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6614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3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提要1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2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四节 结论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5第一节 项目由来和形成5第二节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7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9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9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11第三节 土地资源条件13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条件14第四章 建设方案15第一节 方案编制的原则与指导思想15第二节 项目区范围及建设规模16第三节 项目建设布局16第四节 项目建设内容19第五节 营造林技术措施24第六节 种苗需求预测26第七节 水土平衡计算27第五章 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28

2、第一节 森林保护28第二节 环境保护29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34第一节 经营管理形式34第二节 项目管理机构34第三节 项目管理35第七章 估算与资金筹措37第一节 投资估算依据37第二节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37第三节 资金筹措43第八章 项目建设进度45第一节 项目建设期限45第二节 建设进度安排45第九章 效益分析与评价46第一节 森林资源动态展望46第二节 生态效益分析与评价46第三节 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48第四节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50第五节 综合评价与建议50第十章 项目建设保障措施52第一节 政策保障措施52第二节 资金筹措与投入保障措施52第三节 施工组织保障措施53第四节

3、信息管理、科技推广与服务保障措施54第十一章 结 论55附图:1. *集团*山荒山绿化位置图2. *集团*山荒山绿化工程布局图3. *集团*山荒山绿化平面效果图3*集团*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提要一、项目名称:*集团*山荒山绿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建设单位:*集团三、项目主管单位:*市政府、沙区政府。四、建设目标及建设宗旨:项目建成后,将在*西面的*山形成504.29公顷(7564.35亩)乔灌草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屏障,植被覆盖度提高,有效改善*181.53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进而改善*西北面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景观观赏价值,促进当地工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

4、可持续发展。五、项目区范围:项目区西临*高速公路,南接*团场,北临经济开发区,东临西过境公路。与现有*公司,国达公司荒山绿化项目连为一片(环包*公墓)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防护系统。六、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区总面积504.29公顷(7564.35亩),其中荒山造林353.73公顷(5306亩),占总面积的70.14%;建设用地(灌溉设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保护工程、旅游开发建设工程等)占地面积150.56公顷(2258.35亩)占总面积的29.86%。七、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为3年,即20052007年。八、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96亿元,其中:工程费用2.69亿元,其他费用148

5、1.50万元,预备费1346.82万元。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2.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示范带动,稳步推进的原则;3.坚持造林与景观一致性原则;4.坚持治沙、造林与区位发展融合性原则;5.坚持科学造林和大力推广应用节水等适用技术,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6.可持续发展原则;7.原生态区域适生植物优先选择原则。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5. 林木种子(GB79087)主要造林

6、树种苗木、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和其它有关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6.*防沙治沙若干规定7. *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8.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3)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9. 中国共产党*委员会文件新党发(2004)15号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10.自治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1.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三、参考资料1. *城市规划管理局关于*集团*山荒山绿化征迁蓝线图2.*年鉴2004年3. *县志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营造林技术经济指标(一) 人工造林单位成本:9385元/亩(二) 人工造林用苗指标:序号树

7、种用苗量(株/公顷)1生态防护树种 乔木1200灌木1700经济林3002生态景观树种900-2400二、基础设施及附属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规格、结构单位数量金额(万元)备注1机井及配套眼62402吸水池座6483蓄水池砼座55004输配水管道DN150千米801600包括焊接钢管、闸阀、法兰片、镇墩等及安装5配水管道DN50千米10015006干道柏油路面、宽9米公里2036007支道柏油路面、宽4米公里6060008变压器及配套台207809输电线400V千米3015010办公用房维修砖混平方米800051211管护站砖混平方米100090012标志牌块2010013宣传牌块30614

8、围栏铁丝千米65162.515水坝工程400000立方米/座座160016水库座6600第四节 结论该项目建设将使*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对*的风景名胜景点起到补充作用,该项目是*城市发展进程的配套设施,有助于改善*整体投资环境,有助于为*树立新世纪的城市形象。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持续利用,而且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由来和形成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九二世界“环发大会”所确定的基本目标,更是当今全球共同讨论和关心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世纪之交,党中央做

9、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提出了“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的口号。*是*的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商贸、交通的中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关于开发西部和加快西部建设力度各项政策的落实,亚欧第二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已经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日益突出的作用,*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环境建设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给以高度的期望。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城市适居等级,改善城市景观风貌是加快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城市文明化程度的标志之

10、一。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明显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明显提高。但由于*位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使街道、社区、单位等公共绿地明显增多,公园数量和建设质量明显增加和改善。但城市局部环境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并未根本扭转。而*三面环山,因此在环境改善中起决定性作用之一的是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实施的面积与质量,*山现状为荒山秃岭和洪积扇戈壁砾石。受此特定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城市综合实力因素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就目前*山绿地很难形成一个生态防护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提出近、中

11、期规划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现荒山成林、道路、水系成荫,将城市生态防护体系、城市绿地结合成绿色大生态网络系统的目标极不相称。同时,*又是旅游城市,生态景观直接影响*的窗口形象,改善*的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加快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根据新党发200415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指出林业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没有林业就没有各族人民生存的条件,也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林业工作: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为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

12、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精神,*将*山的荒山造林工程项目列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区*山位于*西郊,距离*中心10千米,为荒山景观。自然条件恶劣,植被稀少,水蚀、风蚀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区的空气质量,而且很大程度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植被覆盖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是各族人民对生活质量提高和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是提高自治区首府的整体社会形象,保障*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其意义十分重大。第二节 项目区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现状一、项目区生态环境*山总体为西南东北走向,山脊线明显,多复合坡,凸形坡面基岩裸

13、露。山势从西南部山脊向东北逐渐下降。土层较薄,阳坡岩片满布,受雨水冲刷和风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多砾石,土壤多砾质,植被稀疏。二、自然灾害现状项目区的主要灾害是大风,大风较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受其影响冬季地面积雪很少,大风时农作物危害较大,对林木也有一定的影响,大风往往使树枝上部抽干,应引起重视。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调整,*整体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从而赋予首府*发展机遇,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建设的基本条件,日益显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的利用首府的地理

14、、交通、经济辐射优势,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二、是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住房内部的装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区的外部环境。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不仅有利于住户的身心健康,而且为住户提供了游憩和社交等活动的户外生活空间,有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项目区的恶劣自然环境,严重影响项目区各族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健康。在生态系统中氧的循环主要靠绿色植物来转化,因此,在项目区充分利用荒山营建生态防护林,增加绿色植物面积、体积以改善城市的供氧状况,净化空气是项目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三、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随着*经

15、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快,人口、车辆等不断的增加,使其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几年来虽然加大了造林绿化力度,但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项目区做为*生态屏障之一,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生活环境的变化。因此,通过项目的实施减缓水土流失,减弱风沙,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减少大气浮尘,从而在净化周围气候的同时,治理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第一节 自然地理条件一、行政区划*山位于*西部,行政上隶属*沙依巴克区。二、地理位置*山位于*西部西九家湾。*山绿化工程,海拔8301060米,东经872943873224,北纬4329244351

16、58,面积504.29公顷(7564.35亩)。三、地质、地貌*山形成于古生界二叠系末期,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东北坡主要由灰色粉砂岩、油页岩、灰绿色、黄绿色长石岩屑和少量炭质页岩、砾岩组成。*山总体为西南东北走向,山脊线明显,多复合坡,凸形坡面基岩裸露。山势从西南部山脊向东北逐渐下降。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造林区分为低山区和山麓洪积扇区两个类型。低山区海拔高度约1055955米,土壤发育结构为栗钙土,坡度1434,土层较薄,阳坡岩片满布,水土流失严重。山麓洪积扇区海拔高度860955米,土壤发育结构为棕钙土,坡度411,在冲沟旁及阴坡面土层厚度可达1.5米以上。四、水文状况*山一带地表水均以

17、降水形式出现,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径流。六、七十年代在海拔960970米的冲沟低洼处,曾有极小量泉水溢出,至九十年代已基本干枯。*山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变,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多端。据*第一水文大队工程师介绍,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论证该地区大部分地段不具备采用地下水的可行性,仅沿乌奎高速公路边,可以采用地下水,但水相位较薄仅6-7米厚,因此,本项目用水主要以104团幸福3号水库解决,机井用水为辅。五、气候条件*地处内陆干旱中温带,干燥少雨,光热资源丰富,温差大,大风多。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炎热干燥,春秋两季为过渡季节,时间短,变化大。根据*站历年气象资料,全年平均气温6.4,七月均温23.7,历年

18、极端高温40.5,一月均温-14,历年极端低温达-41.5。历年最大冻土层深度133厘米,最大积雪深度48厘米。初霜期十月上旬,终霜期五月上旬,无霜期209天。年降水量277.6毫米,年均蒸发量1914.1毫米,大于降水量的6.9倍。年平均相对湿度61%,最低8月份平均为40%,最高12月份平均为82%。日照总时数2733.6小时,年均风速2.6米/秒,六级以上大风日数22天,八级以上大风日数15天,最大风力九级,最大风速30.7米/秒(SSE),全年以西北风为主。六、土壤、植被*山属于荒漠山地,其特点为残岩坡积物较普遍,土壤和植被依生物基质、海拔高度、坡向发生变化。在海拔955米以上山地阴坡

19、,分布厚层栗钙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PH值7.5左右,轻壤。植被生长良好,以蒿和禾草为主,总覆盖度为6070%。半阴坡一般为中层栗钙土,土层厚度为3050厘米,PH值为8.0,土层中夹有岩片。植被生长一般以蒿和针茅为主,覆盖度为50%。阳坡岩片满布,属薄层栗钙土,土层厚510厘米,下部为基岩,植被稀疏,多为小蓬和蒿;山顶多为裸岩,石缝中长有刺锦鸡儿。在海拔955米以下,山地阴坡分布厚层棕钙土,土层厚度50150厘米,PH值为8.0,以轻壤为主。植被种类多以禾草或蒿子组成群落,盖度7080%;半阴坡和部分阴坡,由于受地形和坡积物影响,分布中层棕钙土,土层厚3050厘米,PH值为7.58.0,

20、轻壤普遍,植被多为小蓬群落、小蓬和蒿子群落,覆盖度60%;阳坡中下部,地表岩片较多,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下,PH值为8.0。植被以小蓬为主,覆盖度30%,山顶仍有裸岩分布,岩缝间生长有锦鸡儿。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一、面积、人口及其结构*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辖七区一县,总面积120万公顷,其中:城市规划区面积16万公顷,建成区面积13955公顷。二、人口2003年末总人口181.5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94万人,农业人口38.59万人。总人口中维吾尔、哈萨克、回族、蒙古等48个少数民族人口48.78万人,占21.26%。三、地方经济2003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08亿元。其中第

21、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比上年增长28.2%;第二产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58%,工业总产值346.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4%。200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87元,人均消费性支出633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54元。职工年人均货币工资16509元。 同时*又是中心城市,公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十分方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水利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了渠系的配套,基本保证了耕地的灌溉。*依托*电网,全市各乡(镇)场牧区都用已通电,工农业用电得到了保

22、证。四、基础设施条件(一)交通、运输条件*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运输的中枢,通往全疆各地、州、市、县的长途汽车客货运输线50多条,兰新铁路复线已建成通车,亚欧大陆桥由中国*至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的国际列车已运行多年。南疆铁路线也已通车,延伸到边城喀什,开通国内及疆内列车13对。*国际机场已扩建成为国内较大的现代化机场,目前开辟有国际、国内航线74条。*城市道路网络新建、扩宽速度基本适应城市车辆的高速增长,公交车辆四通八达。(二) 电力通讯条件*区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内发展很快,电力系统供电充足,年发电量42.07亿千瓦,并同周边地州并网。邮电通信业务突飞猛进,现有有线电话公司两家,无

23、线电话公司三家,便利、畅通、清晰的电话随时可以同国外、国内的任何地方通话联系。另外还开通有计算机网络线路,可快速的传递各种文字信息和传输信函、文件。(三)文教卫生*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全市有高等学校10所,普通中专学校52所,成人高等院校19所,科研机构74所,从事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人员2万余人,文化事业机构102个,医疗卫生机构912所(医院71所),社会福利院4家。旅游行业在*也有大的发展,现已有旅游企业60多家,经济收入和旅游人员与往年相比增长速度达60%以上,旅游行业在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高质量地向国际化、现代化靠拢,全区各地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开发。

24、五、外部协作条件该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外部协作条件,*聚集高等学府*大学、*农业大学等和科研及勘察设计单位中科院*分院、区水利勘察院、区水文地质勘察院、区林科院、区林勘院等技术力量雄厚的资深单位,在项目的形成、启动、实施过程中始终有许多知名专家、教授莅临指导,并且项目在设计实施过程中有科研单位与园林施工单位的协作,这一切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节 土地资源条件*土地总面积120万公顷,其中:市中心区面积0.62万公顷,山地面积60.30万公顷,山前丘陵地面积22.12万公顷,冲积-洪积平原36.96万公顷。全市耕地面积5.2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4%,森林面积6.58万公顷,占5.

25、48%,草原面积64.23万公顷,占53.52%,荒地面积6.14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12%;其它面积37.7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1.48%。*集团*山绿化工程拥有造林绿化用地504.29公顷7564.35亩),为国有土地,土地使用权属明确,土地资源有可靠保证。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条件项目区紧邻农十二师104团场,现有人口2万余人,且距乌市市中心10公里,有丰富的劳动力来源和地区发展优势,不容忽视。第四章 建设方案第一节 方案编制的原则与指导思想一、编制原则1.坚持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的原则,使林业生态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2.坚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合理规划任务,做到林业生态任务与治理

26、能力综合平衡。3.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建立强有力的科技保障体系。4.坚持国家、集体单位、个人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造林绿化资金,鼓励各类社会实体参与工程造林,大力开展社会造林事业。5.在总结以往荒山荒地植树造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营建*山荒山造林工程。二、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中央关于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精神及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继续贯彻“坚决保护,积极培育,合理利用,全面发展”的林业基本方针。在全面总结以往生态工程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防护林体系建设要求,遵循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围绕“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

27、来”的林业发展目标,促进防护林体系建设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第二节 项目区范围及建设规模项目区位于*西侧西九家湾地区,地域范围:南至克拉玛依西路,西至乌奎高速公路,北至104团团界,绿化面积504.29公顷(7564.35亩)。扣除山脊岩石裸露部分和基础设施用地,旅游开发用地,造林面积353.73公顷(5306亩)。第三节 项目建设布局一、建设方案项目区位于宜林荒山上,造林采用植苗造林,根据*山的地形条件主要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开沟整地,挖穴栽植。根据以往的造林经验,要求大苗上山,且皆为带土球一、二级合格苗木。树种选择以防护树种为主,在地形平缓土层深厚处可适当考虑观赏树种。灌溉方式利用深井潜水

28、泵抽取地下水,建立吸水池,再由加压泵从吸水池加压至高位蓄水池,利用地势高差大(200米)通过重力流可进行水平沟灌,也可采用节水滴灌,对此,提出以下两个方案进行比选。二、方案比选方案一:沟灌采用沟灌可灌溉项目区的全部生产区,有利于地表草本植物的生长,有利于植被的全面恢复。沟灌可以提高项目区的林木覆盖度,即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土地的生产力。经测算,沟灌亩投资在2000元左右。方案二:滴灌采用节水灌溉,需配套滴灌设施设备,加大了造林投资。同时,滴灌耗电加大了年运行成本。滴灌设施存在一定的使用年限,几年后,又得更新,容易造成更新跟不上,造林区灌溉无保证的结局。经测算,滴灌亩投资在3000元左右。

29、经比较,沟灌较滴灌用水量大。但滴灌较沟灌造林成本高,年运行费高。因此,本项目设计拟采用沟灌与滴灌相结合的用水方案。三、项目区区划(一)项目区立地类型1.立地条件项目区属于天山山地立地区(10),天山北坡中部立地亚区(10B)。造林区主要分布在海拔850-1060米区域。在海拔955米以上山地阴坡,分布厚层栗钙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PH值7.5左右,轻壤。植被生长良好,以蒿和禾草为主,总盖度6070%。半阴坡一般为中层栗钙土,土层厚度3050厘米,PH值为8.0,土层中夹有岩片。植被生长一般以蒿和针茅为主,盖度50%。阳坡岩片满布,属薄层栗钙土,土层厚510厘米,下部为基岩,植被稀疏,多为小

30、蓬和蒿;山顶多为裸岩,石缝中长有刺锦鸡儿。在海拔955米以下,山地阴坡分布厚层棕钙土,土层厚度50150厘米,PH值为8.0,以轻壤为主。植被种类多以禾草或蒿子组成群落,盖度7080%;半阴坡和部分阴坡,由于受地形和坡积物影响,分布中层棕钙土,土层厚3050厘米,PH值为7.58.0,轻壤普遍,植被多为小蓬群落、小蓬和蒿子群落,覆盖度60%;阳坡中下部,地表岩片较多,土层厚度30厘米以下,PH值为8.0。植被以小蓬为主,覆盖度30%,山顶仍有裸岩分布,岩缝间生长有锦鸡儿。2.工程布局*山造林是保持水土,扩大*绿地面积,改变城市周边荒山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依*山所处地理位置

31、,造林地的地形、地势及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区的工程布局。 在地形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带种植山楂、海棠、桑树、李子、山桃、杜梨、文冠果、葡萄等经济树种,在坡度较缓的地带种植观赏树种,以美化环境、吸引游人,树种有白榆、大叶榆、黄榆、圆冠榆、蔷薇、樟子松、小叶白蜡、复叶槭、白腊等;在坡度较大的地带种植枸杞、沙棘、梭梭、紫穗槐、蔷薇、锦鸡儿等。主要树种生物学特性表4-1序号名称学名科名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生物学特征1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ge蔷薇科落叶乔木。树冠开展,枝常具刺。海拔分布80-1800m的平原和山坡阳处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耐盐碱。2蔷薇Rosa aciculars

32、Lindl蔷薇科落叶灌木。茎密被刺毛及软刺。小叶3-7,小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花瓣粉花红色,芳香。生于海拔450-2500m的山坡阳处、灌丛中、桦木林下,砍伐后针叶林迹地以及路旁、溪边、潮湿划地也有生长。喜光、耐旱、耐寒,也耐水湿。3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豆科落叶灌木,枝丛生,具短刺。花期56月, 果期68月。在东北、宁夏、*引种栽培。垂直分布于海拔5002500m。喜光,在荫蔽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极端最低温度为-32.7或高温60时,不致受冻害或灼伤.耐干旱、贫瘠.。4圆冠榆Ulmus densa litw榆科落叶乔木,高达30余米,树冠球形或椭圆形,主干粗

33、、直而不高;树皮灰棕色,多有纵裂,老枝灰色,幼枝绿色。分布在以喀什、莎车、伊犁、吐鲁番、哈密、石河子和*为多。它适生于海拔200-1,000米喜欢光性较强,耐高温,耐干旱5白榆Ulmus pumila L.榆科落叶小乔木,高达25米,胸径1米。树形开展,树冠近圆形。广泛分布*面北各地。天然分布于准噶匀盆地南缘、天山中段南北麓前山带和山前倾斜平原上部。生于山前间歇性河沟两旁与沟底、河流两岸及河漫滩和山地前山带河谷地带。喜光树种,不耐庇荫,幼年枝多向阳排列伸展,壮龄枝条向外扩伸,形成庞大的树冠。它的适应性强,耐低温6大叶榆Ulmus laevis Pall榆科落叶乔木,树皮褐色,粗糙,成细条浅裂或

34、深裂。小枝绿色,后变红褐色,被柔毛或光滑。原产欧洲、*伊犁、石河子、*等地广为引种。喜光,耐寒也抗高温7白蜡Frainus chinensis Rob.木樨科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海拔2000m以下地区。耐瘠薄干旱,适应性强,在轻度盐碱地出能生长。8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胡颓子科落叶乔木,胸径达1米;树干多分叉弯曲,枝条稠密,枝条稠密,具枝刺;花序、果实、叶子表背两面及叶柄均被银白色盾状鳞, 分布在东经34以北的西北部,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半荒漠地带为分布中心喜光树种,生长迅速,繁殖容易,生活力强,具有适应风沙、干旱

35、、耐盐碱、瘠薄等特点第四节 项目建设内容一、营造林工程(一)林种确定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项目区划分为低山区和山麓洪积扇区两个类型,低山区海拔高度约955-1060米,土壤为栗钙土,坡度14-34土层较薄,阳坡岩石满布,水土流失严重。山麓洪积扇区海拔高度850-955米,土壤为棕钙土,坡度4-11。因此林种确定为水土保持林。由于项目区距离*市中心仅10公里,从景观角度出发,本区又兼有景观林的作用。(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原则(1)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造林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一致的原则;(2)所选造林树种与造林目标相统一的原则;(3)因地制宜地进行多树种混交,合理确定乔、灌树种造林比例,最大程

36、度发挥防护效益的原则;(4)选择抗逆性强,耐旱,抗寒及抗病虫害的优良乡土树种的原则;(5)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6)坚持预防为主,选择的树种具有较好稳定性,抗病虫害能力强,防止病虫害大面积发生的原则。2.主要造林树种 根据项目区的立地条件,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同时考虑节水,后期运行成本低,造林以改善乌市生态环境为主的前提下且具一定的景观效果,进行树种选择。树种主要有白榆、黄榆、大叶榆、圆冠榆、胡杨、*杨、沙棘、梭梭、锦鸡儿、柽柳、蔷薇等;另有少量的杜梨、文冠果、白腊、小叶白腊等;果树类有:葡萄、山楂、梨、李子树、杏树、海棠、桑树、枸杞等。(三)造林设计1.榆蔷薇(锦鸡儿)混交生

37、态防护林工程配置树种为白榆、黄榆和蔷薇(锦鸡儿),树种配置比例为3:2:2,混交方式为行间混交,造林方式为每间隔5米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沟内带土球穴植,品字形栽植。造林设计密度74株/亩,乔木株距2米,灌木株距为1.5米。2.榆沙棘(阿尔泰山楂)混交生态防护林工程配置树种为黄榆、白榆和沙棘,树种配置比例为1:2:1,混交方式为行间混交,造林方式为每间隔5米沿等高线水平开沟,沟内带土球穴植,品字型栽植。造林设计密度为67株/亩,株间距2米。3.生态景观林工程配置树种有杜梨、文冠果、紫穗槐、火炬树、五角枫、皂角、披针叶白腊等,树种配置比例不定。栽植方式为株间行间混交,造林方式为每间隔5米沿等高线水平

38、开沟,沟内带土球穴植,品字型栽植。造林设计密度为33-44株/亩,株间距3-4米。二、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便于项目的管理,在*山绿化工程管理站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设备。三、科技推广建设工程建立有效的科技推广体系,是保障项目建设成效的关键。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提高项目建设的科技含量,从实际出发,坚持自然自我修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乔灌花草相结合,速生与蔓生相结合,带网片相结合。重点推广应用技术有以下几方面:(一)病虫鼠害的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营造混交林,通过树种配置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采用无公害化学和生物防治技术防治病虫鼠害。(二)加强与有关

39、科研院所的联系项目建设单位通过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联系,成为科研教学实验基地,可为今后项目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另可为管理及建设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基地。四、附属配套工程建设(一)水利工程1.水源*山一带地表水均以降水形式出现,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形成径流,根据专家论证本项目绿化用水水源为幸福3号水库供水及采取深层地下水。2.灌溉方式从幸福3号水库引水,在项目区修建两座水坝蓄水,由加压泵从水坝压制高位蓄水池,利用深井潜水泵抽取地下水,建立吸水池,再由加压泵从吸水池加压至高位蓄水池,利用地势高差,通过重力流进行水平沟灌或滴灌。 3.水利设计对现有引水渠(引幸福3号水库水)进行改造,清理。在项目区适宜

40、地段修建一座40万方水坝,在造林区,适宜打井地段拟打井6眼,配套潜水泵抽取地下水,建立吸水池6座,再由加压泵从吸水池加压至高位蓄水池,蓄水池4座,采用管道引水,输水管道及输配水管网均采用焊接钢管,输水管径DN=150mm,配水主管DN=150mm,配水支管DN=50mm。输水管及配水管总长180公里。(二)道路工程项目区位于*西部,外部连接道路主要为乌奎高速路,西过境公路,本次规划不修外部道路;为便于经营管理,项目区内部根据需要修建经营干、支道,干道长20公里,柏油路面宽9米。支道长60公里,砂石路面宽4米。(三)供电工程*山造林工程区,用电由*电力系统供应,项目区内有老满城变电站,因此*山绿

41、化工程不单独建立供电电源。项目用电分为照明系统及动力配电系统。建立配电室,配备变压器及配套设施设备8套,400V输电线长15公里。五、其它工程项目区外围新建防护铁丝围栏65公里,另为防治病虫害及防林防火配备必要的植保、办公、防火设备及宣传牌、标志牌等。详见表42工程设施设备一览表工程设施设备一览表表4- 序号 项 目 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 数 量一、种植工程1整地公顷353.732苗木2.1防护树种2.1.1乔木万株21 2.1.2灌木万株292.2景观树种万株10 二、项目信息管理工程1计算机台22打印机台13复印机台14传真机台15固定电话部4三、附属配套工程(一)水利工程1机井及配套眼62

42、吸水池座63蓄水池200、60立方米/座座44水坝400000立方米/座座15输配水管道千米806配水管道千米100(二)道路工程1干道柏油路面、宽9米公里202支道砂石路面、宽4米公里60(三)供电工程1变压器及配套套82输电线400V千米15(四)管理站站址1办公用房维修平方米25002管护站平方米900四、其它工程(一)保护工程1标志牌块52宣传牌块303围栏千米65(二)设施设备1植保设备套102办公设备套503风力灭火器台25041、2号工具5005环境监测设备套56生产用车越野车辆10第五节 营造林技术措施一、种子标准人工造林生产的种子应不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908-8

43、7林木种子中的、级标准。二、苗木规格和质量苗木规格要统一,均采用一、二级合格苗。所需苗木规格与质量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和*地方标准新Q14028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执行。保证无折断、无劈裂、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感染,苗木通直,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的苗木。三、初植密度乔木树种、沙棘、白榆栽植株行距52米,造林密度1200株/公顷;灌木树种锦鸡儿、蔷薇栽植株行距51.5米,造林密度1700株/公顷;生态景观树种栽植株行距4-52-4米,造林密度900-2400株/公顷。四、造林方法1.整地根据*山的地形条件主要采用沿等高线水平带状开沟整地,挖穴栽植。开沟深度0.4米,底宽0.5米,沟面宽1.2米。挖穴规格:乔木8080厘米,灌木4040厘米。2.施肥定植根据以往的造林经验,要求大苗上山,且皆为带土球一、二级合格苗木,要求干形通直饱满、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首先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