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385853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次评价”的可行性研究一、“二次评价”可行性的理论基础1.传统评价模式的弊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学生的学科评价形式为一次性纸笔测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表现出形式和主体单一、内容狭窄的特征,偏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忽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查,重视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更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考查。这种评价模式把将考试与评价作为一种选拔手段,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淘汰、选拔的过程中,失去学习信心和热情,严重阻碍了学生健康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也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2.学生个体间的必然差异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

2、、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发展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那种力图用统一模式培养出整齐划一的人才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根本无法实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开发个体的潜能,培养独立的个性,我们应该“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给学生人为地划分等第,“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3.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将是空前的迅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类别的,从业人员的流动、劳动职能的变换也将是空前的频繁,抹杀人的个性发展完全没有必要。4.新课程评价的理念教育部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

3、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5.国际发展的趋势从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看,新时代的课程评价正朝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方面迈进。因此,建立一套面向未来的、发展的、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内容系列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方法灵活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为此,新课程小学数学、语文学科能力评价研究课题组开始了“二次评价”的评价改革实践。我们认为,“二次评价”是相

4、对于传统的一次性纸笔测验评价提出的一个崭新命题,是依据“差异”理论和发展原理,紧紧围绕学生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通过增加反馈频率,激发短时效应,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而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能力增值所采取的延迟性评价或重新评价的评价策略。“二次评价”也可称之为“延迟评价”。二、“二次评价”的具体做法1.做法之一 改“”为“”小学生一次性把作业做对很不容易。为了改变传统的、指标单一的作业批改方法带来的不利影响,让学生体验并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我们规定:在平时的批改作业当中,对学生出

5、错的地方,不能画“”号,只是根据事先跟学生说好的符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判定。如:全对打“”,并判为100分,且在该作业的号码正上方画一颗“”。若第一次没做对,错题用“”表示,错字处用“”标出。根据对错比例,判给一定的分数,然后在该分处画“”(如“95”),表示需要订正。如果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主动订正,并且全对,“”变“”,“”封上口,95100,然后在旁边画上一颗星;如果不订正,就不画星,隔一段时间做一次总结。在实践中,许多教师亲身感受到这一小小的变化给学生和自己所带来的惊喜。一位教师在她的总结中写道:传统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根据对错画“”或“”,很直观,也很生硬。学生拿到作业后,看到“”很丧气,

6、订正错题也很被动。尤其是那些学习后进的孩子,好不容易做完的作业,又被老师打上一连串的“”,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改变了在同学们的作业本上打“”号的做法,而用“”代替,在同学订正错误后再打上“”,并多写鼓励性评语。由于给每位同学重新改过的机会,每位同学的作业本上都是“”,写得好的还印有红花或五角星,或者写上“100+优”。长期以来,就连潜力生的作业本上也印满了红花,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很明显,上课专注,作业写得越来越好,不交作业的现象逐渐消除,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这项改革使我尝到了甜头。虽然改变的只是一个小符号,但意义不小。由此可见,作业批改方法的改革,使教师的目光从学生的错误、缺

7、点上转移到了学生的优点、可开发点上。这一评价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让学生找回自信,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内驱力的调动,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课题组试验学校的家长们普遍对这一做法表示支持和赞同。一个学生的爸爸(本科学历、干部)这样评价这项改革:作业本上老师批改的“”“”号,实际上孩子看的是相当重要的,那是她听课、做题等多方面最有说服力的判定。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业上批上了“”号,无疑是对她听课与做题等方面百分之百的肯定,她就会满怀信心地去迎接新的考验。如果是一个大大的“”号,对她的自信心就是一个挫伤,进而发展到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导致丧失自信心,最终学习起来缺乏动力,学

8、习效果每况愈下,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孩子作业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有时是一时的笔下疏忽,或是真的没有学会。如果老师只打上“”的记号,这就意味着给她留下了改正的机会,她就会积极地争取到最后的“”号。这无形中对她起到了督促的作用,她从中还会体会到老师的期望,就会赶快动手去认真订正,同时也能培养她的责任心。2.做法之二“重考”和“免考”“重考”旨在充分挖掘学生的差异资源,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通过对其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延迟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其主动学习,提高能力。凡在学期末或单元测试中,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均可以申请“重考”。“重考”又分为“即时重考”和

9、“延时重考”。“即时重考”一般是针对单元测试,这时的试卷是一张相同的试卷,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延时重考”一般是针对期末考试,这时的试卷是两套平行的A、B卷,期末测试的是A卷,如果不理想,可以申请开学的时候重考,这时考试的测试卷是B卷。学生在两次考试结果中选择自己认为较理想的作为评价结果。“免考”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进而帮助其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凡是平时表现突出、学习成绩优秀或某一方面特别优秀者均可申请“免考”,凡被批准者由学校向家长发送喜报。“重考”、“免考”不是教师的一家之言,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重

10、考”和“免考”的条件提出申请,由老师、同学、家长进行评定,同意之后生效,申请人则以此为奋斗目标,努力去实现。下面是来自课题组实验学校学生的两则日记:刘同学:我这一次考试没有考好,如果让爸爸知道了,晚上我又要被严xng(刑)ko(拷)打了,我很害怕。我知道我平时不好好学习,可是我却管不住自己,同学们有时也看不起我,今天上午高老师对我说先不告诉我妈妈,说我可以重考,我一下子高兴得跳了起来,太感谢高老师了,我要好好学习,在考试中考个100分回家。张同学: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又要考试了,我对我的语文成绩充满了信心。昨天,刘老师同意了我的免考申请,我真是太高兴了,看着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和惊叹的神情,我的心里

11、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我很为自己骄傲,也为自己的努力感到满意。晚上,当爸爸妈妈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全家人都为我高兴,我决心在下一次的考试中,不但语文要免考,而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增加我的免考记录。确实,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承认差异,学会宽容,才能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拥有尊严感,让优秀和进步的学生充满成就感。应该说“重考”和“免考”这两项考试制度的推行是对以往一次性评价的重大革新,它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的潜能和禀赋得到不断的开发和释放。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一个家长(大专文化、公司职员)的心声:这一制度的确让孩子起了很大变化,以前每次考试不理想,她总是垂头丧气,连续几次不理想,便有些心灰意冷

12、,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作业催着写,而且显得极不情愿;就连上学也似乎成了一种负担和压力,从周一就开始盼着周末。自从实行了“重考”,她失去的信心又重新找了回来。每次考试不好,她总是利用闲暇拼命地复习,不懂的地方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问,拿她的话说:“我申请了重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您就看我的吧!”经过努力,重考成绩明显进步,但这时她的目标似乎更高了,她与班里的尖子生比,别人能考满分,我也能考满分,我再下把劲,再来一次“重考”,一定要拿满分。就这样,十足的学习劲头使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地提高,自己的汗水换来了成绩,那自信的微笑又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三、“二次评价”的实施建议1.处理好“导向性评价”与“自主

13、性评价”的关系,特别要重视“自主性评价”学生评价要体现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导向性评价”既要体现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上,更要贯穿于操作实施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并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要求。“自主性评价”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强调学生自己成为评价的主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教育教学的民主性。二次评价中特别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比如将“”换成“”措施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积极改正错误、掌握学习的主导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考”的提出,促进了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决定了学习的导向和进度。2.处理好“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

14、关系,特别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把观察结果与知识测试结果结合起来,对学生素质进行公正的、激励性和综合性的评价,目的在于对学生某阶段或某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终结性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习惯、兴趣、意志、品质、能力等诸种因素,要全面考虑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然后得出结果,并根据综合结果写出体现学生鲜明个性特点的寄语。“过程性评价”是指在活动当中进行的评价,目的是获取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活动。“过程性评价”在小学生素质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评价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做出自我矫正。而“二次评价”的实践正是突出了“过程性评价”的功能。当然,“终结性

15、评价”是最终的综合的整体的考查,是“过程性评价”的总结和结果。所以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3.处理好“阶段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关系,特别要重视“发展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强调对学生一时期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着重于某一阶段的横向比较,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已经达到的水平;这个“时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是一个活动、一个星期,也可以是一个学年。“发展性评价”是基于个性特长考试的纵向评价,着眼于学生今后发展的潜力和努力方向,它反映着素质教育对学生的长远目标和成才要求的导向性、预期性。“发展性评价”应渗透于“阶段性评价”当中,它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潜力,提高学习

16、自觉性和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其实,期中和期末考试都属于“阶段性评价”,但“二次评价”为“发展性评价”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保证。“二次评价”既可以确保“阶段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也可以以一种发展性的眼光评价学生,关注学生自身纵向的成长,挖掘其发展潜力,准确地预测学生将来学习的提升空间和成才方向,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其未来发展。虽然自“二次评价”的实践开展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效果,也逐渐赢得了教师、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但是现实中还有很多问题我们也无法回避,诸如:教师负担过重,评价效度难以保证客观、真实;迫于社会、家长或上级部门的压力,评价中还是比较注重鉴定式的终结性评价等等,所以旧

17、的评价观念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评价改革的进行,使教育评价改革还不能彻底、健康、和谐地发展。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第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把教育的公益性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第二,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大对新课程标准的宣传力度,让家长和社会各界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变得多元化,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第三,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以事实证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密不可分,相得益彰。第四,要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与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面对旧的评价观念的改革任务,我们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