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86207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站场枢纽的站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1.1.1项目名称:*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1.1.2承办单位:*公共交通公司法人代表: 1.2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资格证书:1.3承办单位概况公司成立于*1.4研究的依据与范围1.4.1研究依据1委托书(*2003年5月)2*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2年)()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办 200787号)5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

2、6288号)6*人民政府 转发市建委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的通知(濮政200649号)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1.4.2研究范围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项目申请报告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我公司对该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勘察,对项目影响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及交通量调查与预测建设规模与主要技术指标工程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项目管理与实施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为项目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1.5研究的主要结论1.5.1建设必要性公交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步发展,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现状公交网络

3、主要集中在新市区和中原油田基地,难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居住区居民出行的要求;服务于客流集散的公交枢纽和站点是公交的核心,现状公交换乘枢纽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公交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需要服务于车辆的停车保养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用地的保障,目前存在停车场面积不足和用地权属不明的问题,使得公交车辆的停靠和保养得不到保证,难以发挥其实际功能为此,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公交站场建设是必要的1.5.2 城市公共交通量预测预测到2012年,*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由现状的9.5%提高到18%,到2020年达到25%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提供的数据,预测:到2012年*城市人口规模60

4、万,预测城市公交车辆客运量将达到:33.03万人次/日1.5.3规划建设方案根据公交线网规划及公交车辆发展预测,公交车辆到2012年将达到660辆,拟规划公交站场4处枢纽站3处,停车场1处,其中:场站中心站*站*站*站各占地50亩,枢纽*站*站*站各占地5亩,停车场占地30亩1.5.4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本项目承办单位是*公交交通公司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征地折迁及项目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项目建设期一年1.5.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为738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995.8万元,申请上级扶持4000万元,项目单位自有资金解决2995.8万元;流动资金13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

5、390万元由项目单位自有资金解决,其余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5.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环评报告创业计划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 位指 标备 注1建设规模站场枢纽站停车场座431占地面积亩2452总投资万元7385.8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6995.82.2铺底流动资金万元3903项目定员人9244年销售收入万元120455年利税万元1106.26年利润万元829.77全部投资回收期年7.358投资利润率%11.239投资利税率%14.9810财务内部收益率%14.8311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万元1198.0212贷款偿

6、还期年5.78含建设期13盈亏平衡点%54.491.6结论与建议改善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引导各类发展主体向城区聚集,发挥城区功能和区位优势,是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项目建成后,对改善城区的公共交通状况,改善城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西邻安阳市鹤壁市,西南与新乡市接壤,北部与河北省,东部与山东省相邻,东西长103.24公里,南北宽101.46公里,总面积4266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人,是闻名遐迩的国家石油化工基地(中原油田所在地),并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7、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人居环境金质奖等“六城二奖”,是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委市政府依据“强化中心开拓东进三位一体城郊共荣”的总体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带领广大人民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使得全市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止2005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2.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75%,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716元;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8亿元目前*已成为豫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经济

8、贸易流通中心截止2006年,城区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非农业人口36.8万人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城市空间和小汽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的城市公共交通再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和挑战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虽然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出行还远远不能相适应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大中城市普遍面临交通拥堵的“心病”造成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欠账严重为此,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四部委在2006年12月联合下发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资金投入

9、力度,地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等政府基金要向城市公共交通倾斜,并完善各项补贴在地方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意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建设部部长汪光焘透露,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居民对城市公交服务的不满意率高达70%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意见指出,对于实行低票价以及月票,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等减免票政策形成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政策性亏损,城市人民政府要给予

10、补贴对于*来讲,公交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步发展,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1现状公交网络主要集中在新市区和中原油田基地,难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居住区居民出行的要求;2服务于客流集散的公交枢纽和站点是公交核心,现状公交换乘枢纽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公交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3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需要服务于车辆的停车保养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用地的保障,目前存在停车场面积不足和用地权属不明的问题,使得公交车辆的停靠和保养得不到保证,难以发挥其实际功能为此,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公交站场建设是必要的第三章 城市交通分析3.1 城市交通现状*现状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大部分集中在新市区和中原油田基地,并已初步

11、形成具备一定功能的道路网系统由于国家投资政策的改变多年的城市基础实施投资欠账及中原油田的条块分割,使得*城市道路系统不够完善目前的状况是新市区和油田基地条块分割,交通不畅,道路规划实施没能统一实施1客运总出行量*规划区内城市客运总出行量为102万人次/日,居民日平均出行次数为2.65人次,与国内同等规模其他城市相比较,居民出行次数中等,出行的主要目的有:上下班走亲访友购物上学旅游等2出行方式结构*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符合我国城市的普遍性,即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占最高的比重,其中:自行车交通超过了50%,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9.5%,步行有所下降这说明:居民出行机动化水平提高,反映机动化的交通方式是出租

12、车单位客车摩托车公交车等伴随机动化水平提高的是步行下降自行车上升,其结果是出行距离的增大3出行目的一般而言,以家为起点的出行都有一次回家的出行与之相对应,所以回家出行的比例最高,约占36.9%,上班出行是对城市交通影响的最大因素在出行的各目的中,上班占28.5%上学占11.23%,其主要交通方式是自行车和步行4出行时间分布一日出行有四个峰值,因城市规模小,工作距离近,中午基本都能回家休闲5出行时耗和出行距离*全市平均出行时耗20分钟,与其他同等城市十分接近,平均出行距离2.6公里/人次3.2交通需求分析3.2.1 远期城市发展前景分析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到2020年将现在清丰县的马庄桥镇纳

13、入城区总体规划,随着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经济将呈现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届时*城区面积将达到4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5万,整个市域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5.7%.3.2.2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区在北扩的同时吸纳*工贸示范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翼,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整个城市结构形成了原主城区带动,北部新城区工贸示范区共同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3.2.3 交通需求出行量的变化首先将出现出行总量规模的增加,将由目前的102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218万人次/日,总量翻番;其次,在出行方式结构选择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将承担更加大的作用,公

14、共交通出行比例到2020年将达到30%以上,公共交通出行总量将达到65万人次/日,公共交通方式将在关键截面承担更加重大的作用3.2.4 道路交通车辆发展1机动车 到2007年末,*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5.21万辆,其中:汽车1.82万辆根据*城市交通规划,推算2012年*客货机动车2.4万辆,未来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车拥有量按照4.5万辆控制,则城区机动车总量将达到6.9万辆2自行车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居民出行距离的增加,促使居民出行由传统的自行车交通方式转向机动化交通方式另外,随着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交通服务质量更加敏感,这必然会导致对自行车这种缺乏安全感的人

15、力交通方式需求的减少但自行车价格低廉和灵活机动的特点决定了在组团内部的短距离居民出行中仍是一种有效的交通方式因此,未来发展中,自行车仍将是*居民出行中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但在客运结构比例中将下降3出租车和其他城市相比,*的出租车超前发展,从发展趋势上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为控制出租车过快增长,影响行业发展,政府制定了一定的准入措施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交通主要方式之一,其服务对象为高收入阶层和特殊目的的居民出行,不应该也不可能城市居民上下班和走亲访友的主要出行工具4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城市对道路设施建设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城市路网将逐步形成系统,城市道路用地面积指标路网密度指标有较高提高,城市交通秩序将

16、得到改善,但道路供给能力的提高总是赶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增长第四章 公共交通发展与交通量预测4.1公共交通现状调查和分析4.1.1公交车辆*公交公司自1992年以7台车运营以来,止2007年底,*拥有公交汽车329自然台,折合312.2标台,万人公交车拥有率为6.54标台/万人,低于规范要求的10标台/万人,在河南省只是处于中游水平4.1.2公交车站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公交公司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停车场站,仅有的几个停车场全部是租赁使用,致使公交车的夜间停靠较为混乱,夜间停车后公交车辆遍布市区各个角落这样,既给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同时也使得公交行业的规范管理成为老大难问题根据公交线路上下客流

17、量调查,按高峰上下客流量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高峰小时上下客流量大于1000人次的公交站点为大型站点,5001000人次的公交站点为中型站点,500人次以下的站点为小型站点根据站点分类及高峰上下客流量统计,*大型站点有:*站*站*站*站*站等5个,中型站点8个4.1.3公交客运量*公交公司成立较晚,1988年成立,成立后为建市之处,人口少,城市规模小,收入水平低,一直没有运营根据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公司自1992年开始运营,1993年年公交客运量达到174万人次,到2006年*公交客运量已经达到3400万人次(不包括出租车),增长速度较快,年递增率达到了25.7%,实现了公交事业的快速发展

18、4.1.4城市公交网络特征分布1公交线网结构目前,*公共交通线网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总体来看,城区公交线路走向大部分集中在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线路较少,这与*城市现状道路网布局相吻合;公交线路过分集中在胜利路京开路大庆路黄河路等城市主干道上,通往郊区的公交线路很少且多集中在中原路上;开发区公交线网密度较低这样的线网结构不甚合理,使得*城区居民的出行相当不便2公交线网特点截至2006年底,*公交公司共拥有公交营运线路18条,线路总长度273公里,平均线路长度为15.1公里最短线路为4路(盟城小区水电),线路总长约9.5公里;总长线路为31路(岳村皇甫),线路总长约29公里公交线网密度为2.72公里

19、/平方公里4.1.5现状主要问题及分析1路网布局不完善导致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几条城市主干道上;2随着城市用地北上南下扩展,公交整体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限制了居民出行;3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交客运量也逐年攀升,但公交方式的出行比例仍不高;4由于城市道路网建设速度缓慢,导致公交线网布局不够合理,线路重复多,市区站点间距短,平均运行速度较低;5由于公交线网布局的不合理,造成大型公交换乘站过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地区公交线网密度低配车少,居民乘用公交换乘不便;6没有公交站场,导致大量的公交车辆夜间占道停放,影响了市容和交通4.2交通量预测4.2.1*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1城市

20、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出行距离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方式的选择将进一步向机动化方向发展当出行距离小于2公里时,步行和自行车方式占主导;当出行距离在25公里时,步行出行方式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上,视两者的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转移的方向;当当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上时,公共交通比自行车出行方式优势大,但又面临出租车摩托车和小汽车等机动化交通方式的竞争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就业观念的转变职业选择自由度的加大,居民的出行距离将增大,出行方式从低费用的交通方式向高费用交通方式转移,不断提高对出行的舒适度和可达性的要求2道路设施的发展和国

21、家政策的影响受国家相关政策如: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轨道交通发展政策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政策的影响,*路网水平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增长从远期道路网络规划和建设水平情况来看,道路建设为公交线路的开设公交线网密度和服务面积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必将有力促进公交事业的发展4.2.2公共交通车辆预测1基于交通发展目标的分析预测到2012年,*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由现状的9.5%提高到18%,到2020年达到25%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提供的数据,我市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数为2.78人次/日,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按20%计算,公交换乘率1.1,平均载客人数为40人次/车次,车辆平均日运营次数15车次/

22、日,车辆利用率90%,保持现状平均服务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预测:到2012年濮阳城市人口规模60万,预测城市公交车辆客运量将达到:客运量=人口*(出行次数/人)*公交出行比例*换乘率=60*2.78*18%*1.1=33.03万人次/日车辆数=客运量/平均载客人数/平均日运营次数/车辆利用率 =33.03/40/15/0.9*10000=611辆,折合10.2标台/万人2基于公交服务水平的分析假设公交线路覆盖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公交车平均运行速度20公里/小时,平均发车间隔2分钟,到2012年濮阳城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约需公交标准车辆120公里*2辆/分钟*60*20公里/小时=720辆3

23、公共交通车辆预测考虑到濮阳城市经济发展实际和公交目前的发展水平,到2012年*公交拥有量按照万人11标台考虑,整体规模达到660标台第五章建设条件 5. 1地理位置*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与冀鲁两省交界,东经1150050,北纬354541,海拔高程(黄海高程,下同)4857米,最高点61.8米,最低点47.5米,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南北自然坡降率1/5000-6000,东西自然坡降率为1/6000-80005. 2建设条件5.2.1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冬季干旱多风各主要气候资料如下:气温全年平均气温13.6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2.

24、3(1996.7.19)全年极端最低气温-20.7(1971.12.28)最热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平均气温1-3低于零度寒冷期100天左右全年无霜期210-220天湿度年平均绝对湿度13g/年平均相对湿度70%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612.9MM年最大降水量1067.60MM年最小降水量264.5MM小时最大降水量83MM24小时最大降水量256MM蒸发量年平均蒸发量1663.3MM年最大蒸发量1924MM年最小蒸发量1541.8MM日照年平均风速3.16m/s瞬时最大风速24m/x最大积雪厚度20cm平均冻土厚度20.6cm最大冻土厚度41cm5.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5.2.2.1水文地质条

25、件根据河南省地质局水文一队的水文地质普查结果和有关资料说明,*地下水可分为浅层中层深层等三类浅层地下水无良好隔水层,属潜水或微承压水,水温15-17,水位埋深5-9米;中层地下水隔水性好,为承压水,水温20,属微咸水或半咸水;深层地下水为承压水,此层水矿化度差别较大,上部属半咸水,下部属淡水5.2.2.2 工程地质根据*用地评定图,*建成区范围内属黄河下游第四纪冲积平原,地表以下15米范围内均为新迁冲积的松散沉积物,主要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砂土,属中高压缩地层,地基承载力较低,一般为10-20吨/平方米5.2.3抗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9)显示,该区域为七度地震烈度区5.3外部建

26、设条件5.3.1交通项目拟建地点在*主城区的交通干道上,通过开州路与鹤濮高速引线相连,外部交通方便快捷,铁路有汤濮台铁路与京九京广两大动脉相连,交通便利,与外界沟通方便快捷,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5.3.2通讯*10万门程控交换机已安全运营多年,微波通讯互联网均实现国际国内互联,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设置直拨电话微机网络系统的需要5.3.3供电*城区供电网络完善,公交站场及停靠站就近接入10Kv高压线,可满足项目维修办公及生活等的用电需求5.3.4供水*城区供水系统完备,由*自来水公司供应,公交站场及停靠站附近就是供水管网,就近引接,可满足项目清洗维修车辆加水办公生活等用水需求5.3.5采暖*城区供暖

27、管网已铺设并进行二期扩建改造,由*热力公司供应,从换热站就近引接,可满足项目采暖的需求5. 4外部供应条件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有:生石灰粘土碎石石屑水泥中(粗)砂等,其主要材料通过汽车运输均可由周边地区购得第六章规划建设方案6.1 公交站场设施的发展趋势6.1.1公交车辆发展趋势未来的公交车辆发展主要从能源类型自身质量和有无空调几个方面来考虑:1能源类型:目前,公交车辆可以采用的能源类型有汽油柴油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直流电网供电(及短程铅蓄电池),未来还会有燃料电池和液化天然气其中,柴油压缩天然气是目前的主要类型,而燃料电池和液化天然气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类型目前,*公交车辆使用的燃料主要是

28、柴油和压缩天然气,但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新的替代能源对在场内加油的要求越来越小2自身质量: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公交车辆的质量越来越高,在运营期间,故障率也越来越小,使得保养和大修的工作量减少,另外,车辆自身的自检系统也将使未来的保养工作量减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养场的效率,使得相同场地可以保养更多的车辆,节省了用地3有无空调:从目前国内公交的发展趋势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空调车的比例将增加综上所述,使用新型能源,车辆自身安装有空调质量越来越高的公交车辆将得到更多的使用6.1.2 调度水平的提高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未来人工调度的局面将逐渐被电脑所替代,

29、而这一方面减轻了调度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使调度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调度管理水平的提高,停车场的调度范围可以扩大,进而停车场的停车规模会增大6.1.3 土地资源的价值目前的站场模式更多的是考虑车辆的空驶,而对随之而来的人力资源浪费不是很看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进一步紧缺,提高整个站场运行效率减少土地占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6.2 站场规划原则依据交通需求和发展战略控制规模,结合城市用地情况和总体规划布局,力求做到运营高效管理方便经济合理节约用地具体体现在:1站场功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原则;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适应公共交通系统运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运输管理的结构性调整,以保

30、障功能和安全为前提,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场站内各功能区,满足运调和保修生产工艺等场站基本功能的实现2注意价值功能原则;积极采用新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做到安全舒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3运营效益优化原则;与线网方案密切结合,保障公共交通运输效益的最佳发挥厂站内设施应保证线路运营车辆所需停保运调工作的基本要求,力求使场站所服务的公交线网的车辆在停保作业时总空驶里程尽可能少,以发挥站场和公交车辆的最佳效益4土地利用优化原则;结合土地资源状况和总体规划要求,适应城市发展趋势的要求,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控制公交站场用地规模,为发展生产服务,为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

31、服务,并寻求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6.3场站分类和功能定位根据国家关于加速汽车保费更新的要求以及公共交通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趋势,国家行政法规城市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将公交战场设施构成分为中途站首末站枢纽站停车场保养场等五类明确规定取消专门的大修厂本项目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中途站首末站枢纽站面对社会和乘客的特点,归并为以客流集散功能为主的设施,在线网线网系统规划方案中作为客流集散中心统一规划考虑运营站场设施规划主要研究公共交通场站和枢纽站停车场的规模和布局场站既是车辆的保养场,又是车辆的停靠场,并承担车辆的日常维修和低级保养,是车队的所在地,担负线路的部

32、分组织运营任务枢纽站是旅客集散换乘的场所停车场是夜间驻车的主要场所,主要负责车辆的高级保养,主要作业内容有发动机变速箱的构件的总成互换以及车身的整修中修,车辆的临时进场检修6.4 场站布局模式未来便于运营调度保养作业管理,减少低保作业空驶里程,提高高保作业的效率,采用运营和保养分开,高保集中低保分散的管理模式保养场停车场拟一次性征地,近期采用综合性保养模式,远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使保养和运营逐步分开,建立专业化的保养场和停车场场站首末站换乘枢纽站同城市改建新建小区大型交通设施同步进行规划建设新建的停车场首末站换成枢纽站位置尽可能选择靠近道路的地点,以便于车辆组织出行,减少对城市交通干道的干扰

33、停车场的布局考虑以下三种模式:模式一:高度集中的模式在城区范围内布置1-2个大型的停车场服务整个城区公交车辆的停靠模式二:分散服务模式停车场服务小范围区域内车辆的停靠,形成均匀分布形态,以减少车辆空驶里程这即是通过增加停车场数量来解决运营车辆夜间停车问题模式三:复合分散模式停车场的建设分为两个层次,对于现有的停车站场,主要通过挖潜改造,增加车辆停放能力,而已建成的首末站停放的车辆及新增车辆由外围新建的大型停车场解决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模式,模式一高度集中,有一定优点,但没有与已建成站场设施衔接,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模式二充分考虑了与已建成场站的衔接但没有因时而变,在中心城区解决相当大的停车面积存在很

34、多困难;模式三首先解决了与已建成站场很好的衔接,在现有站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在外围新建大型停车场来解决新增和调整的运营车辆问题通过停车场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车辆使用效率的提高,而且,随着调度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停车场规模的扩大成为可能为此,本项目拟选择模式三作为停车场空间布局的模式6.5场站用地指标建设标准(96)按照建筑用地停车区和回车道用地分级分类计算:要求超过600辆标车规模时,每标车按照200M2控制计算的幅度在每标车186210 M2,对于停车区和回车道用地可分项按停车比例计算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规定在用地紧张的城市综合用地控制在每标车200 M2但场站用地合

35、计为每标车440450M2,(其中:首末站(枢纽站)90100停车场150保养场200 M2/标车),主要在于分项用地重复考虑停车用地结合*用地实际和规范要求,本项目场站建设用地指标按照:首末站枢纽站建筑用地面积按照17 M2/标车,停车场建筑用地面积30 M2/标车,回车道面积按照13 M2/标车,停车坪面积按照80M2/标车,合计193 M2/标车6.6公交站场设施规划设计方案6.6.1用地需求根据公交线网规划及公交车辆发展预测,到2012年公交车辆将达到660辆,拟规划公交站场4处枢纽站3处,停车场1处,其中:场站中心站黄河路站中原路站绿城路各占地50亩,枢纽大庆站中心站总站站各占地5亩

36、,停车场占地30亩6.6.2 规划设计方案1拟建地点选择拟建场站中心站位于站前路与开州路交叉口的西南角,黄河路站位于黄河路与老东环路交叉口西北角,中原路站位于中原路与西环路交叉口东北角,绿城路站位于京开路与绿城路交叉口西北角拟建枢纽站大庆站位于大庆路与中原路交叉口西南角,中心站位于胜利路与京开路交叉口西北角,总站位于大庆路与胜利路交叉口西南角停车场位于胜利路与盘锦路交叉口西南角2总平面布置场站根据用地位置布置如下:大门入口处建设办公宿舍楼,在办公宿舍楼场地对过建设职工食堂仓库,后侧建设维修车间,旁边建设配电室,后部建设停车场枢纽站布置如下:大门入口处建设调度室一座,旁边建设厕所和配电室,后部建

37、设停车场停车场入口处建设调度室,旁边建设厕所和配电室,后部建设停车场3土建工程建筑物的类型结构特点和建筑面积详见下表: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单价(元/m2)造价(万元)结构备注公交场站1办公楼132026401000264框架4座2维修车间80080090072框架4座3职工宿舍16003200900288框架4座4职工食堂240024001200288框架4座5公厕600600120072砖混4座6仓库16001600900144框架4座7大门4000032砖混8座8硬化停车场3332033320110366.524处9简易停车场77720777203023

38、3.164处10变配电室24024090021.6砖混4座11围墙2880288022063.3612绿化2000020000408013配套费333353333530100枢纽站14调度室36036090032.4框架3座15厕所9090120010.83座16配电室12012090010.8砖混3座17硬化停车场96009600110105.63处停车场18调度室12012090010.8框架19厕所9090120010.820配电室90909008.1砖混21硬化停车场5400540011059.422简易停车场12600126004556.74设备购置根据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并结合当地实际

39、,该项目需购置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价格等内容详见下表主要设备一览表 单位:万元设备名称型 号单 位台 数单 价金 额网络互联设备套360.828.8变配电及配套S9-50KVA套83.528计算机调度套11616空调台套320.39.6柴油发电机组2000Kw套84.536环保设施套82.520高压进线千米8324照明灯具套800.18合计170.46.7给水工程6.7.1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用水量估算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15-88估算,各用水单位用水量估算见下表:项目用水量估算表序号用水项目平均用水量(立方米/天)最大小时用水量(立方米/时)备注1公交场站90152枢纽站1223绿化4

40、054停车场4055其它102合计19229水质水压本项目各种用水均为城市自来水,水质标准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各用水点供水管道进水口处压力应不小于0.2Mpa6.7.2 水源工程项目用水由*自来水公司供应,就近从主干供水管网引接,配套建设供水管网,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等用水的要求6.7.3管道连接在项目区内,办公楼及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的管道直接接干管,再分支,环网布置6.7.4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项目火灾按同一时间内一次火灾概率计算,设计固定式消防栓A:室外消防栓用水量25L/S,建筑面积1000 m3-30000 m3,根据

41、防火级别及要求,行政管理房武警营房等按二级耐火等级设置,其它用房按三级耐火等级B:室内消防栓用水量10L/S新建供水设施可满足消防要求灭火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在办公楼职工宿舍职工食堂仓库等处等处设置一定数量的便携式泡沫灭水器,并指定专人作兼职消防员,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并进行消防宣传6.8排水6.8.1排水量估算由于绿地用水基本不外排,因此估算项目排水量为:每日104立方米6.7.2排水系统1区内污水排放主要为生活污水,拟建设污水管网,将污水经常规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排水管网,可满足排水要求建筑物内楼房卫生间设管道井,卫生间污水管下设有隔板,以保证安全2雨水:雨

42、水采用地面散流方式自然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6.8供电6.8.1供电设计依据根据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和10KVA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等现行电气设计规范及工艺暖通等专业提供的用电资料及防雷接地等进行设计6.8.2用电负荷项目中公交站场设备及照明装机容量估算为39.5KW,其中备用负荷4.8KW,计算有功功率为32.35KW,功率因数补偿到0.95以上;枢纽站设备及照明装机容量估算为21.7KW,其中备用负荷2.3KW,计算有功功率为15.48KW,功率因数补偿到0.95以上;停车场设备及照明装机容量估算为39.5KW,其中备用负荷4.8KW,计算有功功率为32.35KW,功率因数补偿到0.95以上;6.8.3负荷等级根据项目用电需求状况,项目用电负荷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