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6065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7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11.2承办单位概况11.3编制依据11.4项目背景22.项目概况22.1拟建地点22.2建设规模32.3主要建设条件32.4项目资金筹措6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3.建议7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8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111.项目选址111.1场址现状111.2场址条件112.建设规模及标准12第四章 项目设计方案131.建筑设计131.1平面设计132.结构设计方案142.1设计依据142.2设计标准152.3结构选型及主要材料152.4设计

2、荷载162.5节能163.设备专业设计方案163.1设计依据163.2设计范围173.3给水系统173.4排水系统173.5消防系统183.6管道材料194.电气设计方案194.1设计依据194.2设计范围及分工界限204.3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204.4供电电源214.5低压配电系统214.6照明系统214.7接地及安全224.8防雷系统234.9电话系统234.10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244.11有线电视系统设计244.12其它要求24第五章 节能篇章251.编制目的和依据251.1编制目的251.2编制依据252.能耗状况262.1能源消耗情况262.2能源供应情况273.节能措施273.

3、1能耗指标273.2建筑节能措施283.3机电设备节能措施293.4照明系统节能措施293.5能源管理措施304.节水30第六章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321.场址周边环境对项目的影响322.项目建成后对周围环境的要求323.环境设计323.1项目环境设计指导思想323.2内部环境设计334.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334.1噪音污染防治措施334.2扬尘防治措施334.3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345.运营期内环境保护措施345.1建筑设计345.2废水的防治措施345.3 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355.4 噪音处理35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361.总体进度计划362.详细进度计划36第八章 招

4、标方案原则、依据、条件381.招投标方案的原则382.招投标方案的依据393.招投标的实施394.项目招标范围、组织形式、方式40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11.投资估算411.1估算依据411.2编制说明411.3投资估算412.项目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432.1项目资金筹措432.2资金使用计划43第十章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44第十一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45 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项目背景1.1项目名称中山市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1.2承办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为中山市南区办事处1.3编制依据(1)中山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2009)(2)城市道路交

5、通规划设计规范(GBJ50220-95)(3)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4)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中委【2010】13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6年第三版(12)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文件(13)广东省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14)甲方提供的道路红线、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及现状地形图等1.4项目背景经过多年的努力,南区基础教育工作相比之前

6、有了很大发展,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还有不少的距离。尤其是幼儿教育供给严重不足,是南区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 随着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展,南区居住人口不断增多,现有的大多数幼儿园规模小,条件差,招生数量少,且布局不合理,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致使辖区内许多幼儿“入园难”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南区办事处为了顺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加大城市教育基础设备的投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拟通过土地置换方式对南区中心幼儿园进行新建,按广东省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省一级幼儿园的规模标准进行设计,将其建设成为配套完善、设施条件良好、符合广东省一级幼儿园标准的园校。因此,本项目不仅是解南区内适龄孩子入园的

7、需要,也是完善南区教育结构体系、推动和加快发展南区教育事业的需要。2.项目概况2.1拟建地点项目选址于中山市南区上塘村2.2建设规模本项目按广东省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省一级幼儿园的规模标准进行设计。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41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23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1530平方米、绿化及园内道路用地面积1266平方米,开设12个班级。项目拟建内容主要有:保教活动区(活动室、寝室、贮藏室)、多功能活动区(美工活动室、科学启蒙室、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游戏室)、办公区(园长室、教师办公室、财务室、晨检兼值班室、医疗保健)、教育辅助区(卫生间、厨房、主副食库)、公共工程(变电线路及变电

8、设施、道路、绿化)等。该项目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2.3主要建设条件2.3.1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中山市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北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历年平均温度为21.8。年际间平均温度变化不大。全年最热为7月,日均温度28.4;最冷为1月,日均温度13.2。无霜期长,年平均只有3.5天。中山市年平均降雨量1747.4毫米,根据资料记录,历史日最大降雨量为412.8毫米(出现在1981年6月30日)。由于受五桂山山脉地形的影响,形成历年市区的降水强度与南部、西部的神湾、东部的横门相对较弱。暴雨出现机率多集中在4-9月,高峰值多发生在5、6月份和8月份。受海洋气流调节,冬季气候

9、变化缓和。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3%,最大是1957年为86%,最小是1967年和1977年为81%。年内变化,5月至6月大,12月至1月小。蒸发量多年平均为1448.1毫米,最大是1971年为1605.1毫米,最小是1965年为1279.9毫米。 春的低温冷害,夏、秋的台风、暴雨、洪台风是南区影响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据统计,造成损失的台风年均3至7次,损失严重的年平均1.3次。台风侵以7月至9月最多。暴雨多出现在4月至9月,占全年暴雨的90%。暴雨汛期雨量达1443.5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82%。(2)地形地貌中山市地质发展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市位于此

10、坳陷中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出露地层以广泛发育的新生界第四系为主。建设项目拟建地的地层结构主要由第四纪以后的河流冲击物层不整合覆盖于燕山期发生褶皱凹陷地层之上构成。地层多以沙砾、砂质粘土、粘土和淤泥组成。地表多为现代河流冲积物覆盖,少见基岩露头。地貌上,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3)地质灾害中山市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地质灾害种类较多、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危害程度以轻型为主。经查阅前人资料,本项目区无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载。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项目建设地点南区上塘村。水、电、气、通讯、排水、排污等市政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项目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均可

11、在当地解决,建设条件良好。2.3.2社会条件(1)经济社会发展南区是中山市南部工业、商业重镇。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3亿元,工业总产值154.8亿元,国地两税税收10.43亿元,同比增长47.3%。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南区综合竞争力日益增强。“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辉煌交响曲将奏响“南区时代”的最强音,中山市城区中的休闲商旅中心正逐步呈现。(2)基础设施建设位于河浦片区的现代服务物流组团紧紧依托南区优越的区位优势,由华通行物流配载交易中心、金涛(中山)果蔬物流有限公司、城南客运站以及众多的汽车销售企业构成,已成为全市中部组团现代物流城市配送的中坚力量。

12、区内具有传统特色的电梯产业、食品业和汽配业。近年来不断做大做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景象。以世界500强企业蒂森和菱电为龙头的整梯和配套企业达40多家,为南区发展电梯产业集群、全力创建国家级电梯产业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梯特色产业基地于2010年纳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并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吸引了一大批整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落户;美怡乐食品、鹰唛食品为“广东省名牌产品”;汽车行业从汽配和维修发展到整车销售,多家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在我区都设有经销店;汽贸城综合开发按项目正在积极的建设当中,南区已成为全市最活跃的汽车配件和汽车销售市场之一,正积极创建市区共建服务业集聚区。这

13、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实现城市规划总体功能的调整和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3)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近年来,南区教育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中山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在全省、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高质量高水平普及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教育正是下一个五年的重要目标。中山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2010年我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2015年教育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大众关注的“入园难”问题,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以上,全部幼儿园、托儿所实现标准化,每个镇区至少办好

14、1所市级以上公办幼儿园。中山市将紧紧围绕“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教育现代化”的主题,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一流师资,坚定不移地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之路,进一步培育和扩张中山市教育优势,力争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中山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山市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为本项目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4项目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约为1000万元。资金来源:由全部申请财政拨款解决。根据项目的进度计划,确定项目的资金按进度投入使用。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中山市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 号名 称(技术指标)单 位指 标1

15、规划用地面积平方米44142建筑面积平方米32303室外活动场地面积平方米15304绿化面积平方米2085园内道路用地面积平方米10586停车场面积平方米1667建筑层数层38容积率0.739建筑密度%3010绿地率%5经济指标11总投资万元100012工 期月53.建议(1)尽快落实资金,制订资金使用计划。(2)尽快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3)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建设。第 41 页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建成摩天大楼的前提是要有坚实的地基,而学前教育就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这教育的“第一笔”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学前

16、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国发201041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一、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二、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出台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我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我省学前教育水平,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促

17、进幼儿健康成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意见相关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我市也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出台学前教育相关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学前教育专项建设经费的落实,为学前教育事业提供实质性的政策保障。为切实改善我区幼儿园整体规模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保障儿童均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南区教育长足稳定发展,中山市南区办事处决定实施南区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项目的建设是改善中山市南区幼儿园整体规模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保

18、障儿童均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需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未来兴盛的大事。今年来随着中山市南区开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相继落成了万科城市风景、永安新城、金水湾、星汇名苑等多个楼盘。随着居民数量的日益增多,小孩就学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南区的几所幼儿园的规模较小,并已全部人满为患,家长们为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忧虑不已。另一方面,随着南区大城市建设的步伐加速,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涌入中山市,而南区则是外大量来务工者的集聚之地,他们的子女就学难问题造成了外来务工者的极大困扰,若不及时解决,甚至有引发社会问题之虞。这与中山市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现状极不相适应,与

19、中山市的整体教育也极不协调。中山市幼儿园整体规模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中山市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中山市幼儿园整体规模不足、幼儿园布局不合理的现状,保障儿童均能就近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亦减轻了家长的负担。第二,项目的建设是提高中山市基础教育水平的需要。南区古称良都,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区南部,面积48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常住人口约6.4万人。文化教育事业底蕴深厚。近年来,南区教育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民素质提高和民族未来兴盛的大事。发展学前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

20、健康发展,全面普及基础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服务型政府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和紧迫任务。第三,项目的建设是为中山市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起点和现代化的成长平台的需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前教育是人生学校教育的第一站,也是小朋友从家庭融入社会的第一站,为小朋友提供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活动场所和教育设施,是学前教育提供者的应尽职责,分内之事。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规模1.项目选址1.1场址现状项目选址于中山市南区上塘村,该场地形状比较方正,

21、规整,规划用地面积4414平方米。该区域远离污染及易燃、易爆场所,地势较高,排水通畅,通风情况良好,选址自然条件十分理想。1.2场址条件经查阅前人资料和现场调查,本项目区无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载。地质环境条件属中等复杂类型,本项目区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项目所处位置工程地质、气象条件均较好,无不良地质情况,无恶劣气候条件,远离污染及易燃、易爆场所,地势较高,排水通畅,通风情况良好,选址自然条件十分理想。本项目周边道路交通及城市其它相关基础设施良好,交通十分便捷。依据项目的整体设计规划进行建设,给水、排水、电力、通讯工程等配套设施良好,且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土地

22、权属明确,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且选址周边社会环境、建筑环境及基础设施条件良好,故而本工程选址方案是可行的。2.建设规模及标准本项目按广东省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省一级幼儿园的规模标准进行设计。项目规划用地面积441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23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面积1530平方米、绿化及园内道路用地面积1266平方米,开设12个班级。项目拟建内容主要有:保教活动区(活动室、寝室、贮藏室)、多功能活动区(美工活动室、科学启蒙室、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游戏室)、办公区(园长室、教师办公室、财务室、晨检兼值班室、医疗保健)、教育辅助区(卫生间、厨房、主副食库)、公共工程(变电线路及变电设施、道路

23、、绿化)等。该项目总投资为1000万元。第四章 项目设计方案1.建筑设计1.1平面设计(1)本方案设计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处处为使用者着想,给幼儿园小朋友创造一个优良的活动、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对环境又有更好的亲和力,使建筑获得谦逊而又能统帅全局的特征。(2)项目拟建内容主要有:教室(活动室、寝室、贮藏室)、多功能活动区(美工活动室、科学启蒙室、体育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游戏室)、办公区(园长室、教师办公室、财务室、晨检兼值班室、医疗保健)、卫生间、厨房、主副食库、配电间等。(2)整体布局及空间构思:地块的地形特点和建筑功能、用途以及规划要求决定了建筑的基本形态。建筑单体基本上以

24、南北向布置,构以简单清晰的线条。交通方便,设计新颖,思路清晰。建筑四周交通流畅,方便使用,且功能明确。(3)交通组织校区出入口安排在场地南侧,园内道路用地1058平方米,内部通过道路及主体建筑的连廊相连接,满足消防要求。(4)绿化设计在景观设计中主要考虑整个园区的形象,绿化用地208平方米、绿化率5%,结合场内绿花坡地、建筑小品等的布置,以美化园区环境,使整个校区内部呈现一片绿色的海洋,给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5)消防设计建筑单体为多层建筑,按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建筑内部道路畅通,可供消防使用。建筑耐火等级达到二级。建筑单体设有两个楼梯,楼梯宽度满足消防要求。1.2 立面设计

25、立面设计力求简洁大方,在建筑造型上,以开放、简明的现代美学观念为出发点,以柱及走廊板的外凸而构成一个简明的整体,富有构架感,令整个园区富有动感,给人感觉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息。2.结构设计方案2.1设计依据2.1.1自然条件(1)基本风压:0.45KN/(2)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3)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4)场地类别:II类2.1.2国家现行结构设计规范(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2)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1292001)(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50068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5)工程建设

26、强制性条文2009版(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7)现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2.2设计标准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防火等级:二级地基础设计等级:丙级设计基准期:50年2.3结构选型及主要材料采用框架结构。砼:垫层:C15:其余均为C25商品砼。钢筋:HPB235级: fy:210N/mm2 HRB335级: fy=300N/mm2墙体材料:KPl型烧结多孔砖2.4设计荷载楼面均布活载标准值根据(GB50009-2006)规范初步确定如下:活荷载标准值表荷载类别不上人屋面宿 舍楼 梯活动室卫生间标准值(kN/ m)0.52.53.52.522.5节能(1)墙体材

27、料:KPl型烧结多孔砖.(2)外墙保温材料为聚苯颗粒保温浆料.(3)外墙外保温系统参用广东省相关图集.(4)平屋面为挤塑聚苯板.(5)外窗门为节能门窗.3.设备专业设计方案3.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实测地形及相关排水管道高程资料。(7)本院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规范条文。3.2设计范围本设计范围为园区内的给水、排水和消防系统。3.3给水

28、系统(1)水源引自市政自来水,从校外市政供水干管各引入两路DN150给水管在校区内形成环状,供应校区内各建筑消防及生活用水。(2)考虑成本节约及供水安全,建筑内生活用水采用市政直接供水,以保证生活用水的水量及水压要求。(3)经计算最大日生活用水量为27m3/d。3.4排水系统本工程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室内采用污废合流。(1)生活污废水设计最高日排水量为25.3m3/d。(2)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食堂厨房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往室外污水管网。(3)屋面雨水经设于屋面的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井,经室外雨水管排入室外雨水管网;场地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雨水设计选用

29、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q=2887.43(1+0.7941LgP)/(t+18.8)0.81(其中暴雨重现期P选用3年,t选用5分钟)雨水设计流量Q按下式计算:Q=qf(其中平均径流系数采用0.6)雨水流量约150L/s。3.5消防系统(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建筑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为:室外消火栓: 25L/s 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教学楼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 L/s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屋顶水箱贮存10min初期灭火消防用水9T,消防设备及消防管线均按消防标准高的建筑物设计。(2)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按照规范设计室内消火栓。考虑到节余成本,而市政供水压力也满

30、足消防水压要求,本设计市内消防供水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任何部位均有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消防立管连成环状。消火栓采用SN65单出口消火栓。(3)室外消防系统:直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在校区环状给水管上分别接出3组DN100地上式消火栓,供室外消防。 (4)按规范要求配置足够数量的灭火器。3.6管道材料给水管:室内采用PPR管;室外DN100采用球墨铸铁管,DN100采用钢塑复合管。消火栓系统给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排水管:室内采用芯层发泡UPVC管;室外采用UPVC加筋管。 4.电气设计方案4.1设计依据(1)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

31、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 DGJ08-93-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2)业主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及相关的用电资料(3)建筑工种提供的平、立、剖面及相关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4.2设计范围及分工界限1设计范围:(1)10KV/0.4变配电系统(2)电力设备配电及控制系统(3)电气照明系统(4)建筑物防雷与接地系统(5

32、)综合布线系统2分工界限:(1)电业部门与设计单位分界点为各单体建筑物电源进线的电缆头,电缆头前端(包括电缆头)由电业部门负责设计施工,电缆头后端由设计单位负责设计。(2)综合布线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及公共广播系统室外工程由相关运营商及专业厂商设计施工。凡属于特殊装修设计要求的,本设计根据功能要求预留电源;对于特殊的用电设备,根据相关资料在相关部位预留电源。4.3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1)本工程中总安装功率为405KW。计算功率为308KW。(2)本工程拟于室外设一变配电房,选用500KVA干式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为76%。4.4供电电源(1)本工程负荷等级为三级。(2)本工程引入一路10KV电

33、源,进线采用电缆埋地穿保护管引入,室外10KV线路由供电部门负责。(3)本工程计量采用高供高计方式。4.5低压配电系统(1)变配电站馈线采用放射式引至各建筑、活动场地配电间或总配电箱。各楼配电间或总配电箱再引至本建筑物各层配电箱。(2)本工程中变配电站引至各单体的室外电缆线路采用放射式配电,室内线路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形式供电。(3)线路敷设方式:室外电缆采用直埋方式敷设,建筑物室内干线采用电缆桥架或穿管暗敷设,室内支线路采用穿管暗敷设。(4)线缆选择:室外埋地电缆选用YJV22电力电缆;二级负荷配电线路选用ZR-YJV电缆或ZR-BV-750导线,一般负荷配电线路选用ZB-BV-7

34、50或BV-750导线。(5)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 C-S系统,低压配电电压为220V/380V。4.6照明系统(1)主要场所照明标准:办公室、教室 300500Lx设备机房 100 Lx走廊、楼梯 100 Lx(2)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自带蓄电池的灯具,供电时间大于60分钟。4.7接地及安全(1)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 C-S系统。(2)本工程设联合接地系统,工程中电气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电位联结接地及各弱电接地(除有特殊要求的外)等各种接地共用同一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3)在各建筑电源进线处设总等电位联结箱,卫生间等区域设局部等电位联结箱。各局部等电位联结箱

35、、电源PE线,接地母线、各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及其它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等均与总等电位联结箱相连结。(4)每栋建筑物总电源进线断路器具有漏电保护功能,以防电气火灾。(5)所有安装高度低于2.4米的灯具,须有PE线保护。(6)所有插座回路均设置漏电保护开关,所有插座均为带防护门的插座。(7)专用接地线采用黄/绿相间导线,并与馈电线同管敷设。4.8防雷系统(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2)接闪器:在屋顶采用10热镀锌圆钢作避雷带,屋顶避雷带连接线网格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3)引下线:利用建筑物

36、钢筋混凝土柱子或剪力墙内两根16以上主筋通长焊接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所有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下1m处引出一根-40X4热镀锌扁钢,扁钢伸出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小于1m。(4)接地极为建筑物基础底梁上的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两根16主筋通长焊接形成的基础接地网。埋深为-0.8m。(5)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测试卡子。(6)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通风管、金属屋面、金属屋架等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7)室外接地凡焊接处均应刷沥青防腐。4.9电话系统本工程电话线路由市政电网引入,电话线路由室外埋引入楼内,首层设电话接线

37、箱。考虑本工程需求,在办公室等处设电话插座。4.10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全楼设计算机网络系统。考虑本工程功能,计算机网络设计应具备办公自动化等功能。在办公室、教室、微机室相关房间部位设计算机数据通讯插座。4.11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有线电视信号线埋地引入楼内,大楼在办公用房、活动室等部位设置电视插座,以利于工作和学习。4.12其它要求(1)钢管埋至室外散水坡外0.1m,室外埋深不小于0.8m。(2)施工时应遵守有关现行国家规程规范。请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3)未详处按现行建筑电气施工规范进行施工。(4)本工程施工时按 (GB50303-2002)及有关规范进行。(5)所有设备和线路用的预埋件及安装

38、用支架的预埋件,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进行预埋。第五章 节能篇章1.编制目的和依据1.1编制目的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城市建设与发展相协调;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建筑物的型式、结构、采暖通风、采光照明、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的选型,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措施。1.2编制依据(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9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2)关于贯彻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发改资环20101217号);(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39、(2011年本)(4)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5)广东省“十二五”节能规划。(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77号令,2007年10月28日修订)(7)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6月27日(8)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广发改投资2007419号)(9)广东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34号,2007年8月)(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发改环资200721号)(11)广东省地方标准行政机关单位综合能耗、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B33/T736-20092.能耗状况2.1能源消耗情况本项目消耗的能源

40、主要为电、水。消耗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2.1.1电项目用电主要为教育用电和生活用电。本工程中本工程中总安装功率为405KW。计算功率为308KW,按日运行6h计算。则项目建成后年耗电量为46.2万kWh,合计折标煤56.8吨/年。2.1.2水本项目用水主要是日常生活用水,日最大用水量为27t/d,年用水量9855t,折合标煤0.64吨/年。表5.1 项目能源和耗能工质需求表能源种类年需求量折标系数折标量(kgce)电46.2万kWh0.1229 kgce/kWh56.8吨/年水2500t0.2571 kgce/t2.534吨/年合 计59.34吨/年2.2能源供应情况2.2.1电项目建成后年

41、耗电量为46.2万kWh,由市电力局提供,能满足项目用电的要求。2.2.2水。由城市供水管网供给,本项目日用水量Q=27m3/d,水源引自市政自来水,从校外市政供水干管各引入两路DN150给水管在校区内形成环状,供应校区内各建筑消防及生活用水。综上所述,现有管网、供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完全满足本项目建成后对自来水、电力等资源、能源的需求。3.节能措施3.1能耗指标本项目的综合能耗为59.34吨标煤/年,单位面积综合能耗13.44kgce/a,人均综合能耗137.7kgce/人a;综合电耗46.2万kWh,人均综合电耗1072kWh/人a。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行政机关单位综合能耗、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D

42、B33/T736-2009的要求。表5.2 行政机关单位综合能耗、电耗指标与定额比对表评价指标单位面积综合能耗(kgce/a)人均综合能耗(kgce/人a)人均综合电耗(kWh/人a)DB33/T736-2009限额204502500本项目计算指标13.44137.710723.2建筑节能措施(1)建筑造型在追求美观适用的前提下尽可能规整,以减少外墙传热面积。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符合节能规范要求。(2)严格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等标准中规定的能耗指标进行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及采光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3)在设计中尽量选用废建材

43、、聚苯乙烯、矿物棉、玻璃棉等符合建筑节能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的新型墙体材料,使用发泡聚苯乙烯、岩棉、玻璃棉、和膨胀珍珠岩等高效保温材料。大量采用节能建材,杜绝实心黏土砖,使用水泥煤渣空心砖、粉煤灰制品、烧结页岩空心砖和加气混凝土。(4)采用节能型墙体和屋面,重点推广使用外保温墙体,采用以粘贴、钉挂、喷抹和浇入方法复合的多种外墙外保温技术,加强对保温墙体的防火、防潮、防裂处理。(5)积极采用节能型门窗和门窗密封条,严格窗框与窗扇、窗框与墙体间的密封,以便加强建筑钢门窗的保温气密性性能,重点使用塑料门窗、铝塑门窗和中空玻璃、低辐射率玻璃。采用低导热率的间隔条,使用断桥、复合、加设空腔等技术,降低窗框

44、的传热。3.3机电设备节能措施(1)生活电器优先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降低待机能耗和使用中的能耗。(2)机电设备的负荷率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3)空调系统设自动控制系统,可准确调节室温,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3.4照明系统节能措施 (1)按照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各功能区的实际需要配置照明;既保证照明需要又达到节能目的。(2)合理选择建筑物照明的照度、灯具、控制方式并充分利用自然光,大量选用节能型灯具,降低照明电耗,提高照明质量。(3)在照明控制方面,建筑物有天然采光的楼梯间、过道的照明,除应急照明外,宜采用节能自熄开关;在白天自然光较强,可以方便地用手动或自动方式关闭

45、一部分或大部分照明,有利于节电;分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对采光不足的场所照明灯具进行分别开关。(4)灯具采用节能型T5型,采用电子镇流器,灯具效率为91.8%,功率因数补偿至0.9。所有走道内均采用声光控制型灯头,灯具采用单独控制。3.5能源管理措施(1)建设单位对重点用能部门和部位加强管理,对用能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节能教育和节能技术培训。(2)加强能源的计量管理,建立必要的能源考核制度。4.节水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项目建设期和运作期,始终都要注意节约用水。本项目节水措施如下:(1)项目施工设计,禁止选用耗水量大的设备和国家规定淘汰的卫生洁具。(2)厕所、卫生间应采用节水型龙头和延时自闭阀。(3)小便池冲洗选用自动感应冲洗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