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86751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300万台汽车仪表、200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年产 300 万台汽车仪表、200 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法人 项目承办单位:XXXX 电子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 1.1.3 建设地点 XX 省 XX 市 XX 产业集聚区渤海路东段 1.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XX 省工程咨询公司 资格证书编号: 1.2 编制依据、内容及范围 1.2.1 编制依据 1、关于年产 300 万台汽车仪表、200 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 XX 省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豫政办2012 22 号

2、); 3、 2012 年 XX 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行动方 2 案(豫政办201211 号); 4、 XX 省电子信息“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技术资料等; 6、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的有关资料、数据。 1.2.2 编制范围与内容 根据 XXXX 电子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结合国家目前对电子信息 产业工作的政策法规,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根据国家相关产业 政策,按照可研报告编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本项目进 行了充分细致地调查。本报告主要对项目建设的依据、条件及必要 性进行了论证,对汽车仪表和车载视听设备的市场预测、建设规模 和产品方案、项目建

3、设地点、设备选型、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 生、节约能源、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 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和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 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3 项目概述 1.3.1 项目的提出及建设必要性 当前微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传统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世界汽 车技术创新主流;汽车产业结构演变正呈现出劳动资本密集-资 本技术密集-资本高新技术密集-高新知识高新技术密集和从 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更高附加值的转换升级,据统计,在整 车中,电子零部件成本所占整车成本比例至少为 20%30%,高档车 3 甚至超过 50%,预计 2015 年汽车产量超

4、过 3500 万辆,汽车消费高 潮拉动汽车电子市场,预计 2015 年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突破 4500 亿元。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舒适、娱乐等性能的要求日益提 高,政府对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等性能要求的法规和标准日益严 格,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向汽车制造过程渗透的进程不断加快, 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成为 全球汽车工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增长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调 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业,推进信 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XXXX 电子有限公司由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以下 简称 XX 电子)出资成立。XX 电子是一家集研发、

5、制造、销售、服 务为一体的中国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 业务涉及的行业领域主要是汽车电子行业,产品主要涉及的技术领 域有电子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互联网及总线技术 等。公司拥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品生产销售的优势,具有多年研 究生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品技术的经验,具备较强的市场开发和 产品开发能力。本项目建设中引进一批国际上先进的自动光学检测 机、印刷机、自动点胶机、中型高速贴片机、中型多功能贴片机、 高速跳线插件机、高速轴向组件插件机、高速径向组件插件机等高 性能、全自动生产设备,可以充分满足研发需要及生产能力要求, 满足产品性能及质量管理要求。因此,本项目的建

6、设是十分必要的。 4 1.3.2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本项目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艺和流程,建设七条 SMT 线和七 条全自动组装线,形成年产 300 万台汽车仪表、200 万套车载视听 娱乐设备的生产能力,共购置生产设备和检验检测仪器 1050 台(套) ,改造和新建厂房总建筑面积 209312 平方米。主要新增生产设备全 自动光学检测机、印刷机、自动点胶机、中型高速贴片机、中型多 功能贴片机、高速跳线插件机、高速轴向组件插件机、高速径向组 件插件机等。 1.3.3 选址概述 本项目位于 XX 省 XX 市 XX 产业集聚区渤海路东段。该处地 势平坦,南面与新乡市接壤,京珠高速公路及 107

7、国道纵贯全市,与 省级干线鹤(壁)浚(县) 公路及鹤(壁)汤(阴) 公路相接,地理位置优 越,周边无大的污染源,适合本项目的建设。 1.3.4 基础设施条件 公司位于 XX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所在地的水、电、气等基础 设施配套齐全,可以保证项目建设及运营需求。 1.3.5 环境保护 本项目在设备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对周边环境 无污染影响。 1.3.6 项目定员和劳动力来源 根据本项目的机构设置和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劳动定员为270 5 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 200 人,车间工人 70 人。项目所需人员从原 公司人员中调配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均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同 时可解决部分大中

8、专生和社会人员的就业。 1.3.7 项目实施进度 根据本项目建设规模和资金筹措情况,应合理安排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期为 36 个月。 1.3.8 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 30000 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解决,同时积 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扶持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1.4 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 设计规模 1汽车仪表万只300 2车载娱乐视听设备万只200 经济数据 1总投资万元30000 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5533 3建设期利息万元 4 流动资金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万元 14890 4467 5年平均销售收入万元70000 6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

9、加万元258 7年平均成本费用万元57751 8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11991 9年平均所得税万元2998 10年平均税后利润万元8993 11年平均增值税万元3230 6 财务评价指标 1投资利润率%39.97 2投资利税率%51.59 3资本金净利润率% 4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36.66 5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5.65 6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1.04 7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6.19 8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63.08 9财务净现值万元58122 10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59.46 1.5 结论及建议 1.5.1 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

10、家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政策,建设条件具体, 建设方案合理、可靠,资金筹措有保障。项目技术来源可靠、组织 合理、基础设施条件好。项目建成后,产品方案定位于汽车电子产 品的研发生产,属于国家从战略高度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产 品定位、技术含量较高,它的建成投产对当地产业发展将起到良好 的补充和支持作用,对完善当地产业链产生积极作用,并带动当地 相关产业发展。 。 本项目经财务评价,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21.04%,盈亏 平衡点为 59.46%,全部投资回收期(税后)6.19 年。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条件优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项目 应早日开工建设。 1.5.2 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

11、稳妥地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 7 1、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使项目尽快投产,早日 发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及时掌握市场信息。 3、项目承办单位应注意培养员工,尽快掌握新设备的操作、维 护,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4、项目应严格按环保“三同时”原则,搞好环境治理工作。 8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的提出及建设必要性项目的提出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的提出 当前微电子信息技术与汽车传统技术的融合发展,成为世界汽 车技术创新主流;汽车产业结构演变正呈现出劳动资本密集-资 本技术密集-资本高新技术密集-高新知识高新技术密集和从 低附加值-高附加值-更高附加值的转换升级

12、,据统计,在整 车中,电子零部件成本所占整车成本比例至少为 20%30%,高档车 甚至超过 50%,预计 2015 年汽车产量超过 3500 万辆,汽车消费高 潮拉动汽车电子市场,预计 2015 年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突破 4500 亿元。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舒适、娱乐等性能的要求日益提 高,政府对汽车安全、节能、环保等性能要求的法规和标准日益严 格,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向汽车制造过程渗透的进程不断加快, 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成为 全球汽车工业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增长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调 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应用电子产业,推进信 息化和工业

13、化融合。 XXXX 电子有限公司已经掌握了车载娱乐视听产品的开发生产技 术与经验,具备了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因此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9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能源与环保问题的日趋严重,以及乘客对汽车安全、舒适、 娱乐的追求,使得对汽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汽车的机械系 统已日趋完善,利用传统的机械技术改进汽车性能的潜力已经非常 有限。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在 汽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汽车的性能和质量,保持汽车工业的快速 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目前,汽车电子已经成为开发新车型、改善和提高汽车性能最 有效的技术手段。世界汽车工业

14、70%的技术创新来源于汽车电子, 未来汽车工业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汽车电子的竞争,智能化、信息 化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2、是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实现汽车产品 升级的必然选择 汽车电子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已 经成为培育和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我国要实现 从汽车生产大国向汽车生产强国转变,必须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 同时,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 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为电子信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企业在车载汽车电子领域已经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 生产规模,一些企业正在通过兼并或重组等方式,融入

15、整车厂商的 配套体系中,并逐步打入国际汽车配套市场,但在汽车关键零部件 技术上,如电子控制单元的软硬件、传感器、执行器、系统的可靠 10 性和控制精度方面,仍严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汽车电子企 业普遍面临着技术水平低、不掌握核心技术、生产规模小、成本高、 竞争力差、开发缺乏方向、配套没有客户等问题,与国外跨国汽车 电子企业存在着较大差距。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对提高我国汽 车产业竞争能力,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实现汽车强国产品 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11 第三章第三章 市场预测市场预测 3.1 市场发展现状 3.1.1 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市场产量年均增速 24.

16、55%,2010 年中 国汽车产量达到 1826 万辆,增长 32.44%。普遍预计中国汽车市场 仍将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速不低于 10%,2015 年产销 量将不低于 3000 万辆。 数据来源:2010-2011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研究年度报告,赛迪顾问。 570 728 889 934 1379 1826 2050 2250 2500 2750 3000 12.4% 27.7% 22.0% 5.2% 47.6% 32.4% 12.2% 9.8% 11.1% 10.0% 9.1%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17、 2400 2600 2800 3000 320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E)2012(E)2013(E)2014(E)2015(E) 0% 10% 20% 30% 40% 50% 12 3.1.2 车载视听娱乐设备市场现状 汽车音响市场从市场处于萌芽状态到市场需求呈井喷发展经历 了几个阶段,卡座向 CD 升级的消费趋向,转而开始追求由纯听觉的 CD 享受产品向视听、导航等多媒体享受产品“升级”的消费。随着 中国汽车工业的长足稳定发展,中国汽车音响市场也随着整个车市 平稳上升。在未来汽车市场发展中,车载影音及导航娱乐系统将成 为汽车的主流配置产品,同时还对未

18、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深 远的影响。 汽车车载影音多层格局,CD机依旧唱主角。目前在国内汽车音 响市场CD机以50%的市场占有率依旧唱主角,主要体现在中端乘用车 与高端商用车上。卡带以30%市场占有率成为音响市场的第二主力, 不过其仅仅在商用车或者皮卡车上突显出一点市场优势。近年比较 流行的GPSDVD只占市场的5%。在国内的各个车系中,GPSDVD装 车率只有日系车企达到60%以上,而国内自主品牌装车率还未达到 5%。对于新兴的车载MP3来讲,因其技术成熟、体积小、容量大、成 本少而突显出强大的市场发展趋势,该产品一进入市场就在低端乘 用车与高端商用车上达到14%的市场占有率,从其未来发展

19、趋势分析, 车载MP3将成为未来低端车载音响的代表。而在高端音响市场中只有 BMW5的iDrive系统、AudiA6L的MMI系统和奔驰的数字仪表系统占有1%, 在国内真正意义上的集成化车载解决方案应用的还比较少。这样的 汽车音响行业格局,形成了高端辣手,GPSDVD难进,CD称王,卡 带没“死” ,MP3飙升的局面。 13 3.2 市场需求 3.2.1 汽车电子市场需求 受中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和整车中汽车电子价值比例不断提升 的双重推动,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0 年,中国 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 2198.2 亿元,同比增长 26.4%,预计到 2015 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

20、规模将达到 4500 亿元,年均增速近 15%。 数据来源:2010-2011 中国汽车产业市场研究年度报告,赛迪顾问。 3.2.2 车载视听娱乐设备需求 1、国内市场成重点抢占地 2002 年-2008 年间,我国的汽车产量与销量可谓高速增长。 2002 年我国汽车总销量达到 324 万辆,汽车影音销售额达到了 28 亿元人民币。2003 年汽车销售总量突破 400 万辆,轿车销售超过 2007辆,汽车影音销售总额超过 40 亿人民币。中国汽车工业的快 速发展带动了汽车影音市场的快速发展,汽车影音的市场潜力也非 常大。 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亿元) 624.3 867.6 1215.7 13

21、53.5 2198 2550 2950 3400 3900 4500 1739.1 36.3% 39.0% 40.1% 11.3% 28.5% 26.4% 16.0% 15.7% 15.3% 14.7% 15.4%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E)2012(E)2013(E)2014(E)2015(E)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14 在如此大的市场与利益诱惑下,国内的汽车影音厂商纷纷打出 了自己的品牌,还有一些规

22、模较小,专职技术人员少,资金实力不 足,只能同时经营其它产品来维持生存和发展的小企业也参与进来。 再加上许多拥有强大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的国外汽车音响和汽 车影音生产企业及品牌入住,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加剧了竞争。 国内市场已成为商家的抢占制高点。 2、国内后装车载影音市场风起云涌 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促成了中国车载娱乐系统市场规模的 成倍增长,在 20022008 年间,中国轿车产量约有 1600 万辆,相 对应的汽车娱乐系统市场的规模在 500800 万套。而采用车载计算 机作为平台,将车载通信、导航、视听娱乐、网络控制等集成为 体化多媒体信息系统则是这一领域的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汽

23、车影音导航厂商的主动出击,以及车主对影音导航品质 的追求及个性化的需求,中国汽车影音导航后装市场竞争已经风起 云涌。目前,国外车载影音市场后装比例达到 70%以上,而国内也 从 2005 年年初的 10%左右迅速提高到现在的超过 31%,国内汽车影 音导航市场上出现“建店热” 、 “促销热” 、 “价格战”等热潮,各生 产企业纷纷用自己的一套销售手法以及渠道来增加市场份额。 3.3 市场供给 1、群雄逐鹿,外资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在我国汽车音响零售市场这片刚刚开发的市场中,外资品牌已 占据了大半江山。其中,日系品牌在我国市场占有率达 50%60%, 15 其主要产品是主机和扬声器,先锋、松下、索

24、尼、阿尔派、歌乐、 JVC、建伍等日系品牌大多已在国内设立了工厂或 SKD(半散装件)组 装线。飞利浦、西门子 VDO、K,CKER、莱福、MT、JL、MA 等在内的 欧美知名品牌,虽然与日系品牌主攻产品类型不同,但在中国汽车 音响零售市场的份额却一点也不逊色。美国品牌以功放与扬声器产 品见长,欧洲品牌则非常注重音质,其产品以音质纯净自然、设计 细致入微著称,二者在我国市场占有率已达 30%-40%。留给国内品 牌只剩下不到 10%的市场,主要有好帮手、Freeway、超音、瑞升、 博图、XX 等。 2、自主品牌难入前装车载影音市场。 在汽车影音的主机配套市场,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门槛很高, 中

25、国汽车影音企业很难进入。其中一个特点是,大多数企业都选择 欧美品牌和日系品牌作为其汽车影音的标准配置,如大众汽车选择 西门子 VDO 作为汽车影音的主机。这是因为国内轿车生产厂大多是 合资企业,由外方设计、外方掌握技术决策权,装用的影音产品也 多为原外方配套厂商提供,国内自主开发的产品很难切入到这一配 套体系中去。另一个特点是,由于大多数国内企业往往重视生产规 模而轻视技术革新,进而决定了国内品牌只能在中低端市场争夺。 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中国的汽车电子行业中少部分有实力的 企业完成从后装市场向前装市场深入,但大部分本土品牌由于技术 研发能力的欠缺及技术引进模式的缺失、低端市场的成本消耗与

26、价 格战、产业整合基础上的 OEM 模式的缺失、国际技术准入标准的壁 16 垒及生产规模的限制等五大方面的困境,加上国内电子行业对汽车 电子控制系统知识储备不够等原因,一直不敢贸然涉水前装市场。 3.4 市场定位 1、抢占先机,大力向高端的多媒体交互系统市场进军 随着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车载电子技术也迅速发展,在未 来的车载音影电子行业将会出现一次大的变革与洗牌。未来几年, 车型的不断升级换代,以及高端车型的市场需求促使高端多媒体交 互系统将会上升到 2%5%;消费者观念以及消费需求使 GPSDVD 迅速增长,市场占有比例将会上升到 40%左右,GPSDVD 取代了 CD 在音响市场占据第一

27、的位置;CD 则难以保持 50%的市场占有率,将 会下降到 35%左右,成为音响市场的第二主力;作为车载音响的新 兴市场,MP3 则从 14%上升到 20%,成为市场中的一个亮点,但 MP3 只是一个暂时过渡技术,达到 20%的市场占有率将不会再有突破; 上世纪 80 年代的卡带市场则将被高端的多媒体交互系统、 GPSDVD、CD、MP3 所取代。未来的车载音响产业格局则会形成以 17 GPSDVD 为主导,高端的多媒体交互系统在市场不断发展, CD、MP3 将会从高、中端市场消失的局面。 2、产学研联合,扩大规模,领军后装市场 与汽车行驶安全和控制相关性不大的车载娱乐和导航信息系统、 车身电

28、子等后装产品,近一两年在国内崛起迅速,不过尽管目前国 内从事汽车后装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企业很多,但这些企业规模多数 都很小,因长期得不到核心技术,研发规模跟不上,产品多是一些 技术含量不高的低端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加之随着竞争的 日益激烈,企业只能采取降低价格的方法攻城掠池,无余力在产品 的技术开发做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另外,虽然有些家电企业试图进 入这个市场,但汽车电子行业产品的要求和家用完全不同,没有一 定的技术积累和积淀是做不好的。而面对国外巨头不断入侵,本土 厂商还不得不面对国际品牌制定的准入式技术游戏规则,很难在同 一技术平台上与国际品牌抗衡。因此,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 势,不

29、断扩大生产规模,产学研联合,逐步领军国内后装市场 18 3.5 技术风险及对策 汽车电子产品特别是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融合了汽车和电子产品 的高端技术,是一项涉及汽车、电子、软件、计算机、通讯等多个 技术领域的系统工程。同时汽车电子产品与汽车的安全性能有着密 切关系,对汽车电子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要求很高。国外各大汽 车电子厂商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技术积累,掌握了汽车电子产品 的核心技术,具有很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合资企业如果 缺乏对汽车电子核心技术的掌握,很难在与技术实力强大的对手竞 争中抢占先机。 对策: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以保证公司的核心技术和 应用产品的先进性,持续保持技术的

30、领先地位,同时,加快科技转 化为产品的速度,迅速占领市场。公司将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内外汽 车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和评估各项新技术的影响程度,快 速调整和修订公司的研发方向和战略、措施。 3.6 市场风险及对策 我国主要整车企业特别是轿车企业大多是与国外各大汽车公司 的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基本上都继续采用原来配套供应商的汽车电 子产品,使得国内合资轿车企业的汽车电子产品市场基本上都被这 些国外汽车电子供应商垄断。目前国内汽车电子的关键技术仍然大 部分掌控在以博世、德尔福、西门子 VDO、电装、伟世通等为主的 跨国零部件企业手中。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很难进入合资轿车企业的 供应链体系。而自主品牌汽车

31、方面,由于我国汽车工业条块分割严 重,配套体系相对封闭,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对整车企业的依赖度较 19 高,使得后进入的本土汽车电子企业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和市场风 险。 对策: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本公司进军汽车电子领域提供了 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保证公司产品的 技术先进性,降低产品成本,创立公司的品牌,将会在市场上立于 不败之地。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经 营和营销策略。 第四章第四章 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4.1 项目的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4.1.1 建设规模 根据市场调查分析的结果,基于企业现有情况和一定的生产经 济规模要求等多方面

32、考虑,并经有关专家论证,确定本项目建设规 模为年产年产 300 万台汽车仪表、200 万套车载视听娱乐设备。 4.1.2 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艺和流程,建设七条 SMT 线和七 条全自动组装线,形成年产 300 万台汽车仪表、200 万套车载视听 娱乐设备的生产能力,共购置生产设备和检验检测仪器 1050 台(套) ,改造和新建厂房总建筑面积 209312 平方米。主要新增生产设备全 自动光学检测机、印刷机、自动点胶机、中型高速贴片机、中型多 20 功能贴片机、高速跳线插件机、高速轴向组件插件机、高速径向组 件插件机等。 4.2 产品方案 4.2.1 手持导航仪:HS-HN

33、2902 产品描述: 精确导航,快速搜星 蓝牙免提,语音通话,来电显示 支持可视导车(选配摄像头) FM 调频发射 内置固定测速预警功能 支持 4G 的 SD 卡 内置天线,超薄机身,铝金拉丝面板 4.3 寸 16:9 全触摸数字液晶宽屏,480*272 分辨率 支持 MP4/MP3/FLASH/电子相册/电子书播放 内置经典游戏、日历、单位换算、计算器等功能 21 4.2.2超薄吸顶翻转式液晶电视:HS-RP0013 产品描述: 用于高速长编组动车座车 超薄型结构,安装厚度小于 27mm 使机体更加完美的贴合于 车顶,增强车厢内部整体感 0110 度打开角度可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24V 工作电

34、源,可直接与动车电源系统对接 节能环保,低功耗设计,整机能耗低于 12W 防电源极性接错与过电压保护系统,确保整机使用寿命 15 寸 TFT 500cd/m2 高亮度显示屏,在外界强光环境下任能 正常观看 RGB 输出 16.2M 色 1024768 显示像素,画面清晰逼真 110 度仰视视角,符合座位乘客视觉观赏效果 单头双态信号指示灯,标示通电与视频工作状态 多种功能接口:计算机接口、S 端子接口、CVBS 信号端口和 AV 端口满足不同功能需求 2080的宽范围工作温度适应不同地域环境 22 4.3 主要技术质量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 XX 电子有限公司开发、设计和生产且采用此 标准的汽

35、车音响产品。本机准参考了 GP ELECTRONIC LTD 的 QAP (Quality Assurance Procedure)NO.QAP5.12,ISSUE A 、PHILPS 的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CAR-RADIO and CAR-RADIO-CASSETTE/CD COMBINATIONS、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 GB 6163-85 、GB 2846-88 和 TL-972 标准 95 年版。 1、电气指标 如无其他规定,所有 CD 播放机测试都应有 4Kz20KHz 通频带 的低通滤波器,此滤波器在 24.1KHz 以上的截止区载要求有 6

36、0dB 以 上的高频衰减,且在 30KHz 的截止频率有 18Db/倍频程的衰减。测量 中,以线输出电压 1V,10 千欧负载作为参考输出功率,或以扬声器 作为负载,输出功率 0.5W(1.4V)作为参考输出功率。 点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E) 23 全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E FLATNESS) 1.5Db CD 信噪比(CD SIGNAL TO NOISE RATIO) 80dB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 80dB 失真(DISTORTION) 0.08% 声道分离度(CHANNEL SEPERATION) 70dB 抖摆(WOW AN

37、D FLUTTER) 绝对值0.001% 声道电平差(CHANNEL LEVEL DIFFERENCE) 1dB 非线性(NON-LINEARITY) 信号记录电平在 0 到-70dB3dB 间距误差(PITCH ERROR) 0.005% 读取时间(ACCESS TIME) 读取时间平均值 内轨迹短读取时间1.5 秒 外轨迹短读取时间1.2 秒 长读取时间2.3 秒 下落工作电压(DROP WORKING VOLTAGE) 10.8V 2、音频部分性能指标测量方法 低音高音控制(BASS AND TREBLE CONTROLS) 音调控制音频频率音调作用 提升714dB 高音 10KHz 衰

38、减410dB 提升714dB 低音 60Hz 衰减410dB 简单音调控制(SIMPLE TONE CONTROL) 频率频率响应 高端 18KHz +1/-3dB 低端 32Hz +1/-3dB 24 在调制 10KHz 时音调控制:1119dB 等响度效果(LOUDNESS EFFECT) 频率等响度效果 100HZ 38dB 10KHZ 38dB 平衡效果(BALANCE EFFECT) 30dB 前后喇叭效果(FADER EFFECT) 14dB 线输入灵敏度(LINE INPUT-CD/AUX SENSITIVITY) 线输入灵敏度范围:630mVrms1dB 线输入频率响应-3dB

39、(LINE INPUT FREQUENCY RESPONE) 高端18KHz 低端40Hz 线输出电平,声道不平衡度,线输出失真(LINE OUTPUT LEVEL,CHANNEL UNBALANCE,LINE OUTPUT DISTORN) 性能等级 线输出 高级普通 线输出电平630mVrms1dB 无直流 声道不平衡度 1dB1.5dB 线输出失真(630mV) -10% 线输出失真(900mV) 0.5%- 线输出失真(1.2V) 5%- 线输出信噪比(LINE OUTPUT SIGNAL TO NOISE RATIO) 55dB 残留音频/噪音输出(RESIDUE AF/NOISE

40、OUTPUT) 输出状态残留音频残留噪音 扬声器 1.5mV1mV 线输出 100uV30uV 声源分隔度(SOURCE SEPARATION) 60dB 25 电平匹配(LEVEL MATCHING) 声源状态电平匹配 FM 参考 SW/LW/AM3dB TAPE3dB CD43dB 线输入(150mV) 3dB 电流消耗(CURRENT CONSUMPTION) 15mA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选择 5.1 场址所在地区现状 XX 市地处 XX 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其东、西、北三面与安阳 市相接,南面与新乡市接壤,京珠高速公路及 107 国道纵贯全市,与 省级干线鹤

41、(壁)浚(县) 公路及鹤(壁)汤(阴) 公路相接,构成了四通 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拟建厂址位于 XX 市淇滨区内。 5.2 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26 全年平均气温:14.2 日最高气温:42.3 日最低气温: -15.5 全年平均降水量:673.7mm 年平均风速:5.74m/s 标准冻结深度:40cm 2、工程地质条件 建设场地位于太行山向北平原过渡的山前倾斜平原上,地形坡 度 36,东北高,西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变缓。拟建场地东西较 平坦,南北相对高差最大 2m。厂区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发育稳定, 居中等压缩性,可做持力层。适宜该类建筑,但由于其地震烈度大, 属次稳定区,必须采取有效的抗震

42、措施。 3、抗震设防 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本地区的地震烈 度为度,建筑抗震设计按 “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BGJ11-89”执行,抗震设计按度设防。 4、公用设施条件 拟建场地地势平坦,场地内无障碍物,水、电、汽资源可靠, 交通便利,适宜建设。 27 第六章第六章 项目建设单位情况项目建设单位情况 6.1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本项目是由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 电子” ) 出资成立 XXXX 电子有限公司进行建设。XX 电子是一家集研发、制 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中国汽车电子龙头企业,也是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的行业领域主要是汽车电子

43、行业,产品主要 涉及的技术领域有电子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互联 网及总线技术等。截止 201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为 179738 28 万元,资产负债率 49%,银行信用等级 A+级,09 年销售收入 14.2 亿元,利润总额 7188 万元;2010 年实现销售收入 188740 万元,利 润总额 12163 万元。 目前主导产品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产品包括车载影音娱乐、 智能 GPS 导航和车载数字电视等汽车电子产品。产品主要为国内汽 车整车厂配套,国内销售额前 20 家车厂有 18 家是 XX 的客户。在国 内设立了 42 个办事处,近 500 个售后服务网

44、点,形成立体互补式售 前、售后服务体系,与国内汽车厂经销商紧密联系,上门服务,质 量三包,24 小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 XX 电子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积累,公司较好地掌握了包括车 载 CD、DVD、GPS 导航、数字电视等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掌握了 CD 产品主控软件和伺服解码软件系统控制策略、导航产品陀螺仪辅 助导航算法控制策略、数字电视解码、CAN 总线通讯、LIN 总线通讯 等部分关键技术,公司拥有 238 项国家专利,其中 15 项为国家发明 专利。为进入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高端市场,开发 Telematics 系统打 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技术中心现有各类技术人员 44

45、0 人,高级职称和博士生约占中 心总人数 18%,中级职称和硕士生约占 61%。技术中心研发工程师结 构,硬件所占比例为 48%,结构为 26%,软件为 26%。公司还聘请了 我国汽车界两位工程院士及汽车电子行业的专家、教授等 28 位为 XX 专家委员会成员,为 XX 产品发展规划出谋划策。 XX 电子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哈飞赛马车配套的车身控制系 统 BCM, 以及自适应巡航控制预警系统(ACC) ;与湖南大学合作研 29 发的基于国际标准 AUTOSAR 架构的车身控制模块(BCM) ;与北京理 工大学合作开发的自动变速箱控制

46、器(TCU) ,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 混合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等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为今 后公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XX 电子拥有一系列产品开发软件工具,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进行产品开发,电子设计软件为主。现有电子设计软件 PADS2007、EMC 仿真软件 HyperLynx、结构 3D 设计软件、AUTOCAD 软件、嵌入式软件开发管理系统 Synergy 软件、嵌入式软件单元测 试和编码规则测试 Prasoft C+ Test 软件等设计软件和研发工具。 XX 电子建有较为完善的产品试验实验室,主要有气候试验室、 机械试验室、温度、振动复合试验室、特殊环境试验室、E

47、MC 测试 室、精密测试室、光测试室。具有比较完善的汽车多媒体产品的检 测和试验设备,各类检测仪器试验设备有 130 台。实验室能满足汽 车电子国标、行标大部分项目基本试验要求,并具有按国际车厂标 准试验的能力,可按 NISSAN、MITSUBISHIKIA、PSA、VW、FORD、KIA、FIAT、GM 等国际 车厂的标准要求实施部分的试验,结果获得国际各大汽车厂商的认 可。公司拥有 8 条国内先进自动化设备生产线,汽车音响产品年生 产能力 500 万套,其他汽车电子产品年生产能力 500 万套。 6.2 技术开发能力 XX 电子自成立以来,共申请 306 项国家专利,获得授权 121 项,

48、 其中有 6 项发明专利和 44 项实用新型专利。 XX 电子近年来逐年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包括设计软件购买、增 30 添研发设备和加大高科技人才引进力度,由于公司整体研发能力的 大幅提升,XX 电子 2009 年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产业 化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 于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 2009 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立项, 2010 年的智能轮胎气压监测系统(TPMS)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下达电子信息产业振 兴和技术改造项目 2010 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立项, 2010 年的面向国际标准的车身网络

49、控制平台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 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立项。 6.3 制造能力 XX 电子已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制造布局,在吉林、上海、北京、 天津、江西、柳州等地设立了制造基地,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 可以就近为车厂提供服务,二是可以利用中西部地区廉价的人力成 本,有效降低 XX 的制造成本。 近年来,XX 电子不断加大对先进的制造设备投入,引进自动光 学检测机、印刷机、自动点胶机、中型高速贴片机、中型多功能贴 片机、高速跳线插件机、高速轴向组件插件机、高速径向组件插件 机等一批高性能、全自动生产设备,以充实公司全自动生产线,满 足研发需要及生产能力要求,满足产品性能及质量管理要求。 XX 电子实验室分为气候试验室、机械试验室、温度、振动复合 试验室、特殊环境试验室、EMC 测试室、精密测试室、光测试室、 老化试验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