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87099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产业化示范单位名称: 宿州市华宇面粉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安徽省科技厅 编写时间: 2011 年 3 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一一年制目 录一、总论1(一)申请项目概述1(二)项目预期目标21.总体目标22.阶段目标4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5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5(一)简述5(二)项目创新点8(三)知识产权状况10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12(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12(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5(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16(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8(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20(六)项目

2、实施计划22四、项目预期效益分析23(一)成果转化目标分析23(二)经济效益分析231、产品成本分析232、产品单位售价与赢利预测283、经济效益分析29(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分析30五、项目支撑条件分析32(一)申请单位基本情况32(二)单位转化能力论述32(三)单位职工队伍情况33(四)单位管理情况34(五)单位财务经济状况34(六)合作单位研发能力35附表:附表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1-1:土建工程投资明细表附表1-2:设备投资明细表附表1-3:科技投资明细表附表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3-1:单位产品(加工每吨专用面粉产品)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3-2:单

3、位产品(加工每吨彩色小麦麦仁)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3-3:单位产品(加工每吨全麦粉)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3-4:单位产品(加工每吨彩色小麦麦片)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3-5:单位产品(加工每吨彩色小麦营养保健挂面)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3-6:单位产品(加工每吨彩色小麦糊粉营养米)生产成本估算表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和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附表5: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5-1: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6: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附表6-1:盈亏平衡分析表附表6-2:敏感性分析表附图:附图一: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车间清理流程图附图二: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车间制粉流程图附图三

4、: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车间一层平面图附图四: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车间二层平面图附图五: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车间三层平面图附图六: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车间四层平面图附图七: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车间AA剖面图附图八: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厂区位置图附图九:中普系列彩色小麦种植基地分布图附图十: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综合加工中试厂区平面布图48彩色小麦种植推广与系列营养食品产业化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总论(一)申请项目概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生物技术培育了一些天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的农作物品种,其中包括“乌小麦”和“金色水稻”等,

5、在研究中十分重视谷物中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的提高,但对其加工并没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此同时,国内提出了在面粉中添加“7+1”营养强化物质,但由于成本偏高,消费者一直处于观望和怀疑的态度,使营养强化面粉一直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不能推广。本世纪初,彩色营养小麦(即绿色、紫色、黑色)在我国培育成功,并搭乘“神州五号”成为太空种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具有我国自由知识产权的特色营养小麦,其营养天然,特别是“中普黑麦1号”和“中普绿麦1号”富含普通小麦没有的赖氨酸和稀有的微量元素铁、锌、硒、碘,含量分别高出普通小麦的数倍和十倍以上。根据彩色小麦的品种特性、种植规律、营养分布特性、面粉加工特点和食品加工性质

6、,从品种优化、田间管理、收购与储藏,到产品加工与营养食品开发进行产业化示范,是彩色小麦产业发展的基本道路。发展彩色小麦,仅有种子、基地还不够,必须有产后加工和食品开发。而开发彩色小麦营养资源,关键在于加工和深加工。项目针对彩色小麦的特点研究了分层碾磨制粉技术,其中包括小麦分层脱皮干法清理新技术(附件13)、动态润麦创新技术、短粉路制粉新技术和散粉配粉新技术等,不仅能提高彩色小麦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利用小麦自身的营养资源,这些技术分别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为使彩色小麦健康发展,申请建设年处理彩色小麦3万吨综合加工示范车间,转化加工新技术,研究彩色小麦综合加工方法,试验工艺参数,解决营养

7、分离关键问题,开发系列彩色小麦营养食品,形成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后,不仅能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于改变人们的膳食结构,对解决全民膳食营养,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通过中试车间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解决中间环节的各种疑难问题,突破针对彩色小麦加工的相关技术,基本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成果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基地。该项目由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工程学院)(见附件1)牵头,宿州市华宇面粉有限公司(见附件1)进行种植示范、推广,郑州金成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原郑州金成制粉技术有限公司)(见附件1)进行产后加工和特色营养食品开发,形成产、学、研示范工程。项目依靠河南工业大学的科研优势,利用已经成熟的小麦分

8、层脱皮制粉技术,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扩大设计规模,在安徽省宿州市建设年处理3万吨彩色小麦加工中试车间。开发彩色小麦麸片营养冲剂、营养麦仁、营养麦片、营养全麦粉、营养面条专用粉、家庭专用粉和天然彩色小麦糊粉营养米等系列特色营养食品,实现彩色小麦的综合开发利用率达98%以上,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二)项目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1)投资:项目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期限内计划投资:800万元。(2)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成果熟化程度:项目完成后使工艺路线更加成熟、完善,技术参数和试验数据更加工业化、科学化,产品结构更具特色,种植基地建设更具有特色性,并能达到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应用。(3)项目执

9、行期结束时达到的主要技术与性能指标:1)项目执行期结束时,建立10个彩色小麦种植基地,辐射河南、山西、陕西、安徽和山东五省,初步形成5万亩彩色小麦种植面积,并实现平均亩产达到450kg以上,产品品质超过优质小麦的标准,并出版一部彩色小麦种植管理方面的专著一部。2)实现年处理彩色小麦3万吨的综合加工中试示范,达到工艺设备配套,生产装备系列化、标准化,技术指标科学化、合理化和经济化,完成项目转化2项,申请专利3项,发表论文10篇以上。3)初步形成生产彩色小麦麦仁1500吨,彩色小麦全麦粉1000吨,彩色小麦营养挂面5500吨,彩色小麦麦片3000吨,彩色小麦家庭专用粉15000吨,彩色小麦膳食纤维

10、食品3000吨,颗粒饲料300吨、天然彩色小麦糊粉营养米6000吨的加工规模,实现彩色小麦整粒利用率达98%以上。4)申报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争取无公害食品,制定彩色小麦质量与营养标准和产品标准,对所开发食品执行国家食品行业标准,并通过国家食品行业强制性质量认证。(4)项目转化后可获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项目涉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营养食品原料资源开发、粮食流通、储存、加工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是一个多学科、跨专业、不同领域协作的综合项目,可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种植、收储、加工,科、工、贸,产、学、研一体化系统工程。示范车间建成后年可获销售收入13404.0万元,实现税收692.3万元,税后利

11、润505.8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150人。项目转化后,可辐射全国小麦生产省区,特别是小麦产量偏低的山西、江苏、黑龙江、内蒙、四川等省份,种植彩色小麦,经济增长点更高。预计全国辐射种植彩色小麦比例达到10%,加工转化达到98%,按每吨彩色小麦增值800元计算,每年可带动农民增收80万元。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属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加工项目,辐射农民、加工、流通和广大消费群体,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一方面,彩色小麦具有丰富的营养,它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和矿物质,是非常好的营养食品原料,用来加工成食品,将大大改善我国人民的营养现状,有利于我国民生建设。项目拟建设5万亩彩色小麦种植基地,3万吨

12、综合加工规模,实现产业化示范,这将对我国小麦产品结构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高营养型小麦种植的示范,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非同一般。另一方面,彩色小麦种植产量稳定,加工附加值较高,可调动农民种植彩色小麦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满足政府对高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愿望,对实现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有重大推动作用。彩色小麦种植属生态种植,种子抗病虫害较强,不需农药和除草剂,对土壤实现零污染,产品属有机产品。彩色小麦流通和加工,采用先进的储粮技术和装备,实用的创新加工技术,利用干法脱皮清理(见附件13),不洗麦,无排污,工艺采用全封闭运行,自动控制,无任何粉尘外扬现象。因此,生态环境良好,

13、环境效益可观。2.阶段目标2011.3-2011.4,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批;2011.5-2011.7,完成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总体规划;2011.8-2012.6,完成设备订购、土建施工以及设备安装,同时实施“中普黑麦1号”和“中普绿麦1号”5万亩种植示范,完善配套设施;2012.7-2012.10,完成5万亩优质彩色小麦收储和示范车间的工艺调试;2012.11-2013.3,进行中试生产研究和产品市场分析,并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和工艺试验结果,总结、改进和完善,并考核、鉴定验收。3.资金投入及使用计划项目执行期内计划投资额为800万元,其中已到位资金430万元,需新增资金370万元。

14、新增资金部分,单位自筹270万元,申请农业科技转化资金100万元。项目新增资金单位自筹部分年度到款时间和金额见表1。表1 资金投入计划表到款时间2011年10月2012年4月2012年8月2012年12月金额(万元)501205050二、项目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分析(一)简述彩色小麦属我国自主培育的优质、专用、营养型小麦,籽粒中富含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大量矿物质元素、稀有微量元素及PP碘。随着欧美国家以厨房代替药房,以食品代替药品新食潮的引导,以食代补,以食代养,药食同源,医食并重新潮的兴起,人类的饮食结构正按人体生命科学的需要,从营养、滋补、强身、祛病、养颜、美容、益寿等更高需求

15、出发,向药食同源的新天地绿色食品领域迈进。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生物技术加快培育一些天然含有特定营养成份的作物,在市场销售中引起了轰动,并通过基因技术开发出富含维生素A的金色水稻,曾大肆宣传,但结果并不如人意。我国在食品强化添加微量营养元素方面起步较晚。在2002年制定了面粉营养强化的推荐配方,即“71”方案,2008年元月1日实施了营养强化小麦粉新标准,但由于价格偏高和营养安全问题,使人们一直对此处在观望状态,至今仍没有普及。彩色小麦属我国自主培育和种植的营养型小麦新品种,“中普黑麦1号”和“中普绿麦1号”已获中国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见附件78),特别是“中普绿麦1号”已被河

16、南省科技厅认证为“高新技术产品”(见附件6),其富含赖氨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在医学上有“生命之光”、“抗癌卫士”美称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是被称为“珍稀品种”的富硒黑小麦的23倍;而微量元素“铁”的含量几乎是富硒黑小麦的5倍,一般小麦的8倍;彩色小麦中钙的含量是一般小麦的5倍以上;另外锌、碘等微量元素也明显高于一般小麦,见表2、表3和表4所示(见附件910)。表2 彩色小麦的特性指标指标 中普黑麦1号 中普绿麦1号水分(%) 9.00 11.40出粉率(%) 71.00 71,10湿面筋(%) 36.4 42.6吸水量(l/100g) 66.4 66.2形成时间(min) 4.6 2.6稳定时

17、间(min) 3.7 2.0弱化度(F.U) 172 172降落数值(s) 316 455表3 彩色小麦的营养指标指 标 中普黑麦1号 中普绿麦1号蛋白质(干%) 16.03 18.83氨基酸(干%) 0.40 0.51硒(mg/kg) 3.710-2 7.5610-2锌(mg/kg) 36.2 40.8铁(mg/kg) 41.2 184钙(mg/kg) 184 272碘(mg/kg) - 0.28表4 彩色小麦与普通小麦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品 种赖氨酸 (%)硒(mg/kg)锌(mg/kg)铁(mg/kg)钙(mg/kg)中普黑1号0.403.7X10-236.241.2184中普绿1号0.5

18、17.56X10-240.8184272普 麦0.20几乎没有203275彩色小麦适应种植环境范围较广,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试种产量均在400kg/亩以上,属中等产量,并且彩色小麦非常适合薄力、干旱的丘陵地区种植,其品质十分优越。但由于彩色小麦宣传力度小,产业化示范未形成规模,因此,其开发和利用存在艰巨的难题。如何让种植农户接受,让市场和消费者认识其营养和特色,不仅需要技术攻关,关键还要进行宣传和市场引导以及政府的支持。项目转化采用小麦分层脱皮制粉创新技术。其中包括小麦分层脱皮干法清理技术,小麦动态润麦创新技术,短粉路专用粉加工技术和散粉配粉技术以及系列食品开发技术,且以上分别通过了省级鉴定,具

19、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彩色小麦营养食品技术开发和分层碾磨制粉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其项目创新在于实现彩色小麦98%的利用率,开发多种营养产品,实现全钢架结构以及成套装备开发。彩色小麦的综合开发,不仅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实现高新农业;不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而且给人类提供了营养型谷物资源;项目转化不仅提高加工附加值,关键在于调整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因此,项目转化后,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二)项目创新点本项目创新点如下:1)彩色小麦品种优化“中普”系列彩色营养小麦是由我国著名育种专家周中普采用其独创的“三结合”突变育种法(即远缘杂交、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等)综

20、合运用的产物。其中“中普黑麦1号”是以“宛原502”为矮源与赖草杂交,“中普绿麦1号”是以“宛原502”与冰草杂交,然后经一定量r射线以及NaN3处理,经过十几年系谱选育而成。针对如何将这两个特色品种在不同地区种植,并保证种植效果的问题,课题组不仅对种子进行筛选,同时还研究、分析种植特点,总结品种适应环境的条件以及引导种植的措施等等。2)实现彩色营养型小麦种植利用科学栽培技术,通过不同时期的施肥效果,达到提高彩色小麦营养含量的目的,实现营养型彩色小麦种植。3)利用分层碾磨制粉技术实现彩色小麦综合加工彩色小麦加工与普通小麦加工不尽相同。怎样有效的保留彩色小麦的营养资源,充分利用其营养资源优势,合

21、理开发营养食品,是对彩色小麦加工的关键。彩色营养小麦与普通小麦的子粒结构一样,营养分布也基本相同,其外果皮基本没有营养价值,内果皮和胚芽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色素,胚乳部分不仅有营养还易于制作各种制品,并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根据这一特点,采用分层碾磨的脱皮制粉技术,实现彩色小麦的综合加工。4)开发新型小麦分层脱皮机利用擦离和碾削原理,开发小麦分层脱皮机,实现高效率、低消耗地分离彩色小麦的各个部分,开发相应的营养食品(见附件13)。5)简化清理流程,缩短制粉工艺清理工艺:利用干法清理,采用现代脱皮技术,简化清理流程,消除农药和微生物残留;利用风运和挤压技术将脱下的果皮制成颗粒饲料,提高了彩色小麦

22、的综合利用价值。制粉工艺:采用缩短皮磨,加长心磨,拓宽渣磨和尾磨的技术措施,以适应彩色小麦质硬难以加工的特点;采取智能工艺,专用设备,实现产品多样化;并利用制粉过程中分离的麸皮安全、营养、卫生的特点,开发膳食纤维食品,实现彩色小麦98%以上的利用率。6)全钢结构的成套彩色小麦加工装备根据彩色小麦开发产品的性质和特点,设计全钢架结构,全部实现标准件组装,实现彩色小麦加工装备的功能化、自动化和经济化。(三)知识产权状况1、项目的技术来源“中普”系列彩色小麦由河南工业大学拥有。2005年“中普绿麦1号”和“中普黑麦1号”获得了农业部新品种授权(见附件78),2006年12月“中普绿麦1号”荣获了河南

23、省“高新技术产品认证”(见附件6)。彩色小麦分层脱皮干法清理技术、动态润麦创新技术、短粉路制粉技术和散粉配粉技术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已鉴定的独创技术,为自由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度高,工业化程度可靠。由河南工业大学主持承担的中华黑小麦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和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已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8年3月进行了省级鉴定,分别为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彩色小麦开发营养食品的空白(见附件23、5)。彩色小麦中试车间成套设计技术来源于郑州金成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03年由郑州金成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中华黑小麦产业化示范工程获得了国家级星火项目认证,编号2

24、003EA125008(见附件4),并在河南周口建立了黑小麦种植基地,研究设计了黑小麦加工新工艺。几年来,彩色小麦种植已基本形成了引种与示范,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何形成产业化,提高加工产品的附加值,通过优选组合,由河南工业大学牵头,转让“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见科技成果转让协议),受让方宿州市华宇面粉有限公司负责示范推广,郑州金成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和系列营养食品的研发与销售,并联合在宿州市砀山县经济开发区建立彩色小麦系列营养食品加工示范,形成种植基地、加工中心和销售公司,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工程。2、合作单位情况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25、发区莲花街,于2004年5月经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注册资金64829万元。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8大学科协调发展,以粮油食品科学与工程、超硬材料等为特色的工科大学,主管部门为河南省教育厅。粮油食品学院是河南工业大学的特色学院,也是亚洲资历最深的、影响面最大的教学、科研单位,前身是郑州粮食学院,是我国粮食行业的黄铺军校。粮食乃国计民生之本,粮食安全乃国泰民安之基。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粮食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本科院校,因“粮”而立,为“粮”而育,依“粮”而为,形成教学、科研并进发展。在粮食工程产学研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粮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6、郑州金成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面粉厂、淀粉厂和大米厂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的专业性公司。公司依靠河南工业大学,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研究、设计人员和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承担国家“星火”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参加国家“十五”、“十一五”粮食加工发展战略研究,并具有国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公司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20余名,工程安装人员160余名。现拥有2000平方米办公大楼一座,挂面生产车间一座,磨辊加工中心一个,公司下设技术设计部、技术开发部、工程服务部、工程安装部和中国制粉网(专业网站),固定资产达1500万元。2003年承担了中华黑小麦产业化示

27、范工程国家星火项目,由公司参与的中华黑小麦产业化示范工程研究和彩色小麦优化与特色营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分别于2003年11月和2008年3月通过了省级鉴定,分别为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彩色小麦开发营养食品的空白。3、知识产权归属项目开发研究取得的知识产权归宿州市华宇面粉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郑州金成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有使用及扩大再生产的权利,其合作协议(见附件1112)。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一)项目的转化内容与技术路线1、转化内容项目建设年处理彩色小麦3万吨综合加工中试车间,及1000亩育种园区,并分别在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河北和陕西建立10个以上种植基地,累计形成5万亩

28、彩色小麦种植面积。转化采用小麦分层脱皮制粉创新技术,其中包括小麦分层脱皮干法清理技术、小麦动态润麦创新技术、短粉路专用粉加工技术和散粉配粉技术以及系列食品开发技术。利用全钢架结构以及成套装备技术,开发多种营养产品,实现彩色小麦98%的利用率。彩色小麦的种植不仅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实现高新农业;不仅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而且给人类提供了营养型谷物资源;项目转化不仅提高加工附加值,关键在于调整人们的膳食营养结构。因此,项目转化后,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可观,社会效益显著。2、技术路线小麦分层脱皮干法清理技术,利用小麦分层剥皮机,采用三筛一脱二去石一风选二着水的干法清理工艺,完成小麦的脱皮清

29、理,为营养麦仁、麦片和制粉提供原料(见附图1)。小麦动态润麦创新技术,利用振动着水技术,实现高频振动着水,可大大的降低润麦仓的容量,缩短润麦时间。短粉路专用粉加工技术,采用四皮七心三渣两尾五清粉制粉工艺,开发家庭营养面粉或各种专用粉(见附图2)。散粉配粉技术,利用布袋配粉仓,实现配粉目的,可大量节约投资及建筑面积。彩色小麦的加工工艺路线及产品方案见下图1所示。其三万吨中试车间工艺设计见附图37。图1 彩色小麦的加工工艺路线及产品方案工艺技术路线说明:颗粒饲料:利用脱皮机脱下的物料(小麦的外果皮)和清理过程中分离出的有机杂质(碎麦、麦皮麦毛等)为原料,采用饲料造粒机造粒,成为鸡鸭饲料。麸片营养冲

30、剂:利用制粉过程中最后剩余的麸片和工艺中提出的小麦胚芽,其营养丰富、安全卫生,通过配料混合、烘干制成彩色小麦麸片营养早冲剂,代替早餐。营养麦仁:将彩色小麦脱皮到5%,分离出高纤维的外果皮,保留其营养丰富的内果皮和糊粉层,包装可得到全价营养麦仁。营养麦片:将脱去外果皮的彩色小麦(脱皮率为3%左右),蒸煮、压片、配料、烘干,得到营养麦片,可作为中老年人的早餐食品。营养全麦粉:利用脱皮后(脱皮率为3%左右)的小麦,超微粉碎、包装,可得到全麦粉。天然彩色小麦糊粉营养米:将彩色小麦脱皮分离出内果皮和糊粉层,选择优质大米碾碎,然后将提取的彩色小麦糊粉层和色素及胚芽等营养层配比与米粉混匀,用于制作营养米的原

31、料,再设计合理的营养米加工工艺,通过挤压造粒,形成普通大米的形状,最终的成品形、色、质等方面都与普通大米近乎相同,将这种米粒以4%到5%的比例,混匀在普通大米中,就是“天然糊粉彩色营养米”。营养面条专用粉:利用制粉工艺将脱皮后的小麦制粉,按照面条专用粉的质量要求,生产出适合加工面条的专用面粉,满足营养挂面的原料选用。家庭营养专用粉:在制粉过程中,通过粉流配粉,得到适合家庭专用的水饺粉、自发包子粉和自发馒头粉等彩色小麦营养家庭专用粉。(二)项目组织实施方案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转化中试车间建设在安徽省宿州市(见附图89)。项目种植基地建设分别设在河南三门峡、新乡和周口,陕西同川,山西运城,河北任

32、丘,安徽宿州、阜阳,山东济宁等地(见附图9)。2、项目建设规模彩色小麦综合加工园区平面规划(见附图10)(1)建设“中普黑麦1号”和“中普绿麦1号”生产示范基地5万亩;(2)建设1000吨小麦专储库,5000吨晒台;(3)建设年加工彩色小麦3万吨中试车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见附图);(4)建设800平方米成品库;(5)建设1000平方米食品加工车间。3、承担单位和合作单位分工(1)承担单位承担单位宿州市华宇面粉有限公司负责种植基地建设,提供项目实施的场地和建筑投资,提供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及项目实施所需的原材料和实施后的生产管理。(2)合作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负责提供小麦分层脱皮干法清理新

33、技术、小麦动态润麦创新技术、短粉路专用粉加工技术、散粉配粉技术和系列食品开发技术的提供;负责提供实施的工艺技术参数、配方,所需关键设备的规格型号;负责提供技术图纸资料,并指导设备的安装调试及试生产。郑州金成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提供系列营养食品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提供年加工彩色小麦3万吨系列营养食品加工的设计和全套设备及安装,负责产品的推介和销售,形成科研、基地、加工和销售的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工程。4、原材料宿州市华宇面粉有限公司已建立了1万亩彩色小麦种植基地,计划2011年扩大到5万亩,以亩产460kg计算,年可收获2.3万吨彩色小麦,若每年吸收散户种植0.7万吨,保证该项目原料供给是不成

34、问题的。5、“三废”污染情况该项目采用干法脱皮清理,工艺采用负压状态生产,吸风为二级除尘,除尘器采用布袋过滤(见附件13),无粉尘外杨,无“废水”、“废气”、“废渣”产生;推广应用无公害栽培技术,实施测土施肥,平衡施肥,减少无机肥的施用量;农药采用蓖麻油、烟碱、速杀威和阿维菌毒等生物农药;种子包衣保证无农药使用量,以利于保护环境。因此,本项目没有任何污水、废气和化学污染问题,属于绿色环保项目。(三)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各种肿瘤成了人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肥胖症、糖尿病等富贵病也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的生活。由于人们对健康

35、、长寿的普遍渴望,如何通过日常饮食达到保健、防病和治病的目的,吃出健康,是现代生活保健品,甚至是日常食品的最基本要求。彩色小麦的珍贵之处在于它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铁、硒、锌、钙、碘等,是一种天然的保健型谷物资源。“中普”系列彩色营养小麦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因此无论是种子需求,还是深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都非常大。通过近两年的产品试销及领导、专家品尝,反馈信息非常好,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可观。该项目属产业化系统工程项目,基本没有竟争对手,属独家经营和垄断市场,其产品价格和市场开发都有很大的潜力和余地。项目开发的产品有谷物全价营养的彩色小麦仁、彩色小麦片和彩色小麦营养全

36、麦粉,均属满足我国消费习惯的早餐和晚餐食品,不仅大众,而且消费普及,其市场需求量很大。项目开发的彩色小麦营养面条粉和营养家庭用粉,是接近我国北方人群消费习惯而开发的,不仅用量大,而且极具特色,并且营养丰富,又属纯天然产品,价格又远低于“7+1”营养强化面粉,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食用成本上都有竞争的优势。项目生产的麸片营养冲剂和颗粒饲料,充分利用彩色小麦资源,进行废物利用,不仅满足市场和消费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加工收益。麸片营养冲剂属膳食纤维食品,低糖高营养,不仅满足糖尿病患者需要,还能给肥胖病患者带来福音,前景非常可观。项目所开发的产品是生态、有机食品,又具有高营养、大众化的高消费食品,产品品种多

37、、营养自然、丰富,市场范围广、用量大,前景十分可观。(四)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1、项目总投资预算本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区域实验及技术培训费16万元,中试加工车间和成品库土建投资230万元,工艺设备投资4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70万元,试验研究及材料费14万元,其他费用30万元。项目总投资见表5所示。表5 总投资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投资估算(万元)备注一区域实验及技术培训16161区域实验费12122技术培训费44二土建施工费2302301设计费662主车间土建施工费1351353成品库土建施工费75754其它土建投资1414三工艺设备费4404401清理设备费50502制粉设备

38、费1501503配粉设备46464全麦粉加工设备15155麦片加工设备25256麸片加工设备45457颗粒饲料加工设备15608营养米加工设备60159电器费用151510实验用设备仪器141411安装费用55四中试研究及材料费14141中试研究费882中试材料费66五铺底流动资金7070六其他费用3030合 计800 2、新增资金的筹措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需新增资金370万元,其新增资金来源为:国家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10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270万元。项目的资金筹措计划见表6。表6 项目新增资金筹措方案(单位:万元)资金来源2011年2012年2013年合计国家拨款10000100单位自

39、筹502200270合计15022003703、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筹措新增资金370万元,其中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拨款100万元,单位自筹资金270万元。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见表7。表7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使用计划表(单位:万元)序号项 目2011年2012年2013年合计一品种培育及测试费998261样品采集费4442测试费554二中试车间设计和培训费4554541中试车间设备及实验仪器36002职工培训及前期工作费4003中试实验材料及研究费5544劳务费、管理费000三资料调研和车旅费644141资料调研费3222车旅费322四鉴定验收费00661验收材料及图纸费003.5

40、2评审及其他费002.5五合计601822100(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即项目的收入平衡分析,通过测算项目的收支平衡点以观察本项目能承受多少风险而不致发生亏损。(1)本项目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年固定总成本BEP = 100%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 1781.8 = 100% = 72.29% 13404.010900.247.6 计算表明,本项目生产能力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72.29%,就可以做到保本不致发生亏损。(2) 本项目以销售价格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产品成本(平均)BEP = 100%年销售收入年销售税金12673.3= 100% =

41、94.89% 13404.047.6计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价格可以降至预定价格的94.89%,仍可以保本不致发生亏损。2、敏感性分析分别选取销售价格,经营成本,建设性投资作为分析对象作5%单因素变动分析,考察其对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及投资回收期的影响。项目敏感性分析汇总见表8: 表8 项目敏感性分析 单位:变化率固定资产投资产品销售价格经营成本-549.67 -1.26 115.59 -248.47 29.04 74.58 047.70 47.70 47.70 246.95 66.14 20.65 545.86 93.88 #NUM!从上表8结果可以看出,经营成本对项目影响最大,

42、销售价格次之,建设投资增加的影响较小。另据表9,经营成本中原材料的购买费用占有很大比例。项目初期,彩色小麦价格比较高,但待彩色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价格自然下降,从而成本也就降低。同时,还可以多渠道争取原粮,降低风险。总的来说,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说明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六)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拟从2011年3月起,用24个月的时间即到2013年3月完成。任务1:2011.3-2011.4,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批; 任务2:2011.5-2011.7,完成建设项目的设计和总体规划;任务3:2011.8-2012.6,完成设备订购、土建施工以及设备安装,同时实施“中普黑麦1号”和“中普绿麦1号”5万亩种植示范,完善配套设施; 任务4:2012.7-2012.10,完成5万亩优质彩色小麦收储和示范车间的工艺调试;任务5:2012.11-2013.3,进行中试生产研究,产品市场分析,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和工艺试验结果,总结、改进和完善,考核、鉴定验收。见下图2所示。任务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