年。近两年,我国仍有多套新建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尤其是煤制

10、乙二醇生产装置发展迅速。2013年1月,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电石炉尾气建设的5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投产;2月,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全资子公司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5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国内首个由甲醇制乙二醇的工厂,该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艺进行生产,具有清洁高效、低碳、“三废”排放少等优点;7月,中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公司80万吨/年乙烯项目主体装置28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年。由于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而有多家企业准备新建或扩建乙二

11、醇生产装置。在20132016年新建或者扩建项目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的项目大都采用石油乙烯路线,装置新增生产能力约为152万吨/年。由于煤制乙二醇相比煤制油、煤制烯烃的投资要少得多,产业链也比后两者短,市场需求明确,准入门槛低,推广起来更加容易,加上发展煤或天然气通过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特点,是国家鼓励类示范性项目,因而掀起了项目投资热。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建或者计划建设的煤制备乙二醇装置生产能力约600万吨/年,但由于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为自创技术,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工业运行考验,技术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因而,装置完全建成投产的可能性不大。在众多的煤化工制备乙二醇

12、项目中,2016年以前最多50%产能能够建成投产。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最多能够达到约950万吨/年。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3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346.2万吨,2007年增加到658.3万吨,2012年进一步增加到1097.8万吨,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8%。近几年,虽然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有较大提高,但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产品自给率仍较低,2012年仅为27.5%。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93.0%,其中大部分用于纤维,小部分用于片基、薄膜与瓶子。另外7.0%主要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

13、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我国聚酯产业目前产能过剩严重,装置开工率逐年下降,一些小企业逐步退出竞争。另外,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量减少,对乙二醇等原料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我国纺织行业还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生产原料、能源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将会放缓,由此将会导致对乙二醇需求量的减少。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乙二醇在防冻液上的应用量将会有所增长。1.1.9 建设意义1.1.9.2 未来对二甲苯行业技术开发方向(一)提高现有装置经济性,新建大规模生产装置考虑采用先进技术对现

14、有的乙二醇生产装置进行挖潜改造,扩大装置生产规模,提高现有装置的经济性和竞争力。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再新建几套生产规模在3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以扩大生产规模,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提高我国乙二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新建乙二醇项目一定要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慎重决策,不可一哄而上。(二)完善现有生产技术,积极开发新技术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工艺主要是石油乙烯法,石油乙烯法生产乙二醇技术今后重点是开发和使用新型高活性、高选择性及高稳定性催化剂。煤制备乙二醇技术的工作重点是应该加大该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解决现有合成气羰化加氢生产乙二醇技术的难点和瓶颈,实现现有装置的满负荷

15、运行,酌情开展新的示范。依托大型示范工程,重点解决草酸二甲酯合成反应器和草酸二甲酯加氢反应器等主要设备放大、合成水处理与回用、乙二醇精馏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等问题。对于煤制乙二醇企业,低热值廉价煤炭原料(例如褐煤)以及低成本合成气的稳定供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考虑到产品的市场容量、投资规模及成本竞争力,对煤制乙二醇的大规模推广仍需十分谨慎。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该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指导发展,以避免企业之间进行盲目新建或扩建装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无序竞争。同时,应该积极开发乙二醇生产新技术。我国乙二醇装置只有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采用自主开发的技术,其余装置均采用国外引进乙烯路线,因此需要进

16、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尤其是在环氧乙烷催化水合法、碳酸乙烯酯法、合成气直接合成法、纤维素催化转化法合成乙二醇技术开发方面,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和高校已经具有较好的基础,取得了较大进展,应该持续开展并早日取得突破,形成自有技术,以推动我国乙二醇生产技术和聚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1.1.9.3 总体行业十二五整体规划及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主要农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第

17、一,可以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大国。这是13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努力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值得为之自豪。但另一方面,我国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地区发展差距偏大,经济发展中还有诸多结构性矛盾有待解决,对此又要高度警醒。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道路仍然曲折。一方面,我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而支持我国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的各方面优势有可能逐步弱化。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些瓶颈制约,

18、为“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要指出的是,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的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这应该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最大优势。首先,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整体水平仍比较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激发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为我国经济较快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其次,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已经进入居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时期。服务业的比重和地位将不断提高,高附加值和高技术产业比重将不断上升,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将快速发展,创造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19、再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都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和增长的潜力。中国基础设施不单纯是量的扩张,将更加注重质和层次的提高。节能环保领域和“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此外,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完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方兴未艾,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乙二醇(EG)俗名甘醇,化学式 HOCH2CH2OH是具有粘性,无色,无嗅,无色和不挥发的液体,吸水性强,有甜味,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聚酯纤维,防冻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等,也用于配置低凝固点冷却液(发动机用),还可直接用作溶

20、剂。另外,在烟草工业,纺织工业和化妆业也有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乙二醇的生产力已经过剩,而我国的产能和产量仍不能满足需求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开发利用前景广阔。2.2 生产方法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两大类,石油路线是乙烯为原料,经环氧乙烷制取乙二醇,非石油路线以天然气或煤为初始原料制取合成气,再用合成气通过直接或间接合成法器制取乙二醇。由于石油资源日益短缺,油价增长迅猛,非石油路线制取乙二醇成本优势明显,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2.1合成气直接合成法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方程式2CO2+3H2=C2H6O2该工艺需要经过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运

21、行,催化剂的选择是该工艺的技术关键,常用的催化剂有钴,钌,钌铑等催化体系。该工艺在理论上具有最佳的经济价值,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开发之中,由于该工艺压力需求较高,副产物较多,催化剂回收率较低,产品分离困难,距离实现工业化仍然有一段很大的距离。2.2.2合成气经甲醇,甲醛间接合成乙二醇。 由于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难度较大,采用合成气先合成甲醇和甲醛间接合成乙二醇的方法,就成为目前研究开发的重点之一。目前经甲醇,甲醛间接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路线主要有:甲醛羰化法,甲醛氢甲酰化法,甲醇二聚法,甲醛电化二聚法,甲醛和甲酸甲酯偶联法等。 甲醛羰化法以甲醛,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合成羟基

22、乙酸,然后羟基乙酸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再进一步加氢生成乙二醇。该法主要的缺点是以硫酸和氢氟酸为羟基化催化剂,污染和设备腐蚀比较严重,并且催化加氢的研制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甲醛氢甲酰化法是在钴和铑催化剂作用下,使甲醛与合成气甲醛合成气进行甲醛氢甲酰化制得羟基乙酸,然后加氢制得乙二醇,该法中原料甲醛来源成本较高,并且两步催化反应催化剂研究发展缓慢。 甲醇二聚法是通过自由基反应来实现的。在引发剂存在下由甲醇生成CH2OH自由基,然后两个自由基最终生成乙二醇。该法具有原料甲醇便宜易得,乙二醇收率较高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如果生产规模比较大,此工艺路线具有一定优越性。 甲醛电化加氢二聚法是以低浓度甲

23、醛水溶液为原料,反应在连续电解槽中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成本比较低,乙二醇收率为90%以上,缺点主要是耗电量大,如电力资源充足,利用该技术生产乙二醇应该是一条可行路线。 甲醛与甲酸甲酯偶联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是甲醛与甲酸甲酯进行缩合反应制得乙酸甲酯,然后加氢得到乙二醇。该方法的优点是原料价格低廉,而且资源丰富,无需贵金属作为催化剂,产品种类多,经济效益好,具有很好的产业推广价值2.2.3 合成气经草酸脂加氢制得乙二醇 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取乙二醇,主要原料为NO CO H2 醇类等,包括一氧化碳催化偶联合成草酸脂和草酸酯催化加氢两步反应, 反应原料是NO与O2生成三氧化二氮再利用乙醇和三氧

24、化二氮反应生成亚硝酸甲酯,在Pd催化作用下CO亚硝酸脂氧化偶联得到草酸二脂,草酸二酯再经催化加氢得到乙二醇。反应方程式:第一步:一氧化碳催化偶联合成草酸酯2CO+2RONO-(COOR)2+2NO2NO+1/2O2+2ROH-2RONO+H2O该步反应为CO和亚硝酸脂气相催化合成草酸酯,反应尾气中的NO气体和氧气以及醇类反应再生成亚硝酸脂回收利用。第二步:草酸酯催化加氢生成乙二醇(COOR)2+4H2-(CH2OH)2+ROH两步总反应方程式:2CO+1/2O2+4H2-(CH2OH)2+H2O该工艺路线为自封闭循环过程,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选择性高且稳定性好,所得产品质量好,三废污染少。只要

25、用煤和天然气制成的合成气(CO和H2)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就能合成乙二醇,应用前景广阔。2.3. 国内生产消费和市场情况2.3.1生产情况2011年我国乙二醇产能已达357.8万吨/年,相比2008年产能提高近140万吨/年。近两年,我国仍有多套新建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尤其是煤制乙二醇生产装置发展迅速。2013年1月,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利用电石炉尾气建设的5万吨/年乙二醇项目投产;2月,浙江天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全资子公司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5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成为国内首个由甲醇制乙二醇的工厂,该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工艺进行生产,具有清洁高

26、效、低碳、“三废”排放少等优点;7月,中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公司80万吨/年乙烯项目主体装置28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建成投产。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超过500万吨/年。由于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而有多家企业准备新建或扩建乙二醇生产装置。在20132016年新建或者扩建项目中,中石化和中石油的项目大都采用石油乙烯路线,装置新增生产能力约为152万吨/年。由于煤制乙二醇相比煤制油、煤制烯烃的投资要少得多,产业链也比后两者短,市场需求明确,准入门槛低,推广起来更加容易,加上发展煤或天然气通过合成气制备乙二醇,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特

27、点,是国家鼓励类示范性项目,因而掀起了项目投资热。据初步统计,目前在建或者计划建设的煤制备乙二醇装置生产能力约600万吨/年,但由于我国煤制乙二醇技术为自创技术,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工业运行考验,技术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因而,装置完全建成投产的可能性不大。在众多的煤化工制备乙二醇项目中,2016年以前最多50%产能能够建成投产。预计到2016年,我国乙二醇的总生产能力最多能够达到约950万吨/年。随着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乙二醇的消费量不断增加。2003年我国乙二醇的表观消费量只有346.2万吨,2007年增加到658.3万吨,2012年进一步增加到1097.8万吨,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28、10.8%。近几年,虽然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和产量有较大提高,但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产品自给率仍较低,2012年仅为27.5%。聚酯是我国乙二醇的主要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93.0%,其中大部分用于纤维,小部分用于片基、薄膜与瓶子。另外7.0%主要用于生产防冻剂、粘合剂、油漆溶剂、耐寒润滑油、表面活性剂以及聚酯多元醇等。我国聚酯产业目前产能过剩严重,装置开工率逐年下降,一些小企业逐步退出竞争。另外,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国纺织品的出口量减少,对乙二醇等原料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我国纺织行业还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生产原料、能源成本上升,环境资源约束等影响,未来

29、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将会放缓,由此将会导致对乙二醇需求量的减少。但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乙二醇在防冻液上的应用量将会有所增长。总之,今后几年,我国乙二醇的需求仍将有所增长,但幅度会放缓,预计2017年我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将达到1300万吨,届时的生产能力不会超过1000万吨/年,产不足需,仍需要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2014年我国乙二醇主要生产厂家万t/a 厂家名称 生产能力 投产年份 中石化 284.4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1) 8.0 1998 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 4.0 1996,现停产 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1) 26.2 1999 中

30、石化上海石油化工公司(1) 60.5 2002/2007 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2) 10.5 1996 天津联合化学有限公司(2) 6.2 1996 南京扬子-巴斯夫有限公司(1) 30.0 2005 中石化镇海炼化公司(3) 55.0 2010 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3) 36.0 2009 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公司(1) 28.0 2013 中国石化湖北化肥厂(4) 20.0 2014 中石油 82.9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2) 20.0 2007 抚顺石油化工公司(2) 6.0 2000 吉林石油化工公司(1) 15.9 1996/2002 独山子石油化工公司(1) 5.0 199

31、6/2002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2) 36.0 2014 中海油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 35.0 2006 其它 200.0 辽宁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1) 20.0 2010 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4) 20.0 2009 河南煤化新乡永金化工公司(4) 20.0 2012 河南煤化濮阳永金化工公司(4) 20.0 2012 河南煤化安阳永金化工公司(4) 20.0 2012 河南煤化洛阳永金化工公司(4) 20.0 2014 河南煤化商丘永金化工公司(4) 20.0 2014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5) 5.0 2013 浙江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6) 50

32、.0 2013 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5) 5.0 2012 合计 602.3 注:生产工艺(1) SD氧化法;(2) Shell氧化法;(3) DOW化学工艺;(4)煤化工;(5)合成气制乙二醇;(6) MTO甲醇法。 2.3.2进出口情况2014年2月我国乙二醇进出口数据统计 单位:吨,万美元,美元 2014年2月我国MEG进口量在64.2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7万吨,环比今年1月份减少29.4万吨;2月份进口平均单价为1015.15美元/吨,较1月份下降43.37美元/吨,乙二醇进口在1月份大幅上涨之后快速回落至合理水平。 1月份受国外厂家年底集中清罐出货影响,港口远洋货到港集中,加

33、之受国家外管局发布文件,对贸易公司开转口信用证及美金卖人民币方式的融资方式多有限制。使得保税货源大量报关入境,乙二醇1月份进口达近年来最高点,二月份虽相对大幅下滑但仍位于全年高位,后续美国与中国套利窗口基本处于关闭状态,后期到港量将逐步减少,报关货源相对下滑。 对于化纤的主要原料乙二醇仍维持70%以上的进口依存度,多因国内资源及技术的制约,我国乙二醇发展缓慢,而近年来随着煤质乙二醇的兴起使得国内供应比重逐步增加,而多受技术壁垒影响下国内煤制乙二醇装置多维持相对偏低的开工率,后续技术攻关仍是乙二醇发展的关键。而另一主要化纤原料产品PTA面临的是国内产能过剩的局面,后期仍将陆续有新PTA装置开启,未来三年,PTA产能过剩现象依旧较为严重,涨跌乏力,续投增多竞争加剧,进口依存度继续下降,整体供大于求,生产利润空间有限,贸易活跃度降低。 目前多受人民币贬值影响,乙二醇进口市场操作积极性降低,加之上游成本表现坚挺,部分工厂表示面临亏损,后续国外工厂多有检修计划,乙二醇后续进口量或将维持走低态势。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