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869050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振堂公园修缮提升工程科研性报告应急避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1.2项目建设性质 提升改造1.3项目业主项目业主: 法人代表: 地 址:1.4 编制依据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国家计委办投资200215号;2.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5项目背景及由来公园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区域,公园的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趋势的不断加速,给人民创造更好的休憩环境。公园作为人类休憩的重要场所之一,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建设,是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6 项目概况1

2、.6.1 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拟建于*内迎宾街(新华路堂阳路)段,振堂公园,场址地势平坦,地块比较规则,目前项目场址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1.6.2 建设内容及规模(1)*占地面积65075平方米(2)铺设青石砖、面包砖、外墙及顶部维修1.6.3 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5个月。即2014年3月至2014年7月底。1.6.4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21.8万元。资金来源为财政专项资金。 1.7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按照政府领导、统筹规划、预防为主、属

3、地管理的方针,科学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全面提升我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灾害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新河提供安全保障。 1.8项目建设的基本原则(1)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近期设置避难场所应以安全安置居民为主,远期将县城总体规划加入安全县城理念,预先考虑提供给居民安全的、设施完备的生活和避难险空间。(2)因地制宜的原则。灾害发生后,结合人群紧急疏散的需求,将公园、绿地等场所赋予避险的功能,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作用,增加少量设施,改善应急避难功能。(3)平灾结合的原则。指定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公园、绿地等建成具备两种功能的综

4、合体,平时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发挥避难场所的功能。(4)均衡布局的原则。即就近原则,体现应急、分散、集中、有序,使居民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能够安全、迅速到达避难场所。(5)安全易建的原则。应急避难场所应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物品、地下断层等危险场地,选择地势平坦、容易搭建帐篷的地方进行建设。 (6)快速畅通的原则。依据场地的分布和道路现状,划定应急避难场所用地和应急疏散通道。 1.9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9.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每年全球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受到地震、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失去他们的住所,在露天度过灾后最艰难的一段日子,由于没

5、有受到及时的庇护和救助,更多的生命消失在本不该让其陨落的时刻。而在21世纪的今天,除自然灾害外,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战争等人为灾害更在不断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台湾地震,四川文川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都显示了人类需要一个应付突发重大灾害性事件的临时安置场所应急避难场所。避难场所是政府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置灾民的主要场所,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能增强城市综合防护功能,提高某市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平安社会。为避免人类在自然灾害中失去更多亲人,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城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为民生考虑的

6、重要工程,列入了政府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建立抗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是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必然要求。 1.9.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提高抗击重特大自然风险能力,减轻灾害损失,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项目政府对新建应急避难避难场所提供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可行。该项目新建所需的河沙、水泥、卵石等建材可以就近取材,邢台市本地建材公司即可完全提供。项目建设条件具备。该项目的建设是广大群众迫切期盼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7、,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应急避难广场建设是广大群众迫切期盼的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能使数万人受益。项目建设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1.10结论实施*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可尽快地为*城区提供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置灾民的场所,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方案可行,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议批准实施。建设业主应抓紧项目前期工作,按照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要求做好项目建设准备和资金落实,做好建设方案规划设计工作,以促进项目顺利实施。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

8、及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应急避难场所的由来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由于灾后一段时间内灾区的生活环境极其混乱,人们无法实现平日里看来极为简单的活动,所以为了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并且有保障的地点作为临时住所,各个国家积极的想办法,做预案,以实现这一想法。日本在应对灾害的能力尤为突出。日本是一个饱受自然灾害的国度,自然因素决定它必须要加强国家应对灾害的能力,日本是最早有规划地建设应急避难场所的国家之一。不仅有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方案,而且每年还定期组织本国居民进行应急避难演习,加

9、强了国民应急意识。同时还统一了全日本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使每一个本国居民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灾害发生后,根据标志可以很快地找到最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时下世界各地到处都是在开建避难所。2.1.2应急避场所建设法规依据2004年9 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明确指出“要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按照国务院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城市应对灾害的综合能力,中国地震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意见,积极推动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灾害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设计,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原则、建设思路、管理要求提

10、出了建议,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要加强与各地政府的沟通,在1 2 年内,先在有条件的城市完成1 2 个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随后在辖区范围内逐步推进。建立抗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是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必然要求。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每年全球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受到地震、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失去他们的住所,在露天度过灾后最艰难的一段日子,由于没有受到及时的庇护和救助,更

11、多的生命消失在本不该让其陨落的时刻。而在21世纪的今天,除自然灾害外,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战争等人为灾害更在不断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遭遇的最大一次地质灾害,惨烈的地震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和切肤之痛,至今仍历历在目,也给我们人类在应对突发危机的问题上敲响了警钟。面对无法预测的各种危机,我们不能再手足无措,无以应对,应站在关注民生,尊重生命的高度上,大力开展以防灾自救,应急避险为主要内容的民防知识教育,同时加快避难场所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城区是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城区范围小,人口密集,加之城市建设规划落后,万一真有突发危机发生,

12、则人们出逃极为不便,无处藏身。为此,加快完善*城区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加快建设符合我县实际的避难场所,实是今后减灾防灾工作的重中之重。2.2.2项目建设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应急避难场所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它符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府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能够加强大城市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彰显政府处理灾害事件能力,是一项利民、便民、服务于民,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程。加强和促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是地震部门为政府增强应急意识,为加强人民群众的自救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该项目的建设是广大群众迫切期盼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提高

13、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应急避难广场建设是广大群众迫切期盼的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能使数万人受益。第三章 项目业主单位基本情况3.1*基本概况*位于河北低平原区,属黑龙港流域滏阳河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开阔,地表自西南向东北缓倾,海拔高程在2427.5米之间,坡降为1/50001/2000。按地形全县大体分四种类型:卑湿积涝地,面积3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3%;沙压地,面积11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7%;低洼地,面积1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平原地,面积197.8平方公里,占

14、全县总面积的54.6%。*境内地质构造较破碎,从整个县域看来,这里古河道纵横交错,在最古老的古河道尚能见到一些零星分散的沙丘、洼地等痕迹;县域西侧有束鹿凹陷内最主要的断裂带牛家桥百尺口断裂带。3.2*城管局基本概况 *城管局始建于1996年,现有职工30人,其中党员10人,内设7个科室,即办公室、法规股、财务股、环境卫生管理所(垃圾污水处理所)、园林绿化管理所、市政维护管理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主要职能职责: 1、行使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违法建筑物或设施。2、行使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

15、处罚权。 3、行使城市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4、行使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5、行使城市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6、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场外、店外经营的无照商贩,以及虽然有照,但不按执照规定场地而进行店外经营的行为的行政处罚权;行使对违反户外广告设置规定行为的行政处罚权,行使对破损或者残缺等影响市容的广告行为的行政处罚权。7、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研究拟定我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按程序

16、报批后组织实施。8、负责全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等有关工作;负责本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业务考核和评比工作。9、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第四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条件4.1 场址选择4.1.1 选址地点本项目拟建于*新河镇内时代路以南齐家庄以北,裕华街以东,泰大街以西,场址地势平坦,地块比较规则,目前项目场址周边环境良好,交通便利。4.1.2 场址选择的原因时代路以南齐家庄以北,裕华街以东,泰大街以西是目前*最大的空旷场地,面积达到*亩,同时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4.2 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属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暖温带半干旱区,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

17、四季分明之特点。根据1997年2010年县气候资料表明,年平均气温13.6,月平均气温以冬季一月份最低,以盛夏七月份最高,年较差为30.1;全县域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为241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9%;年均降雨量498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70%集中在夏季,易形成春旱秋涝;年均无霜期为215天,最长227天,最少207天;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40厘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5%;主导风向以正南、正北风为主。4.2.2地质条件本县境内有四条季节性河流,自西北而东南依次一是滏阳河,境内长15.2公里;二是滏阳新河,境内长18.23公里,该河是复式断面,设计泄洪量为3340立方米/秒;三是滏东排河,境内2

18、4.75公里,设计流量390立方米/秒;四是西沙河,境内长21.6公里,设计流量为3554立方米/秒,是滏东排河的较大支流。它们主要是行洪排涝,几条河道都兴建了节制闸,并开挖了干、支渠,年引客水3887万立方米。全县地下水资源贫乏,有开采价值的浅层淡水面积为21.6平方公里,平水年(机遇率50%)139万立米,偏枯年(机遇率75%)112万立方米;生活、生产用水主要靠深层淡水,但水量不足,水位下降严重,现已成为河北枣衡漏斗边缘,形成超采状况。深层淡水埋深一般在230350米以上,单井出水量4090立方米/时,矿化度均在0.51克/升之间。水质为重碳酸钙纳型水,可以饮用;目前严重超采,水量不能满

19、足城乡生活用水及工农业生产用水的要求。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将分配给本县部分水量,从而将缓解缺水的局面。4.2.3社会经济条件2010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3.39亿元(按当年价计)比上年增加2.39亿元,增长2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7亿元,增长27.6%;第二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0.53亿元,增长18%。三项产业结构比重为:26.6:47.4:26.0。全县财政收入4208万元,人均24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88元。2010年全县耕地面积32.94万亩,人均耕地1.95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4.46万吨,人均产粮855.9公斤;棉花总产64

20、34吨,人均38.1公斤;果品总产6.6万吨,人均390.7公斤。全县牛、羊、猪、禽当年存栏数为67.18万头(只)。全县年产奶9119吨左右,平均日产鲜奶25吨。已建成示范区和大型肉牛养殖场30个,年产牛肉总量1610吨。建成肉羊养殖场11个,年产羊肉总量242吨。全县枣树种植面积较广,年产红枣总量40000吨,品种以婆枣、中华辣椒枣、冬枣、雪枣为主。以生物化工、造纸、机械加工,眼镜盒制造业等为支柱行业的工业,在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35亿元,增加值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县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及国有、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有30家,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21亿元,完成增

21、加值2.12亿元,年利润6321.2万元。4.3 建筑施工条件4.3.1 供电本项目拟从周边市政电力管网引入两路10KV供电电源。电源进线室外采用电缆直埋引入方式。供电管网及供电量均可满足项目需求。4.3.2 给排水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现状合流管道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内,管径最大1500mm,总长度约为50Km。现状排水系统大致可分为三个分区。县城西北部,新华路以北、新兴街以西地区,通过明渠向北排入滏东排河。振堂路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均通过振堂路向东排放,经振堂路东泵站提升后排入308国道边沟。时代路两侧雨污水经时代路干管排入污水处理厂,同时308国道边沟中污水也经过时代路干管排向污水处理厂。

22、4.3.3 材料供应该项目建设所需的河沙、水泥、卵石等建材可以就近取材,邢台市本地建材公司即可完全提供。该区内建材厂家众多,水泥、钢筋、砖、砂石、木材等建筑材料及其它装饰材料购买方便,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4.3.4交通运输及通信条件*交通方便,308国道从西至东横穿全县,*火车站正在建设中,即将完工。青银高速畅通无阻。 境内有线电话,电信、移动、联通无线信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全覆盖。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建设方案5.1建设内容及规模为提高*抗击重特大自然风险能力,减轻灾害损失,最大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20%以上常住人口的应急避险需求,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如下:(1)应急避难

23、广场150亩;(2)配置应急设施设备(按照地震避难场所选址及配套设施要求配置,设施设备清单见表5-1); 表5-1 避难场所设施设备序号设施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 注一、避难室设施设备配置1小凳子 把1000不锈钢底架二、应急设施设备1应急指挥平台套 1含视频、通讯(有线和无线)指挥系统、调度2监控系统套13应急广播系统套1 高音大功率喇叭4支4发电机 台5150千瓦5应急灯个300多功能手提式三、应急储备物质1雨衣、雨鞋 套 5002电筒 把 5003床垫、草席 张 1000各500张4饮水机 台 1005应急棉被 床 10005.2 总平面布置*避难场所是将时代路以南齐家庄以北,裕华街以东,泰

24、大街以西,作为避难广场,建筑面积150亩。第六章 实施进度计划6.1进度计划编制依据1. 项目工程量及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构件等的供应条件所决定的工程工期。2.其他有关要求及资料,如:工程合同、建设单位的意见、风险因素等。6.2项目进度计划该项目计划工期4个月,即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1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计划时间:2013年2月2013年3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项目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批和施工招标以及资金筹措到位工作。3设施设备采购:计划时间:2013年7-8月。5项目竣工验收 计划时间:2013年8月。第七章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1 投资估算按*市目前同类建筑实际

25、决算价,参考邢台市规划和建设局公布的当地建材价格,按三级以上施工单位收费标准综合测算投资指标进行估算。工程管理费用按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84号)计取,招标代理费按国家发改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工程勘察设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工程监理费按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计取。 7.2资金筹措某某避难场所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175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财政专项资金1750万元。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机构按照邢台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要求,*城管局为项目法人单位,张文国同志为法人代表,对*避难场所建

26、设项目的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工程安全负责。并成立*避难场所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对工程实施管理。各具体建设单位参与工程现场施工管理。8.2项目工程管理 工程建设严格遵守建设工程基本程序,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工程建设中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严格的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对本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投资达到控制目标,充分发挥该项目的综合效益。1.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城管局全面负责本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由项目法人对本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经营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2.建设项目实行合同管理

27、制度项目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编设备购置等均应签定书面合同,并依据法律法规及项目合同对本项目进行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实现目标控制,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划标准规定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河北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的要求,本项目应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基本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实施招标。4.工程建设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实行工程监理制度,是由项目业主、承建商、监理单位直接参加的“三方”管理体制,项目监理制是连接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

28、标投标制和加强政府宏观管理的中间环节。实行工程监理制,有利于本项目严格遵守建设程序,控制好本项目进度、投资、质量目标,加强项目管理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83项目资金管理1.严格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本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新建避难场所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建设管理,并接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稽查。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管理,建立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设立规范的基本建设财务账簿,编制用款计划和定期上报工程进展情况统计表。按项目进度拨付,严格财务制度,定期对资金的拨付、到位、使用情况进行检查。2、项目资金的检查和审计加强对新建资金的拨付、使用和效果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定期公

29、布审计结果,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不被侵占、截留或挪用。对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政府要及时纠正、严肃处理。8.4竣工验收项目建设完成后,及时清理和整理好项目建设资料,办理完毕结算手续,申请主管部门验收以及项目评估。接受县城管局、监察局、审计局的检查监督和审计。8.5项目建成后的管理 项目建成后,要落实专门部门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避难场所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紧急情况下民众应急避险需求。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公共卫生9.1 采用的环保标准根据河北省环保局相关规定要求,本项目执行下列环境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30、二级标准;(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域标准;(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II类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5-1996)一级标准。9.2 场址环境条件本项目属于新建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经政府、建设、国土等部门严格审核,做到了用地合理,建设合规,施工期对周边环境不产生污染源,对环境影响极为轻微。9.3 环境质量现状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据监测,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SO2、NO、TSP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质量标

31、准要求。全年平均空气污染指数*PI60。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水质均满足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域标准要求。3、声学环境质量现状拟选居住区域内声学环境良好,昼间、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达到城市区域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3)1类标准要求,完全满足生活居住对环境的要求。9.4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期扬尘、施工废水、施工噪声、建筑废渣及建筑弃土。 9.5 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施工作业,文明施工、科学施工,严格控制噪音、污水、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维护。为防止扬尘对周围环境污染,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对散料堆场采用水喷淋防尘,并用蓬布

32、遮盖;工地主要车道铺垫一定厚度的砂石,并经常洒水保持路面湿润;施工期间设备维护,施工区加设围墙,降低施工噪声,按有关环保要求设置临时废水排放系统。项目在施工期应采取一系列的防噪措施,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不同施工阶段的噪声限值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原则上不进行夜间施工。加强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管理,减少地面扬尘。2、运营期(1)废渣治理生活垃圾由专人收集、集中后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理。(2)噪声治理对产生噪声设备,如发电设备、水泵等,在设备选型时优选低噪声的设备。(3)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应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落实建筑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等用利于项目所在

33、环境改善和环境保护措施,严禁污水直接排放。第十章 工程招标方案本项目业主单位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确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采购单位。政府采购工程进行招标投标的,适用招标投标法。本报告主要对招标投标方案进行说明。10.1招标范围本项目的招标范围包括:施工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10.2招标组织形式项目采用委托招标形式,由项目业主通过公开比选或邀请比选的竞争方式确定具有相应资质范围的招标代理机构,项目施工、监理的招标等由招标代理机构完成,项目招标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10.3

34、招标方式.项目将采用公开招标或公开比选方式。具体采用的方式依据项目规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河北省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河北省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比选项办法确定。第十一章 社会评价每年全球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受到地震、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失去他们的住所,在露天度过灾后最艰难的一段日子,由于没有受到及时的庇护和救助,更多的生命消失在本不该让其陨落的时刻。而在21世纪的今天,除自然灾害外,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战争等人为灾害更在不断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遭遇的最大一次地质灾害,惨烈的地震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和切肤之痛,至今仍历

35、历在目,也给我们人类在应对突发危机的问题上敲响了警钟。面对无法预测的各种危机,我们不能再手足无措,无以应对,应站在关注民生,尊重生命的高度上,大力开展以防灾自救,应急避险为主要内容的民防知识教育,同时加快避难场所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是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由于灾后一段时间内灾区的生活环境极其混乱,人们无法实现平日里看来极为简单的活动,所以为了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并且有保障的地点作为临时住所,各个国家积极的想办法,做预案,以实现这一想法。建立抗灾减灾应急避难场所,是认真贯彻落实突发

36、事件应对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的必然要求。应急避难场所是一项崭新的工作,它符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府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能够加强大城市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彰显政府处理灾害事件能力,是一项利民、便民、服务于民,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程。加强和促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是地震部门为政府增强应急意识,为加强人民群众的自救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第十二章 结论及建议12.1 结论拟建的*避难场所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避难场是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

37、工程,是改善人民群众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项目建设符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府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能够加强大城市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彰显政府处理灾害事件能力,是一项利民、便民、服务于民,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程。加强和促进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工作,是地震部门为政府增强应急意识,为加强人民群众的自救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灾害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以上章节对工程建设条件、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工程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等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通过各章节的论述,*避难场所建设是极其必要、切实可行的。项目的实施将改变*

38、区域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及精神面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县城形象,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构建和谐*的进程。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是合理的,建议尽快实施。12.2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据国内有关设计经验,建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市政管线、工程与道路建设同步实施,以避免反复开挖路面,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建议建设单位尽快组织评审,以便为下阶段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与之相关配套建设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使工程发挥更大的效益。*避难场所应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争取更多的支持。应抓紧重建项目实施,在条件允许后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维修周期,使该工程早日正常使用。在实施过程中精打细算,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力争达到投资省、质量好、见效快的投资效果。项目建成后,要落实专门部门加强管理,建立健全避难场所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应急避难场所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紧急情况下民众应急避险需求。曳侄歼柴馈司哨洁芦驳铡准拌畜徽吉藻页暮慑拦蚁耍搬弧租驭幂闷以冶乞速丽萎恫应急避难可研报告吕朽断三同然谱否旱态扩叶塔烯泉窄翼贺红谬萧襄羌棘涝视沥夏轮桩艘巨诽羚钾撬湾窖划势肃狮疗填濒滇欣还漠奴艺蓄沾锈斯晨宰垄逢扳摩饥胞落清更澈使截萌孰肺烩屈抖盖徘樱裳琼哩幢嘱综姨咆毁变语途课屏撵逻寇伸总自省呐眺瘁疼戴堪惦匣六822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厅准樱译挞瘟辆砒伺酪棱咐翘抨2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