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867615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江西XX油脂有限公司二0一0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2 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1.3 结论及建议第二章 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2.1 资源保证情况2.2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2.3 建设规模 第三章 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3.1 选择依据3.2 厂址位置3.3 建设条件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建设条件4.1 产品方案与建设条件4.2 设备选择及土建工程4.3 总平面布置4.4 工艺技术方案第五章 环境保护及其它5.1 环境保护5.2 劳动保护5.3 工业卫生5.4 节 能第六章 组织机构与定员6.1 管理模式6.2 组织机构6.3 定 员6.4 人

2、员培训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8.1 投资估算8.2 资金筹措第九章 经济效益评价9.1 基本数据9.2 财务评价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年产1万吨茶油建设项目1.1.2 项目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经济负责人: 1.1.3 项目承办单位项目由江西XX油脂有限公司负责承办。江西XX油脂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XX市工业区内。企业于2007年筹建,2008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生产生活设施齐全配套,拥有固定资产1800万元,流动资产200万元,年生产茶油能力3000吨。企业现有

3、职工38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和管理人员14人,整体素质较高。企业主要生产“XX”牌精制食用山茶油,采用LY5型油脂精炼配套设备,经过对无污染、天然茶籽榨出毛油脱酸、脱胶、脱色、脱臭工艺,生产出精制油质量达到GB/T177571999高级烹调油通用标准和GB271685卫生标准,不含黄曲霉素,胆固醇、防腐剂,油性平、色泽好、无异味、无油烟,已申报绿色食品,畅销闽、江、浙、沪、赣等省市,年生产销售3000吨,实现产值逾参亿元。1.2 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1.2.1 可行性研究工作负责人总 负 责 人: 陆俊峰市场预测负责人: 陆俊峰工程技术负责人: 杨瑞春经济评价负责人: 甘增雄1.2.2

4、 研究工作指导思想、原则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重点指导思想,以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为原则,立足福建、面向全国、着眼未来、造福社会,促进农民受益、企业增效、国家增收,把江西XX油脂有限公司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现代食品工业企业。1.2.3 研究工作依据、范围研究工作主要依据为:(1)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加快发展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政策;(2)国家有关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化政策和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规划要求;(3)国家关于发展绿色食品,促进人民身心健康政策;(4)XX市及江西省有丰富山茶油资源优势;(5)有关食用油加工建设规范、标准、要求等。(6)人民物质

5、生活条件提高,更加注重健康饮食。研究工作范围主要是资源分布及拥有量,产品性能、市场前、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工艺技术要求、组织管理、投资估算及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等。1.3 结论及建议1.3.1 建设依据充分 (1)资源分布广泛,并着手建设原料生产基地;(2)产品性能独特,市场前景看好;(3)厂址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建厂条件良好;(4)符合国家产业要求。1.3.2 建设规模及投资 根据研究比较,以建设年产1万吨茶油生产线方案最优,项目总投资23700万元,其中原料基地19000万元,精制厂固定资产投资17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1.3.3 技术方案 生产精制纯山茶油,采用连续

6、式高喷油精炼成套设备,通过脱磷、脱酸、脱色、脱臭四道工序精炼出高档食用油。只需在原加工厂内扩建而成,投资小,见效快,不影响环境。1.3.4 组织管理 扩建后企业采用直线参谋式管理模式,总定员940人,其中山茶油原料基地850人,精制加工厂90人。1.3.5 经济指标 (1)项目总投资23700万元,建设期1年。(2)净利润自投资:第一年净利润1121万元,第二年净利润2539万元,第三年4470万元,第四年6371万元,第五年6401万元,第六年6431万元,第七年开始稳定在52985万元(3)项目寿命期为投产后20年,累计实现现金流量769033万元。(4)项目投资利润率为60.6%,静态投

7、资回收期五年五个月。综上所述,该项目是风险小,见效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良好项目,技术合理,经济可行。1.3.6 建议 (1)由于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既有加工厂又有原料基地,应加强管理,合理安全工程进度,做到早建成早见效。(2)山茶油原料基地见效有3年至5年期限,在这期间应注意搞好原材料采购,以防停工待料,尽量提高设备利用率。(3)该项目产品单一,虽市场前景良好,但易受竞争对手打击,故应多开发新产品,避免单打一。(4)茶叶树的种子也可榨成茶油,但其味不佳,企业科研机构应作好研究,努力开发,为企业拓宽原料资源。第二章 建设依据与建设规模2.1 资源保证情况 茶油原料为取自山茶科植物油茶树的种子经提

8、炼而成的毛油,是中国南方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食用油,南方各省均有分布。2.1.1 资源量及分布山茶树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丘陵及中低山区、集中于江西、福建、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为野生山茶科植物。山茶油取其种子(茶籽)经烘烤榨取提炼而成。山茶树可人工播种,一般35年即有收成,不需施肥,打农药,且产量高于天然野生,是退耕还林、保护水土有效手段,值得大力推广,经调查,江西省有油茶林种植面积1750万亩,居全国第二位。除此外,临近XX市年产油茶毛油4300多吨,我国现在年产茶籽约60万吨,可生产毛茶油15万吨左右。加上周边县(市)及邻省,一万吨原料油可以完全保证。同时,XX市已把山茶油作为支

9、柱产业扶持,在全市乡镇建立一批原料基地,以确保加工厂的原料供应。计划在全市山区乡镇建立茶油原料基地共计54.6万亩,总投资为25000万元。对老茶籽林进行垦复更新,低产改造,并培育赣无1、赣无2、赣无9、赣190、长林3、长林4、长林23等16个品种稳产高产良种,基地建成后,至第四年起每年稳定亩产毛油30公斤,总产为16380吨,加上从周边县市及外省收购部分,完全可以保证本厂原料需要。油茶树一般冬初开花,形成小果实,经冬春夏到第二年霖降前后成熟,生产期整整一年。俗称吃四季露水的油料作物,营养特别丰富,由山茶籽提炼而成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左右,具有特殊的清香味,耐贮存,易吸收,是一种

10、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纯天然绿色保健食用油。据本草纲目、中华药液、纲目拾遗等记载,长期食用山茶油,有“明目亮发、润肠通便、清热化湿、杀虫解毒”之功效,能“抗暑、抗癌、降温、降压”等,中国医药宝典、中国药志和农政全书又载,山茶油含山茶苦(柑)素,脂肪油、玉蕊醇A、茶皂醇AB等,可防癌、润肺清肝、解毒、整肠、降压、止痒、降胆固醇,调平人体器官机能运作,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调味、食疗保健食用佳品,又能癣疥、防蚊虫叮蛟、除疣、防晒去皱等外用。它的主要成分与世界流行食用油橄榄油相似(如下表):脂肪酸组成(%)山 茶 油橄 榄 油14:0 肉豆冠酸0.10.216:0 棕榈酸71171618:0 硬脂酸-2

11、.018:1 油 酸7187658518:2 亚油酸7144152.1.2 茶油开发情况我国山茶油大部分为农村采用传统土法即在榨坊榨出毛茶油就直接食用。只有福建、湖南、浙江、广西等主产省份部分采用现代工艺进行精炼,作为高档食用油进入消费市场。年产量仅2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尚无茶油上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茶油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与国际上流行的橄榄油相媲美,国际市场前景也非常好看。就目前全国茶油产量而言,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2.2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2.2.1 食品油市场行情茶油产量小,主要销往北京、上海、长沙、深圳、杭州、南昌等城市,市

12、场份额小。近些年虽有出些口,也受产量限制,增速慢。故市场中以深圳产“金龙鱼”牌、福建产“仙鹭、宝鹭”牌调和茶油为多,虽价廉但档次不高,无法与精制纯山菜油相比。2.2.2 茶油市场前景近年来,世界消费圈内形成一种食用橄榄油新时尚,橄榄油已在国际上被广泛地推崇和喜爱。而茶油具有与橄榄油相似性能和特质,作为一种低价高质保健食用油必将很快在我国形成消费新时尚,这是一种真正适合东方人的最好的食用油。一是适应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厨房革命需要;二是顺应人们追求身心健康、要求保健,作为绿色食品需要;三是高品位低价格符合人们消费心理需要。只要锁定城市中高收入阶层居民,以上海为中心由华东而辐射全国,建立新的经销网点

13、,并拓宽出口渠道、扩大出口量,年销售1万吨完全可行。2.3 建设规模根据资源拥有量、市场预测及经济合理原则,拟扩建一条年产1万吨茶油生产线,以壮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满足市场需求。第三章 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3.1 选择依据(1)靠近原厂址,便于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2)交通运输条件较好;(3)场地达九通一平以上,自然条件较好;(4)周边没有有害物质排放源。3.2 厂址位置厂址拟建在江西省XX市工业园内。3.3 建设条件3.3.1 交通运输条件 沪昆高速公路离厂只有5公里,交通非常便捷。3.3.2 厂址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XX市居赣江中下游,鄱阳湖盆地

14、南端,地理位置东经115025116027,北纬2704228025,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地貌多样,平原、丘陵与岗地相互交错,地势低平,沃壤遍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积温较高,霜期较短。土壤为红壤、红黄壤,母质为页岩、花岗岩,土层比较深厚,多为酸性土壤,自然条件很适合油茶生长。(2)水文条件:XX工业区平均海拔均高出县城周边的尚庄等乡镇,加之本厂址又位于小山坡上,历史最高洪水位从未及于此,故无洪水之害。(3)地质条件:原建厂时已进行土地平整,基底为红色泥质粉砂岩,上覆厚度不等粘质粉土及素填土。完全适合生产线建设。(4)地震条件:根据国震发(1992)160号文件,按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

15、列度区划图(1990)50年超越概率10%,XX市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5)其它条件:原生产线建设中已征7000平方米土地,现存空地完全可以满足扩建生产线之需,且已达到九通一平,是较理想建设之地。第四章 产品方案与工艺技术4.1 产品方案4.1.1 主、副产品生产的主要产品为茶油,副产品为皂脚、茶皂素。4.1.2 产品标准产品执行GB/T177571999高级烹调油通用标准GB2716-85卫生标准。主要产品茶油质量内控标准为:项 目标 准透明度澄清、透明气滋味气味、口感好色泽(罗维朋比色槽133.4mm)黄10、红1水分及挥发物(%)0.10杂 质(%)0酸 价(mgkoH/g)0.5过氧

16、化值(meg/kg)8不皂化物(%)1烟 点() 2054.1.3 包装要求对主产品包装采用中小规格并举办法,继续使用专用食用油包装塑料桶,按5斤、10斤两种规模包装的同时,逐渐推行1斤和半斤小包装,最终达到“一等质量、一等包装、一等价格”具竞争能力的要求。产品围绕人们消费观念转变,跟踪国际市场趋势达到绿色、保健、时尚要求。4.2 设备选择及土建工程根据资源状况、市场前景及产品质量要求,选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连续式日产10吨高喷油精炼成套设备,配套4吨锅炉一台及部分毛油、计量检测设备等也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设备,并建设生产车间、毛油库、锅炉房、化验室等,厂房设计规范,布局合理,造型美观,为花园式

17、环保小区。4.2.1 生产设施 成套设备占地面积28m10m,拟建一层式混凝土钢架结构平房,建筑面积40m20m。4.2.2 辅助生产设施(1)锅炉房520m2 钢架结构 锅炉4吨(2)检测室200m2 砖混结构(3)原油库1000m2 毛油筒4个(4)罐装房400m2 砖混结构 罐装设备一套(5)包装设备 (6)成品库800 m2(7)电力设施:变电设备及线路(8)其它设施4.3 总平面布置4.3.1 基本要求总体符合工艺、建筑、卫生、防火、劳动保护、交通运输、节约用地、便利生产等要求,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流程合理、运输线路便捷、生产安全保障、管理协调方便要求。4.3.2 功能分区 生产区

18、设在原车间北侧,与原本车间平行。西端设成品库,东端为锅炉房。检测室设施在西侧。4.3.3 给排水及供配电4.3.4 绿化、道路及其它 除新建建筑物外,绿化、道路及大门、围墙均保留原貌不变。各功能区之间及节余空地仍以乔灌结合绿化布置,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4.4 工艺技术方案4.4.1 工艺流程 二级 废水 活性白土渣4.4.2 工艺重点分解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四道工序:(1)脱磷:将原毛油放进碱炼锅中,加入比原毛油湿高510的热盐水,使原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胶粘物质吸水膨胀而分离出业。(2)脱酸:根据原油酸价,选择不同浓度的酸液,按原油重量的一定比例加入碱炼锅内中和油酸,使之形成皂粒,经过沉淀后

19、排出。(3)脱色:将脱酸后的中性油在真空的脱色锅中加热干燥后,加入油重3%左右的活性白土,吸附油脂中的色素,再用过滤机把白土过滤分离出来。(4)脱臭:将脱色油在真空的脱臭锅中加热到150以上,注入适量的水蒸气,在气液相接触的表面,水蒸汽被挥发出的臭味所饱和,并按其分压出的比率逸出,被真空泵抽出。脱臭后的油冷却便是精制食用油。第五章 环境保护及其它5.1 环境保护江西XX油脂有限公司附近无污染源,生产过程不会产生太多废气,无粉尘,无噪音。生产中排出的废水、锅炉煤渣、烟气及生活污水会对环境产生影响,故建设中应做到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直接

20、排入稻田,而是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再过沟渠渗入地下,通过自然过滤净化。由于生产废水无毒无害,不会影响环境。锅炉灰及时清理,按宜春市要求统一运送至垃圾堆放地点。5.2 劳动保护 为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采取一定有效措施予以防范。5.2.1 总平面布置把厂区按功能进行分区,各区之间尽量采用乔木绿化等措施进行隔离,减少交叉干扰。同时,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做到消防间距、消防通道、防护间距等均能满足规范及标准要求。5.2.2 防爆、防火油类是易燃易爆物,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严加防范。(1)经常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堵塞;(2)严禁火源、火花接近车间、仓库;(3)经常打扫卫生,保持地面、

21、墙面及设备表面的清洁;(4)所有电气设备和装置均采用相应防爆电气设备类;(5)室内设备应进行防静电接地;(6)重视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安全生产岗前培训制。5.3 工业卫生5.3.1 采购、储存、生产、包装山茶油均应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5.3.2 经常清理、清扫储油设备及加工生产设施,以防有毒物品、污染物品污染食油。5.4 节能 按照国家规定,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5.4.1 工艺方面要求(1)在满足工艺作业条件下,尽可能缩短工艺线路;(2)在满足产量情况下,选用性能稳定、操作可靠和维修保养简单、耗能低的先进设备,配备合理的装机容量。(3)精心操作,提高设备

22、利用率。5.4.2 电气要求 按节约能源和长期运行效果最佳化原则进行变电设施设计、选型,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搞好用能考核,减少无功损耗;节约非生产性用电,注意综合利用。5.4.3 土建要求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注意合理性与节能相结合。第六章 组织机构与定员6.1 管理模式 采用直线参谋制管理模式6.2 组织机构企业下设1车间、2车间、3车间、4车间,并设办公室、品管处、财务处、业务处、保卫处、研发处、公关部、基地办八个职能部门。如下图: 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 生产副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研 品 业 公 办公室 财 基 保发 管 务 关 务 地 卫处 处 处 部 处 办 处1车间 2车间 6.3 定员6

23、.3.1 编制原则 (1)工序要求;(2)生产车间、锅炉房等生产工作按3班倒计算;(3)非一线生产人员按正常班计算;(4)基地员工按出工日200天计,不足200天临时工补足后计算;6.3.2 实际定员 企业劳动定员240名,其中生产工人46人,业务员18人,管理人员18人(其中研发6人),后勤服务8人,基地150人。6.4 人员培训 除现有企业职工38个外,其余员工上岗前均应根据岗位要求分别进行培训。其中新建生产线上设备操作人员由设备制作厂家负责培训,基地工人由各基地进行现场培训。第七章 项目实施进度为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尽快完成扩建工程,要求设施、施工、安装等各个环节采取得力措施,做到统筹兼顾

24、,使项目在可研报告批准后12个月内完成全部工程的建设工作。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如下:日期项目名称2010年2011年1011121234567891011项目批准立项初设与审批施工图设计主体土建施工附属土建设备采购设备安装竣工验收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1 投资估算8.1.1 编制方法 根据江西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结合XX市目前建筑市场价格,参与相关类似工程对本项目工程进行初步估算。工艺及非工艺设备通过向有关设备厂家询价而来。8.1.2 估算投资范围 包括新扩建生产线及其配套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和新建茶油基地4处。8.1.3 编制结果 本扩建工程估算总价值为23700万元,具体见总投资

25、估算汇总表。8.2 资金筹措企业自筹 第九章 经济效益评价9.1 基本数据9.1.1 销售收入估算根据项目进度安排,该项目建设期为一年,第一年达产率为30%,第二年开始投入运行,达产率50%,第三年达产率75%,第四年及以后达产率100%。按照目前售价每公斤80元估算,第一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4000,第二年实现销售收40000万元,第三年60000万元,第四年及以后每年80000万元。副产品皂脚、皂素收入暂时不计。9.1.2 基地收益估算一、基地投入概算 新油茶地开发费:470元/亩200000亩=9400万元; 1、清山费:30元/亩; 2、开挖种植穴费用:50元/亩; 3、回土施肥费:20

26、元/亩; 4、苗木定植费:20元/亩; 5、亩木费:120元/亩; 6、肥料农药费:220元/亩; 7、投产前管理费:10元/亩。 山地租赁费:10元/亩/年200000亩50年=10000万元; (项目实施后,可获得上级各类扶持、补助资金或贷款贴息约13000万元(650X200000),实际投入约6400万元)项目总概算为:19400万元。 二、基地收益分析 油茶种植4年后可投产,6年后进入丰产期(正常情况下丰产期可达4050年,树龄可达80100年),每亩可产茶籽(干品)340公斤,以目前市场每公斤10元/公斤计算,每亩可收入3400元,扣除各种生产成本及人工等费用约300元/亩,每亩可

27、获利3100元,200000亩油茶地每年可实现净产值62000万元,丰产期以50年计,则至少可获利3100000万元。 9.1.3 成本估算(1)基地收益已单独计算,故成本计算中原料全部按外购计算,外购价目前为油茶籽每吨10400元,消耗量为每4吨籽精制成1吨精制油。(2)固定资产折旧按照国家规定设备类为1618年,房产类为3540年,为便于计算按综合20年计提。(3)财务费用中仅计算精制加工流动资产部分,基地投资已独立核算不计在内。(4)车间管理费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动力与设备折旧费之和的1%计。(5)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按销售成本3%和1%计。经计算企业总成本费用投产当年16612万元

28、,次年为24775万元,投资第四年开始基本稳定在32937万元至32953万元之间。9.1.4 利润预算经测算,企业扩建项目第二年净利润2539万元,第三年4470万元,第四年6371万元,第五年6401万元,第六年6431万元,第七年开始稳定在52985万元:详细见企业利润计算表。人民币:万元 年份成本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一、产品销售收入24000400006000080000800008000080000减:产品销售成本19899331644962166076660766607666076其中:直接材料1916831947479206389363893638936

29、3893直接人工167278417556556556556燃料动力222369553738738738738制造费用342570731889889889889产品销售费用720120018002400240024002400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3465788661156115611561156二、产品销售利润30345058773110369103691036910369加:基地收益/8012016020062000减:管理费用200331493653653653653财务费用1070107010701070107010701070三、利润1495338559608495853585757064

30、6减:所得税374846149021232133214317661四、净利润11212539447063716401643152985附注:第七年原材料全部自给,利润大副提高。9.2.2 投资利润率项目总投资利润为60.6%,大于基准投资利润率指标,项目可行。由于投资大头在基地建设上,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利润率、产值利润率均较高,分别达137.7%和8.8%。9.2.3 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5.43年,即五年五个月。动态投资回收期(i=10%),为5.97年,小于基准回收期8.3年,项目可行。9.2.4 内部收益率经计算,该项目内部收益率为35.17%,远远大于食品行业基准收益率16%,项

31、目可行。项目投资估算表 人民币:万元序号项 目投资金额占项目总投资比例(%)备 注项目总投资23700100.001固定资产17007.172基地建设费1900080.1683铺底流动资金300012.658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该项目作为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以企业为龙头,以龙头带基地,具有较好社会效益。一是企业得利,新增利润;农民受益,可增收;国家增税收。二是为农村解决更多农民就业,新增就业940人;不离土离乡就可增收。三是弥补市场高档烹调油不足,改善人们生活。27序 号省(区)、市福建企业名称XX沙洋食品公司所属行业食 品建设规及产品方案建 设 规 模扩建前年产3000吨,扩建后,年产万吨茶油

32、。年产值由扩建前2亿元左右增加到8亿元以上。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扩 建产 品 方 案精制纯山茶油,新设计包装改变产品外观,采取不同规格容器技术水平国际水平项目建设总投资固 定 资 产3200铺底流动资金3000用 外 汇企 业 自 筹1500银 行 贷 款23700利 用 外 资税后财务内部效益率35.17银行贷款意向初 步市场分析目前,全国原料15万吨,精炼油2万吨,产品奇缺。增加出口,价格上扬,该产品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效益分析新 增 销 售 收 入36000新 增 利 润3167新 增 税 金6760新 增 出 口 创 汇其 它除产品增值提高效益外,还有茶山套种,茶籽壳生产活性炭,枝叶生产茶薪菇以及水土保持等综合效益。示范意义行业带动情况通过基地建设可带动活性炭、食用菌、旅游业和毛油初加工等相关产业。农民增收情况相关产业增值估计增收2.86万元。新增就业情况除加工厂和基地长年生产管理人员共940人外,还可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办从事油茶山低产改造。环 保 情 况加工厂生产过程符合环保标准,无污染。油茶山低改和基地建设不施农药化肥。其 它除集中力量搞好精制加工外,还要建设一批标准化毛油初加工厂,做好原料初级加工基地建设情况项目进展情况正在申办表一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示范工程项目情况表(单位: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