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861697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县公安局科技大楼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现公安局后院(三官殿)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单位:*县公安局5、建设内容:新建公安科技大楼一座,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5、项目建设工期:工期为十个月,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 6、项目总投资:总投资1350万元,申请中央资金540万元,自筹资金810万元。二、项目单位简介1、单位法人代表:*(县公安局局长)2、单位概况:县公安局是负责全县公安工作的政府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全县公安机关实施组织领导和指挥;对全县公安工作进行决策、部署。掌握国内安

2、全和社会治安情况,组织指导全县公安机关与各类非法组织组织进行斗争。组织实施并指导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组织实施禁毒和缉毒工作。组织实施并指导全县公安机关依法查外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依法管理户籍、枪支弹药、危险物品和特种行业等工作;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组织处置重大案件、治安事故和骚乱。组织指导出(入)境和外国人在我县境内居留、旅行和有关管理工作,组织全县公安外事工作。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组织实施警卫工作,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组织实施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以及车辆、驾驶员管理工作、查处交通事故。指导和监督全县公安机关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

3、事业单位、学校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以及群众性组织的防范工作;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保卫组织和经济民警、保安队伍的建设。组织实施并指导全县公安机关的信息通信工作;组织实施并指导、监督全县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负责全县公安科学技术的装备建设。组织实施监所看管,开展狱侦、深挖犯罪等工作。组织实施并指导全县法制建设;指导、检查、监督公安机关执法活动;负责全县公安机关收容教养报批工作。规划制定全县公安机关装备、被装备和经费等警务保障标准、制度。负责公安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公安教育、培训及技能训练;负责公安宣传工作;按规定权限管理干部人事工作。组织实施公安督察工作;按规定权限实施对民警的

4、监督;查处公安队伍重大和较大违纪案件。承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其他工作。近年来,全县公安机关在县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全省公安局长会议、全市公安局长会议和年初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维护稳定为中心,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和严密防范刑事犯罪活动,全面加强各项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年均立案刑事案件1100余起,破案700余起,年均查处治安案件1300余起,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和治安稳定,促进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县公安局现有民警职工370人,下设刑侦、治安、经侦、国保、禁毒、网监

5、、巡逻、督察、交警9个大队,政工监督、办公、监察、警务保障、法制5个室和指挥中心、看守所、拘留所及24个派出所,下设机构达41个。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公安科技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9年6月由*县公安局委托我工程咨询中心编制,经过现场勘察和充分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后研究论证完成。(1)*县城市总体规划(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2000年)(2)*县公安局中长期发展规划(3)*县统计年鉴(*县统计局2008年)(4)*县国民经济统计纲要(*县统计局2008年)(5)*县志(6)公安局提供的资料(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8)公安局建设标准2、可研报告编制范

6、围(1)通过对项目拟建地区经济发展和公安局办公环境现状进行调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2)确定项目地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5)定性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和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6)从技术、经济、环保、社会等各方面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四、主要研究结论(1)本项目建设是根据公安局建设标准结合*县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适应的工作及法制建设而提出的,该项目的实施,是进一步推动公安局工作适应改革的步伐,将有效

7、地改善公安局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维护法制威严,提高公安局的形象,实现法律公正与效率提供物质保障,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220万元,其他费用89万元,土地费用21,预备费用20万元。(3)本项目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4)本项目主要体现社会效益,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五、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公安局是法律的守护者,是人民公平正义的保护神,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道重要防线,肩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县公安局现办公大楼2000年开工建设,200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大楼占地567平方米。由于目前办公人员的增加及受理案件的增多,现

8、办公用房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除交警大队、看守所、拘留所及24个派出所外,其余14个部门及消防大队共160余人在现办公楼上班。大楼不仅容纳了160余人办公还设置了民警食堂、民警会堂、指挥高度中心、网络交换中心、刑事科学技术室、审讯室、民警健身娱乐中心、群众信访接待大厅、老干部活动中心、档案库房、招待所、领导干部交流住房等等,一座如此规模的办公大楼,不仅要容纳众多的人员,还要承载大量的功能,实难堪此重负,增建一座综合技术大楼显得十分必要,十分迫切。建设一座综合技术大楼,专门用于公安技术,把指挥高度中心、视频会议中心、网络交换中心、技术监控中心、刑事科学技术室等调剂到综合技术大楼,集公安科技于一体,

9、实现科技共享,既可以节省资源,又能发挥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的最大效能,对公安工作的发展进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综合技术大楼建成以后,也有利于缓解现办公大楼的拥挤状况,改善现有办公条件,为我县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一、县城概况*县位于*省东南部,*市东北部,地处北纬260518至270813,东经1154020至1161715之间,东与*、*县交界,南与*市、*县为邻,西与*、*县相连,北与*、*、*县接壤。南北长117.2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4053.16平方公里,版图面积居*省第三,*市第一。县城驻地*镇,地处北纬2628,东经11600,系赣东

10、北至赣西南的交通咽喉,又间闽、粤之要道。县城距省会南昌市320公里,距*市 160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15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信息中心。319国道和昌厦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昌厦公路纵贯南北长达69公里,与319国道在县城*镇交汇,县城距京九铁路*火车站80公里,正兴建的鹰(潭)瑞(金),石(城)吉(安)两条高速公路自北向南,由东至西穿过*县。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中提出,县城城市规划范围为:南至高坑,北至七里,规划面积近期(2010年)20平方公里,远期(2030年)4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规模近期(2010年)17万人,远期(2020年

11、)23.5万人。 二、自然概况1、地形地貌特征*县属赣南中低山丘陵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境内一般高程300-500米,最高点为西北部的凌云山,海拔1454.9米,最低点是南部黄石镇下车坪村,海拔154米。2、地质情况*县地质构造处于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的东段北侧,地质基础系古生代震旦纪的浅变质岩构成,以震旦系和白垩系分成最广。岩石主要有花岗石、变质岩、紫色页岩,以花岗岩居多。土壤类型以酸性紫色土、冲积土和红砂岩、红色粘土发育而成的棕红壤为主,多呈中性和酸性反应。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区,区域内属地震动参数0.05g(地震烈度6度)区。3、气象情况*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12、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适宜于亚热带作物的正常生长。冬季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入冬,*在蒙古冷高压东南侧,因而多吹北风或东北风。这期间,有寒潮侵袭,并伴有霜、雪、冰冻天气。正常年份是:前冬冷晴多严霜,天气干燥;后冬则多雨雪,天气阴寒。俗话说“三九、四九,相见不出手”。又说:“大寒、小寒,滴水成团”。1月中旬至2月中旬,是全年最冷的时节,大雪、冻雨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春季3月中、下旬入春,蒙古冷高压强度逐渐减弱,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靠近县境,气温渐升,雨日渐多,有“春雨连绵”、“春无三日晴”之说。但前期气温仍较低,常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有时天气较冷,俗语说“清明谷雨,冻死老虎”。

13、后期是南北气团在县境互相推移的时节,降水强度大,且较为集中,常有暴雨发生,使江河水位陡涨,山洪暴发,这是*的汛期,常有雷雨或冰雹。夏季5月下旬入夏,汛期过后,进入盛夏。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天气炎热。又因地处高压北缘,故多吹南风或西南风。有“小暑南风十八天”之说。当副高压加强或减弱阶段,容易形成热雷雨天气。这种热雷雨,多发生在午后或傍晚,且地方性明显,有“夏雨隔堵墙,淋女不淋娘”之说。这时期,常有台风影响县境,有降水、降温、大风、暴雨现象出现。秋季9月下旬入秋,处暑过后,夏季风减弱,但气温仍高,俗称“秋老虎”。不过这时的热与前不同,所谓“白露秋分节,夜寒白天热”。即白天虽热,入夜转凉,秋

14、意渐浓。这时期,地面至中低空为冷性高压控制,中高空则仍为暖性高压影响,从地面至高空均为高压,且下冷下暖,气层稳定度大,不容易形成云雨,大部分年份天气晴朗。晚秋时节,有“小阳春”天气促使草木开花,甚至结果。气温年平均气温在14至19之间,极端气温也是南部高、北部低。极端最高气温南北相差较小,而极端最低气温相差较大。月平均气温,12月至2月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下,其中一月气温最低。从3 月开始有连续9个月的时间,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其中7月气温最高。据县城稳定通过10至20,保证率80%的积温,起讫日期:10最初出现在3月25日,20最终出现在9月28日,历时187天,总积温4723.5。4、水系

15、水文*县降水年降水量在1500至1700毫米之间。大致北部多,南部少,东部多,西部少。4至6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70%,比重较大。若超过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30%定为特大水年。自1939年以来,有1944、1948、1954、1959、1962、1968六年为特大水年。大的洪涝灾害出现在这些年份。若低于4至6月多年平均降水量30%定为枯水年。自1939年以来,自1940、1943、1951、1963、1971五年为枯水年。较严重的干旱均发生在这些年份。7至9月降水量与4月至6月降水量相比,明显减少。这一时期,容易形成伏、秋旱。10至12月降水量最少。1至3月降水量次于7至9月降水量。多年

16、平均降水量1706毫米,最多的为1997年,达2791毫米,最少的为2003年。多年平均年降水日数与无降水日数之比为18:20,相差不大,农谚谓:“有多少晴天就有多少雨天”。1939年以来,日雨量最大的是1959年6月18日和1984年6月1日都为218.1毫米。日照:多年平均日照193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太阳辐射的年平均总量为112189.9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县城无霜期多年平均值为279天。最长为319天,最短为224天。平均初霜日期为11月30日。最早的初霜日期是11月5日,高晚的是次年1月3日。平均终霜日期为2月22日。最早的终霜日期是1月16日,最晚的是3月28日。初、

17、终霜间隔天数(有霜日期)多年平均为85天。最长128天,最短32天。*县北部初霜早,终霜短,霜期料南部长,无霜期较南部短。根据县气象局观测记录:山顶出现霜的次数较少,山间盆地出现霜的次数较多,俗说:“雪上高山,霜打洼地”。三、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1、人口(1)全县人口*县辖24个乡(镇)299个行政村,2008年年末总人口74.9656万人,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极小部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0人。人口调查的各项指标见表:人口指标表年份年末总人口(万人)人口密度(人/K)人口自然增长率200069.61172200170.32173.510.25200271.3617614.8420

18、0371.43176.20.94200471.45176.291.2200573.52181.429从表中数据可以算出,2000年-2005年,*县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人口增长率=人口平均发展速度-1= 0.01095即10.95(2)城区常住人口预测根据*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提出,近期2010年城市人口预计17万人,远期2020年城区人口预计23.5万人。 2、资源(1)水土资源*县域土地总面积4053平方公里,折合607.9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482.34万亩,占总面积的79.4%,耕地面积66.92万亩,占总面积的11.01%,有园地土壤1.69万亩,占面积的0.28%

19、。耕为冲积土,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以红色土壤为主,间有紫色土分布,土地肥沃。*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县内的主要河流有梅川、平江,均属赣江二级水源。梅川也称*江,主河长220公里,发源于*与宜黄县交界的王陂嶂,自北向南流入贡江。平江亦称兴国江,发源于*猴子嶂,主河道长132公里,自东北流向西南于赣县江口塘流入贡江。全县总水域面积27865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58%。(2)生物资源*县气候优越,土质肥沃,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山地面积广,林木品种多,分布宽,蓄积量大。全县乔灌木树种约有一百余科,一千二百余种。大部分代山、丘附分布着马尾松和杉木群落。森林资源虽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边缘地带,其

20、蓄积量占全县蓄积量的70%。此外,有开发优势强的果茶品种资源;珍贵的药材资源;珍稀银杏、水杉资源;鲜美的花卉资源和很有开发前景的猕猴桃、山渣、山梨等野生植物资源。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还有品种繁多的薯类、豆类、瓜果、蔬菜类等21个科,61个品种。*县森林面积大,植物资源丰富,是各种动物良好的栖息地,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豹虎、猕猴、穿山甲等。其他野生动物有600余种。(3)矿产资源地下矿产资源主要品种有:稀土、瓷土、钴砂、钨砂、水晶石、石英石、石灰石、云母、铜矿、铀矿及少量的金砂等22种。据分析,稀土总储量可逾百万吨,磷矿石十万吨,石英石二千万吨,其他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4)旅游资

21、源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翠微峰旅游风景区,凌云山原始森林和*起义指挥部旧址,“易堂九子”遗址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常年平均旅游人数达30万以上,境内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是全国对外开放县之一。3、经济2008年,*县内生产总值49.34亿元,增长12.8%,三产结构比28.7:36.9:34.4;财政总收入2.4亿元,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1.78亿元,增长31.3%;实现工业增长值11.57亿元,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长53.5%;农业总产值21.2亿元,增长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亿元,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

22、售总额14.08亿元,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2558元,增长8.9%。2010年,*县主要预期指标: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利用县外资金年均增长20%;城镇化率4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第三章 建设的必要性与需求分析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县公安局受以前建设条件限制,规划、设计落后,通讯、信息网络、电子监控设备均未安装,各类办公及附属场所面积未能达标,已远不能适应当前工作及法制建设的需要。根据中央、建设部、国家发改

23、委关于加强基层公安局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鉴于现公安局办公用房现状,建设功能齐全的公安科技大楼已迫在眉睫。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工作及法制建设的需要,落实公安局物质建设计划,加强建设速度,提高建设水平,解决现有办公用房在功能上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状,本项目的建设不但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是推进*县依法治县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文明社会、提高办案效率的需要。鉴于以上原因,*县公安局经过充分研究,并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决定兴建公安局科技大楼。 1、建设公安局基础设施是保障法庭履行职能、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需要。基层公安局承担着辖区内民商事等各类案件的受理;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

24、合治理等艰巨任务。由于公安局处于治安工作的最基层、最前沿,因而承担的工作任务相当大。为了保证公安局依法履行各项工作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基层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尽快解决公安局房屋建设的问题。2、建设公安局基础设施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县人民法庭管辖范围内,有人口75万人,有省级工业园区,50余家外商企业。因此,加快人民法庭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辖区范围内的民商事协调工作,依法解决纠纷,制裁违法行为,对*县形成公平、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和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秩序将起着积极的作用。3、建设公安局基础设施是提高法

25、制建设效益,节约司法资源的需要。科技大楼竣工后,集公安科技于一体,同时配备网络设施,实现科技共享,既可以节省资源,又能发挥科学技术在公安工作的最大效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安局办公拥挤及用房紧张的问题,将对新形势下的公安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为广大群众参与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也必将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二、需求分析1、*县公安局基本情况县公安局现有民警职工370人,下设刑侦、治安、经侦、国保、禁毒、网监、巡逻、督察、交警9个大队,政工监督、办公、监察、警务保障、法制5个室和指挥中心、看守所、拘留所及24个派出所,下设机构达41个。年均立案刑事案件1100余起,破案700余起,

26、年均查处治安案件1300余起。其任务是处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惩治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以保卫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保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3、推荐建设规模根据*县公安局现状,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听取有关专家对建设规模的意见,结合公安局今后的发展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确定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本项目拟新建公安局科技大楼,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新建大楼集公安科技于一体,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包括

27、电子产品设施、办公房、停车场等,从而形成功能明确、规划合理、布局紧凑、节能环保型的建筑物体。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一、选址原则1、充分利用现有空地的基础上,完善原规划设计未完成部分。2、符合县城总体规划,充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有利于长远发展,合理布置。3、应结合现有自然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自然地理环境。4、符合*县公安局中长期发展规划,解决当前存在的切实困难。二、场址现状本项目选址在*县公安局后院三官殿,建设用地面积3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建设场地具有如下优点:1、交通方便;2、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3、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4、地形规整;5、远离易燃、易爆物

28、品的生产和贮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三、建设条件1、工程地质地势比较平坦、起伏小,基地层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粘土层、卵石层、强风化泥质页岩、中风化泥质页岩。2、水文条件本项目所在地揭露的地层内为上层滞水和空隙潜水,上层滞水分布在杂填土层中,受天气降雨及周围池塘水的影响,水量较大,结构周围环境判别水、土对砼结构呈弱腐蚀性,对钢筋砼无腐蚀性。3、地震影响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分区的划分,*县地震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4、气候和环境条件*县属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根据*市环境监测结果,建设场地的大气分别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29、3096-96)的二类标准,NO、SO2指标在标准中处于一级标准范围内,噪声基本达到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6)中二类区标准。不存在其他拆迁住房,可避免复杂的拆迁问题,有利于本工程的建设,建设场地环境条件理想。5、区域规划情况本项目建设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属于一般环境功能区域,该项目建成后不会影响原有生态系统和功能;该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满足现有环境水平。6、交通条件本项目建在*县*镇三官殿,项目建成后可直接与城市道路相连接。7、社会环境条件县公安局科技大楼建设项目的提出,是在国家以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拉

30、动经济增长的大气候下,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重大举措。政策及社会经济环境是投资该项目强有力的经济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备,党和政府对公安局的物质装备建设更加重视。8、公共设施条件本项目建设地供水、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之间接入*县市政基础设施,完全能满足本项目的建设和使用要求。9、施工条件项目建设区交通便利,地质条件适宜,建筑、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均已具备。建材供应方面,项目建设所需的建筑材料、水泥、砂、石供应都很充足,而且具有相对的价格优势,地势条件也很好。*县有着多年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具有一批技术水平高,实力雄厚的建设队伍、工程监理和管理人才,并在施工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

31、经验,同时施工设备配套,机械设备齐全,能够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第五章 建设方案一、规划设计依据及要求1、规划设计依据(1)公安局建设标准(2)公安局科技大楼用地现状图;(3)现行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2、规划设计指导思想(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坚持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充分考虑项目区的自然环境,从营造高效的办公环境的高度出发,科学规划、优化设计、力求环境优美、个性鲜明、新颖求实的原则。(3)重视项目区现有的地形地貌,从实际出发,坚持管网就位,排水就近,标高就势的原则;(4)建筑造型上采用对称式设计方案,体现庄严稳重。充分突出其作为公安机关所应有的宏伟、大气、端庄的鲜明特征。(5

32、)结合项目的建设目标,坚持全面考虑,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原则。二、总平面规划布局1、总平面布局总体布局根据用地的周围环境及规划要求进行设计,布置两处主入口。科技大楼后面布置室外停车场,留8米宽环行道路与两个主入口相连,共同形成环行消防车道。2、建筑设计(1)平面设计设置两个主入口,设计两台电梯,两个消防疏散楼梯。科技大楼一层为消防水池、设备用房及接待大厅等。二至十层分布为指挥调度中心、视频会议中心、网络交换中心、技术监控中心、刑事科学技术室、办公室、审讯室、档案室、会议室及辅助用房等。2.1M宽内走廊。(2)立面设计结合周围环境及环保要求,科技大楼采用合理平面布局,主楼附楼高低错落有致。主入口

33、采用弧形转角处理,使整栋建筑物形成有韵味和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建筑。简单大方但又庄严气派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独特的艺术风格。(3)剖面设计工程相对标高为0.000,室内外高差1.5M。科技大楼一层高3.3米,二层为3.5米,三至九层为3.3米,十层为3.6米。主楼主体高度为33.5米(由室外地坪到主体屋顶结构板面)。3、建筑材料及装修标准(1)本工程外维护墙及除卫生间以外的内隔墙采用轻质墙板,外贴珍珠岩隔音板。(2)楼梯内走廊及室内地面采用地板砖,内廊与室内地面分色,卫生间采用防滑地板砖,轻质扣板吊顶,内墙及顶棚内墙漆、楼梯栏杆及扶手采用不锈钢,各功能性用房均采用胶合板包门。(3)外墙线条及屋顶构

34、件采用白色外墙漆,空调板的挡板采用黑色铁艺,外窗采用钛金框镀膜绿玻。4、屋面排水内天沟排水,屋面设计珍珠岩隔热板,SPS防水层。三、结构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83-9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4月)2、结构布置根据建筑方案布局及功能,并考虑发展需要,拟全部采用框架结构。3、地基基础选型(1)基础安全

35、等级为乙级。(2)基础选型:结合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及荷载特点,经过经济、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比较,基础结构形式暂定为桩基。4、抗震设防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相当于原地震烈度六度),场地属2类,本项目建筑物抗震考虑按规范设防。5、荷载取值(1)活荷载标准值车库:4.0KN/M2各功能性用房:2.0KN/M2卫生间:2.5KN/M2走廊:2.5KN/M2屋面:0.9KN/M2消防疏散楼梯:3.5KN/M2(2)风荷载基本风压:0.35KN/M2地面粗糙类别:C类风载体系系数:1.3

36、6、隔墙外墙及分户墙:240厚砖墙户内隔墙:240混凝土泡沫砖第六章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一、 电气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133-9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根据大楼的规模和标准,在设计中尽量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体现建筑电气现

37、代化的水平。2、设计范围包括变配电,应急发电机组(不包括房间的消声处理),各种动力用电,照明、防雷接地、消防报警系统、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等弱电系统,以及线路敷设等。3、供电系统本工程科技大楼为十层,建筑面积为9000平方米,属二类建筑,一、二类用电负荷,要求供电部门提供二路独立的10KV电源供电,一用一备,当正常供电回路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保证可靠供电。为满足大楼消防栓泵、喷淋泵、消防电梯、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消防加压,以及消防中心、电话机房、监控机房等用电负荷需要,设置一台200KW(250KVA)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当两回路电源同时停电时15秒内能自动启动,对上述负荷供电。4、负

38、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1)给排水用电:设备装允容量P150KW(不包括消防栓泵、喷淋泵用电);(2)电梯用电:设备装允容量P230KW;(3)设备用房电照用电:装允容量P315KW;(4)首层至十层用电:装允容量P4500KW;(5)其他用电:装允容量P580KW。总设备容量PyP1P2P3P4P5675KW,同时使用系数按0.7计算,那么:PjKcPy0.7675472.5KW;按功率因素cos=0.9计算,则变压器容量为525KVA,考虑到白天和晚上用电的互补作用,负荷调节及变压器捡修的需要,故选用一台容量为600KVA的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供电。5、变配电(1)在设备用房设置变配电房,包

39、括变压器室,高低压配电室,应急发电室,BTM室以及值班维修用房、变配房、水泵房邻近,接近负荷中心。(2)变压器室,高低压变电室均装有机械通风装置,发电机房设有排气、排烟等设施,并进行消音处理。(3)高压10KV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两条电源一用一备,并设有电气联锁和自动装置,采用220V蓄电池组,作为操作电源。(4)低压0.4/0.23KV采用分段单母线运行,两段母线之间设置联络开关。(5)自备发电机与市政电源之间设自动切换装置,并设机械电气联锁。(6)电度计量动力与照明:大楼用电计量计费。在10KV高压进线侧装设专用计量柜,内装有功和无功电度表各一只作为大楼总的电度计量。低压0.4/0.23K

40、V设有专用动力用电屏,装有功电度表作为动力用电。各层办公楼均设有独立出线回路,独立计算。(7)继电保护高压进线柜设定时限过电流、电流速断和零序保护,并设有电气联锁和自投装置。变压器柜装有定时限过电流、电流速保护,温度保护以及调压器抽头保护短路保护。低压出线回路,采用各类型空气开关,作短路和过载保护。6、主要设备及材料选择(1)10KV高压开关柜,选用手车式开关柜,配真空断路器。(2)低压开关柜选用GGD型配电屏。(3)变压器出线开关,母联开关及主要回路的出线开关,选用带过载长时、短路时瞬时及失压延时的DW型空气开关;出线回路计算电流250A时选用DW型空气开关,一般出线选用DZ10或DZ20型

41、空气开关。(4)补偿电容采用干式电容器,集中在低压室补偿,并设置功率因素自动补偿装置。(5)各动力配电柜、箱选择XL-21、XM-21型。每层办公楼均设置动力电配机箱、电照配电箱和事故照明配电箱及切换装置(双电源切换箱)。(6)应急柴油发电机组选用风冷全自动柴油发电机组,以蓄电池启动。(7)大楼两台电梯均按消防制式运行,在电梯机房引入动力和事故双电源,在末端进行自动切换。电梯选用先进的、多功能电脑集群控制,变频变压调速系统,并具有停自动平层功能,所有电梯的运行状态集中在消防中心进行监视。7、导线选择及敷设方式所有导线均采用铜质。(1)10KV高压选用YJV29交联塑电缆。(2)低压配电分别选用

42、全封闭插接式绝缘母线,阻燃电力电缆,阻燃型KVV控制电缆及阻燃铜芯塑料线。(3)弱点系统采用专用电缆、导线。(4)对消防水泵、消防喷淋、消防电缆等特殊需要的电缆选用防火电缆。8、照明照明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工作电压为220V。大楼每层设照明配电箱,采用树干式配电,采用节能荧光灯照明。室内供电线路均采用管穿线和阻烯PVC硬塑管穿墙敷设,供电采用短路和过载保护。楼梯间、走廊等公共通道其照明灯具选用定时开关控制。9、防雷接地(1)防雷等级为二级;(2)利用建筑物主要结构钢筋连成整体笼式避雷网;(3)建筑设置避雷带防直击雷,标志性建筑物设置避雷针;(4)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要求;(

43、5)配电室低压工作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10、消防报警系统大楼采用先进的数字式微机控制消防报警系统,消防中心设在首层,直接控制到点。整个系统采用编码式总线,属于同一回路的各种探测器、流水掣、破玻按钮连接在一起。根据各层的不同使用功能,设置不同的消防装置:(1)地下室设置感温型探器,在消防梯室防火卷帘两侧设置感温、感烟组合控制器。(2)首层至十层,变压器、高低压配电室、楼层配电间等均设置感烟探测器。防火卷帘两侧、消防前室、消防控制室设置感温感烟组合探测器。(3)在大楼各层按规范设置手动报警器。(4)在电缆井内设置红外线感温探测器。(5)所有消防通道均设置手动破玻按钮和警铃。(6)大楼各层按规范设置

44、消防喇叭及消防电话插孔,电话机、发电机房设置BTM1301气体灭火装置。二、给排水1、设计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工程技术规程GJJ/T29-9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设计范围 (1)室内、外给排水系统; (2)室内消火栓系统; (3)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加压设备;(5)管道材料。3、给水方案(1)给水水源:该工程设市政生活用水和消防给水两根独立的150镀锌给水管,各装150水表,引至地下贮水池

45、,两根供水管及室外供水管连接成环网。(2)贮水池:地下贮水池分三格,总有效容积为300m3;3小时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85m3;1小时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为65m3;生活调节水量为50m3;3小时市政补充水量为3100300m3。4、消防给水 (1)根据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工程消防给水分为三个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即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消防用水量预测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40L/S,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根据以上计算,一次消防用水量约为400m3。室内消水栓布置以室内二股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为原则,消火栓枪充实水

46、柱按不应小于10m考虑,也可直接启动消火栓系统水泵。 消火栓给水系统分区供水,火灾初期消防用水由大楼屋顶水箱消防贮水直接供水,十分钟后消防用水由消火栓系统水泵抽取贮水水池消防贮水供水,在建筑物周围设置一定数量的消防水泵接合器并与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连通,以供城市消防车加压之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I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m2,作用面积为160 m2,在公共活动场所均设置自动喷水灭水系统。5、排水 (1)排水系统该工程区域内排水体制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分别设置污水和雨水排放系统。 (2)污水排放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排水采用单立管排水系统,室内污水经排水管道接至室外,本项目每天污水量约为60m3。室外排水系统:本项目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经化粪池处理进入排水管道,餐饮含油污水排至室外经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排水管道,统一排入城市排水管道。(3)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屋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雨水井。室外场地雨水:由雨水口收集,雨水口每隔10m30m设置一个,屋面雨水及室外场地雨水经室外雨水井及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或附近水体。6、加压设备(1)生活泵二台(一用一备):型号ZHS-37-80-3,Q80M3/h,H85m,电机Y180M-4,N15K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