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

上传人:哈尼dd 文档编号:3871391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咨询院二一二年三月目 录第1章 概论11.1 基本情况11.2 编制情况11.3 编制依据11.4 编制依据21.5 编制原则2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第2章 基础资料42.1 城区概况42.2 自然条件52.3 生活垃圾收运现状5第3章 转运站建设的必要性5第4章 转运规模与转运模式的确定74.1 转运规模74.2 转运模式7第5章 场址评价95.1 转运站场址95.2 场区自然概况9第6章 工程建设内容116.1 转运站规模116.2 工艺设计基本条件116.3 转运站转运工艺流程116.4 转运站工艺流程描述116.5 转运站的主体设备选择原则

2、及基本设备构成136.6 转运站主要配置设备介绍146.7 转运站土建196.8 转运站水电24第7章 环境保护267.1 污染物来源267.2 环境保护措施267.3 环境监测27第8章 安全与职业卫生298.1 编制依据298.2 重要性298.3 安全措施298.4 职业卫生及防护措施30第9章 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319.1 组织管理319.2 劳动定员31第10章 节能32第11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33第12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412.1 投资估算3412.2 资金筹措36第13章 生产成本37第14章 结论与建议3914.1 主要结论3914.2 建议39第1章 概论1.1 基本情

3、况为贯彻落实*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有关要求,根据*城区发展需要,拟在该镇新建一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受*管委会委托,我院对该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进行可行性研究。1.2 编制情况垃圾压缩转运是城市生活垃圾清运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转运站建设的必要性;(2)转运规模与转运模式的确定;(3)转运站工程的厂址评价;(4)转运站的工艺流程;(5)转运站站主体工程研究;(6)转运站辅助工程研究;(7)工程投资概算、资金筹措及投资实施计划;(8)财务分析及经济分析。1.3 编制依据垃圾转运站的选址和建设要根据城市规划原则、垃圾清运量、经济水平和运输距离等因素来规划建设,并

4、依据以下资料:(1)*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2)规划选址意见书;(3)地形图;(4)可研编制合同书。1.4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2)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 CJJ47-2006;(3)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范(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7)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8)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9)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 建设部建成199721号;(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

5、15-2003;(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12)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1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2000年修改本);(14)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TJ19-750;(15)国家现行法律、法规。1.5 编制原则以*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为指导,结合*区环卫事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国家垃圾处理的技术政策,使工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内技术成熟、效率高、能耗低、运行可靠的设备,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1) 执

6、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方针和定位相适应。(2) 坚持因地制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的原则,作到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3) 在本工程中,符合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原则,采用合理的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转运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序号项 目单 位技术经济指标1转运站规模(近期)吨/天1002转运站占地面积平方米约21003劳动定员人94工程总投资万元643.885单位运营成本元/吨37.539第2章 基础资料2.1 城区概况*位于*南部,由原吴店、夏店、罗集、双墩

7、四个乡镇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近10万人。系*“141”组团发展北部组团的核心区域。随着北环高速、蒙城北路、合水路建成通车,北城核心区4条“井”字型道路全面动工,双凤大道列入市大建设项目即将动工建设,大大提升了我镇的交通及区位优势。*已被市委、市政府明确定位为*北部现代化生态新城的主城区,制造之城、宜居之城,生态之城、休闲之城的雏形即将显现。*地处皖中,依邻省会*北郊,*现代化大城市“141”组团发展之一,*北部生态新城区中心。1996年被国家体改委列为首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1999年被建设部列为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5年被安徽省列为省级发展改革试点

8、镇。先后经过三次大的区划调整,全镇辖19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区域面积23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已建成5.8平方公里),人口一共约有8.78万 人,驻镇人口有2.8万人。 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淮南铁路、合水公路、市政荣事达大道贯穿南北,*外环高速从镇区北侧横穿东西并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通,区内六纵七横的道路网络已经形成。 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区内拥有6000亩优质水面的双凤湖和省内首座国内一流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旅游资源丰富,环境幽雅。城镇水、电、路、通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小城镇综合改革成绩显著。 休闲旅游、 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机电工业五大

9、重点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工业正在向园区集中,产业正在向集群化发展。 *系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建设部批准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卫生星城,*经济中心。镇区距*区仅8km,2.2 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丰富。镇内建有1万门程控电话目标端局、日产3万吨自来水厂、110KV供变电所各一座,容量充裕,道路网密布。区内拥有双凤湖400hm2优质水面和省内首座国内一流的国际准高尔夫球场,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目前,正按工业园区(5km2)、中心商贸区(4km2)、政务文化区(4km2)、休闲旅游度假区(7km2)等四大功能区进行政规划定位与建设,各区域均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迅猛。政策优惠,投资环境优良。享

10、有国家级试点赋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系安徽省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单位,机制灵活,运转高效,服务意识、环境意识强。 多业并举,经济发达。*是*北郊最大的交通中心、商贸中心,是*政府明确定位的最适宜购物、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度假、最适宜兴业的理想之地。目前已形成了以食品、建化工、机械、建筑、旅游和房地产等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2003年,实现工商税收3200万元,连续四年居市辖三县各乡镇之首。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香港元一集团、安徽海螺集团、*公交集团、江淮汽车集团、省粮油进口集团、省化工集团、安徽丰大集团、丰乐种业等一大批企业集团纷纷进镇发展,近三年,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20余家,协议引资

11、28亿元,现到位资金7亿元。为双墩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穷活力。2.3 生活垃圾收运现状目前*环卫部门主要有180名环卫人员,90辆人力板车,1辆垃圾运输车,清洁池、垃圾箱200个,由于资金短缺方面的原因,至今仍然没有建成一座设施完备的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基本是靠人工铲至转运车,然后运至露天简易填埋场,由于传统的垃圾收集、转运不能够达到卫生化、无害化处理要求,垃圾处理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第3章 转运站建设的必要性城市的环境卫生,不仅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而且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甚至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制约经济的发展。*区城市建设进度迅猛,各功能区建成后,本转运站周边区域将产生大量的

12、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为了避免污染港区环境,必须及时高效环保的将这部分垃圾送到指定区域处理。根据*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实际需要,在该片区建设一座规范的垃圾压缩转运站是非常必要的。该站服务半径约为3公里。第4章 转运规模与转运模式的确定4.1 转运规模根据*经济与社会民展十一五规划的有关规定,结合实地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确定:本转运站近期日处理能力约100吨,远期日处理能力150吨。根据*目前主流环卫设备特点,拟配置2套压缩设备。4.2 转运模式根据国内垃圾转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转运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可按物料被装载、转运时的移动方向分为卧式或立式两大类;可按转运容器内的垃圾是否被压实及

13、其压实程度,划分为填装式(兼压缩式)和压缩式两大类。填装式:采用回转式刮板将物料送入装载容器。由于机械动作原理及作用力所限,其主要功能是将装载容器填满,兼有压实功能。此类填装设备过去通常与装载容器连与一体(如后装式垃圾收运车),现在为了提高单车运输效率,出现将填装/压缩装置与装载容器分离的趋势。填装式多用于中型及其以下转运站。压缩式:采用往复式推板将物料压入装载容器。与刮板式填装作业相比,往复式推压技术对容器内的垃圾施加更大的挤压力。大中型转运站多采用压缩式。还可进一步按垃圾被压实的不同工艺路线及机械动作程序,分为直接压缩(压装)式和预压式,等等。 (1)直接压缩工艺工艺路线:接收垃圾直接压装

14、进入转运车厢转运作业过程为:首先连接转运容器(车厢)和压装设备,当受料器内接收垃圾达到一定数量后,启动压实设备,推压板将垃圾直接压入转运车厢。其间可根据需要调整压头压力大小或推压次数,车厢装满并压实后,与压装设备分离,由转运车辆运至目的地。直接压缩式既有水平式也有垂直式的,相比较而言,国内转运站现以水平式较多。(2)预先压缩工艺工艺路线:接收垃圾在受料器(或预压仓)内压实推入转运车厢转运作业过程为:垃圾倾入受料容器,被压实成包;被推入转运容器(车厢);由转运车辆运至目的地。车厢内可装入的垃圾包数量由其箱体容积和垃圾包体积等技术参数确定。预压式多用于中型以上的转运站。 根据目前*其他各镇垃圾转运

15、站的使用情况,结合*的实际需要,确定采用水平分体式垃圾直接压缩转运模式。第5章 场址评价5.1 转运站场址拟建立双墩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场址,位于北三环高速公路以南,艾亭路以北,阜阳北路以西,用地情况:规划总用地约2100m2。如下图所示:站址距离阜阳北路仅200米,规划用地性质为绿地,位于水塘西侧,无拆迁量,可以尽快实施。目前场地周围无城市道路,需新建便道进入项目区。5.2 场区自然概况(1)交通状况目前场地周围无城市道路,但距离阜阳北路较近,未来交通较为便利。(2)供水排水条件供水:场区的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网。排水:场区内设化粪池,生产及生活排水均排入化粪池,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场区

16、北侧的排水沟。(3)供电条件转运站周边电力设施齐全,供电可靠。(4)通讯*的电信网络覆盖率高,传输功能齐全,技术结构先进,规模布局合理,通讯容量较大。(5)场址评价综合有关资料分析,该生活垃圾转运站场址评价如下:1)场址交通便捷,运距适中,便于垃圾的运输;2)场地的供水、排水及供电条件均较好;3)场区周围人口密度低,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该垃圾转运站选址基本可行。第6章 工程建设内容6.1 转运站规模近期转运站日处理规模为100吨,远期为150吨,转运站处理对象为*生活垃圾与办公垃圾。预建2个压缩机位,以备远期垃圾量增长之需。转运站工作制度为365天,1班/日,8时/班。6.2

17、 工艺设计基本条件(1)转运站工程设计规模为近期100吨/日,远期150吨/日;(2)转运站工作制度为2班制,每班作业时间8h;(3)垃圾进站高峰持续时间为3小时;(4)转运站距离垃圾焚烧放电厂约15km,车辆平均速度为40km/h,考虑发电厂卸料时间30min,则转运车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90min;(5)垃圾转运车卸料方式:后部自卸式;(6)每个容器的有效容积为12立方米,额定装载量为8吨;(7)充分考虑转运站除臭要求。6.3 转运站转运工艺流程转运站将负责接收提供服务的镇区生活垃圾,并使用固定式压缩机将其压缩后用集装箱由转运车运至垃圾最终处理场。6.4 转运站工艺流程描述(1)进站垃圾

18、转运站主要有两种卸料方式:一种是手推车或小型机动车直接在卸料台卸料,另一种是将垃圾桶通过翻斗装置卸料。对于直接卸料方式,进入转运站的垃圾收集车进入后侧的卸料平台,将垃圾直接卸入料斗内。关于翻斗卸料方式,进入转运站的垃圾收集车在压缩机旁将垃圾卸在翻转机构的料斗内,翻转机构将垃圾倒进压缩机的压缩腔内,收集车卸完垃圾后离开转运站。翻转机构可接收人力收集车卸料,也可接收标准垃圾桶卸料。要求卸料过程中充分考虑隔断因素,创造密闭的卸料空间,尽量减少臭气外泄,减少臭气污染。推荐选用直接卸料式。(2)垃圾的压缩装箱垃圾卸料进入卸料口时,压缩腔顶部配备降尘除臭系统降尘喷嘴,可自动喷出雾化药水以降低扬尘、去除垃圾

19、异味,防止蚊蝇滋生。同时,可增卸料辅助装置制造密闭空间并将臭源产生的臭气收集、处理和达标排放。在压缩间轨道上的空集装箱与压缩机对接在一起,压缩机将连续向集装箱内压入垃圾,直至垃圾装满集装箱为止。集装箱设有污水排放管道,在压缩垃圾的过程中可将垃圾渗沥水有序排放,减少车辆的运输重量。集装箱则采用一块板式后门(称为推板)。集装箱与压缩机对接后,推板自动脱离集装箱后门,分别与压缩机推头联锁在一起。压缩机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来控制垃圾装载量。集装箱装满后,推板脱离压缩机并将集装箱后门封死,从而有效的防止集装箱后门产生垃圾拖挂现象。(3)集装箱的装卸操作集装箱装满后,与压缩机自动分离,然后由转运车把装满垃圾的

20、集装箱运至最终处理场把垃圾卸出。具体步骤如下:1)当集装箱装满后推板从压缩机推头自动切换至集装箱后门后将集装箱关闭,然后与压缩机分离。2)站内拉臂车将空集装箱运到集装箱导轨上,准备下次装载。3)空集装箱在压缩机前方就位后,集装箱推拉机构以机械(液压)方式将空集装箱拉到锁定位,由集装箱锁定装置自动将集装箱与压缩机锁紧成为一体。4)推头靠近集装箱后门推板,并自动与后门推板锁定,这时集装箱的后门推板与压缩机推头连锁在一起,作为推头的推板使用。5)集装箱存储台上的满载集装箱由拉臂车运往垃圾填埋场。6)运至垃圾最终处理场后,拉臂车卸料装置将垃圾自动倾卸。7)倾卸垃圾后,拉臂车将空集装箱运回转运站,放置在

21、集装箱存储台上。6.5 转运站的主体设备选择原则及基本设备构成(1)转运站工艺设备选择原则1)降低运行成本2)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减少垃圾搬运量4)减少尘、烟和臭气的排出量5)便于倒卸垃圾和垃圾装载作业6)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7)整体构思上要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2)基本设备构成在如上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为实现垃圾转运站的工艺流程与工艺步骤设计可接收直接卸料和翻转卸料的垃圾压缩转运站的主体设备。水平垃圾压缩转运站的主体设备主要由:压缩机组、垃圾集装箱、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拉臂钩车)、除尘系统、生物除臭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压缩机组主要由主压缩机、拔销机构、锁紧机构

22、、闸门机构、推拉机构、防尘罩、翻料机构、控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集装箱路轨等组成,是转运站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翻料机构主要由料斗、翻转架、液压油缸和液压管路等部分组成。是压缩机的送料机构,负责接受垃圾并向压缩机送料。垃圾集装箱是压缩后的垃圾的装载容器。拉臂钩车为垃圾集装箱的配套运输车辆。二者结合完成转运站压装垃圾的转运,从而降低垃圾直接转运的运营成本。液压动力系统主要由油泵、电机、电磁阀、油箱、冷却器、液压油缸和管路组成。它是压缩机组的动力源。由电机带动的液压油泵驱动液压油缸,再由油缸推动压缩机组进行压缩作业。集装箱路轨是集装箱的限位装置,可使地面不会因集装箱滚轮的来回运动而压坏,同时还可减少

23、集装箱运动的阻力。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PLC控制器,负责压装设备的控制及工况显示,实现整个压装设备组的控制、手动与自动控制。降尘除臭系统主要由压力泵、溶液输送装置、雾化喷嘴装置等组成。其主要实现转运站内扬尘的抑制、垃圾恶臭气味的净化、转运站内蚊蝇的灭杀等功能。生物除臭系统由风机、抽风管道、臭气处理装置、臭气吸收装置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吸收站内产生的臭气,并将其收集集中处理,最终实现达标排放。6.6 转运站主要配置设备介绍转运站主要设备如下表所示: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性能计量单位工程数量主要性能1垃圾压缩脱水处理系统压缩脱水处理机套2单机额定处理量75t/d,功率11kw动力系统自动控制

24、系统2称重系统称量垃圾套13垃圾过滤压装箱过滤压装垃圾个3有效容积12m3,全密闭双控自动卸料4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运输垃圾压缩箱辆2额定总质量16吨5一站式自动进料系统一站式自动进料装置套2容积大,防尘、防撒落自动装载关启闸门机构全自动控制关启闸门机构6关键臭源阻断隔离系统垃圾臭源阻断装置组2对关键臭源采取科学手段阻断隔离,确保臭味无扩散。污水单向导流隔离装置7负压式纳米生物催化氧化除尘除臭系统臭气中央收集装置、不锈钢收集风道及中间控制设备(变频控制)套1恶臭气体负压收集,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整个处理过程无需耗材,无需排污,运行成本低,总功率15kW。循流式负压发生机纳米生物滤塔等离子体-活性氧滤

25、塔自动控制柜8天然臭味中和液喷雾净化系统天然中和液动力站套1使用天然中和液净化静态污染空间自动喷雾装置9洗车设备冲洗车辆套1功率6kW10地面高压冲洗设备冲洗站内地面套2功率6kW11其它附属设备导轨、不锈钢地漏、预埋件、护栏、不锈钢扶手、灭蚊设备等批1部分设备简介如下:(1)压缩机组简介压缩机组结构组成见下图。压缩机总图1.推板机构 2.锁紧机构 3.压缩机箱体 4.开门机构 5. 推箱机构压缩机组结构组成简图压缩机组是转运站的主要工艺设备之一。其在液压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配合下完成对散松的源垃圾的压缩减容、压缩减重。其中拔销机构的作用是在集装箱于压缩机结合时,将集装箱后门框上的拔销拔出,使

26、集装箱后门框上的活动门换位到压缩机推头上作为压缩垃圾的推板使用;在集装箱装满垃圾后,推头停留在换位的位置,拔销机构将拔销插入箱体的后门框中,使推板与集装箱连为一体,并作为箱体的后门板封闭垃圾。锁紧机构的作用是将集装箱与压缩机锁紧连接为一体,便于压缩机向集装箱装填垃圾。闸门机构的作用是在压缩机向集装箱装填垃圾前向上运动,增大垃圾装填口利于装填垃圾,在装满垃圾后闸门机构上下和推头前进后退反复交替运运动将压缩腔和集装箱内的垃圾彻底分离,避免了分箱垃圾留在集装箱后门上。压缩机装载垃圾示意图主压机的放水与排污设计。主压机的后腔在设计上采用了底板内倾斜式的方式。后腔底板往排污口方向倾斜,便于对设备的清洁维

27、护。压缩机组主要参数如下表所示:压缩机组主要参数序号名 称主要技术参数1单机每日垃圾处理量75 t/d2压缩机料腔容积3.6m33压缩机推板最大推力36t4液压系统工作压力18MPa5电机功率11KW6电源50HZ3相 380V压缩机控制系统主要由PLC、控制元件、按钮、现场控制柜和控制电缆等组成。根据垃圾站的工艺和设备要求,选用当今原装进口品牌PLC系统。要求除输入出16256点的独立用途外,还可以适用于在多个基本组件间的连接,模拟控制,定位控制等特殊用途,是一套可以满足多样化广泛需要的PLC。触摸屏具有显示和操作功能。根据控制工艺要求,将预先编制的所有控制功能命令标志及所需显示内容:集中、

28、半集中、单画面、多画面图程序,存储在触摸屏内存中。操作者可以通过手按触摸屏上各种命令标志键向PLC发出操作指令。PLC执行相应的控制功能程序。同时触摸屏可以将PLC发送的相关信息,以事先约定的画面信息显示出来。(2)垃圾集装箱简介集装箱用来装载和存储垃圾,并随转运车将垃圾从转运站运往最终垃圾处置场。集装箱在装载垃圾时与压缩机连接锁定,装载垃圾工作由压缩机完成。垃圾集装箱采用流线型设计,外观更时尚,受力更均匀。整箱采用进口优质钢板,经过严格的水洗、酸洗、磷化及整箱打砂、喷涂防腐漆,能很好的防止变形,抗腐蚀。箱体后门密封装置采用型密封,与独特的后门结构及排污水结构相结合,可保证车厢良好的密闭性能,

29、在运输过程中达到无渗漏标准要求。箱体设计保证卸料完全;独特的双重导流设计保证箱体装载严实,箱门关闭紧密。垃圾集装箱底部有污水定向排放系统,可直接排往城市管网。杜绝二次污染。垃圾集装箱主要参数序号名 称主要技术参数1容 积12 m32外形尺寸(mm)L4400W2500H1800 3自 重2100 kg4箱体臂厚4mm,底板厚5mm5密封性能100%6密封条更换时间间隔0.5年(3)车厢可卸式垃圾车车厢可卸式垃圾车是在国内知名底盘基础上加装液压拉臂钩,并通过液压拉臂钩完成对垃圾集装箱内垃圾的装卸。它主要往返于压缩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之间,作为压缩垃圾站必不可少移动设备,为垃圾的迅速、及时、无泄露的

30、转运提供了保障。其性能的可靠程度直接关系人们日常的生活环境。采用二类载货底盘,全车钢件酸洗磷化处理,自动液压控制方式全驾驶室操作,尤其是液压部分采用国际领先技术的拉臂钩,不仅减轻整车自重,延长整车使用寿命,而且整车重心布置合理,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主要性能及优点:1)配备国际领先技术的拉臂钩,自重轻,使用寿命长。2)全驾驶室操作可实现全部功能,使用简单方便;运行安全、可靠。 3)由于车与厢可分离单独使用,一车可配多厢,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车辆的使用率,减少车辆的配置量,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行费用。4)车辆转弯半径小,车辆机动性强,道路条件要求低。车厢可卸式垃圾车主要参数序号名 称主要技术参数1燃

31、油类型柴油2额定总质量(T)约163载质量(T)约8.54最高车速(km/h)905百公里油耗(L)24(4)臭气处理设备垃圾转运站的功能决定转运站必须设置在居民区附近,而散发的臭气主要来自垃圾的腐烂和挤压渗滤液,如不进行除臭处理,臭气对周围的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转运站除臭系统由两个分系统组成,分别是雾化喷淋除臭系统和臭气处理系统。本着节能、环保、先进、高效的设计原则,除臭系统的工艺设计采用了作业时全自动喷淋除臭、整体负压吸收和处理的方式,分别针对垃圾压缩站的作业时臭源产生点、主要臭源产生的臭气进行完全彻底的处理。上述两种垃圾站臭气处理工艺的作用和特点如下:1)

32、全自动喷淋除臭系统:作业时分别对垃圾站垃圾暴露处臭源进行喷洒除臭,采用优质除臭液,通过喷淋装置使其雾化散布于空气中后,与臭气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改变臭气分子的结构,使之失去臭味,反应后生成对人体无害、无味的产物。2)整体负压吸收和处理系统:作业时启动该系统,通过负压发生设备产生负压,收集室内空气,使室内臭气通过管道收集不致外溢;然后处理和吸收系统处理臭气,最后达标排放。为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拟选用除臭效果理想,且节水环保,无需或极少排污,运行成本低的除臭产品。6.7 转运站土建根据地形情况及实际功能需要,转运站总图布局如下:以上布局图根据场地现状地形图和项目用地界限制作。拟建场地,现为水塘旁边的

33、绿地,转运站建设前将做必要的地基处理(地基处理项目不在本项目内),未来的场地交通条件便利,建设条件良好。站内主体建筑为转运车间,单层建筑,24.0m19m,含压缩车间、卸料平台、配电房、除臭设备间等设备。卸料坡道在压缩车间两侧,分别宽5.2m,延伸出转运站外5.5m,坡度小于10%。转运站入口有门卫室,门卫室的另一侧设置有办公楼。转运站内设置有勾箱转运广场和停车场,地面除绿地外全为硬底化地面。硬化地面结构为22厘米厚水泥混凝土面层,18厘米厚级配碎石基层,15厘米厚砂砾垫层。转运站四周设铁栅围墙,场区出入口设电动推拉门,出入口与作业区北路相接。转运站内尽量增加绿化空间,在各边角充分利用厂区内空

34、地栽种抗污染较强的树种或和植物,道路两侧栽种行道树,车间周围种植草坪。植物的配备以选择适意当地生长、抗污染能力较强的树种为主,不同的地段选择不同的树种和树形,适当栽种一些观赏性较强的树木和花草,减少废气、臭味、噪声、粉尘等的影响和交叉污染。厂区绿地面积约593平方米,绿地率约25.7。转运站主要建筑物如下表所示:序号名称建筑面积(m2)备注1门卫房202坡道260宽5.2m3卸料平台175高1.6m4转运车间1652个机位,含管理、配电房等5转运广场500硬底化地面6运输车停车场250硬底化地面,草砖7综合楼216办公室、会议室等,三层8围墙/180m9绿化59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工程量概算如

35、下表所示: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1总用地面积平方米2035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平方米1285建筑密度55.63总建筑面积平方米1429容积率62.04绿地面积平方米593绿地率%25.75道路及场地铺砌平方米7506.8 转运站水电转运站内部管线包括:自来水管、生产排水管、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电力电缆等。(1)转运站用水为满足场内用电需要,拟从附近引来自来水。主要用水量如下表所示:序号用水点用水标准年用水天数日用水量(m3)1洗车120L/辆次365天62冲洗厂房地面2.0L/m2d365天103浇洒道路2.0L/m2d100天104绿化1.5L/m2d100天55生活用水50L/人班,1班/d

36、365天16小计327未预见水量约10%计3总计35(2)转运站排水厂区内设化粪池1座,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采用双壁波纹管,管径DN300。厂区设污水池1座,收集转运车间的垃圾渗沥液,污水池中的水由吸污车定期抽走,送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因转运站污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污水数量较少,对污水厂冲击较小,可考虑直接和雨水管道并接如市政管网)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入厂区的排水沟,雨水采用双壁波纹管,管径DN300。(3)转运站用电为满足场内用电需要,拟从附近电网引来,从附近电网引来一路线路,作为全厂外部电源。该线路电缆进厂后引至转运站内的箱式变电站,经变压器降压后供给转运站内全部

37、用电负荷。 本站内的用电设备均为380/220VAC,50Hz的设备,总安装容量约80kW,主要用电负荷分别为:压缩系统(22kw,按2台机组同时作业考虑),除臭系统(20kw),照明通风办公监控系统(40kw)等。转运站每日用电约200度。第7章 环境保护为贯彻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按照国家计委和国家环保局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编制本项目环保和监测设计。7.1 污染物来源本转运站以垃圾处理无害化为宗旨,但在垃圾的转运过程中仍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次污染,本项目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1)大气污染物1)垃圾挥发气体:其主要成分是CH4、CO2等;

38、2)粉尘;3)臭气:臭气污染来自垃圾本身产生的气体如H2S等。(2)污水场区污水主要来自场地冲洗和车辆清洗产生的废水和转运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3)噪声噪声主要来自生产作业区的车辆、机械工作噪声。7.2 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标准大气、噪声和污水的排放和控制分别按国标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88)处理

39、措施(1)臭气和粉尘臭气和灰尘的控制采取以下措施:1)转运站作业车间卸料大厅内不设垃圾贮存池,收集车直接将垃圾卸入竖直放置的容器。这样,使垃圾暴露在外的面积降低到最小,暴露时间降低到最短,因此散发的臭气量可降到最少。2)转运站作业车间为封闭式设计,收集车的进、出口设风帘,防止臭气外逸。3)在垃圾收集车卸料时,依靠卸料溜槽与容器盖门形成的卸料漏斗和垃圾收集车的尾部形成封闭结构,抑制灰尘的飞扬。4)转运站设除尘除臭系统,采用综合处理工艺处理臭气使之达标排放。(2)污水控制转运站内不设渗滤液净化设施。压缩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暂时贮存在容器中,与垃圾一道运至填埋场,最终排至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转运站

40、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车辆清洗产生的废水收集到沉淀池,初沉后用于绿化灌溉用水。池内沉淀物定期清理,会同场地冲洗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3)噪音控制措施对于车辆产生的噪音主要通过限速、禁止鸣喇叭等措施控制。卸料大厅采用封闭结构,并且采用一定的隔音、降噪措施,将噪声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工厂车间噪声控制标准范围内,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保证场内环境质量每天工作结束后,对作业区的场地和部分设备进行冲洗。在夏季蚊蝇繁殖旺盛季节,如有必要,可定时喷洒药水,将蚊蝇的产生控制在最少。7.3 环境监测(1)场区本底环境监测 转运站投入运行之前,应由环保、环卫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对各项环境菌群指

41、标作本底监测并存入档案。(2)场区环境质量监测为确保达到预期的环境保护目标,转运站要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定员、定点、定期按计划对各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第8章 安全与职业卫生8.1 编制依据为贯彻执行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的“三同时”制度,遵照下列文件编制本工程的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1)劳动部劳字(1988)48号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的暂行规定(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1979)(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1991)(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1990)(5)传染病防治法8.2 重要性 垃圾转运站在垃圾

42、倾倒压实过程中容易产生一定量的粉尘,容易孳生多种致病微生物,垃圾本身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均可能造成一定危害,因此转运站的安全卫生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8.3 安全措施(1)消防措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采用类比的方法确定各主要工房的火灾危险类别见下表。工房名称生产火灾性危险类别1转运车间丁2变配电室丁1)工房耐火等级转运车间及变配电室按级耐火等级设计,其他工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II级。2)防火设备及措施厂区内设置消火栓,各厂房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2)安全措施厂区内所有设备外露运转部分设置防护罩或挡板。变压器设过流断电保护装置。厂区

43、防洪涝能力应按五十年一遇标准确定设计标高。8.4 职业卫生及防护措施垃圾转运站工人的劳动条件较差,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改善工人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转运站的卫生防护措施主要采取以下几条: (1)站内洒水降尘;(2)设置专职消杀队伍,站区内定期喷洒药剂,除臭,灭蝇、鼠等;(3)站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和防尘口罩等;(4)设置医疗卫生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5)加强环境监测定期检查场区甲烷浓度和硫化氢气体浓度;(6)定期检测场区饮水水质;(7)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及防雷装置等;(8)对站内作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预防接种;(9)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个人卫生教育;(10)对站区进行蚊、蝇、鼠密度的长期调查,以提高消杀效率;(11)检验安全卫生措施实施效果,建立安全档案,以便及时发现安全卫生的薄弱环节;(12)由工程建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进行环境卫生本底调查研究。第9章 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9.1 组织管理*管委员会下设专门单位作为本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模式。转运站实行经理负责制,由转运车间和生活管理区组成。9.2 劳动定员转运站主要工种实行两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生产天数为365天,实行国家法定休息日。转运站投入运营后,需配备工作人员9人,主要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