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86223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6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XX市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XX市林业局二00九年一月目 录1 总论51.1项目概况51.2效益分析61.3项目编制依据71.4关键术语定义与说明8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1.6可行性研究结论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2.1项目背景12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3 项目建设条件223.1自然条件223.2社会经济243.3森林资源243.4主管单位基本情况253.5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53.6建设条件综合评价264 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274.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274.2 项目建设原则274.3 项目建设目标284.4 项目建设任务285项目建设方案305.1项目布局305.

2、2项目建设规模315.3苗木繁育工程325.5种子园营建与经营管理335.6无性系测定林营建技术措施385.7优良种质资源库营建技术措施415.8采穗圃营建技术措施445.9示范林营建技术措施475.10护林防火535.11病虫害防治545.12建立技术档案545.13晒场结构设计555.14道路工程设计556 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节能节水措施576.1 项目消防576.2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576.3 节能措施596.4 节水措施596.5 节地措施607 环境保护评价617.1环境保护措施617.2环境保护监测627.3环境保护评价648 招标方案658.1 招标范围658.2 招标

3、组织形式658.3 招标方式659 项目的组织与管理679.1项目管理机构679.2项目管理679.3技术培训6910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7010.1项目建设期:7010.2建设进度安排:7011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7211.1估算原则7211.2编制说明7211.3项目建设投资估算7211.4资金筹措及使用情况7612 综合评价7712.1经济效益7712.2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7713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7913.1政策保障措施7913.2组织保障措施7913.3资金保障措施8013.4管理保障措施8113.5技术保障措施8214项目总评价8314.1 可行性研究结论8314.2 项目总评价84

4、附表附表1.项目区各乡镇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附表2.项目区千年桐优良品种收集保存项目建设小班设计表。附件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附件3.造林合作协议书;附件4.种苗基地林地租赁合同书;附件5.林权证及附图。附件6.配套资金承诺函附件 7. XX市千年桐优质品种收集保存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意见附图附图1.项目区千年桐优良质品种收集保存项目位置示意图;附图2.项目区千年桐优良品种收集保存项目功能区划图;附图2.项目区千年桐优良品种收集保存项目种苗基地布局图。1 总论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福建省XX市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主管单位:福建省XX市林业局项目承办单位:福建

5、省XX市国营XX林业采育场项目总负责: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项目建设目标与宗旨:以保存生物质能源树种-千年桐优良品种供应为目标,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建设以千年桐良种选育、苗木生产、推广示范为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种苗繁育基地,提高XX市及我省林木种苗繁育水平。基地建成后,将收集50个以上不同种源具有优良品质的千年桐品种,有效保存和供应我国南方优质千年桐种资资源,全面提高我省生物质能源树种苗木和造林质量,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种子园20hm2,无性系测定林20hm2,优良种质资源库20hm2,采穗圃10hm2,示范

6、林30hm2,共计培育面积100hm2,以及千年桐繁殖圃4 hm2,仓库2000m2、大棚4000m2,种子晒场3000 m2,生产道路16km和其他配套设施。项目布局:XX市国营XX林业采育场湖桥工区。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2年,即2009年至2010年。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400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370万元,占总投资的92.5;其他费用30.0万元,占7.57。工程直接费用中,苗木繁育工程投资(含生产设备)240万元,占60;附属工程投资60万元,占15。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4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320万元,占80;建设单位自筹80万元,占20。1.2效益分析1

7、.2.1经济效益本项目主要用于千年桐优质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工作,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主要为社会收集、保存优良种源,提供优良品种。但项目建成后,种子园、无性系测定林、优良种质资源库达到盛产期时,按一株千年桐成熟木单株,可年产种子20kg,每公顷(300株)6吨,每年可产优良种子600吨,平均按5000元/吨计算,每年可获种子收入300万元。 1.2.2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增加阔叶树面积近100hm2,同时,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供千年桐造林8万hm2,提高阔叶树的树种比重,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地能力;优良种源,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在相同的用材数量情况下,减少

8、年采伐面积,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等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美化环境、增加森林景观效果,有利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有利于加快我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因此,项目的建设其生态效益将是良好的。1.2.3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实现了生物能源树种资源造林良种壮苗化,有效提高了我省生物质能源树种的造林质量,加快我省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培育,增加我省生物质能源树种资源数量,优化我省森林资源结构, 预计到本项目结束以后,选育出来的生物质能源树种千年桐优良种源及优良无性系,在我省闽北地区可推广20万hm2以上,选育出的木本粮油植物千年桐优良种源及优良无

9、性系平均每年每公顷可增收植物油10%,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带动林农栽植木本粮油树种,促进我省木本粮油树种产业的发展,对我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因此,项目建设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3项目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5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6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7植物检疫条例;8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种苗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林计财建便字2000第18号);9、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

10、峡西岸的决定;10、福建省“十一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11、闽台林业合作重点林木种子工程项目建设方案;12福建省林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中长期(2006-2020年)发展规划;13福建省林木种苗发展纲要(20032010年);14主要造林阔叶树种良种选育程序与要求(GB/T 140731993);15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选择技术(GB 10018);16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GB 1001388);17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 2772);18主要针叶造林树种种子园营建技术(LY/Y 13451999);19、林业建设项目管理文件资料汇编(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 2006.

11、10)。1.4关键术语定义与说明1.4.1 生物质能源生物质能源指由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于地球上的太阳能,通过生物链转化为地球生物物质形态,经过加工为社会生活提供原料的能源。1.4.2 千年桐树种千年桐(V. montana Lour.)(又名皱桐)是世界著名、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 Lour.)植物,千年桐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树种,我国北纬220153430,东经994012207有栽培分布。主要栽培区为福建、广东、广西。国外种植千年桐的只有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它的主要产品是取子榨油。桐油是重要的工业用油,又是优质的干性油。它的木

12、材为纤维板、刨花板厂提供食好的木材纤维,还是很好的生产食用菌原料1.5.3 林木种质资源指林木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林木个体和群体的各种繁殖材料总称。1.4.4 林木种质资源库保存林木种质资源的场所。1.4.5 无性系由同一植株用无性繁殖方式繁殖出来的所有植株的总称。1.4.6 家系同一植株(或无性系)的自由授粉子代,或双亲控制授粉产生的子代。1.4.7容器苗在装有育苗基质(土壤、营养土、草炭、稻壳、蛭石、珍珠岩及它们的混合物等)的育苗容器中培育而来、造林时带有由育苗基质与根系一起形成的根坨的苗木。1.4.8实生苗利用种子繁殖而来的苗木。1.4.9种子园 由人工选择的优树无性系或

13、子代家系为材料建立的种植园。1.4.10无性系测定林 通过育苗和造林对无性系进行比较鉴定,从而对其基因型的优劣重演亲本优点特性作出正确评价,留优去劣。由于采用母株当代无性系繁殖个体作为试验材料建立的测定林,称之为当代无性系测定林。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表1-1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建设规模1.1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项目hm21002建设内容2.1大棚m240002.2晒种场m230002.3灌溉设施套12.4仓库m220002.5圃地整理hm242.6种质资源库hm2202.7无性系测定林hm2202.8良种示范林hm2302.9种子园hm2

14、202.10采穗圃hm2103.项目建设年限年22009年至2010年4.项目总投资万元4004.1营造林工程投资万元2404.2土建工程投资万元204.3设备购置费万元204.4建设工程其他费用万元604.5基本预备费万元605资金筹措5.1申请中央政府投资万元320.080.05.2地方配套资金万元80.020.06年种子产量6.1年种子产量吨600达盛产时1.6可行性研究结论项目营建技术成熟可行:目前,千年桐种子育苗技术成熟,已在生产中成功使用,具有丰富的营建技术和经验,对本项目基地建设具有成熟的种苗繁育技术。因此,项目建设所采取的营建技术可行,设计方案科学,生产工艺完备,科技含量高,具

15、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种苗生产定向培育、集约化经营和环保建设要求,能有效提高造林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缩短林木培育周期,达到培育速生丰产生物质能源树种的目的。项目建设科技支撑有保证:在造林、种苗繁育等科研方面,建设单位已经承担了福建省XX市杉木第三代无性系种子园建设项目,采育场与福建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建立了有效的合作关系。项目建设可以以科研院校为依托,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有效地保证项目建设的科技支撑。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适宜:XX市国营XX林业采育场千年桐良种基地建设项目规模与内容,由建设单位和XX市林业局,根据现有种苗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反复研究确定建设项目规模和内容,符

16、合现实林业生产需求,产品数量可满足海峡西岸林业建设的需求。项目区建设条件优越:项目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千年桐树种生长。历年来,项目区都有种植千年桐树种,现全市种植面积已达400多hm2(6000多亩),长势良好。项目区交通方便,劳动力充足,同时当地林农在长期的林业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千年桐造林生产和种苗繁育技术经验,且优质的种质资源充裕,能有效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并能达到预期建设效果。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2008年7月3日,国家林业局李育材副局长在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报告评审论证会说:“开发林业生物质能源符合国家发展

17、生物质能源不与人争粮油、不与农争地、对环境友好的原则,适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发展能源的重要方面和基本特色,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要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从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高度,从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的重大意义。”李育材副局长指出,为了加快实施、全面推进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战略,一是要抓紧制定发展规划,落实建设任务;二是要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建设成效;三是要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四是要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加快资源培育与战略贮备;五是要通过加强行业指导、强化宣传、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加

18、强能力建设,保障林业生物质能源健康发展。李育材强调,加快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既能形成林业新的增长点,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又能适应国家能源发展形势的需要,发挥林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拓展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大局中的服务领域。推进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发展,事关国家大局和林业长远发展,各级林业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以赴,认真做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各项工作,为新时期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构建林业三大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国家林业局已将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将作为林业重大发展战略予以推进。 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有了经营山林的自主权,迫切希望提高林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而

19、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林地上所种植的林木能否速生、丰产,选择好的树种和优良的种苗是促进林木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近年来,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高涨,森林资源的培育得到较大发展,全省造林面积大幅递增。如何满足我省造林热潮对优质种苗的需求、提高我省森林资源质量和营林投资效益、确保全省森林资源培育的稳定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XX市地处闽北山区,是我国南方林区重点县之一。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0%,林木总蓄积量1789.6万m3,森林覆盖率74.3%,绿化程度91.9%。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造林绿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公益林保护等

20、工程,以及各类商品林基地建设,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山区综合开发的纵深推进,林业两大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林业作为XX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XX市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其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阔叶林。但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的采伐,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现有森林植被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对森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资源和阔叶树种的保护重视不够,导致天然林资源减少,人工林面积增加,且人工林面积中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占90%,阔叶树种仅占10%。人工林植被结构简单,动植物物种的减少,有些野生珍稀物种已到濒危程度。由于

21、原生森林植被遭破坏,森林树种单一,中幼林比重大,森林结构不合理,致使森林生态功能下降。XX市每年造林面积约6.0万亩,主要造林树种为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针叶化现象严重。为提高阔叶树造林比重,XX市立足本市天然阔叶树资源优势拟建千年桐良种基地,解决阔叶树用材林造林树种的种源,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充分发挥,以及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千年桐系油桐一个属,而油桐是世界著名、我国特有的工业油料树种,广义的油桐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属(Vernicia Lour.)植物的统称,包括油桐(V. fordii(Hemsl. Airy-Shaw)(又名

22、三年桐)、千年桐(V. montana Lour.)(又名皱桐)和日本千年桐(V.cordata steud)3种,根据调查全国共有184个油桐品种。油桐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树种,在我国北纬220153430,东经975012130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约15个省均有分布,以四川、湖南、湖北和贵州最为集中。千年桐是典型的南亚热带树种,我国北纬220153430,东经994012207有栽培分布。主要栽培区为福建、广东、广西。国外种植油桐(千年桐)的只有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在XX市三年桐和千年桐均能栽培。形态特征为落叶性乔木,树型修长,可高达12m,树冠球形或扁球形,枝粗壮,成水平展开,层层枝叶浓

23、密,树皮平滑,灰色,叶互生,广卵形,全缘,顶生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单性同株,白花、有紫色条纹。花瓣片,雄花具雄蕊8-10,果实内有种子3-5颗,花期3-5月。千年桐为雌雄异株。生长习性为阳性植物需强光,幼树耐阴。生长适温20-30,喜温暖湿润气候,对霜冻有一定抗性,适生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至中性砂壤土。生长速度快,耐热、不耐寒、耐旱、耐瘠、不须修剪、萌芽强、成树难移植。用途分为1、桐油用途:千年桐干种仁含油率6070,栽培目的之一在于取种子榨油,从千年桐子榨出的油就是桐油,桐油是一种良好的干性油,耐水、耐热、耐碱、防腐,不导电,有弹力且有光泽,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可以制漆,可用作电气绝缘材料、

24、颜料、人造皮革及印油等,还可制雨伞、油纸、油布等,在医药上,可作杀虫剂、催吐剂,能解砒霜。用桐油作原料或相关的工业产品在千种以上,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对桐油化学研究的深入,桐油应用技术已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例如在电子工业的印刷电路板制造,机械工业防腐、润滑、运输业的飞机、轮船、潜艇、汽车和火车以及民用建筑的涂料等行业都得到广泛应用,可直接或间接利用桐油开发的产品有2000多种。据日本专利报导,近年桐油已广泛用于集成电路、快干印刷油墨渍漆、机电绝缘涂料、装饰涂料等方面,国外用桐渍为原料生产的产品已有300多种。树皮可提制拷胶,果壳制活性炭,根、叶、花、果均可入药。2、木材用途:它可用于纤维板、

25、刨花板厂提供食好的木材纤维,还是很好的生产食用菌原料。根据千年桐做为经济林生长经验可知,该物种年生物量可达30-45t/hm2,以目前木材销售价格,年产植可达12000-18000元/hm2,具有极为显著的经济差异。3、园林用途:树姿优美,开花雪白壮观,属优良的园景树、行道树、遮荫树、林浴树、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单植、列植、群植利用。开花能诱蝶,是长江以南的优良观赏树种,可植为庭荫树或行道树。从生物量生长而言,它有良好的速生抗寒品质,作为用材树种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从发展为生物质能源林,具有很好的抗寒性,它是乡土树种中的奇迹树种,特别是极端低量危害的区域,它具有区别于桉树的良好表

26、现。在闽中、北区域,它表现出与桉树同样的速生性的同时,还具有极好的抗寒性,它能较好地在适宜栽植区表现可持续性。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发展的基础,千年桐既适宜于成片造林也适于农家的庭院的散生栽植;同时,由于该树种是落叶,在散生栽植时,还可进行林农混种,做到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主体生态栽植;另外,由于它栽植容易,又是生态公益林更新的优良树种。种苗是林业建设首要的物质基础,是决定林分质量的内在因素,要发展阔叶树资源,抓好林木种苗是关键。XX市立足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优越,阔叶树资源树种多的优势,拟建立千年桐良种基地。项目建设不仅有效保护和发展阔叶树种,促进森林结构调整,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产量,

27、增强森林防护效能,改善和提高森林生态环境有重大作用。同时,通过阔叶树良种基地建设,将为本地及周边地区发展阔叶树造林提供良种,并对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福建省“十一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我省需营大力营造生物质能源基地,需要大量的生物质能源树种良种壮苗,而目前生物质能源树种良种基地较缺,苗木繁育基地种苗生产规模有待提高。为此,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项目建设符合林业发展和政策的要求,根据福建省林木种苗发展“十一五”及中长期规划,“十一五”期间,我省除继续抓好良种选育外,将加快优良树种、品种的选育快繁,突出加

28、大速生丰产林、优良生物质能源的种苗繁育体系基地建设,提高优良林木品种快速繁殖的技术水平和设施条件,以满足全省对优良林木种苗的需求。本项目建设,应用先进的育苗设施和技术以促进种苗繁育上一新台阶,为实现我省种苗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市场需求生物质能源(千年桐)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工业对桐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近年来我国造船工业发展迅速,不仅用于渔业方面的船只购销两旺,而且承揽国际造船的“订单”业务更是大量增加。事实上我国已跻身于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对以桐油为原料的油漆需求量自然“水涨船高”;同时,随着我国地方工业发展战略的频频发力,国内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外国

29、人看来,中国似乎已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而机械制造业自然离不开油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迅速增长,城镇居民的家居装饰,对环保型油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环保型油漆离不开桐油作原料。因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整个制造业对桐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对桐油的静态需求为2亿kg左右,以后的需求量更大。桐油的使用对环境无污染。在国内,桐油主要用于油漆工业,占总需求量的一半,油墨占5%,渔业占15%-20%,另外,建筑业、机械产品涂料、电器工业、民用、军工等领域也占有一定比例。过去用于这些方面的桐油需求量下降,主要是一些化学品部分替代了桐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环保型油漆呼声越来

30、高,过去部分替代桐油的化学品,由于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污染,逐渐被减少了用量,甚至部分开始淡出油漆工业。因此,随着环保型油漆的不断发展,桐油原有的市场地位开始部分回归。桐油出口前景看好。桐油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质,二次世界大战前常年以总产量的60%用于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支配地位,到20世纪50年代每年的出口量只有4-5万吨。由于化学代用品的出现,我国桐油出口量曾一度下降到1-1.2万吨。我国桐油主要以原料的形式出口于日本、东欧、西欧、美国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用于集成电路、军工产品、机械新产品涂料等。随着国际上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反璞归真思潮的兴起,一些化学替代品又逐渐被桐油及其制品所取代,特别是随着

31、我国桐油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销路的拓展,桐油又面临着新一轮的有利出口时机。目前,美国、巴西、德国等国家已经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生物质能源的道路:美国把生物柴油列为其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之一,国家对生物柴油不收税,其总生产能力达到每年30万吨,空气污染物排放降低了80%以上;日本的生物柴油年产量可达每年40万吨;德国是世界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拥有300多个生物柴油加油站,制定了生物柴油的标准,对生物柴油也不收税;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成立了许多家生物柴油企业,法国雪铁龙集团通过了10万公里的燃烧试验,其使用标准是在普通石化柴油中添加5%的生物柴油;而我国虽然也在积极研究布局中,但至今没有

32、形成规模。而当前我省生物质能源(千年桐)种苗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为此,必须加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度,优化种苗基地结构,推动种苗基地升级换代,从数量上、质量上和品种上,满足林业基地建设和森林资源定向培育的急切需求。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良种成果的快速转化,以及苗木繁育生物技术的应用与扩大,需要先进繁育体系支撑。因此,建设生物质能源(千年桐)良种化的苗木采种基地是当前我省林业建设迫切需求的。2.2.2项目必要性分析2.2.2.1建立生物质能源树种收集区,是丰富生物质能源树种的需要XX市是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森林物种资源,尤其是采取人工促进半天然更新的措施丰富了优

33、良乡土阔叶树种、种群、树种源基因库,从中搜集的生物质能源种质资源,为深入开展遗传改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采种繁育基地建设有一定规模,面积集中,管理规范,不仅可成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树种造林的优质种源供应基地,而且可以建成辐射全县和周边地区示范基地以及学术研究的基地。因此,项目建设对于保护和扩大生物质能源林木种质资源,发展优良千年桐树种,缓解生物质能源树种造林种化苗的供需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2.2.2培育森林资源,是提高森林生态功能的需要 项目区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XX市境内河流众多,主河流-均溪河是闽江源头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19万公顷。境内溪流纵横密布,以崇阳溪、南浦溪、麻阳溪为

34、三大主要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6.33万千瓦,可开发量7.9万千瓦(目前仅开发4.89万千瓦)。是闽江干流一级支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的好坏,不仅影响闽江中下游河道、水库的环境,而且还直接威胁着国家大型建设项目-水口电站的生态环境。因此,项目区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已区划界定列为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生态公益林7.0万hm2 , 占林地面积26.7% 。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 ,我市在保护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加大建设商品林基地 ,以培育后备森林资源,不断提高森林生态功能。为此,拟充分利用现有生物质能源(千年桐)树种资源多的优势,以及自然立地条件特殊的环境,建立一定规模的生物质能源(千年桐)

35、树种采种繁育基地建设是林业分类经营的需要,符合林业产业的要求。2.2.2.3 优化树种结构 ,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产量的需要XX市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解放以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木材及其林产品。但是,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天然林保护不够重视,原生植被大多被破坏,尤其是珍稀树种保护力度不够。首先,我县在“大炼钢铁”时代,四处砍伐杂木烧炭炼铁,几乎将阔叶树砍伐殆尽,所剩无几,其天然次生林多为马尾松。以后,也由于市场需求的影响,多年来都采用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种造林为主,形成树种单一的旧格局。当前我市现有林中,针叶树面积占70%以上。而生态林所处的山场其针叶化的比

36、率更高,这样的森林树种结构,森林火灾频率高,很容易发生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并对地力破坏相当严重。其次,我县山区经济相对比较滞后,在林业生产及管理上相对比较粗放,形成稀疏林地居多,生态林区域内也不例外,需要进行人工补植套种。第三,近年来,松树的癌症-松材线虫病的威胁日趋严重,目前已在我市周边市区严重发生,占一半森林面积的马尾松一旦感染,更有毁灭性的可能。如不及时进行调整树种结构,势必造成森林生态功能下降,林地地力衰退,生产力下滑。所以 ,必须加快建设生物质能源(千年桐)树种采种繁育基地,实行多树种造林,优化森林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强森林了防护效能,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37、。2.2.2.4 实施科教兴林,提高阔叶树种采种繁育的科技含量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发展林业的必由之路。林木种苗是一项周期长、技术密集型的基础工作 , 也是林业生产中技术含量高 , 受自然影响明显的技术工作。闽北开展阔叶树种采繁育工作时间较早,但阔树种采种繁育基地规模偏小,树种较为简单,且采种繁育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林木生长周期长,世代轮回改良工作难度大;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经营粗放,导致产量低、大小年明显 ,空涩粒多等问题 , 尚待继续研究。本项目的实施,拟通过建立千年桐等生长良好的阔叶林分培育为采种基地、构建采种、生产、推广、示范、培训相结合的综合体系 , 积极探索生

38、物质能源(千年桐)采种繁殖技术 , 开展培育技术攻关。同时,充分利用采种繁育基地作为科研基地,与科研单位交流合作,进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提高培育生物质能源(千年桐)种苗繁育科技含量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阔叶林木种子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2.2.2.5项目建设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催生了崭新的森林培育模式,种苗繁育技术从传统的播种育苗向组织培养、体胚培养、扦插育苗等高新快繁技术拓展,缩短林木良种选育周期和成果转化进程,从而推动了现代种苗繁育技术的发展。项目建设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现代

39、林业的发展。3 项目建设条件3.1自然条件3.1.1地理位置项目区XX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地理座标: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东与松溪县、政和县交界,西与光泽县、邵武市接壤,南与顺昌县、建瓯市毗连,北与武夷山市、浦城县相连。东西宽112.5km,南北长69km,面积3251.3km2。3.1.2地形地貌XX市地处武夷山脉闽北大盆地中部,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市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31座,其中98座分布在西北部,最高峰北岗海拔1859米。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中山(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35.%)、低山(面积占26.7%)为主,其次为丘陵和山间河谷盆地,其中XX中部盆地

40、最大,水吉、小湖盆地次之。3.1.3河流水系 主要河流有建溪上源的崇阳溪、南浦溪以及崇阳溪一级支流麻阳溪。南浦溪在境内干流长49km,年均流量38.5亿m3,常年可流送木材;崇阳溪在境内干流长41km,年均流量60.0亿m3,常年可流送木材;麻阳溪主河道长136km,年均流量17.47亿m3,常年可流送毛竹。三溪在境内共可开发水能资源7.9万千瓦,水利资源丰富,水运便利。3.1.4气候水文XX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25.828.1,最冷月(121月)平均气温6.77.1,极端最低温-8.7,极端最高温41.3;年平均日照时数1802.7h,日照率为4

41、1%;年均降水量1782.8mm,46月雨量占全年的50%,11月雨量最少仅占3%,相对湿度82%;无霜期280d。3.1.5土壤XX市地貌结构复杂,地形起伏变化大,西北有武夷山阻挡,形成天然屏障,寒流不易入侵,加上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土壤类型多,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地带性土壤呈水平分布。林地土壤有红壤、黄壤、草甸土、紫色土等4个土类,8个亚类、22个土属。红壤土类分布面积最广,占林地面积的97%,黄壤面积占2%,紫色土和草甸土面积占0.9%。林地土壤土层较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多为轻壤、中壤,PH值46,土壤肥力较高,水湿条件较好,适宜林木生长发育。3.1.6植被根据福建省植被区划,X

42、X市属常年湿暖的中亚热带照叶林地带闽浙赣山地丘陵常绿槠类半常绿栎照叶林区闽北武夷山常绿槠类半常绿栎类照叶林小区,植物种类资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全市森林植被划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草甸和草地等8个植被类型。植被水平布,几乎都属于同一地带的植被。植被垂直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有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主要森林植被和栽培植物有188科,665属,1358种,由于长期开发利用,原生的常绿阔叶林几乎无存,现有植被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 3.2社会经济项目区XX市辖10镇、3乡,190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6万人,占总人口的76%,农村人

43、口14.5万人。2002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54.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1亿元,林业产值2.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4.9%;工业总产值40.3亿元,财政收入1.34亿。农民人均纯收入300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0元。XX市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横南铁路境内34km,公路以国道205线,省道101、301线为主干,通车1095.4km,各乡镇、行政村全部通公路,崇阳溪、南浦溪可水运木材,水陆交通十分便利。3.3森林资源XX市土地面积32.51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6.25万hm2,占80.7%;非林业用地面积6.26万hm2,占19.3%。在林地中,有林地面积24.16万h

44、m2,占林地面积92%;疏林地面积0.14万hm2,占0.5%;灌木林地0.34万hm2,占1.29%;无林地面积1.16万hm2,占4.4%;其他为未成林造林地、种苗基地地。在有林地中,生态林面积7.15万hm2,商品林面积6.68万hm2,其他为兼用林。森林覆盖率74.3%。全市林木总蓄积量1789.6万m3,其中林分蓄积量1723.3万m3,占96.3%。林分总蓄积量中,用材林蓄积量1135.8万m3,占65.9%;防护林蓄积量494.1万m3,占28.7%;特用林蓄积量82.0万m3,占4.7%;薪炭林蓄积量11.4万m3,占0.7%。森林资源总的特点:物种丰富,生长旺盛;人工林面积大

45、,天然林减少;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低;针叶林多,阔叶林少。3.4主管单位基本情况项目主办单位福建省XX市林业局从2004年底就开始着手调查与收集全国千年桐种质资源,并在XX市种苗基地进行育苗、栽培试验,同时对全国各省千年桐树种资源进行了初步的调研,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和基础。XX市林业局拥有一批科研技术人员,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26人,科技工作者在林木良种选育、引种、栽培和林业推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另外,XX市具有悠久的千年桐栽培历史,林农及林业局在千年桐种苗工程、栽培及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上述基础和条件为本研究的顺利实施提

46、供了强有力的保证。3.5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福建省XX市XX林业采育场成立于1958年,位于XX市莒口镇中心路,距城关22km。经营范围为植树造林、苗木培育、果树种植及销售、木材及竹材采伐及销售。注册资金160.62万元,为股份合作企业。XX市XX林业采育场隶属XX市林业局,有场部工区、焦岚工区、东山工区、XX工区、江墩工区、湖桥工区等6个工区组成,经营区总面积3087.47hm2,其中:用材林2394.33 hm2,生态公益林845.53 hm2,森林蓄积量36.01万m3,其中用材林24.72万m3,生态公益林11.13万m3,散生木0.16万m3。目前职工在册人员100人。在岗50人,其中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19人。年生产木材8000m3,产值500万元,上缴市林业局50万元,实现利润45万元。项目建设单位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工作基础,建设单位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和经营管理经验,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3.6建设条件综合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