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862998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162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码头工程可研报告)-极品164推荐页优秀可研 (2).doc(1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市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市*市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01月目 录第1章 概 述11.1、项目背景11.2、编制依据21.3、设计范围及内容21.4、主要研究结论3第2章 港口现状及问题82.1、港口现状82.2、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11第3章 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123.1、*市港腹地范围123.2、腹地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123.4、本项目吞吐量预测143.5、到港船型预测和码头建设规模24第4章自然条件294.1、概述294.2、气象294.3、水文314.4、工程地质354.5、地震烈度394.6、泊位作业标准和

2、作业天数39第5章 装卸工艺485.1、主要设计参数485.2、装卸工艺495.3、泊位设计通过能力的计算525.4、装卸工艺主要配置545.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555.6、方案比较55第6章 总平面布置576.1、总平面布置原则576.2、总平面布置与相邻单位的关系576.3、设计条件586.4、主尺度的确定:596.5、航道尺度的计算626.6、待泊锚地636.7、港作船舶636.8、港区定员646.9、总平面布置方案646.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666.11、总平面方案比选666.12、水域疏浚67第7章 水工建筑物687.1、建设规模和建筑物等级687.2、建筑物的主要尺度687.

3、3、设计条件687.4、结构选型767.5、荷载组合817.6、主要建筑物的结构计算内容、方法和结果827.7、结构方案比选83第8章 配套工程848.1、供电及照明848.2、给排水858.3、消防868.4、通讯898.5、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管理系统908.6、土建工程90第9章 环保及节能939.1、环境保护939.2、节能96第10章 职业安全卫生10210.1、设计依据10210.2、工程概述10310.3、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10310.4、职业安全对策10610.5、劳动卫生对策112第11章 外部协作条件11311.1、岸线利用及征地11311.2、供水、供电及通讯113

4、11.3、集疏运现状及规划11311.4、进港航道11311.5、砂石料来源11311.6、施工力量11311.7、建设可实施性综述113第12章 施工条件11512.1、施工依托条件11512.2、施工方法、施工顺序115第13章 组织管理及人员编制11913.1、企业组织机构11913.2、劳动定员119第14章 招标组织形式及方式12114.1、工程招标范围12114.2、招标的组织形式12114.3、招标方式121第15章 投资估算12215.1、概况12215.2、编制依据12215.3、其它说明12215.4、投资估算表123第16章 经济评价12716.1、评价依据12716.2

5、、基础数据12716.3、国民经济评价12716.4、财务评价12816.5、综合评价131第17章 综合论证及推荐方案14017.1、总平面布置方案14017.2、装卸工艺方案14017.3、水工结构141第18章 问题与建议142-第1章 概 述1.1、项目背景*市港是*市市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市港飞速发展,港内土地更是价值凸现。*市航道局工作码头位于*市港*港区,水陆交通极为便利。多年来,*市航道工作船码头及其后方用地处于空置状态,*市航道局积极寻找商机和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以便充分利用资源,发挥其经济效益。2007年初,*市航道局和*市北方石油有限公司组成*市北方港航石化码头公司

6、,经营原油、成品油、化工品等,拟对航道局*基地的工作船码头进行扩建改造。2007年4月*市*市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航道院)受*市北方石油有限公司委托于月底提出了本项目的开发方案初步设想。2007年5月初*市航道局委托*市*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与*市航道院共同开展本项目的工可研设计,项目有关人员查勘现场,提出了多方案对*码头改造工程平面布置方案进行论证,曾考虑了如下方案:将现3千吨级码头改建为1个5千吨级泊位和新建1座离岸式3万吨级泊位方案;将现3千吨级码头改建为1个3万吨级泊位和新1座离岸式5千吨级泊位方案;将现顺岸式3千吨码头前改建1个3万吨级泊位和将现离岸式的1千吨

7、级泊位改造为2侧靠船的2个5千吨级泊位方案;利用现3千吨级顺岸码头及拆除现离岸式1千吨级码头后的岸线改建为1个5千吨级泊位及1个3万吨级泊位的顺岸式码头方案;通过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最后确定在满足与两侧码头150m安全距离的条件下,建设1个3万吨级泊位兼顾停靠2艘5千吨级油轮的顺岸式码头方案,码头具备装船及卸船功能。本报告是在该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选。1.2、编制依据1.2.1 编制依据及参考文件(1)生产经营处下达的关于编制“*市北方港航石化码头改造项目工程可性研究”的任务书;(2)*市港总体规划*市港务局,2004年8月;(3)交通部颁布关于的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4

8、)交通部颁布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及有关现行标准;(5)*市*市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市航道局*基地码头改造工程方案,2007年4月;(6)*市航道局*基地码头工程施工图*市一航院,1984;(7)*市航道局*基地码头工程竣工图中港一航一公司,1984;(8)设计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及有关会议纪要;1.2.2 基础资料(1)*市*市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关于本项目施测的1:500的地形测量图,2007年5月;(2)*市*市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市航道局*基地码头改造勘察工程工程勘察地质报告,2007年6月;1.3、设计范围及内容1.3.1设计范围码头工程部分设计,与库区

9、工程的设计分工界线为现*市航道局码头栈桥接岸处。1.3.2设计内容设计内容包括港区自然条件分析、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结构以及水、电、土建、通信、导航等相关配套设施工程和本项目的投资估算、经济分析等。1.4、主要研究结论1.4.1 建设的必要性1.4.1.1、本项目的建设是缓解*市港石化码头通过能力不足的需要;根据*市港石化产品吞吐量发展趋势和码头吞吐能力预测,预计到2010年,*市港液体石化泊位吞吐能力缺口为778万吨。由于*市港*石化码头公司现有的岸线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在规划区内已难以新建大型的专业石油和液体化工码头,因此,本改造工程的建设将对*市港的石化泊位能力缺乏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10、。1.4.1.2、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资源整合,促使资源价值最大化的需要;*码头为*市航道局码头,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资源优势及经济效益难以发挥。此外,*市临港工业区由于航道及基础设施的限制,现阶段难以建设码头,影响临港工业区的发展。本项目拟建设连接*市港石化小区与临港工业区的输油管道,并在临港工业区建设周转库区,因此,本项目能够有效整合*市港石化小区和临港工业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其经济效益。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港区岸线资源及临港工业区配套设施效益的充分发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4.1.3、本项目的建设是保持*市港石化产品吞吐量增长、缓解*市港小船泊位不足的需要;为满足石化产品吞吐量高

11、速增长的需求,*市港石化码头公司正在对现有泊位进行改造,预计2007年改造完成后将能接卸减载后的30万吨级油轮。石化码头公司泊位改造后基本能满足5万吨以上大型油轮靠泊的市场需求,但5万吨级以下中小型油轮装卸泊位非常紧张。*市港环是渤海地区重要性港口,是渤海油接卸港,石油产品在渤海湾内一般都以千吨级油轮运输为主。本项目主要考虑5万吨以下石化船舶装卸需要,从而解决石化码头公司泊位改造提升到等级后,洛克石油、孚宝石化等客户,及海河下游港区外迁货源等5万吨以下特别是5000吨级中小型船舶装卸作业紧张的问题,与*市港石化码头公司大型泊位形成有效互补,防止中小型船舶货源流失,从而为*市港石化产品吞吐能力的

12、增长提供必要的支持。1.4.1.4、本项目的建设是满足*市产业布局调整的需要;随着*市工业东移战略和海河综合开发改造的实施,海河下游的滨海储运、京海石化等石化仓储企业将逐步迁出,预计由此产生的每年约有150万吨以上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品的水运市场。目前*市港石化码头的吞吐能力已充分利用,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将上述市场货源留在*市港*港区就必须加快石化码头及配套库区建设。1.4.1.5、本项目的建设是规范石化码头装卸作业及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现*市航道局码头主要为航道局的施工船舶加油,码头为光板码头,没有油品装卸、检测、防火、消防、防雷等设施,仅在码头上铺设油管连接加油船只。此外,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

13、对加油码头进行监管,现航道局码头的状况已难以满足国家对油品装卸的规范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对现航道局码头进行改造是规范石化码头装卸及消除安全隐患的需要。1.4.2、 建设规模货物的吞吐量:190万吨/年。码头规模:建设1座3万吨级石化码头,并兼顾2艘5000吨级油船同时靠泊,设计通过能力195.3万吨/年。岸线长度:新建码头岸线总长300m。1.4.3、建设的可能性工程区水域宽阔、水文、气象等因素均能满足施工要求。从地质条件看,码头结构宜选用高桩结构,高桩结构在环渤海地区应用普遍,其设计和施工均有成熟的经验。本工程进港航道、供水、供电、港外公路、通讯均可依托现*市港*港区,完全可以满足工程

14、需要。港区附近砂石料丰富,施工条件优越。*市港水运施工单位云集,施工技术力量强,施工队伍有保证。综上所述,工程所在处具备建设码头的优越条件,实施难度小,技术上是可行的。1.4.5、设计方案概述1.4.5.1 总平面布置方案(1)总平面布置方案一总平面布置方案一码头紧挨现3千吨级码头布置,码头前沿线走向与现航道局3千吨级顺岸码头岸线走向一致,码头总长300m,宽为25m,顶高程为6.0m。为了便于拟建码头与原码头的衔接,工作平台与现3千吨级码头前沿相距1.0m。码头与后方罐区所有的工艺、电气控制、给水、消防、污水等连接管线通过现航道局3千吨码头、栈桥与拟建的码头相连。码头前沿停泊水域宽度为64m

15、,疏浚底高程为-12.5,结构底标高为-13.4m。回旋水域直径按2.0倍3万吨级船长设计,为375m,底标高为-10.0m,由于航道局现离岸式的千吨级码头对本工船舶的靠、离泊及航行作业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拟拆除该码头以便船舶操作。现*市新港出海航道闸东段底标高为-10.0m,外段航道底标高都在-10.0以下,基本上能满足3万吨级船进出港航行要求。(2)总平面布置方案二本方案的布置与方案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方案码头码头岸线位置,本方案为了停泊水域开挖减少对现码头后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将码头岸线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向海侧前移19m,即本方案码头前沿线距现3千吨级码头前沿线45m,其余布置与方案

16、一相同。由于方案二具有对现码头后侧岸坡稳定性影响小,工程造价较低,本阶段将平面方案二作为推荐方案。1.4.5.2、装卸工艺本项目码头上设3个接卸点,装卸工艺主要区别在装卸臂选型上:方案一:固定式装卸臂。在每个装卸点分别设置4台装卸臂,各接卸点原油和燃料油共用1台装卸臂,汽油和柴油采用共用1台装卸臂,其他化工品共用2台装卸臂,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软管,用于化工品装卸。方案二:轨道式装卸臂。在码头前沿设置一条轨道贯穿整个码头,共配备6台轨道式装卸臂,用于各接卸点原油、燃料油、汽油、柴油和化工品装卸。考虑方案一(固定式装卸臂方案)只需对水工结构局部段加强即满足要求,工程总体投资较少,工程建成后作业时劳动

17、强度较低,因此作为推荐方案。1.4.5.3、水工结构水工桩基结构采用650mm650mm预制混凝土空心方桩结构与800mm钢管桩结构进行比较。由于预制混凝土空心方桩结构在造价上具有优势,本阶段暂推荐预制混凝土空心方桩结构。上部结构为正交梁板体系,纵向梁系与横梁在节点处整体现浇,面板为预制叠合板。1.4.5.4、推荐方案总平面推荐码头前沿线位置水域开挖对现岸坡稳定性影响小的前移方案、工艺推荐固定式装卸臂方案、水工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结构。1.4.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推荐方案工程总投资为17196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14005万元。本项目总投资为17196万元,项目资本金占总投资的3

18、5,约6020万元人民币,其余资金采用银行贷款解决。1.4.7、经济评价主要指标及结论(1)国民经济效益评价本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变换运输途径的效益的节约上,采用“有无”对比的方法进行测算,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8.5%,大于8的社会折现率,净现值711.1万元,其国民经济效益合格。(2)财务评价经测算,本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为:融资前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7%,大于8%的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为5314万元,投资回收期为9.1年,借款偿还期为9.0年。本项目财务效益合格,可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3)结论本项目是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在技术上可行,同时也能取得较好社会、经济

19、效益。第2章 港口现状及问题2.1、港口现状2.1.1、地理位置*市港位于渤海地区港口群的中心位置,渤海湾西岸的海河入海口处,地理坐标为:北纬385948;东经1174230。本工程在*市港*码头区域内,闸东航道2+2002+600之间。东邻*市港集团轮驳公司港务局轮驳队、*派出所、消防队等单位,西接*市海监局,对岸为港务局一公司,南为新修建的*公路。距*市市外环50公里,距北京市135公里。2.1.2、港口概况*市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也是我国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市港位于我国环渤海地区港群的中心位置,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距北京170公里。环渤海地

20、区是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开发重点地区之一,经济影响力广大,投资活跃。*市港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也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之一。它在促进我国的内外贸易,以及京、津等城市的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市港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有货运业务往来。*市港装卸货物以大宗散货、集装箱、液体货和杂货为主。2006年港口完成吞吐量25760万吨,比上年增长7%,其中外贸吞吐量13966万吨。2007年上半年完成吞吐量15733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8614万吨。钢铁吞吐量2170万吨。*市港主要由*港区、*港区、海河港区、东疆港区及*散货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中心组成。*港区位于主

21、航道以北,以杂货、化肥、粮食、集装箱和客运为主;*港区位于主航道以南,港区主要装卸功能为煤炭、焦炭、非金属矿石、金属矿石等散货和石油及其制品等液体化工,并开辟了石化罐区;东疆港区:正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中;海河下游多功能港区以业主码头服务为主,通航5000吨级以下船舶。2.1.3 *市港石化码头及仓储现状2.1.3.1 石化码头现状*市港石化码头主要分布在*港区、*港区和海河内河港区。*港区石化码头主要是中国燃供*市公司的万吨级泊位,海河内河港区主要是*市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京海石化公司、*市滨海化工储运有限公司、*市天龙液体化工、中石化*市石油分公司塘沽新河油库等公司的3000吨级、500

22、0吨级码头,由于泊位较小,码头的年吞吐能力均几十万吨。*港区是*市港的主要石化液体散货运输港区,包括石油在内的液体散货吞吐量占全港液体散货总吞吐量的一半以上,且*市港专业化石油化工码头全部在*港区。目前*港区共有南一、南二、南三、南四共4个液体散货泊位,码头岸线总长1228米,包括四个石化专用泊位:10万吨级(兼顾15万吨靠泊)、5万吨级、3万吨级、1.5万吨级,设计吞吐能力为1889万吨/年。综上所述,目前*市港石化泊位吞吐能力约为2416万吨。表2-1 *市港石化码头分布情况序号泊位岸线最大船舶吨位年吞吐能力备注1*港区488米10万(15万)850万吨*市石化码头公司10万吨级泊位改造后

23、将扩展到20万吨级( 减载后30万吨)2212米3万300万吨3220米1.5万239万吨4308米5万500万吨5*港区500米1万167万吨燃供*市公司多个泊位6临港工业区0.560万吨6内河港区0.1-0.5万300万吨京海石化等多家货主泊位7合计2416万吨不含海上平台油品泊位2.1.3.2 *石化码头货物运输现状自1992年10月*港区开始运输原油,此后又相继开展了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化工品、动植物油等液体散货运输,吞吐量一直呈稳定增长态势。全港区液体散货吞吐量由1993年的51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1350万吨,年均递增31.4%,其中原油吞吐量由1993年的36万吨增长到2005

24、年的896万吨,年均递增30.7%。在液体货物中,进口量占75%以上,外贸占40%左右。*港区运输的原油全部为进口油,主要来自俄罗斯、印尼、越南、文莱、西非和中东(经青岛、宁波、大连、日本、韩国等港中转)及渤海油田,主要为*市港经济腹地的石油炼化企业服务;进口成品油主要来自大连、宁波和东亚、东南亚地区,出口成品油主要到广东、上海和东南亚地区。2.1.3.2 *市港*石化产品仓储库区现状码头的建设迅速带动了整个*石化小区的开发,国内外许多知名的石化企业和客商纷纷抢滩*建设储运及加工设施。包括中石化、中石油和壳牌、埃克森-美孚等众多国内外大型石油化工公司在这里建设的油品总罐容达120万立方米。小区

25、内与外部石化企业的输油管线达10条,其中原油管线3条,柴油、汽油管线各3条,航空煤油管线1条,通过这些管线与大港油田、*市石化、燕山石化、*市机场、北京机场直接相连,且经*市石化转输站与我国东部原油管网相连通。形成了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化工品、动植物油等6大类的石油化工及其它液体散货储运基地,在此运输油品的企业已达18家。2.1.4、公路本工程背靠*公路,通过*公路可连接现京沪、京津塘高速公路,进而连接各大城市连接。2.1.5、航道目前*市港出海航道2+600至5+000段能满足通航3万吨船舶要求,5+000以外段能满足1525万吨级船舶通航要求。*市港航道(5+00044+000范围)

26、长度为40公里,50007088航道有效宽度为228m,水深-17.4m,708813+400,有效宽度为221m,水深-18.5m,13+40044+000有效宽度为207m,水深为-19.5m,2007年底计划建成25万吨级深水航道。2.2、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根据*市港“南散北集”的战略布局,*市石化产品的装卸将主要集中在*市港*石化码头和临港工业区。根据*市港石化码头泊位吞吐能力与近年来*市港石化产品的实际吞吐量,目前*市港石化码头泊位利用率已趋于饱和。据*市港石化产品吞吐量发展预测和未来*市港石化码头建设发展情况及*市港石化码头总吞吐能力,预计2010*市港液体石化泊位吞吐能力缺口超过

27、750万吨/年。*市航道局*工作船码头基地正位于*石化码头规划区域内,且多年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将航道码头改造为石化码头,能够充分利用稀缺的岸线及土地资源,部分缓解*市港石化泊位的缺口,支持*市经济的发展。第3章 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3.1 *市港腹地范围*市港的经济腹地以*市、北京及华北、西北等地区为主。直接经济腹地包括*市市、北京市、河北市和山西省,间接经济腹地已通过综合运输网延伸至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等省区。3.2腹地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市港的腹地横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腹地面积约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4亿多。2005年腹地国内生产总

28、值48705.78亿元(当年价,下同),外贸进出口总额(按货源地及目的地统计口径指标,下同)1700.1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 26.6%和12.0%。3.2.1直接腹地京、津、冀、晋四省市经济、对外贸易以京、津为中心,逐步向内陆辐射,2005年的生产总值为24859.56亿元、外贸进出口额达1365.39亿美元,其中北京和*市的外贸进出口额为1081.18亿美元、占直接腹地的79%以上。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对外交往中心;*市市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是华北地区经济、金融、对外贸易和物资交流中心;河北省市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业综合开发基地,是全国主要的能源、冶金、建材、纺织

29、工业基地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以能源开发为主的重化工业生产基地之一。腹地工业以煤炭、电力、冶金、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为基础,机械、纺织、食品、电子等轻工业为龙头,以商贸、科技、交通、邮电、旅游、对外贸易及金融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45%,2005年直接腹地第一、二、三产业比为8:47:45。工业中以重工业生产的为主,有30种国家重点统计的工业产品的产量占全国产量10%以上,其中焦炭占全国产量的50%以上。腹地内粮、棉、油生产稳定,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增长。3.2.2间接腹地*市港间接腹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和煤炭、石油、稀土材料生产基地,新疆、陕西、宁夏的煤炭和新疆

30、的石油最丰富,远景储量十分可观。2005年间接腹地第一、二、三产业比为16:49:35,相比2000年的20:43:37,“十五”期间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以资源开发为主的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3/4左右,电石、铁合金、原煤、原油、糖、木材和电力等主要产品占重要地位。间接腹地以高原、荒漠和干旱草原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05年外贸进出口额为334.81亿美元,仅占全国的2.4%,地区间人口和经济分布很不平衡,是我国未来重点开发的地区。表3-1 *市港腹地内主要省市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全 国109655.20120332.70

31、135822.80159878.30183084.80*市1919.092150.762578.033110.973697.62北京3710.524330.405023.776060.286886.31河北5516.766018.286921.298477.6310096.11山西2020.532324.802855.233571.374179.52内蒙古1713.811940.942388.383041.073895.55河南5533.016035.486867.708553.7910587.42陕西2010.622253.392587.723175.583675.66甘肃1125.3712

32、32.031399.831688.491933.98青海300.13340.65390.20466.10543.32宁夏337.44337.16445.36537.16606.10新疆1491.601612.651886.352209.092604.19腹地合计25678.8828576.5433343.8640891.5348705.78腹地总值占全国比重23.4%23.7%24.5%25.6%26.6%注:表中数据皆为当年价,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3.2.3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市港腹地经济在今后几年或更长的时期内将会有很大发展。特别是石油化工产品、机械电气、矿产品、纺织品、轻

33、工医药、农林牧渔、食品、塑料、陶瓷产品等将有较大增长,相应货类的港口吞吐量也将有较大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区域结构调整和区域间分工关系的重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将出现全面增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将逐渐缩小。随着中国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西部地区也将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经济,争取有利自己的全球产业分工新格局,相应地对外贸易将有快速的增长。在新的形势下西部地区要抓紧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在扩大外贸出口规模的同时,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以出口贸易带动企业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从而加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根据各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结合“十五”期间国际、国内等经济形

34、势的变化及趋势,并综合考虑我国加入WT0带动外向型经济高速增长,北京申办奥运会和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形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并带来巨大的后效应,以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水平之上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特别是2005年7月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滨海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后,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成为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不仅对*市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市港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35、市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滨海新区加快发展,建设现代化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需要,*市港将超前建设,扩大规模、提升等级、完善功能、调整结构,改善环境。本研究对未来经济形势作了较为乐观的估计,认为十六大后各地区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未来20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发展。3.3 本项目吞吐量预测3.3.1 *市港石化码头现状*市港石化码头主要分布在*港区、*港区、海河内河港区和临港工业区。*港区石化码头主要是中国燃供*市公司的万吨级泊位,海河内河港区主要是一些石化公司千吨级石化泊位,由于泊位较小,码头

36、的年吞吐能力均几十万吨,临港工业区的石化泊位主要是为园区内石化企业配套的,目前泊位吞吐能力为48万吨。*港区是*市港的主要石油运输和其它液体散货运输港区,目前*港区共有南一、南二、南三、南四共4个液体散货泊位,设计吞吐能力为1889万吨/年。目前,整个*市港石化泊位吞吐能力约为2416万吨。详见下表:表3-3 *市港石化码头分布情况序号泊位岸线最大船舶吨位年吞吐能力备注1*港区488米10(15)万850万吨*市石化码头公司10万吨级泊位改造后将扩展到20万吨级( 减载后30万吨)2212米3万300万吨3220米1.5万239万吨4308米5万500万吨5*港区500米1万167万吨燃供*市

37、公司多个泊位6临港工业区0.5万60万吨7内河港区0.10.5万300万吨京海石化等多家货主泊位8合计2416万吨不含海上平台油品泊位3.3.2 *市港石化产品仓储库区现状*市港石化库区主要分布在*港区、*港区和海河内河港区。根据*市滨海新区发展规划,海河下游的石化仓储企业将逐步迁出,向*市港*石化区和临港工业区集中,因此,海河内河港石化仓储企业的存储功能将逐渐弱化。*港区石化库主要是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市公司油库,库容约15万立方米,年周转量超过200万吨。*和内河港区的石化总库容约55万立方米。*市港液体石化产品库区主要分布在*港区,*港区石化总库容目前约138万立方米,占*市港石化库容的7

38、1.5%。其中*市石化*库区、中石化华北销售公司、中石油港欣库区等库区主要为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国有企业配套,库容约67万立方米;而*市北方石油储运公司、*市国际石油储运公司、*市东方石油公司和*市汇洋石油公司等商业库区的库容合计约63万立方米(含津国油等库区2007年投产的10万立方米)。从*港区储罐类别看,*港区原油和燃料油罐容约95万立方米(不包括在建的中石化油库和中石油汇鑫油库),占*港区石化总库容的68.8%,其中商业性质的原油库容约51万立方米,占*港区石化库容的37%。根据*市*石化码头统计数据,*石化码头油品周转量中商业库占50%左右,2006年*港区商业库区油品周转量预计超过

39、800万吨,单罐年周转率超过15次,仓储周转库容紧张。*市港石化产品仓储库区现状见下表:表3-4 *市港石化库容情况表 单位:立方米序号公司名称总罐容备注1*市汇洋石油储运有限公司78000存储原油、成品油2*市东方石油有限公司140000存储原油、成品油;6万立方米在建3*市国际石油储运有限公司203000存储原油、成品油;4万立方米在建4*市北方石油储运公司210000存储原油、成品油5中国石油汇鑫油品储运有限公司0存储原油;15万立方米在建;总库容65万立方米6*商业石化库容小计631000预计2009年达到128.1万立方米7*市石化*库区280000存储原油、成品油8中石化管道公司沧

40、州库区100000存储原油;60万立方米在建9中石化华北销售100000存储成品油10中石油港欣库区135000存储原油、成品油11铁路物资50000存储成品油12*企业专用石化库容小计665000预计2008年达到126.5万立方米13*市孚宝*库区53000存储化工品,含乙烯罐区1.5万立方米14美孚库区14850存储基础油15壳牌库区16960存储润滑油16*化工品库容小计8481017*滨海化工储运有限公司20000存储甲苯、石脑油和轻柴油等18*港基物流有限公司12500存储石油化工产品19*天龙液体化工储运公司20400存储石油及制品、散装液体化工品20*中石化塘沽油库新河分库89

41、000存储成品油21*京海石化运销公司100000存储成品油和液体石油化工品22中国船舶燃料供应*市公司151000存储燃油及液体化工产品;*港区23兴桐石化等其它企业160000存储燃油、化工品24*和内河商业石化库容小计55290025合计1933710预计2009年达到318万立方米注:带*标志的库区位于内河港区。3.3.3*市港石化产品吞吐量发展现状*市港是中国唯一处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化集团交汇点的港口,是*市、北京、河北、山东以及西北内陆省市石油等能源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市港凭借腹地广阔,交通便捷,近年来液体石化产品的吞吐量呈逐年快速递增态势,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

42、石化产品储运、集散贸易基地。2000-2006年*市港石油及制品吞吐量见下表。表3-5 *市港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 单位:万吨年度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吞吐量795101010041480210526142889年增长率27.0%-0.6%47.4%42.2%24.210.5从统计表可看到,*市港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从2000年的795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2889万吨左右,年均增长24.0%,增长速度较快。从*市港石化码头泊位吞吐能力与近年来港口石化产品的吞吐量看,2006年吞吐量已达2889万吨,而全港石化码头泊位吞吐能力约为2522万吨,能力缺口达367万吨。根据*市港“南散北集”的战略布局,*市石化产品的装卸主要集中在*市港*石化码头,近年来*市港*石化码头吞吐量占*市口岸油品吞吐量的比重在50%以上。*市石化产品吞吐量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市港*石化码头油品吞吐量持续高速增长,*市港*石化码头吞吐量由2002年的601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1800万吨,年均增速高达31.5%,高于全港同期增长速度。表3-6 *市港*港区石油化工品吞吐量 单位:万吨 货种年度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总吞吐量517605601769102013511800其中:原油3103583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