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61651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7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文化生态旅游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齐鲁农业文化 生态旅游工程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XXXX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3、法人代表姓名及职务 姓名:XX 职务:董事长 4、项目建设单位地址及联系电话 地址:XX省XX市博山区八陡镇向阳村 联系电话: 5、项目性质 新建 6、项目建设规模 占地19000亩 7、项目建设地点 XX市博山区八陡镇向阳村 8、建设期 2 建设期为3年 9、建设规模: (1)项目区道路:主干道路20公里(通汽车) 、人行道路30公里。 (2)农具展示区:主要租用农家庭院、收集农具。 (3)农业硅谷区:除建设部分传统民宅外,计划建设具有 农业文化、科

2、 研、观光、休闲、教育等融为一体 的现代民居120套,建筑面积1.6万平米, 实现水电路与排污、现代信息传输配套。 (4)竹林风情 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5)温室大棚 区: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引进现代农作物品种和基础 设施建设。 (6)特种动物 养殖区:建设水面为15亩的天鹅湖一座,形成200对种 天鹅的规模;建设10亩小矮马跑马场和5亩小矮马繁育场,引进60匹小矮马; 建设各类昆虫养殖大棚200个、计7000平方米,引进相应的种源和寄主作物。 (7)陶瓷硫璃艺术 区:建筑面积为7000平米的陶瓷硫璃艺术馆1座, 在园区内内设立陶艺雕塑80个。 (8)办公与综合服务区:建筑面积为

3、 6000平米,楼前停车场8000平米。 (9)水利灌溉设施 :打深水井4眼、建塘坝3座(总容量3.5万立方米) 。 (10)大门、围墙、给排水设施 。 10、项目投资规模、资金筹措、投资计划 3 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 19599.93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9130.32 万元,流动资金469.62万元。 建设资金筹措:企业自筹7599.93万元;争取上级扶持和 金融机构贷款 12000.00万元。 11、项目经济效益(综合) 年销售收入5500万元 年创利润总额2218万元 投资利润率 11.32% 投资利税率 12.86% 财务内部收益率11.67%(所得税前) 投资回收期 (含建

4、设期)9.74年(税前) 借款偿还期10.08年 盈亏平衡点48.6。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及法人代表简历 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承建单位为XXXX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为股份制企业,注册 资本3000万元,现有员工5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 15人。现有黑天 鹅繁育场、昆虫繁育场、陶瓷艺术馆各一处,拥有 19000亩森林(经评估资 产总值为12000万元) ,道路30公里,水井2眼,固定资产1800多万元。 2、法人代表简历 XX,男,1970年11月26日出生,汉族, XX寿光人。1992年毕业于“XX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 。毕业后任教于寿光市职业中专。 1994年开始创办X

5、X 4 新光源灯饰工程公司、 XX齐力车业有限公司。现为XX储源商贸公司股东, XX 金景泛华置业有限公司股东, XXXX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该同志具有 干大事业、大项目的决心和能力。能够胜任本项目的建设与实施。 三、项目所在地介绍 该项目拟建在XX省XX市博山区八陡镇向阳村。该村位于博山城区东南 3 公里处,该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总人口1236人。 该村交通便利。 项目区紧靠博山南过境路,距博山城区不足 3公里,距 XX市中区张店40公里,距济南和潍坊均100公里,距滨莱高速公路路口只有 5公里。 项目区现有19000亩山林,森林覆盖率达98%。有上千种树种及其他植 物,不少为奇花异草

6、,有上百种中草药,其中国家一二类保护动植物有数十种; 有野兔、山鸡、鹰、喜雀、松鼠等十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内罕见的海底生 物化石约1平方公里,有园林奇石数百种,其中由石板自然组成的“中国地图” 、 “龙” 、 “兔”等更为罕见。项目建设地点 -向阳村村民具有传统的陶瓷硫 璃制作工艺,其陶硫产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向阳村东西分别与鲁山 森林公园和原山森林公园相邻,与之 形成浑然一体而又各具特色 景观,在XX 大旅游规划中 优势非常突出。 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一)农业文化建设发展背景 5 1、文化建设背景 当今时代,文化已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

7、 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 的热切愿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 在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 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必然途径。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繁荣。毛泽东同志曾预言, “随 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当 前,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能够拿出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文化 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 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正在形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 化生产力的体制

8、和机制;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空前高涨, 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 (1)国家有关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主 动迎接,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效的政策、更加 得力的措施、更加自觉的行动和更加有为的姿态投身到新一轮火热的文 化建设之中去,营造社会主义文化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健康向上的繁 荣景象,不负时代重托,不辱历史使命。 (2)XX 省有关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 6 XX 省文化建设工

9、作会议观摩考察总结大会 2008 年 1 月 15 日在青岛 举行。会议认为,这次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推动 XX 省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员令,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冲锋号,加快文化 强省建设的誓师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省委书记李建 国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姜大明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借鉴运用观摩考 察的丰富成果,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履行职责,在全省兴起文化建设的 新高潮。 XX 省实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指出要 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园区: 1)鲁文化产业园区。与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相衔接,充分挖掘儒家、 墨家文化资源,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和非公有资本,打造鲁文

10、化产业园。 重点研发孔子文化系列产品,包括大型孔子文化剧目、孔子文化动漫、 孔子文化影视、孔子文化旅游、孔子文化艺术品等,形成孔子文化产业 链。 2)齐文化产业园区。整合齐国故都、 齐民要术 、聊斋故里、陶瓷 名城、足球故乡资源,以齐文化为重点,将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 源优势,形成以 XX 为中心,向潍坊、滨州、东营等地辐射的齐文化产业 园区。 3)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以临沂为中心,充分利用沂蒙革命老区文化 资源,突出生态、民俗、书法和红色旅游特色,深度开发面向市场、贴 近群众的革命文化产品,打造国内著名红色文化产业园区。本项目正处 在齐文化产业园区的核心地带。 7 (3)XX 市有关文化建

11、设的指导精神 2003-2010 年 XX 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 业,发展地域性、个性化文化,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重点搞 好对齐文化、聊斋文化的研究开发。发展以齐文化、聊斋文化为品牌的 文化旅游,使齐文化、聊斋文化的研究开发形成规模和体系。加强地域 特色文化的研究开发。深度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的内涵,举办各具特色的 民俗文化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加强陶瓷琉璃文化、丝绸文化、孝文 化的研究开发,丰富凸现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开发 区域文化资源,培植区域特色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区县。扩大国内外文 化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 XX 文化的影响力。 2、文化历史渊源

12、-齐文化与贾思勰及齐民要术 齐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累积的一切生产生活样式、行为方式、礼仪 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想、情感、观念、知识、科 学、技术等,以及蕴藏着文化信息的人工制品的总和。齐文化渊源于殷 商以前的我国东西部两大文化圈。东部文化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今 XX 地区的史前考古文化、东夷文化和殷商文化。西部文化圈主要包括两 个系统,即姜炎文化和姬黄文化。两大文化圈在一定条件下,经过长期 的互相碰撞、交流、濡化,至公元前 11 世纪,姜太公尚封齐建国,终于 整合成一种新型文化,即齐文化。 齐文化的形成,便像一条生生不息的湍急河流,以汹涌澎湃之势, 流过了春秋、战国、嬴秦,到

13、两汉时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 与鲁文化等其它地域文化交汇为一。由此可知,齐文化既是我国传统文 8 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重视科 技教育。齐文化是重视科技教育的文化。在科技方面,古齐国取得了一 系列巨大的科研成就。 齐民要术堪称齐地农业技术之大成。 齐民要 术为北魏贾思勰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一部确立中国 农业大国地位的“第一农书” ,在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上有极其 重要的地位。 贾思勰,XX 青州人,北魏时任高阳郡(今 XX 临淄西北)太守。他亲 自经历了北魏的衰落,为人民生活的日益贫困而深感忧虑。为了发展农 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14、水平,他通过亲身的观察、试验和实践,收 集整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农谚,花费 11 年时间,撰写成了我国最早的 一部完整系统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这本书是在前代农学研究的基础 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 6 世纪以前近 400 年间我国北方黄河中下游地 区的农业,尤其是以今 XX 市为中心的齐地农业等方面的科学技术。 “齐民” ,就是平民。 齐民要术是为平民百姓的治生之道而总结 出来的一些生产和生活经验,切实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全书内容丰富翔 实,共 10 卷,92 篇,11 万多字,引用有关书籍 156 种,采集农谚歌谣 30 余条。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田地的耕作技术,种子的 选择保藏,

15、各类粮食作物、瓜果蔬菜、花草树木的栽培种植,马牛羊猪 的畜养及疾病防治,酒、酱、醋、豆豉、肉脯、饴糖等的制作,还包括 烹饪技术、食品加工、笔墨、胶、民居、布织、染料、护肤用品等的制 作等。 该书强调了耕作知识和防旱保墒的重要性,总结了耕、耙、耱一整 9 套防旱保墒技术;记载了水选、溲种、晒种等处理种子的方法以及水稻 的催芽技术;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以土养地,作物轮作的实践经验;记 录了对家畜品种鉴别、饲养、管理、留取良种、繁殖仔畜和兽医药方等 方法;介绍了无性繁殖的嫁接法,果树熏烟防霜法、葡萄冬季埋蔓法等, 至今仍在沿用。另外,该书还介绍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和农副产品的加工 制作等方面的知识等。该书

16、列举到的许多经验技术,比世界上其他先进 民族的记载要早三、四个世纪,有的甚至更长。XX 市作为典型的农业区, 自古以来就受到齐民要术的熏陶和影响,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 了重要的作用。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的“一农不耕,民有饥者, 一女不织,民有寒者”及“民以食为天”的重农强农富民和农业是国民 经济基础的思想,开创古人之先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农业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就是农业文化的发展史。农业是文明孕育和发 展的基础,不同的农业发展阶段,哺育出不同的文明形态。 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是重 要的内涵。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

17、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以文化的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业文化的承载力, 形成可持续的农业文化动力,并逐步构建先进文化与支流文化相融合的 “一体多元”文化体系。我国农业文化积淀长久,农业文化要发展、要创 新,光靠政府的力量显然不够,因此,创新我国农业文化发展,新的价值理 念和运行机制,对于促进农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0 (二)观光与休闲生态农业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党的 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战略部 署。2007 年中发

18、 1 号文件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 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2008 年 的中央 1 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通过非农就业增收,提高乡镇企业、家 庭工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农民工进城 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工作,2004 年 7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市崇明岛前卫村农家乐时 曾高兴地称赞 :农家乐前途无量!2005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同 志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 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 ;

19、2006 年 9 月,她在湖南视察休闲农庄时强调:休闲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 的新兴产业。回良玉副总理在 2006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已 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 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的功能不断拓展、效用不断延伸、内 涵不断丰富,显示出崭新的面貌、巨大的潜力、广阔的前景。农业的食 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 闲、文化传承功能日益彰显。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农耕文 化之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各具特色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各地浓郁厚重 的乡土文化、绚丽多姿的农业和农村风情,提供了丰

20、富多彩的休闲旅游 11 资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明 显增长;双休日、节假日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私人汽车等交通 工具的快速增长大大延伸了出行范围,加上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大家对 休闲度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休闲旅游方式, 适应了人们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 走进乡村、亲近农业、享受田园风光的人越来越多,农业和农村的休闲 观光功能日益彰显。到 2006 年底,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有 150 多万家,已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农业庄园、景区点)12000 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 400 万人,年接待游

21、客 4 亿人次,年实现旅游收 入 3000 多亿元,其中农民从中直接获益约 1200 亿元。 全国一些省市也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发展。浙江、四川、湖南、北京、安徽、福建等省市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和文件,制定相关标准,成立行业协会,确定工作目标,在加强管理与 服务、以标准化来规范和促进发展发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 著成效。例如湖南省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将休闲农业纳入新农村建设 的统一规划,并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支持范围。他们还规定,五 星级休闲农庄享受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 社会各界发展休闲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积极性。北京市也制定了

22、 相应的标准,先后评定了 65 家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131 个市级乡村民 俗旅游村和 7328 户市级乡村民俗旅游户,对他们在政策、资金、基础设 施建设、人员培训等各方面予以支持。 根据 2007 年中发 1 号文件的精神和国务院领导的要求,农业部与国 12 家旅游局在 2007 年 3 月签署了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 游发展合作协议 ,联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 。 双方决定共同组织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 ,在全国建成具有乡村旅 游示范意义的 100 个县、1000 个乡(镇) 、10000 个村,为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争取每年新增乡村旅游就业

23、 30 万人以上,间接就 业 150 万人;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5%。国家旅游局、农业 部已成立“全国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旅游 局综合协调司,具体工作由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承担。从 2007 年 5 月以来,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开展了 3 次休闲农 业和乡村旅游工作调研;起草了报国务院的关于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 旅游发展情况的报告 ;在认真总结各地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验 做法的基础上,起草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意 见(代拟稿) ;制定了乡村旅游县、乡、村标准(讨论稿) 。 经调查,全国还没有一家以展示齐文化中的

24、齐民要术为主线, 深度挖掘中华民族历史农业文化,突出展示现代农业文化成果,集体验 博大精深的农业文化、旅游、体闲、娱乐、科研、生产与一体的技术水 平含量高的农业文化生态旅游观光目。因此,XXXX 特种养殖有限公司通 过市场考察,科学分析,根据自身优势,提出在 XX 市博山区八陡镇向阳 村建设一个农业文化生态旅游观光项目。为了加快项目的实施,特编制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13 1、符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的加强文化建 设会议精神; 2、符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XX 省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25、个五年规划纲要 ; 3、符合2003-2010 年 XX 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 。 (二)休闲农业、农业文化对促进“三农”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休闲农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一个崭新的亮点和农村经 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对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树立农村新风尚和新农村建 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全面融入了农业文化,可以使游客在 观光娱乐中起到教育启迪作用。 休闲农业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有效拓展了旅游业的内涵与外 延。它不仅可以增添人们的生活情趣、丰富农业知识、学习交流农业经 验、体验农业生产劳动与农家乐趣、享用农业成果,而

26、且还可以为本地 区农业注入大量高科技及农业经营的新观念、新方法,赋予农业以勃勃 生机与活力,促进区域的开放,密切城乡关系,增进相互理解,提高当 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最终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更是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它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国家重农思想方针政策的落实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做好三农工作” ,对于稳定经济社会发展 大局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 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要求要 14 始终坚持” 。 “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防止明显通胀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经 济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7、。大意不得!疏忽不得!放松不得! ” 2、有利于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交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 为旅游者提供了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 务,使农业产品直接转化成消费商品,获得高额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农 业生产的高附加值。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生态旅游是由传统农业迈 向现代农业,由温饱迈向小康乃至富裕而又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一种 有效途径。 3、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之趋向于合理化、多样化 坚持以当地农业原有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为基础,根据旅游业

28、的要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布局,形成自己的特色和 规模,合理调整种植业之间以及种、养、加之间的产业结构、利用我国 传统的农业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的、切 实可行的科学规划,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4、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农业生态旅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着 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每创造一个直接就业,就可能 产生更多的间接就业机会,从某种角度来讲,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 这种产业转移。同时,由于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需要诸如水、电、道路 15 等配套设施工程,这些投资建设逐

29、渐规模化、规范化、合理化,有利于 促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转变,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从而带动当 地农村、农业的经济发展。 5、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提高劳动者素质 由于农业生态旅游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投入不多,故就业成本低, 因此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其对农业生产和管理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懂农业科技的技术人员,同时还需要高层次、复合 型的管理人才。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传播带动作用以及与都市旅游者 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可以造就一代高素质的农民,同时通过其示范和推 动作用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6、有利于推动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

30、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媒介,招来八方宾朋,不仅为本地区带来 大量服务收入,而且会带来经济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引 进资金、技术、人才,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和开拓市场,提高当地产品的 知名度,增加销售渠道。另外客流量增大,游客消费增长,不仅可以带 动餐饮、旅馆、交通运输业,而且可以带动旅游纪念品加工业、工艺品 制造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而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可为农业注入资金、 技术,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从而使农业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 7、有利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业的运作形式是经济活动,得到的享受却是精神的和文化的体 验。旅游能起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通过开展

31、农业生态旅 游,促进农民转变观念,破除陋习,改善环境,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16 从而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三)本项目的建设是农业文化、科技、环保、生态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包含农业文化、观光、科技、示范等内容,体现了农业 发展建设综合要求。 1、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 展,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和组织重大科技行动等措施, 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尤其是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 业化,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更大需求。调整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速农业

32、科技进步。要通过培育专用、优 质新品种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 益;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通过科技提高乡镇企业技 术水平和竞争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3、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先进适用技术 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 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质的 飞跃。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 也是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农民面临的艰巨任务。 (四)本项目的建设是提高青少年农业科

33、普教育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区工薪阶层 的子女逐渐由以前的“半城市半农村”生活状态转化为“纯城市”生活 17 状态,孩子们的农业生产实践观念逐渐淡忘, “五谷杂粮”都分不清的孩 子日渐增多,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成材极为不利。加强对青少年的农业文 化科技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和原则 一、研究的依据 (一)十七大有关加强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 本,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等要求。 (二) 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三)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纲要 (四)XX 省实施国

34、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 (五)XX 省 2010 年规划中关于“加大农业投入,合理调整产品结构, 突出抓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的论述 (六) 2003-2010 年 XX 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 (七)有关齐文化、 齐民要术等资料 (八)其他有关的国家政策信息及资料 二、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意义 (二)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及建设的有利条件 (三)市场分析 (四)工程技术方案 (五)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 (六)项目组织管理与定员 18 (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八)财务分析 (九)不确定性分析 (十)研究结论 三、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一)根据实际,充分利用各处

35、有利条件并兼顾长远发展。 (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工艺和先进管理技术,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 (三)节约投资,减少成本,降低投资风险,以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 益。 (四)以农业文化开发为先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立足经济、生态 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五)坚持市场导向、科技领先、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相 对集中、示范带动的原则。 (六)坚持配套和协调发展的原则。 (七)合理规划、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八)坚持环境生态化的原则。 (九)坚持三废治理与项目建设三同时(同时设计、施工、使用)原则。 四、研究的目的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在 XX 市建成拥有以下功能的农

36、业文化生态观 光科技示范项目: 1、弘扬农业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 文化相结合,可以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深化对农业地位的认识,体验博 大精深的农业文化。 2、科研示范功能。本项目拟吸引全市乃至国内外农业专家学者来此 19 进行科学研究。 3、游憩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 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 4、社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 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5、教育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 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 6、环保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保护和

37、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 态,提升环境品质,并为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 7、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 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 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8、经济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 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 20 第四节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建设规模 观光人次 总装机容量 设计定员总计 占地面积 项目总投资 其

38、中: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方向调节税 建设期利息 铺底流动资金 年平均总成本 正常年销售收入 年平均利税总额 年平均利润总额 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润率 财务内部收益率 财务净现值 投资回收期 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 盈亏平衡点 万人次/年 千瓦 人 亩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 % % 万元 年 年 % 60 240 320 19000 19599 17711 0 1419 469 2979 5500 2521 2218 12.86 11.32 11.67 5269 9.74 10.08 48.6 21 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拟建规模 第一节 市场分析 一、市场分析 项目

39、区以深度挖掘和展示农业文化为主题,与当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 界关注农业、加快发展农业的思想一致,特有的生产、旅游观光项目拥有 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人们的休闲娱乐中感受我国农业文化气息,会产生 热爱农业、发展农业的热情,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吸 引更多的游客。 本项目建设的农业文化科技示范项目,集体验博大精深的 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娱乐、科研、生产与一体。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1、农业文化、旅游、观光、娱乐市场分析 本项目以齐文化中的齐民要术为主线,深度挖掘中华民族历史 农业文化,突出展示现代农业文化成果,以期强化人们对农业地位的认 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民富裕水平;以教育提高

40、青少年农业文 化水平为重点,坚持寓教于乐,把农业文化融入项目景点和生产、科研 及民居等各方面,把本项目打造成具有鲜明特色、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精 品工程和旅游、体闲、娱乐场所,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深化对农业地位 的认识,体验博大精深的农业文化。因此,本项目对广大农业科技工作 者和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潜在市场广阔。 观光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在国外,30 年代曾闻名于世的匈牙利 22 的“乡村旅游” ,经过不断的挖掘与完善,近年来得到新的发展。匈牙利 利用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富有民族特色的乡村农舍,丰富的历史古迹, 招来国外的观光游客纷纷沓来。意大利专供“绿色旅游”饮食起居的农 庄已有 6500 座

41、。日本各地观光农业经营者成立了协会。各地农场结合生 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各种具有特色的服务设施, 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日本的岩年县的小岩林农场,每年平均接待游 客约 120 万人,为农场赢得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素以农业发达著称于世。农业门类繁多,城域 特色均特别显著,有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独特条件。乡村清新空气,优 美的风光,泥土的气息,宁静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和新鲜的绿色食品, 都是现代都市人所需求的。为顺应都市人向往大自然的需求,许多靠山 吃山,靠水吃水的农民积极举办起请城里人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 家房、享农家乐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像淮北平原的“绿洲仙

42、境”小张 庄、江苏江阴华西村、上海嘉定济河岛和广东东莞、湖北监利县棋盘乡、 山西阳县大村等,都试办了观光农业旅游,不仅受到城市居民的青睐, 也为当地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准备益。 伴随着 XX 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旅游消费和入境旅游消费支出 中文化旅游消费的规模和比重均持续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势。根 据统计,在 2007 年的 XX 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文化旅游及相关消费的 比重已经达到 68.36%,同期国际入境游客旅游消费中文化旅游消费的比 例也达到了 59.7%。由此可见,文化旅游产品在 XX 旅游总体消费结构中 已经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 XX 旅游业的新增长点。随着人们生活

43、水 23 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如今假日旅游、假日经济 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本项目对广大城乡居民来此进行农业 观光休闲,吸引力很强,市场前景广阔。 2、农业科技分析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和记载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经验,内容 包括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养鱼、 养蚕、农副产品加工等许多技术。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农民抗旱保墒的 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旱作地区耕作理论。本项目一是吸收全市农业 科技人员特别是离退休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国内外农业专家进行科学研究, 全市共有农业科技人员 1500 人,离退休人员 800 人,他们都是农业发展 的宝贵财富,

44、本项目将分期、分批把他们吸引到该项目区。二是把齐 民要术中的部分篇章描述为基础,建设科研、居住、生活、观光、休 闲融于一体的农业硅谷区,将全市 80 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 1300 多个农业合作社及科技带头人分期、分批把他们吸引到该项目区。 据不完全统计,仅 XX 农业大学自建国以来在 XX 的毕业生达 15000 人, 他们大部分分布在农业科技的重要岗位上。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加强农业科学 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成果的转化应用,是当前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 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经济应对 WTO 挑战、实现农 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基

45、础性措施。本项目建成后将具有以 下功能:作物种苗生产功能;优质农产品生产功能;农业科技企业孵化 功能;现代化农业示范功能;新时代科技人才培训功能;农业信息扩散 24 功能。 3、农业产品分析 本项目生产的绿色农业产品主要包括:植物:瓜果、中草药、花卉; 动物:黑天鹅、七彩山鸡、小矮马、蝗虫、蝴蝶、螳螂等。 当前,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 变化,主要农产品供应已由供应不足变成基本满足、丰年有余、部分产 品出现季节性剩余,农业已由主要注重数量增长向保障总量平衡的前提 下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方向转变,农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在这种状 态下,我国农产品市场也开始向绿色农产品发

46、展,质量较差的农产品已 逐步在市场上受到冷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 欢迎。因此,依靠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使所生产的农产品达到优质、 高产,这是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用现代设施生产的农产 品,因为其产品质量好、消除了季节的影响等因素,因此,在市场上大 受欢迎。 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 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专用标志。 在市场竞争中,商品是以物美价廉,即质优价低而取胜的。但是随 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优质高价的商品也大受人们的欢迎,相反, 那些劣质低价的商品往往受到人们的摒弃。作为优质高价的农产品极受 广大消费者的

47、青睐。从本世纪初开始,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 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比例大大增加, 甚至由过去的抽检变成全检,而且检验标准也不断提高。如日本进口中 25 国蔬菜,过去仅仅检查 6 项指标,但从 2002 年 1 月开始,检查的指标增 加到 4O 多项。日本厚生劳动省把 2002 年 1 月作为“中国蔬菜检查强化 月” ,把所有申报的进口中国蔬菜实施了 100的公害监视网检查,强调 检查农药残留问题。韩国对我国出口蔬菜的检测,仅农药残留一项,最 多时检测指标有 200 多项,同时强化了对水产品金属检测标准。欧盟对 进口蜂蜜的标准,一下提高了 100 倍,并以“抗

48、生素超标”为由,对我 国出口欧盟的蜂蜜进行封杀;又以从我国进口的虾产品中检验出氯霉素 为由,对兔、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封关。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 在 2002 年毫无例外地提高了“菜篮子”产品的进口标准。在苛刻的标准 下,中国的一些“菜篮子”产品要么打道回府,要么就地销毁。 “绿色壁 垒”加大了“菜篮子”产品的出口成本和代价,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损失 惨重。这些事实都说明,只有发展优质农产品,才能进入和占领国内外 市场。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 “病从口人” 。食物中毒,令人 胆寒,2002 年 9 月中旬,深圳龙岗区南约小学学生吃过学校提供的早餐 后(面包、豆浆),近百名学生

49、上吐下泻,食物中毒,使多名学生住进了 医院。2002 年 lO 月份南京发生的投毒案,中毒者达几百人,死亡几十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产品出现了影响消费者健康的安全问题,让 国人齿寒。据有关资料统计, “有毒大米” 、 “瘦肉精猪”等危害人们身体 健康的食物安全事件不断出现,我国每年有 2O 万3O 万人发生食物中毒。 近 lO 年在亚洲地区爆发的“口蹄疫”也呈蔓延态势。2000 年 6 月 27 日, 日本发生近万人中毒事件,原因是雪印乳业公司大阪工厂生产的低脂牛 26 奶含有黄色葡萄球菌。大阪工厂因储罐阀门清洗不彻底造成了这一中毒 事件。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优质 食品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进饭店,就怕食用了有污染的食品;人们进 商店,就怕买了有污染的食品;人们进粮店、逛早市,就怕买了有农药 残留的粮和菜?可见,发展优质农产品,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商品发展的方向,只有如此, 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价值增值。因此,只有发展优质农产品,才能满 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和价值增值,使农村财源滚滚,从而 振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再者,农民本身食用优质农产品,有了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