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865016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 XX X市市城城镇镇污污水水管管网网新新建建 / /改改造造工工程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编号 咨询证书编号: XX 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七月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1 1.总总 论论2 1.1 项目概况.2 1.2 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2 1.3 编制原则.3 1.4 编制范围.3 2.1 项目背景.4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3 城镇概况及排水现状城镇概况及排水现状8 3.1 城市概况.8 3.2 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9 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10 4.1 总体规划.10 4.2 排水规划 10 4.3 排水体制论证 10 5.1 服务范围.

2、12 5.2 人口预测.12 5.3 污水量预测.12 6.污水管网设计污水管网设计16 6.1 设计原则.16 6.2 污水管网设计.16 7.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实施23 可行性研究报告 7.1 项目实施原则与步骤.23 7.2 项目实施组织机构与分工.23 7.3 项目建设实施计划.24 7.4 项目主要履行单位的选择.24 7.5 施工条件及特点.25 8.组织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机构26 8.1 组织管理机构.26 9 环境保护与节能环境保护与节能27 9.1 排水对城镇环境的作用.27 9.2 环境评价.27 9.3 环境保护.27 9.4 节能.27 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

3、及资金筹措28 10.1 工程投资估算.28 10.3 综合估算书.29 11.经济评价经济评价43 11.1 编制说明.43 11.2 基础数据.43 11.3 财务评价.44 11.4 国民经济评价.46 12.工程招投标工程招投标72 13.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72 13.1 结论.72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2 建议.72 附附 件件: 1、XX 市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2、XX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机构代码证 图图 纸纸 1、污水管网总体布置图(可研-01)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前前 言言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战略的实施为XX市经济发展带来了 新的机遇,提

4、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XX市 的经济随着大好形势在迅速的发展。但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尚不完善,镇区 排水状况相对较差,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全方位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排放的污水量及污染物也相应的增加。目前镇区建成排水管 网26 公里,现状管网已经不能满足镇区的排水需要。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给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对地下水也造成了污染。整个 排水体制现为雨污合流制,排水设施相对落后,根本无法满足需要。排水 系统不完善,排水不畅,部分生活污水也未经化粪池处理,污水排放口较多, 污水均就近排入河沟,尤其是一些高污染工业污水不经处理就近直接排放, 对城市

5、环境和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与城市建设步伐不相适应。实施兴建 XX市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对加速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防治水污 染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也是城镇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 受 XX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XX 工程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承 担了 XX 市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在编制工作中, 建设局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谨表谢意。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1.总总 论论 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一、项目名称 XX 市城镇污水管网工程 二、项目主管单位二、项目主管单位 XX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三、项目负责人三、项目负责人:

6、 四、项目性质:四、项目性质:新建 五、工程内容及规模:五、工程内容及规模:新建城区污水管道 70000m。 六、六、工程估算总投资:7000 万元 . 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一、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1XX 市污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2XX 市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3内蒙古自治区 XX 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年)黑龙 江省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2009.6; 4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5XX 市 1:1000 地形图; 7. XX 市 1:5000 地形图; 8XX 市排水设施现状图(1:500

7、0); 9XX 市污水处理厂及城区管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采用的规范、标准二、采用的规范、标准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可行性研究报告 3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11826-1999); 6给排水管道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8.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99) 9.建设部 2004 年

8、 3 月颁布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规定; 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其它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3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 法规、规范、标准。 根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方针,以 城乡总体规划为指导,实施排水管道工程统一规划,按远期设计,分 期实施。对工程方案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推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较佳的工程方案。 城市排水体制的确定结合总体规划,且考虑到 XX 市的实际情况, 从排水系统的实用,投资及环保方面综合考虑,城市排水体制采用雨 污分流制。 工程设计方案按实际情况因地施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9、减少工程 投资。 1.4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按照 XX 市排水设施的现状,依据镇区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 标,对 XX 市城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 4 工程报告,具体包括: (1).新建排水管线,对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并提出可行性 研究工程报告; (2).进行项目投资估算 (3).对建设项目进行财务和国民经济分析; 2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XX 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科尔沁草原与锡林郭勒草原 交汇处,处于锡林郭勒盟、兴安盟、通辽市“两盟一市“交界地带,距 中蒙边界 120 公里。1

10、985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全市总面积 585 平方公里,人口 10 万人。现辖 1 个苏木、1 个镇、12 个嘎查 村,居住着汉、蒙、满、回、朝鲜等 17 个民族,其中蒙古族人口占 总人口的 37.8%。 XX 市属能源型工业城市,市区及周围资源丰富。一是已探明的 煤炭储量 129 亿吨,属优质褐煤,适合发展煤炭转化产业,可转化 为电、油、气等。二是原生腐植酸储量 1.7 亿吨,品位较高,为生产 腐植酸钾、腐植酸钠、黄腐植酸、复合肥、有机肥等煤化工产品提供 了广阔的前景。三是周边矿产资源储量较大。现已探明食盐储量 2328 万吨,硅石储量 2000 万吨以上,石灰石储量 1149

11、万吨。另 外还有铜、铁、铅锌等有色金属,有待开发利用。四是农畜产品加工 潜力巨大。市现为中心方圆 150 公里范围内年牲畜存栏 200 万头 (只)以上,盛产土豆、春夏大白菜及天然的黄花菜、蕨菜、草原白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蘑等,为农畜产品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五是旅游资源丰富。 根据统计,现有排水量已达到30000m3/d。目前城内排水管网系统已 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排水口较多,城内多处污水四溢,严重影响 了市容环境卫生,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2012 年 7 月 XX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 XX 工程管理 (集团)有限公司编制XX 市城镇污水管网收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

12、现场踏勘并多方征求意见,提出了最为经济、合理的排水管网设 计方案。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XX 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 可行性研究报告 6 提高,城市污水量日益增多,全市排水系统还很落后;为了改善城市基础 设施条件;为了减少疾病传染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了创造具有优秀生 态质量的城镇空间环境;并且为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本着早治理早受 益的原则,兴建 XX 市污水管网工程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是一件迫在眉 睫的大事。 1是实施国家环保产业政策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纲要,是符合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战

13、略目标,是保持生态环境和经济可 持续发展的需要。 2完善城市排水基础设施的需要 XX 市建设发展较快,客观条件具备。近年来,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 XX 市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加重了现有的不完善的排水系统的 负担。由于排污系统配套未跟上,排污问题已成为制约城镇发展的瓶颈。 因此,完善城区的排水管网系统,对完善城镇的整体功能,改善城镇 居民的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美化城市,加快城镇步伐,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带动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中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工程。 3.本项目的建设是由 XX 市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所决定 的

14、。 4.本项目的建设是 XX 市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建 成并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园区经济发展, 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内需,创造更多的就 业机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5.本项目的建设是 XX 的地方特性的需要。本项目的建成,将有利于 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效的减少污水对城市工业企业生产、人民生活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 7 影响。带动农牧业科研、文化教育的发展。 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无论是对城镇工农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 民生活改善、还是对环境的影响及改善都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本工程的建设,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5、也 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不仅可以促进城镇的大力发展,而且为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使地区的经济得到稳定、健康、 快速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上是 可行的、实施上也是可能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 8 3 城镇概况及排水现状城镇概况及排水现状 3.1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3.1.1 地理条件 XX 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地处东经 1181746-119 4612、 北纬 4516-4546之间,总面积 589 平方公里,西部、西北部 和北部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接壤,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毗邻通辽 市扎鲁特旗,东部、东北部与兴安盟科尔沁右

16、翼中旗 连接,处于“两盟一 市“的交界处,距通辽市 336 公里,北距蒙古国直线距离 120 公里。XX 市 有着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 XX 林河煤田就在境 内。2005 年,XX 林河煤田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 13 个大型煤炭基地。 3.1.2 历史沿革 建国前 XX 市境为兴安盟科右中旗辖区,建国后为通辽市扎鲁特旗辖 XX 风景区,1976 年国家决定开发建设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XX 林河 露天矿,1985 年国务院批准成立 XX 市。 3.1.3 地形地貌 XX 市地处大兴安岭南段西翼脊部,处在东北亚晚中生代的断陷 带,是巴音胡硕至二连盆地群东部的一个代表性含 煤

17、盆地,地势四周 高中间低,地形分为丘陵山地、堆积台地和 冲积平原。丘陵山地是 XX 市地形的主要特征,四周均有分布。西北部尤为突出,多为火山岩 组成的中低山,海拔在 1100-1300 米之间。堆积台地波状起伏,幅度 不大。海拔在 870-1100 米之间,分布在丘陵山地基部,相对高差 20-50 米,顶部平缓。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XX 林河及其各支流宽阔 流域,河床平浅多弯曲。宽处可达1-2 公里,流域两侧相对高差 5- 10 米之间,并有较明显的阶梯。海拔在779-870 米之间。境内最低点 可行性研究报告 9 海拔 779 米,位于通 XX 铁路九孔桥处。境内山脉多为中低山,西北 -东南走

18、向,平均海拔 1000 米 3.1.4 工程地质 XX 市地域主体为 XX 林河盆地,边缘为隆起区,盆地地处大兴安岭余脉 西坡, 多为火山岩组成 ,区域内地层褶皱强烈,总体为一般地堑构造,行政区 域的地层含煤地层为主,厚度达 1700 米, 3.1.5 水资源 市境内最大的河流是 XX 林河,XX 林河属松花江流域嫩江水系,发 源于通辽市扎鲁特旗北部的罕山山麓,沿市域东侧自南向北,然后东折 进入兴安盟科右中旗境内,流经吐列毛都、白音胡硕、高力板等苏木 后经吉林省的通榆、大安等县市与安广流入洮儿河故道进入嫩江,流 域面积 27840KM2,干流全长 590KM,有 5 条主要支流汇入,分别是 查

19、格达河、芒给尔特河、和热穆特河、混迪音河和巴润布尔河。XX 林河为内陆河,落差较大。水位、流量、流速 的变化受降水影响, 汛期一般在 7-9 月,枯水期出现在 1-3 月,河谷多属 V 型,汛期河水 含砂量高。XX 林河流域在 1898、1910、1939、1954、1957、1959、1960、1998 均发生罕见大 洪水,1998 年超历史记录,市区一片汪洋,最深处 2M. 地下水容积储存量 1.19 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 3726.58 万立方米/年. 3.1.6 气候条件 XX 市气候受地形和纬度的影响,属寒冷/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 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春秋两季干燥、多风,四

20、季交替明显, 昼夜温差大。全市全年 40%的日子有 5 级以上风,大风多为冷空气大 风或对流天气阵性大风。夏季和冬季大风较少,持续时间较长的大风 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主要集中在每年的 4-5 月,最大风速 24M/s,极大风速 35.3M/s,短时 间内可出现 12 级大风,冻土解冻一般从每年 4 月份开始。 全市年平均降水 354.3MM,最小为 289.9MM,最大为 426.9MM。降水多集中在 6、7、8 三个月,占总降水量的 66%,9 月 下旬至翌年 4 月份为降雪期,年降雪量 56.4MM,降雨占全年总降水量 的 82.3%. 全年相对湿度最小时可出现零的情况,一般各月平均相对

21、湿度均在 35%以 上,年平均值 66%.全市日照冬季短,为 8 小时,夏季长为 14 小时.日照百分率 除盛夏的 6-8 月较低外,其余各月平均百分率均在 67%,年平均日照百分率 69%. 3.1.7 社会经济现状 全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升至中国西部百强县第 46 位,荣膺并位列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 53 位。经济效益稳步提高,XX 市是 一个新兴的绿色能源工 业旅游城市,2010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30 亿 元,财政收入 30 亿元,旅游总人数 18.7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 1.37 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7.6%。 3.2 排水现状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及存在问题

22、现有排水体制分流制为主,合流制为辅。现有污水管线 276 公里,市区雨 水排放为两个系统,雨水管线长度 6.5 公里. 镇区排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有序的系统,排水不畅,排水现 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排水设施不完善,城区除仅有几条道路设有排水管道外,大部分地区 都没有考虑排水问题,排水设施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不能解决城区的 排水问题, 平时污水四处横流,生活污水又未经化粪池处理,暴雨时雨水、 污水任意流淌,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水源。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4.城市规划城市规划 4.1 总体规划总体规划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城市总

23、体规划是指导社 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尤其是国家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给 XX 市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是全市人民的共同 心愿。XX 市总体规划于二九年六月由黑龙江省城乡规划勘测设计研 究院完成。规划期限为二九年二三年. 近期 2015 年居住人口 15 万人,远期(2020 年)28 万人;规划建设区总 用地 2015 年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 30 平方公里. 4.2 排水规划排水规划 1.排水主干管不小于 DN500,支干管 DN300DN500。直线段大于 50m 和交叉处,拐弯处需设排水检查

24、井。 2. 规划近期考虑在镇区和主要道路布置排水管道,远期大部分污水通 过管网汇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3 排水体制论证排水体制论证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是 采用一个管渠系统来收集和排放,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 渠系统来收集和排放,污水的这种收集和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 做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排水系统的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 分流制两种类型。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 内收集和排放的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 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收集和排放的系统

25、。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和优化 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 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 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通常,排水体制的选择 应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根据当地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而环境 保护应是选择排水体制所考虑的主要问题。下面从不同角度来进一步分析 各种体制的使用情况。 从环境保护方面来看,如果采用合流制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 雨水全部截流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然后再排放,从控制和防止水体 的污染来看,是较好的,但这时截

26、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处理厂容量也 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加。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时,雨天有部分混 合污水通过溢流井直接排入水体。实践证明,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的城市, 随着建设的发展,河流的污染日益严重,甚至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为了 改善截流式合流制这一严重缺点,今后探讨的方向是应将雨天时溢流出的 混合污水预以贮存,待晴天时再将贮存的混合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 理,或者把初降雨水直接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者改建成为分流制排水 系统等等。 雨水、污水贮存也可设在溢流出水口附近,或者设在污水厂附近,分 流制是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但初降雨水径流未加处理直 接排入水体,这是它的缺点。近

27、年来,国外对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 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这是分流制的缺点, 但它们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又能符合城市卫生 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获得广泛采用,而且也是城市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 方向。 总之,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是一项很复杂很重要的工作应根据城镇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情况、水质、水量、地形、 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 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由于截流式合流制对水体污染严重,危害环境,所以新建的排水系统 一般应采用分流制。 根据现在的 XX 市规划,排水体

28、制为雨、污分流制,并且考虑到 XX 的 地理条件和远期社会与经济发展,本次排水管网设计按雨、污分流制考虑。 5.服务范围及排水量预测服务范围及排水量预测 5.1 服务范围服务范围 镇区污水管网的设计范围为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网排水服 务区域总面积 22.4 平方公里。远期(2030 年)管网排水服务区域总面积 79.56 平方公里. 5.2 人口预测人口预测 依据总体规划,城区人口即城镇常住人口是指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暂 住人口和规划区范围内的农业人口,不包括短期内不固定的流动人口。 根据建设方所提供人口数据资料,经过计算确定至 2015 年 XX 市人口 为15万人。 5.3 污水量预

29、测污水量预测 1.综合生活污水量 该方法通常是分别预测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然后乘以污水 排放系数并相加,得到总的污水量。 综合生活污水量: 综合生活污水量的预测一般是根据城市规划中预测的人口数和用水量 标准计算用水量,然后根据用水量计算相应污水量。 根据 XX 市城区的实际用水量的统计结果,结合 XX 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室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外给水设计规范,取居民综合生活平均日用水量标准为:远期 2030 年, 0.18/人.d,综合生活污水量根据用水量计算,其城市综合生活污水排放 系数按 0.8 考虑。 2.工业废水量 城市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的确定,依据用地指标法计算。 3总污水量

30、依据,近期全市平均日用水量 5.8 万 M3/天,远期全市平均日用水量 13.42 万 M3/天 近期城市污水排放系数 0.8,污水收集率 85%,则: 近期城市污水量:5.8*0.8*0.85=3.95 万 M3/天. 由于远期用水量中大部分为生产用水,规划污水量按照给水量的 85% 计算,远期城市污水量 13.42*0.85=11.407 万 M3/天. 可以看出,XX 到 2015 年总污水量为 4.0 万 m3/d。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和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所推 荐的指标,(根据规划区的人口规模和地域位置而不同),城市单位人口 综合用水量指标为 0.30.6 万 m3/万人.d

31、,日变化系数为 1.41.8。 由于 XX 地处西部,经济发展现阶段为起步阶段,根据规划并考虑 XX 现状用水情况,设计选用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远期为 0.3 万 m3/ 万人.d,日变化系数取 1.6,城市污水排放系数取 0.85。 故 XX 总污水量为: Q总=0.3 万 m3/万人.d15 万人0.85/1.6=2.25 万 m3/d 综合上述两种污水量的计算,并根据综合上述两种污水量的计算,并根据 XXXX 总体规划及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规划及实际情况,确定 近期(近期(20152015 年)总污水量为年)总污水量为 4 4 万万 m m3 3/d/d。 4.污水管道设计比流量 设

32、计管段污水平均流量按下式计算: 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Q=qFKz 式中:q污水比流量(L/s.104m2) F设计管段负担的排水面积(104m2) Kz总变化系数,取 1.7 污水比流量按下式计算 S Q q 总 式中:Q 总规划区污水量。 S规划区纳污面积。 5水力计算 (1)流速计算 污水管道流速按下列公式计算 2 1 3 2 1 IR n V Q=VA 式中: V流速(m/s)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度 n粗糙系数,非满流时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n=0.014。 A水流断面积(m2) (2)最大充满度 最大充满度 污水管道按重力非满流计算,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见表 5-4。 管道最大设计

33、充满度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 表 5-4 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序号管 径(mm)最大设计充满度 13000.55 2350-4500.65 3500-9000.70 污水管的管径按最大日最大时的污水流量计算。污水总变化系数为 K 总=1.7,城区污水管道最小设计管径为 DN300,相应最小设计坡度为 0.002;在设计充满度下,最小设计流速为 0.6m/s。 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6.污水管网设计污水管网设计 6.1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实施排水管道工程统一规划,按远期设计, 分期实施,综合考虑地方经济的承受能力。 2.城市排水体制的确定结合总体规划,且考虑到 XX 实际情

34、况,从排 水系统的实用,投资环境保护方面综合考虑,城市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 制。 3.所有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工业废水水质均应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 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4.工程设计执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城市污 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及其他相关规范和标准。 5.尽量利用原有污水管道,减少改造工程量,提高投资效率。 6.环境保护的需要。 7.总投资和初期投资以及维护管理费用。 根据 XX 总体规划(20092030 年)以及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排水 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城区内的生活污水、工业企业废水通过新建污水管 道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排入

35、污水管道的污水,生活污水需经化粪 池后再流入污水管,以防止管道堵塞;工业废水必须经过相应的处理后, 达到工业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污水管网。污水管道的平面布 置(主干管的走向)要与规划污水厂的位置相协调,为以后污水处理厂建 成后能及时通水运行打好基础。污水管网将收集的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 6.2 污水管网设计污水管网设计 6.2.1 城区地形条件 丘陵山地是 XX 市地形的主要特征,四周均有分布。西北部尤为突 出. 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6.2.2 污水管网布置方式 县城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干管分别由南向北,由西向 东顺地形敷设。在镇区南北方向布置主干管,沿南北方向布置次干管;

36、在 南北方向布置主干管,沿东西方向布置次干管。可利用该污水主干管与至 污水厂排水总管相连,排至污水厂。在本次设计中根据县城城区的排水现 状及居民分布状况,工业企业分布情况,以及总体规划,对镇区近远期道 路进行污水管网敷设。 6.2.3 污水管网具体设计 1. 污水管道设计流量 污水管道按远期流量设计,变化系数按照规范执行。设计流量按面积 比流量划分设计管道的管段流量。 2污水管道坡度及充满度设计 街道下污水管道最小管径 D300,最小坡度不小于 0.003。在保证污水 管内流速平稳过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形坡度,尽量提高管道坡度,减 小管径。管道最大设计充满度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

37、4- 2006)执行。 3.检查井 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 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检查井的最大间距参照室外排水 设计规范(GB50014-2006),具体见下表: 管径(mm)污水管道最大间距(m) 200400 40 500700 60 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4.污水管道的埋深 综合考虑冻土深度(1.8m)和地面荷载,为便于街坊内支管的重力衔 接,污水管道的起点埋深定为 1.8m。在管道衔接时,采用管顶平接。 6.2.4 管材选择 在排水工程中,管道工程投资在工程总投资中占很大比例,而在管道 工程投资中,管材费用约占 50%左右。 排水管道属

38、于城市地下永久性隐蔽工程设施,要求具有很高的安全可 靠性。因此,合理选择管材非常重要。 1选择原则 (1)排水管渠的材料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正常的排水功 能。 (2)排水管渠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 压。 (3)排水管渠必须具有抵抗冲刷和磨损的作用。也应有抗腐蚀的性 能,特别对有某些腐蚀性的工业废水。 (4)排水管渠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而污染 地下水或腐蚀其它管道和建筑物基础。 (5)排水管渠的内壁应整齐光滑,使水流阻力尽量减小。 (6)排水管渠应尽量就地取材,并考虑到预制管件及快速施工的可 能,减少运输和施工费用。 2排水管材的类型及性能 目

39、前常用的排水管材有以下几种: (1)钢筋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制作方便、造价低,是一种比较经济耐用的管材,在排 水工程中应用极广。但它抗酸、碱腐蚀及抗渗性能较差、管节短、接口多、 搬运不便。接口形式有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 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2)金属管 常用的金属管有排水铸铁管、钢管等。具有强度高、抗渗性能好、内 壁光滑、抗压、抗震性能强的优点,且管节长,接头少。但其价格较贵, 耐酸、碱腐蚀性能差。排水铸铁管因材质差,现已不多使用。钢管的防腐 费用高,一般只用在排水管道承受高内压、高外压,或穿越铁路、河谷地 段。 (3)大型排水管渠 排水管道的预制管管径一般小于 2m。当排水需要更大的

40、口径时,可建 造大型排水管渠。常用建材有砖、石、混凝土块或现浇钢筋混凝土等。一 般多采用矩形、拱形等断面,主要在现场浇制、铺砌或安装。 (4)塑料管 塑料管具有内壁光滑、不易结垢、水力条件好、耐腐蚀、重量轻、加 工连接方便等优点,但管材强度低、质脆、抗外压和抗冲击性差,且价格 高。多用于小口径。 (5)玻璃钢管 玻璃钢管重量轻、管段长、接口少、耐腐蚀、内壁光滑、水力条件好、 运输安装方便、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以上。但其价格高、刚度差,耐冲刷 性能欠佳。 (6)双壁波纹管 双壁波纹管有着增强的结构和较轻的重量,施工中比水泥管和钢管更 加方便快捷。它有着内壁光滑、粗糙率低、水力条件好、使用寿命长

41、、连 接质量好、无渗漏等优点。作为新兴管材在工程上已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各种管道性能比较表 钢筋混凝土管双壁波纹管 管 材 性 能 1 12 2 1 适应水量 及口径(mm) 水量不限 (32-600) 中小水量 (63-710) 2 埋深及承受外压 可深埋及 承受外压 深埋受外 压集中荷栽能力较差 3 主要用于干管或支管干管干管、支管 4 主要用于给水 或排水工程 排水排水 5 水头损失及 n 值 0.0140.009 6 接口形式及施工难易 承插口, 橡胶圈, 承插口, 橡胶圈,热熔 7 防腐及耐久性50 年50 年 8 现场制作及管材运输成品成品 9 日常维修及 接管方式 标准配件有标准配件 ,接管易 10 管材重量 (以1.0m为例L/Km) 400 (壁厚20mm) 比重 1.41.6t/m3 11 发展趋势应用范围广 应用范围广 , 有发展 3.排水管材的经济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