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85782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获奖】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武汉广电互动电视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入们要求用更先进、更合 适的手段来分享社会的文明成就,人们需要用一种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方式来 欣赏影视节网,希望能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自主地观看所需要的节目、查阅所 需要的音视频资料以及获得各种便利的数据服务。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I P T V 已经作好了准备,它令人神往的新颖功能召唤着每一个消费者。 丽与此阉时,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已写入我国的“十一 五“ 发展规划,在融合的大背景下,I P T V 业务作为三网融合的切入点,不禁成 为广电业和电信业竞争的主战场。

2、我国的I P T V 产业,在经历了2 0 0 4 年的萌芽、 2 0 0 5 年的博弈、2 0 0 6 年的曲折、2 0 0 7 年的破冰后,在不断的探索的过程中发 展壮大。由于标准的I P T V 业务与广电的互动电视业务的同质性,广电业与电信 业的竞争随之不断升级。面对强大的竞争者,以及三网融合的必然趋势,广电 的互动业务的发展决定了将来整个行业的命运。 本文从I P T V 的基本内涵及营运特征出发,在介绍国外I P T V 业务发展状况 及国内典型的业务营运模式的之后,对广电行业发展互动电视业务的重要性进 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采用S W O T 方法对广电行业发展互动电视业

3、务 与电信I P T V 业务竞争的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嚣进行了 简单的分析。随后,本文从技术和财务两个方面,对武汉广电开展互动电视业 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得出了广电业发展互动电视业务不仅重要,两且可行 的结论。最后文章结合互动电视的业务特点,分析了广电业发展互动电视业务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广电业、I P T V 、互动电视、重要性、可行性 R e s e a r c hO i lt h eI m o o r t a n c ea n dF e a s i b i l i 毋o fW h a n R a d i oa n dT e l e

4、v i s i o nN e tC o L t d sI n t e r a c t i v eT V B u s i n e s s 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a d v a n c e m e n to fo u rs o c i e t y ,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p r o d u c t i v i t ya n dt h e a c c u m u l a t i o no fk n o w l e d g e ,h u m a nb e i n g sr e q u i r em o r ea d v a n c

5、 e da n dm o r ea p p r o p r i a t e m e a n st os h a r e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o fc i v i l i z a t i o n , p e o p l en e e dam o r ec o n v e n i e n ta n dm o r e h u m a n ew a yt oe n j o yT vp r o g r a m s ,a n dt h e yh o p et h e yC a nw a t c ht h e i ro w np r o g r a m s , c o n

6、s u l ta u d i oa n dv i d e o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o b t a i nt h ed a t as e r v i c e sw i t h o u ta n yt e m p o r a la n d g e o g r a p h i c a lr e s t r i c t i o n s I no r d e rt om e e tt h i sd e m a n d , I P T Vh a sb e e nr e a d y ;i t s f a s c i n a t i n gf e a t u r e sa r e

7、b e c k o n i n ge v e r yc u s t o m e r A tt h es a m et i m e s ,t h ef u s i n go f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n e t w o r k ,I n t e r a c t ,r a d i oa n dt e l e v i s i o n n e t w o r kh a sa l r e a d yb e e nw r i t t e ni n t oC h i n a s 辩E l e v e n t hF i v e Y e a rP l a n ”。I nt h i s

8、b a c k g r o u n d ,I P T Va st h es t a r t i n gp o i n ti nt h i st r i p l ep l a y , c a nn o th e l pb u tb e c o m et h em a i n b a t t l e f i e l do f c o m p e t i t i o n b e t w e e nr a d i oa n dt e l e v i s i o n i n d u s t r y a n dt h e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i n d u

9、 s t r y C h i n e s e 至P Wi n d u s t r y , t h r o u g hg e r m i n a t i n gi n2 0 0 4 ,g a m i n g i n2 0 0 5 ,f l e e t i o n si n2 0 0 6 ,b r e a k i n gi n2 0 0 7 ,d e v e l o p sw i t hc e a s e l e s se x p l o r a t i o n B e c a u s e o fT e l e c o m SI P T Vb u s i n e s sa n dR a d i o

10、a n dT e l e v i s i o n si n t e r a c t i v eT Vb u s i n e s sa r e h o m o g e n e o u s 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 o fR a d i oa n d专e l e v i s i o n i n d u s t r y a n dt h e 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i n d u s t r yg r a d u a l l ye s c a l a t e F a c et ot h ef o r m i d a b l e

11、c o m p e t i t o r sa n dt h e 扛e n do ft r i p l ep l a y ,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I n t e r a c t i v eb u s i n e s so fr a d i oa n dt e l e v i s i o ni n d u s t r y d e c i d et h ed e s t i n yo ft h ew h o l ei n d u s t r y T h i st h e s i sb a s eo n et h eb a s i cc o n n o t a t

12、i o n sa n dw o r k i n gf e a t u r e so fm T a f t e r i n t r o d u c e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f o r e i g n 礤o p e r m i o na n dd o m e s t i ct y p i c a l w o r k i n gm o d e l i ta n a l y z e st h ee s s e n t i a l i t yo fd e v e l o p i n gI n t e r a c t i v eW b

13、u s i n e s si nt h e f i e l do fr a d i oa n dt e l e v i s i o ni n d u s t r y I nt h i sb a s e ,i tu s e sS W O Tt oa n a l y z et h ec o m p e t i t i o n o fr a d i oa n dt e l e v i s i o ni n d u s t r yd e v e l o p i n gI n t e r a c t i v eT Vb u s i n e s sa n ds t a n d a r dt e l e c

14、 o m 王P f VA f t e rt h a t t h i st h e s i sa n a l y z e s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o fR a d i oa n dT e l e v i s i o ni n d u s t r y c a r r y i n go u ti n t e r a c t i v eT Vs e r v i c e sa n dg e t s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i t i sn o to n l y v e r y i m p o r t a n ta n da l S Of

15、e a s i b l e 。F i n a l l y , i to f f e r s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f o rt h ep r o b l e m st h a tm a y h a p p e na sW u h a nR a d i oa n d T e l e v i s i o nN e t C o d e v e l o p i n gi n t e r a c t i v eT V b u s i n e s s K e y w o r d :R a d i oa n dT e l e v i s i o nI n d u s t r

16、y I P T V I n t e r a c t i v eT VB u s i n e s s I m p o r t a n c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4 插图清单 图2 1I P T V 产业链简明示意图8 图5 1与杭州数华合作建立交互式业务平台模式示意图2 8 图5 2自建平台方式逻辑结构示意图2 9 图5 3 技术需求分析示意图3 1 图5 4 平台的技术构架示意图3 z 图5 5 平台的技术构架示意图- 3 z 图5 6 平台拓扑结构示意图3 3 图5 7 视频资源接入逻辑示意图3 6 图5 8 视频资源接入拓扑示意图3 6 8 表4 1 表4 2 表

17、5 1 表6 1 表6 2 表6 3 表6 4 表6 5 表6 6 表6 7 表6 8 表6 9 表格清单 武汉市2 0 0 2 - - 2 0 0 7 年人口和家庭户数情况表1 9 武汉市2 0 0 2 - - 2 0 0 7 年度主要经济数据表1 9 编码格式的比较3 4 产品内容规划4 2 主要客户4 2 产品定价4 2 个人用户目标4 4 酒店用户目标4 4 企业用户目标4 4 互动业务运营收入预测汇总表4 6 互动业务投资预测汇总表4 7 互动业务投资回收情况分析4 7 9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歇蹩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久在导师指导下进蟹的研究王撵及取得趋研究成粟。据我璜 知,除了文中特另

18、q 加以标志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 l 譬金照玉超太堂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两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往何贡献均也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字:孙T 签字日期:2 9 年6 冀2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金腮王些盘堂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 国家寄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酶复露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阕。本人授权 金篷三墼塞 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论文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傺存、汇编学位论文。 (

19、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靴敝糙轹奄 签字日期:2 0 0 9 年6 月2 日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2 0 0 9 年6 月2 网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武汉广播电视局( 总台) 透讯地址:武汉市汉口建设大道6 2 0 号 3 电话:1 3 9 7 11 1 1 0 3 5 邮编:4 3 0 0 1 5 特别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研究生学习期闻,我的导师要 求我熙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在此,我郑重声明,本论文无任何学术不端行为,如 果被发现有任何学术不端行为,一切责任完全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 第一章绪论 1 1 研

20、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视行业从传统的模拟信号广播方式向 数字信号广播方式转变,用户规模大幅度增长,业务范围也必然越来越多样化。 与此同时,在通讯与信息服务领域,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表现得越来越模糊, 正呈现出一种在技术层面互相渗透、互摆融会,在商业层面互楣竞争丽又互穰 合作的趋势。 l 。1 1数字电视用户快速增长 自2 0 0 7 年3 月份以来,全国各地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大规模推进。络达咨 询数据显示,截至8 年盖l 胄底,全函有线模拟电视翔户数6 0 0 8 万户,有线数 字电视用户数4 7 6 5 万户,全国数字化程度达4 4 。中国电子报数字电视调 查发展报告预估,未

21、来三年数字电视用户数量每年将_ 以三倍的速度增长,最终 中国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将会超过互联网的规模。整个产业的高速发展,增 值业务日益追切。2 0 0 8 年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预测,从 2 0 0 3 年到2 0 1 5 年,豳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盘4 0 0 亿元扩张到5 0 0 0 亿元,市 场潜力不可估量。 1 1 2 积极向新领域延伸 通讯运营商借助I P T V 、移动电视等业务,积极向新的领域延伸业务范围, 其增值业务运营模式越来越有新媒体的特点。i S u p p li 的研究报告称,全球I P T V 用户从2 0 0 5 年至2 0 1 0 年复合年增长率将

22、达到9 2 1 ,即增长1 2 倍。2 0 0 7 年底 欧测I P T V 用户已经超过1 4 0 0 万,捌2 0 1 0 年,全球I P T V 用户数量将从2 0 0 5 年的2 4 0 万增长到6 3 1 0 万,而亚太地区增长最快。2 0 0 7 年,中国I P T V 用户数 达到1 2 0 万,焉2 0 0 8 年,中蓬I P T V 用户数已经突破2 5 0 万。 1 1 3 新媒体行业发展迅速 新媒体正同传统媒体展开竞争,抢占分食广告市场及娱乐市场份额。2 0 0 7 年中阑媒体研究报告称,2 0 0 7 年初,全球新媒体产业平均增长率已达到2 0 ,中国是最具潜力的新媒体

23、市场之一。随着I P T V 、手机电视、宽蒂网络电视 以及户外媒体的发展,全球媒介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近年,中国新媒体 的两大组成板块移动媒体和网络媒体均实现较快增长。 l 。1 霹视频类和非视频类业务快速增长 视频类业务和非视频类业务都是双向交互式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中 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所说,“视频业务是I P T V 的基磷业务,I P T V 的运 营需要业务的创新,要更加重视非视频类的增值业务 艾瑞咨询2 0 0 7 - 2 0 0 8 年中国网络视频企业竞争力评估专题报告称,2 0 0 7 年中国网络视频直接市场规模( 不含广告收益及其它衍生业务市场) 为9 亿元

24、 人民币,2 0 0 8 年突破了16 亿元人民币,预计2 0 0 9 年及2 0 10 年市场规模分别 为2 5 。8 亿元和3 6 。S 亿元人民币。与之露时,葛视频类业务的直接市场规模( 不 含广告收益及其它衍生业务市场) 2 0 0 7 年为3 5 亿元人民币,2 0 0 8 年将达到8 亿元人民币。非视频类业务的增长嚆度较视频类业务高出近3 0 ,预计到2 0 1 2 年,菲视频类业务的市场规模将同视频类业务的市场规模大致相当。视频类业 务和非视频类业务都是双向交互式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开展I P T V 的传统电 信运营商更加认识到,除了崮身传统的语音、宽带接入业务外,样视频鲎务

25、是 I P T V 的基础业务,I P T V 的运臂需要业务的创新,要更加重视非视频类的增值业 务“ 。 1 2 选题的意义 毋庸置疑,I P T V 代表者宽带产业及媒体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新生力量和新型 业务,昭示着在“三网融合”及电信业、广电业转型背景下一个新兴产业已缓 缓打开发展的大门,它麓发展必将创造出新的产业生态环境与新的价值。然而, 目前我国的I P T V 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受业务模式不成熟等种种因素的制约, I P T V 尚不能褥以大规模和大范围的应用,但不确定嚣素下蕴藏的是无限商机, 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制定正确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于是, 对武汉广电互动电视

26、业务重要性及可行性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有意义。 1 3 研究综述 在国外,I P T V 已成为各餮宽带运营商薪的获利源泉,欧洲的英国、法国、 意大利,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地区都积极 参与了对I P T V 业务及技术的研究,对运营模式、价值链、市场进入策略、数字 版权保护、技术标准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微软提出的“维纳斯计划,软银 的“T V B A N K ”计划。在国内,从2 0 0 5 年开始,在网络融合、电信业转型的大趋 势下,电信研究机构、网络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增值服务提供商也开始对I P T V 的组网技术、业务提供、市场状况、用户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

27、。 我国对于传媒产业的研究也是从媒介的经济j | 霉性被认可时候开始的,面对 于I P T V 这一新兴的行业,主要的研究力量却集中在电信领域,且多是在技术方 匦的研究,如音视频编解码技术、内容分发网络( C D N ) 技术、传输标准、网络搭 2 建方式( 如以太网络技术、A D S L 网络技术和C a b l e M o d e m 网络技术) 等等。孛 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著名专家、我国I P 技术应用的倡导者、实践者侯自强教授 就对包括I P T V 在内的新媒体领域做过很多技术性的探讨。 由于I P T V 产业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还是一种新型产业,爵前在 业务、市场、运营层

28、面的研究仍较不够。国内的相关的论文主要发表在广播 电视信息、通讯世界、信息网络、中国有线电视等学术刊物上。而一 些研究机构成立的课题小组和一些高层次的研讨会也对中国I P T V 行业的发展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著作方蕊圭要有:黄永攀、肖柞的I P T V 运营模式 及经营策略分析从微观角度,结合国内I P T V 运营现状的具体案例,对于在实 践操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运营模式以及经营策略进行了细致分析;汪卫国的西 欧各国I P T V 的管制和商用则详细介绍了疆欧各国在发展I P T V 产业过程中所 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并将西欧各囡在I P T V 产业的商业化运营和管理 中的经

29、验进行了总结,等等。 1 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 4 1 研究思路 本文从国内外I P T V 业务及国内互动电视业务的发展情况出发,结合武汉广 电自身的特点,强调了其开展互动电视业务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发展该项业 务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从现有的业务模式中选取适合武汉广电自身情况 的发展模式,最后从技术和财务两个角度分析了该项黼的可行性,并最终得出 相关结论和建议。 1 4 2 研究方法 圭。4 。2 1 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 首先,文章介绍了目前I P T V 业务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实践,并具 体介绍了在我豳的实现方式和发展状况;然后结合武汉广电的自身情况和武汉 地区业务发展

30、的外部环境,对其互动电视业务豹实现方式进行了选择。 1 4 2 2 案例研究法 全球I P T V 业务发展情况的案例介绍 重4 2 3 比较研究法 园内外监管部门对I P T V 业务监管情况的比较,各国市场运行状况的比较, 以及国内I P T V 业务不同实现方式的比较 王4 2 4 S W O T 分析法 本文运用S W O T ( 态势) 分析法分析了广电运营商开展I P T V 业务较之电信 运营商开展该业务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1 5 论文框架结构 论文共分七章,其结构体系和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对国内外的研究情 况进行了简要介

31、绍的基础上,提掇了本文的研究恳路和方法,并概述了本文的 框架结构及论文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I P T V 业务介绍。界定了I P T V 的内涵、分析了I P T V 业务较传统电 视业务的优势及其独特的运营系统,并对标准I P T V 业务与互动电视业务进行了 比较,分析了互动电视所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国内外相关业务的发展。主要介绍了欧洲、亚太地区及美国等国 外地区I P T V 业务的开展情况,而国内则从电信标准I P T V 和广电的互动电视两 个角度介绍了I P T V 业务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武汉广电开展互动电视业务的意义。从武汉广电自身经营状况出 发,通过对目标市场竞争格局的

32、分析,强调了开展互动电视业务对企业生存和 发展所产生的积极的重要性,最藤对其开展互动电视业务进行了S W O T 分析。 第五章,武汉广电豆动电视业务运营模式及平台建设方案的选择。在充分 分析I P T V 业务不同实现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特殊情况和武汉地区的市场 情况,对武汉广电的业务实现模式进行了选择;然后,对互动电视业务的不同 平台建设方式进行了比较,并得出了适合武汉广电长远发展的建设方案;最后 对业务平台建设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了分析。 第六章,互动电视营运方案。在介绍武汉广电互动电视的具体业务方案的 基础上,对其产品内容进行规划、目标客户进行细分,确定合适的销售模式, 并依据目前I

33、 P T V 业务的市场价格及市场需求情况,对瓦动电视业务进行财务上 的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通过前文对武汉广电开展互动电视业务的重要性及 可行性进行的充分分析,得出了武汉广电不仅开展互动电视业务不仅必要而且 可行的结论。最后,本文分柝了开展互动电视业务中,武汉广电可能面穗的风 险,并提也了相应的建议。 1 , 6 论文主要贡献点 本文贡献之处在于紧密结合了武汉广电自身的经营状况,针对其露标市场的发展 及竞争状况,在分析了其开展互动电视业务重要性的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业务开 展方案,同时还进行了技术和财务上的可行性分析。这使得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并戬此区别与| 以往相关研究

34、中或专注子重要性分析,或专注于单纯技术分析所存在的 局限性。 4 第二章I P T V 业务介绍 2 1I P T V 的涵义 目前,业界I P T V 的理解有很多,一种是以电视为主,即小“I P 大“T V 艏 或者“电视新看法,将I P T V 定位为电视与互联网的结合,形成带互联涮特征 的以视频业务为主的业务组合。如法国电信认为,I P T V 是电视广播、V O D 、网 络个人视频录像( n P V R ) 、网络时移电视等业务的组合。另外一种则以网络为主, 郎大“王P 小“T ¥“ 或者“宽带新用法“ ,认为I P T V 是一种新型的视频传送业 务1 。 根据国际电联I T U

35、 - F GI P T V 于2 0 0 6 年7 月1 0 日至1 4 网在豳内瓦召开了第 一次会议,会议对I P T V 作了如下的初步定义:I P T V 是一种在I p 霹络上传送毽 含电视、视频、文本、图形和数搌等,提供Q o S Q o E 、安全、交互性和可靠性 的可管理的多媒体业务2 。 我国广电总局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董年初认为,国内的情况与国际稍有区别, 广电总局是按终端、按业务、按网络发牌照的,网络电视、I P T V 、手机电视也 是从这个角度区分。国内是把基于可控可管理进行传输的视听业务运营在电视 机终端上称为I P T V ,而且I P T V 提供的是视听业务,与目前

36、的数字电视业务本 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收看方式有了一些改变。I P T V 是数字电视的一种新 的表现形式,是与有线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地面数字电视并存的一种数 字电视形式。目前在我国,广电与电信双向禁入,习惯将基于电信D S L 网络实 现的I P T V 业务视作电信标准的I P T V ,丽通过完成双向改造的H F C 广电有线数 字网实现的I P T V 业务则通常称为互动电视。 笔者认为,I P T V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其定义应有更广泛的外延,无论是“电 视新看法还是“宽带新用法“ 都有其局限性。I P 网络显著的互动性、互联网 海量的信息内容和以视频为主的电视结合后,带来

37、的不仅仅是几种业务特性的 简单叠加。相反,从P C 终端拓展到T V 终端,从书房拓展到客厅,从3 尺的前 倾式体验拓展到l O 尺的后仰式体验,I P T V 是一种新的业务聚合体,它拓展并 成为一种露向电视机显示的新的综合性业务。就像互联露从早裳的专用瘸发展 到今天无所不包的信息平台,I P T V 也将发展成为砸向电视机的集信息、娱乐、 通信等于体的综合信息服务,是工P 和T V 的深层次业务融合,技术上看只要 是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都可能通过I P T V 平台呈现在 电视机上。 如美黼电信工业联含会( A T I S ,A l l i a n c ef o r

38、T e l e 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I n d u s t r yS o l u t i o n ) 将I P l V 迩义成“S e c u r ea n d r e l i a b l ed e l i v e r yt os u b s c r i b e r so f e n t e r t a i n m e n tv i d e oa n dr e l a t e d $ e r v i o c s ,即。一种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娱乐视频 第嚣释黻务酶传送监务”。 2 州i sd e f i n e d 船m u l t i m e d i as e

39、r v i c e ss u c h 船t e l e v i s i o n v i d e , o a u d i o t e x t g r a p h i c s d a t ad e l i v e r e dO V e rI Pb a s e d n e t w o r k sm a n a g e dt op r o v i d et h er e q u i r e dl e v e lo f Q o S Q o E , s e c u r i t y , i n m m c t i v i t ya n dr e l i a b i l i t y 5 2 2I P T V

40、业务的优势 I P T V 是个全程双尚的网络,这是与传统的广播电视网根本不同的地方。传 统的广播电视好像一条河流,不管是否有观众或者观众爱不爱看,只能根据预 先设置好的时间表进行播放,播放过程中无法实现倒退、暂停等功能。而I P T V 的双向网络能保证系统命令和用户指令总是处于实时交互过程中,嚣此节基酶 选择、播放和控制的主动权掌握在电视观众手里,播放进程也是由用户来控制 的。 随着编解码、压缩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电视频道、各种格式的视频节善 源,都能转为I P 信号,注入I P T V 系统,方便地进行存储和交换,顺畅的进行 传送,保质保量地快速响应终端用户的指令,即时送达电视终端。从技

41、术角度 来说,各地的电视节目都能为I P T V 系统所吸纳,电视节目不再限定在一定的区 域内;另一方弱,只要I P 网络覆盖到的地方就能享受I P T V 约业务,用户接入 手段非常便捷,如双向的同轴网、双绞线、以太网等等。I P T V 网络不再是传统 的基于地域的电视网的概念,用户不再注意网络的地理所在,只关心是否有他 需要的业务。 依托强大的业务运营平台,能灵活制作出新的业务种类,实现业务的个性 化和多样性。E l jI P 网络和协议的支持。管理后台能对每个用户实现精确管理, 包括用户行莠控制和统计、开户销户计费等等,甚至系统可以与单个用户实现 即时对话。 在我国城镇,随着居民消费水

42、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娱乐产品和娱乐 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有线电视那种被动收看的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个性 化和多样性的需求。丽I P T V 系统能够提供革命性的视频欣赏业务和功能,彻底 改变传统的电视收看习惯和方式,如果说传统广播电视网是一张基于二定地域 范围的粗放型不可逆的单向电视信号流水网,那么I P T V 系统就是一个突破地域 限制,节缀内容由用户选择、观看时阅由用户安排、节耳播放的顺逆时序任赉 用户掌控的一个精细的双向交互影视欣赏平台。 I P T V 使人们挣脱了时间的束缚,同时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I P T V 系统除 了可为观众提供实时电视节目外,还采用先进的专门技术对

43、播放的电视节器进 行巧妙地存储。因此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遇到任何事务的打扰,可选择暂停、倒 退等动作进行节目的再现。也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播放了的电视节目表,按照自 身的工作、空闲情况自由安排个人的电视收看时间,观看过程中一些不需要的 内容就可一跳丽过。市场上把这项功能称作“电视时移”或“电视回着“ 。 I P T V 系统能够广泛地吸纳各地的优秀频道,依托I P 网络能够广域地服务 各地观众。比如:张先生长期在外,但非常关心家乡的情况,他就可以在I P T V 系统上灵活选购自己喜爱的家乡的电视频道。I P T V 技术能在最大程度上谴最广 的观众群体享受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I

44、 P T V 为人们更 6 鲁毒更及时地共享人类文疆提供了平台,在共创和谐社会的征程当中登将发挥 她的优势。 I P T V 技术充分尊重人性,能够快速、经济地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如 有需要,对不同小区的电视观众可以推送不同的服务界面;基于不同地区的广 告、消息I P T V 能够发送到特定的用户群,使这些信息缝至# 达更有效更糟确的受 众。I P T V 系统满足消费者自已定制I P T V 业务的需求,不再是全城“一个屏幕“ 。 根据形势交化,I P T V 系统可以快速便捷地配置出一个个不同的虚拟系统,如组 成“党员教育系统“ 、“新农村致富网”等等,配合孝主会进步建立需要的专门影

45、视宣传平台。 I P T V 技术能盘活存量,备取所需,汇小成众,带来新的收益。传统广播电 视受播放单向不可逆性、电视台网赢利手段( 广告) 、播放时闻、频道数髫等因 素所限,使其总想在每个时刻播放能抓住所有人胃口的节圈,无奈的是众口难 调,即使播放最热门的节日,收视率往往也只有百分之几。一方面,在有限的 频道和一定的时闻内,观众找不到他要的节目;勇一方面巨量的各类影视节目 找不到播放途径闲置在库。I P T V 的视频点播业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每个 观众可以自由地搜索自己偏好的各类节目,对一些冷撇的节目I P T V 系统还可以 提供节目的预约播送功能,系统甚至能为家庭或个人提供一定的专

46、用材节目收 藏空闻“ 。这些节邑可能不一定适合大多数观众的胃墨,但对有需要者来说却是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果能满足许多个个体的需要,就能汇成一项新的十分 茁壮的有效益的业务。总之,I P T V 满足了人们希望能在影视大海中自由畅游的 梦想,汲取到各自需要的养分。 2 3I P T V 业务的运营系统 献发行运营的角度来讲,完备的I P T V 产业链由终端设备产业链、技术平台 产业链和内容服务产业链等相互交叉的三条链条组成,但由于中国I P T V 产业发 展尚处于导入期,商业化操作和产业化运营才刚刚起步,完整、规范、清晰的 产业链条还尚未完全成形,产业链中各个环节间的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

47、甚至 是多位一体,便往往成为实际运营中的常态。 从总体上看,I P T V 产业的发行链是一条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和网络运营商 三者交叉在一起的产业链,如果将产业链条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那么这条产 监链的实际运营轮癣则可以相对清晰地概括为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网络 运营商、设备( 软件) 供应商和最终用户等五个主要环节( 见图2 王) 。 7 图2 1I P T V 产业链简明示意图 在I P T V 产业链的上游,即内容提供上,以广电部门为主体形成主导力量, 承担着节基内容制作、运营标准化和运营监管的任务。广电总局下属的一切具 有I P T V 运营牌照的媒体单位都有权向运营商提供I P T

48、 V 基础内容,直接从内容 制作和出售环节中获取收益。它们把节目内容划分为电影、电视剧、新闻、纪 录片、综艺访谈、公益广告等不同类别,然后霉按照同类节目内容质量的高低 进行排序,对同类同级的节网以数量或者时长作为统一的度量标准向内容运营 商出售。除此之外,内容提供商还可以根据点播的情况进行收益提成,以此适 应不同地区和不同受众的特殊性或个性纯需求。 在内容运营环节,运营藏负担羞I P T V 视听节目的具体运作和发行任务,包 括I P T V 系统的建设、维护、直接针对用户的各种服务( 含用户信息管理、收取 使用费用等) ,甚至还包括了广告、游戏等其他增值业务的制作与业务的集成处 理( 这一业务也可以由内容运营商以业务剥离的方式交由内容服务商和其他的 I C P 和传媒机构完成) 。相对于内容提供和内容运营环节,网络运营环节的构成 则更为复杂,网络运营商需要根据具体业务情况和当地的业务运营环境做出最 优选择。电信的D S L 霹络具有一定的交互性,I P T V 业务可以逶过电信的D S L 嬲 络发行;广电的有线数字电视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