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3872233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检察院技侦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5 1.1 项目概况.5 1.1.1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 XX 县县人民人民检检察院察院办办案和案和专业专业技技术术用房建用房建设设.5 1.2 项目建设地址.6 1.3 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6 1. 4 报告编制单位 7 第二章第二章 项项目背景及建目背景及建设设必要性必要性.9 2.1 项目建设背景.9 2.2 办公办案和专业技术用房现状.13 2.3 项目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概况15 2.4 建设的必要性.23 第三章第三章 项项目目选选址与建址与建设设条件条件.25 3.1 项目选址.25 3.2 建设条件.26 第四章第四章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内容与内容与

2、规规模模.30 4.1 建设依据.30 4.2 建设原则.31 4.3 项目建设等级与面积.31 4.4 建设内容与规模.31 4.5 项目功能布局.32 第五章第五章 建建设设方案与方案与设计设计方案方案.35 5.1 建设方案指导思想与原则.35 5.2 项目建设方案.37 5.2 建筑设计.38 5.3 结构设计.39 第六章第六章 总图总图布置及安装工程布置及安装工程.41 6.1 总图布置.41 6.2 安装工程.41 第七章第七章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消防及安全、消防及安全卫卫生生.50 2 7.1 环境保护.50 7.2 消防措施.51 7.3 安全措施.52 7.4 卫生措施.5

3、3 第八章第八章 节节 能能.53 8.1 节能.54 8.2 节水.55 8.3 节电措施.55 第九章第九章 投投资资估算与估算与资资金筹措金筹措.56 9.1 投资估算依据及说明.56 9.2 总投资.58 9.3 资金筹措.59 第十章第十章 项项目招目招标标方案方案.59 10.1 招标方案依据.60 10.2 编制依据.60 10.3 招标范围.61 10.4 招标组织形式.62 10.5 招标方式.62 10.6 招标工作流程.63 10.2 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64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组织组织机构及机构及劳动劳动定定员员.64 11.1 组织机构.64 11.2 劳动定员.

4、65 11.3 人员培训.65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项项目管理与目管理与实实施施进进度度.65 12.1 项目管理.65 12.2 项目实施进度.67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社会社会评评价价.68 13.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68 13.2 项目对所在地区互适性分析.69 3 13.3 社会评价结论.70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风险风险分析分析.70 14.1 技术与工程风险.70 14.2 组织管理风险.70 14.3 维护管理和财务风险.71 14.4 自然灾害风险.71 15.5 安全隐患风险.71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71 15.1 结论.72 15.2 建议.72 4

5、XX 县县人民人民检检察院技察院技侦侦大楼大楼暨办暨办案和案和专业专业技技术术用房建用房建设项设项目目 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1.1 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建设概况 1.1.1 项目名称: XX 县人民检察院技侦大楼暨办案和专业 用房建设 1.1.2 项目建设单位:XX 县人民检察院 1.1.3 项目建设等级:建设等级:三级 1.1.4 项目建筑面积:5680 平方米 1.1.5 项目建设期:2012 年 8 月- 2013 年 9 月(14 个月) 1.1.6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XX 县人民检察院 XX 县人民检察院办案和专业技术用房建 设项目占地占地 7600

6、 平方米平方米,建筑面建筑面积积 5680 平方米平方米,其中:警示教育 基地 1400 平方米,设置警示教育展厅、警钟篇、惩治篇、危害篇、 剖析篇、预防篇五个展区和容纳 200 人的网络视频报告厅,用于 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进行廉政宣誓等活动, 并配备 4 个讨论室;一、二、三楼为办案用房 2900 平方米;四、五、 5 六楼为专业技术用房 2100 平方米。最大限度满足当前与今后一个 时期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职务犯罪预防警示教育的需要。 1.1.7 项目建设总投资:1928.52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 1180.52 万,设备购置费 350 万工程建设其它费 14

7、6 万,土地费 250 万元,基 本预备费 50 万。 1.1.8 项目单位概况 1 XX 县人民检察院,现有在编干警 54 人,其中中共党 员 35 人,大专以上学历 31 人,占在岗人员数的 75.6%,达至最高人 民检察院学历规定要求。有一级检察官至四级高级检察官 29 名。副 科级以上干警 28 人,占全院总人数的 67.3%,高于中办发198247 号文件规定的干部职数比例。 (2)法人代表:XXX (3)项目建设负责:XXX 电话:XXXXXXXXXXX (4)项目建设联系人:XXX 电话 XXXXXXXXXXX 1.2 项目建设地址项目建设地址 项目建设选址位于:XX 县容美镇康

8、岭新区南路南 G-10 地块, 占地面积 7600 平方米。 6 1.3 项目建设指标项目建设指标 本项目总投资 1928.52 万元。资金来源:2011 年中央预算内投 资 425 万元,地方政府配套资金 75 万元,县人民政府通过招拍挂处 置检察院现有房地产 10 层楼、占地 9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800 平 方米变现资金 1428.52 万元。 资金筹措:中央预算内投资 425 万元,地方政府配套 75 万元, 县政府将检察院现有资产变现后用于本项目的建设资金 1928.52 万 元。 1.4 项目建设控制指标项目建设控制指标 项目建设用地控制:7600 平方米。 项目建设面积控制

9、:5680 平方米。 1.5 能源资源利用指标能源资源利用指标 全年总耗电量 16.2 万 kWh。折标煤 1620000.33554.27 吨。 项目建设天耗水量:9.6 立方米。全年耗水量 3456 立方米。 1.6 环境保护控制性指标环境保护控制性指标 1、生活废水排放量 2000 吨。 2、二氧化碳排放量 31930t/a。 3 固体垃圾 12000 吨。 7 1.7 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 1.3.1 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2002 109 号): (

10、4)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计投资1999 12250 号: (5)XX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6)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7)XX 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纪要(20127 号) (8)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和数据。 1.3.2 项目研究范围与内容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 我单位积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实地勘察基础上,对建设项目的背 景及必要性、项目区概况与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及内容、工程技术方 案、环境保护、消防及安全卫生、节能节水、招投标、项目组织机构及 劳动定员、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

11、会效 益等几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为该项目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决 8 策建设提供可靠和准确的依据。 1.8 报告编制单位报告编制单位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程咨询公司。 1.9 结论结论 加强检察机关“两房”设施建设,推行预防腐败警示教育有利于促 进司法机关现代化建设,有利 XX 经济社会建设健康发展,有利于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项目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该项目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符合要求,建设规模和所需投资安排 比较合理。 该项目建设条件好,现有的各种资源能够实现有效整合;总平面 布置和工程设计方案较为科学、合理;各项指标符合当地经济水平、 地域条件和国家有关规定,项目切实可行。 第二章第二章 项

12、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背景 2.1.1 政策背景政策背景:一是 2003 年 10 月,高检院在昆明召开了全国 检察机关“两房”建设工作会议,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 亲自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吹响了加快全国检察机关“两房”建 9 设的动员令。这次会议研究制定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快检察机 关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步伐的意见(下称意见),为全国 检察机关“两房”建设设定了建设目标。 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的部署和要求,努力争取地 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成立“两房”建设领导小组,积极申报立项, 大力落实投资,加快建设进度,掀起了

13、“两房”建设的新高潮。几年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安排中央补助投资 40 亿元,全国“两房”建设总 投资 150 多亿元,建设总面积 1000 万平方米,90%以上的检察院完 成了“两房”建设任务,办案、办公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 对尚未完成“两房”建设的单位,高检院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 员会的支持,加大补助投资力度。各地要分类排队,加强督促检查, 逐个抓好落实。在基本完成“两房”建设任务之后,要进一步完善侦查 指挥室、办案区、来访接待室以及其他附属基础设施建设。 要切实加强“两房”的规范管理。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的原则,把 规范“两房”的使用管理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不断探索科学的“两房” 管理机

14、制,努力提高“两房”的使用管理水平。认真落实标准的要求, 以促进提高办案水平、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安全防范为目标,科学合 理地设置各类用房,认真做好功能分区,切实保证各类用房真正用 于满足办案等各项业务工作的需要,促进“两房”使用管理的科学化 和规范化。 三是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保障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积极争 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统筹安排解决好偿还基建债务问题,进一 10 步加大清欠力度。高检院也将努力争取中央财政部门的支持,对中 西部贫困地区解决基建欠款问题给予帮助。 2.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XX 县人民检察院,现有在编干警 54 人,其中中共党员 35 人, 大专以上学历 31 人

15、,占在岗人员数的 75.6%,达至最高人民检察院 学历规定要求。有一级检察官至四级高级检察官 29 名。副科级以上 干警 28 人,占全院总人数的 67.3%,高于中办发198247 号文件规 定的干部职数比例。 2.1.2 县检察院的性质 县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上级检察院和县委的领 导下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对 XX 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 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执行其决议。 XX 县人民检察院承担负 着立案监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等多项监督职能和对贪污、贿赂、 读职侵权犯罪直接侦查等多项任务重要职能,对维护社会稳定、构 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对推进社会“改革、

16、发展、稳定” 起着“润滑剂”和“调节器”作用。 2.1.3 县检察院职能 县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上级检察院和县委的领导下依法进 行法律监督职能,对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贵并报告工作, 并受其监督,执行其决议.人民检察院的主里职责有以下方面: (1)、在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确定检察工作思路,部署各项检 11 察工作任务。 (2)、依法对贪污贿赂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读职犯罪,以及国 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 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进行侦查;对需要由人 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实施的其他重大犯 罪案件(经省检察院

17、批准)进行侦查。 (3)、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批准逮捕、决定逮捕、提起公诉、 出庭支持公诉。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参与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 (4)、依法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5)、依法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的活动以及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 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6)、对县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依法抗诉或提请市 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7)、受理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控告、申诉和举报,以及犯罪嫌疑 人的自首。 (8)、负责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制宣传,对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进行 研究并提出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指导有关单位制订预防职务犯罪 措施和实施综

18、合治理工作。 (9)、对于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向 地方立法机关和上级检察机关提供立法、司法建议和信息,制定本 12 院关于检察工作的规定。 (10)、负责县检察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队伍建设和党的建设, 开展干警教育培训工作。协同县党委管理和考核县检察院机关干部, 提请县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免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 副检察长。根据上级检察机关的部署和要求,制定和实施县人民检 察院干警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培训方案,提高干警的整体素质。 (11)、负责县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和党风廉政建设。 (12)、承办州人民检察院和县委、县人大交办的其他事宜,配合 县委做好各项中心

19、工作。 (13)、承办其他应由本院负责的事项。 2.2 办公办案和专业技术用房现状办公办案和专业技术用房现状 XX 县人民检察院现用办公办案用房占地 950 平方米,地处 XX 县城区中心容美广场闹市区,由于房屋建设年代久远,建设时又缺 乏建设资金,只能因陋而简,使得设计布局不合理、分区不明、功能 不全,办公、办案用房混杂;近年来又在办公楼前兴建了容美广场, 使得办公办案环境的近一步恶化;且无停车场所,办公车辆无法停靠, 已远不适应现代办案办公的需要;特别是不适应以人为本,和保障被 告人人身安全的需要,新建一个功能明确、分区科学、统分结合、设 备先进、技术完备、功能齐全、配置合理、运行节约 的

20、较为现代化的 检察院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利益、欲望的驱使催生了大 13 批贪污、读职犯罪案件的发生;为了盲目追求破案率,干警非法拘禁、 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违法犯罪率在逐年增长;法院误判 错判的案例时有报道。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检察任务日益繁重;人民检 察院的机构设置更加细致;分工更加细化、合理;人员配置的需要也在 增长。而现在业务用房已不能满足业务工作需要。主要表现在: 1、办公、办案、专业技术用房拥挤且没有明显的划分,办公和办 案相互干扰。 2、无信访业务用房。 3、没有专门法律援助中心业务接待用房。 4、无警示教育培训用房和网络中心用房。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

21、重影响了人民检察院协同办案、执法办案、 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法律服务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当前我县增 强法律监督能力、规范办案流程、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同时 妨碍了检察工作整体效能和基层院建设水平的提高。 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出台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 XX 县人民检察院的发展创造了 良好机遇,也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能。为切实做好人民检察院纪检监 察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做好监 督检察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为 XX 县的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 法治环境,在这些背景前提下,XX 县人民检察院拟建办公办案和专 业技术用房。 14

22、2.3 项目区域自然、经济、社会项目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概况 2.3.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XX 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的东南角,地处东径 10945至 11038,北纬 2938至 3014之 间。东毗湖南省石门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接湖北省来凤县、宣 恩县,北抵湖北省巴东县、建始县,东北与湖北省五峰县相连,西北 与湖北省恩施市接壤。县城距省会武汉市 603 公里,距自治州首府 恩施市 176 公里。境内东西长 85 公里,南北宽 67 公里,版图面积 2872 平方公里。 2.3.2 地形地地形地质质。 。XX 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东部 的延伸部分

23、,是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上的一个山区县,境内地形地貌 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境内地质结构较为简单,地形复杂,地貌千姿 百态。山高谷峡,切割深,高差大,海拔最低的铁炉乡江口 194 米, 最高的下坪乡牛池 2096.3 米,平均海拔 1147 米,平均切割深 784 米,平均地面坡度 24.1 度。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海拔 800 米以下的 低山,占 17.6%;海拔 800-1200 米的二高山,占 42.8%;1200 米以上 的高山,占 39.6%。 2.3.3 水文概况水文概况。县境内溪河遍布,流域面积大。年平均径流深 1223 毫米,径流总量 35.3 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径流量为 122.

24、3 万 立方米,四季分配不均。据 XX 县水文站实测溇水河洪枯比为 23331。最大径流深高达 1980 毫米,最小径流深只有 656 毫米。 2.3.4 气候概况。气候概况。XX 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春季天气 复杂多变,阴晴不定;夏季多雨湿热;秋季凉爽;冬季较为干燥寒冷。 15 从低山到高山依次表现出低热中暖高湿寒的气候特点,垂直差异十 分明显。平均年降雨量 1734.9,蒸发量 1028.5,无霜期 296 天, 平均温度 15.8,日照时数 1216.4h,10的积温 4892,干旱日 数 87 天。 2.3.5 土壤概况。土壤概况。境内土壤呈典型地带性分布和地域性分布,土 壤

25、类型复杂,种类众多,地带性土壤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微域土壤千 变万化,星罗棋布,点辍于各个生物气候带中,且多数土壤深厚肥沃, 酸碱度适中,质地良好,适宜多种林木生长。共有 10 个土类,23 个 亚类,65 个土属,169 个土种。其中林业用地土壤 8 个土类,16 个亚 类,29 个土属,87 个土种,在 8 个林业用地土类中,分布最广的是红 壤、黄壤、黄棕壤、棕壤 4 个地带性土类。 2.3.6 森林植被。森林植被。XX 地处鄂西山区,地形地貌高低起伏,微域气 候及土壤种类多样,植物资料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共有 171 种,645 属,1264 种。全县林业用地 344.98 亩,人均占有林

26、业用地 15.8 亩, 全县活立木蓄积 448.34 万立方米,人均蓄积 20.5 立方米,植被覆盖 率 82.97,为 XX 林业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2.3.7 经济结经济结构构。2011 年,实现县域生产总值 30.43 亿元,“同比 增长 15.8%。其中,第一产业 8.亿元,同比增长 4.5%;第二产业 12.04 亿元,同比增长 19.6%;第三产业 10.4 亿元,同比增长 20.8%;三次产 业结构比由上年的 27.9:39.3:32.8 调整到 2011 年的 26.3:39.6:34.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县域经济 16 呈现节约、

27、清洁、低碳、循环发展的良性态势。 XX 经济结构一览表 科 目 单 位 200 6 200 7 200 8 200 9 20102011 县域生产 总值 万 元 142 070 156 420 181 600 215 000 26260 0 30430 0 第一产业 万 元 464 60 492 90 559 00 640 00 7326080000 第二产业 万 元 494 03 576 50 647 00 810 00 10320 0 12040 第三产业 万 元 462 07 494 80 611 00 704 00 8614010400 2.3.8 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化水平。201

28、0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1 亿元,农人 均 5376 元;粮食总产达到 9.3 万吨,农人均达到 490 公斤;牲猪出栏 23 万头,农人均 1.2 头,农业内部形成了茶叶、烟叶、箬叶、蔬菜、畜 牧等 5 大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过亿元的产业。茶叶面积 17.8 万为亩, 产量 1.51 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 1.52 亿元;烟叶面积 8 万亩, 产量 1.01 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 1.35 亿元;箬叶采摘面积 30 万 亩,产量 1.1 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 1.12 亿;商品疏菜面积 6.3 万亩,产量 12 万吨,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 0.96 亿元;出售商品猪 9.6 万头,为

29、农民提供现金收入 1.1 亿元。 绿绿色食品。色食品。以山野菜、高山蔬菜、茶叶、酿酒等绿色食品加 工业产值达到 6.25 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为 80%,其中薇菜产 量 500 吨,居全国第一;茶叶产能 1.2 万吨,列全省前茅。以箬叶、厚 朴叶等为原料的绿色包装加工业产值达到 1.3 亿元,占农产品加工 业比重为 21%,其中箬叶产能 1.1 万吨,成为全国绿色包装第一县。 17 市市场场主体。主体。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 180 多家,总资产 5 亿元, 总产能 6 亿元。规模以上加工企业 22 家,总资产 4.8 亿元,从业人员 3300 人,2008 年实现产值 4.3 亿元。其中产值

30、过亿元的企业一家(长 友公司),5000 万至 1 亿元的企业 1 家(白果茶厂),1000 至 5000 万 元 14 家,500 至 1000 万元的企业 5 家。被列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 1 家,列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3 家,列入州级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 4 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资产总额近 3.5 亿元,占全县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资产比重为 70%,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 3.7 亿元,占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为 59%。截至 2010 年底,全县农产品商标注册 108 件,占全县注册商标的 57.75%。在注册商标总数中,实际使用的商标有 83 件,使

31、用率为 44.38%,实际使用农产品商标 73 件,占实际使用注册商标的 87.9%,在农产品商标中,农产品加工品牌注册商标有 37 件。其中荣 获省著名商标的有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长友”商标、XX 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翠泉”商标、XX 县骑龙茶业有限公司“骑龙”商 标、XX 县白果茶厂“白果”商标。获州知名商标的有八峰药化股份有 限公司“八峰”商标和“土王宫”商标、XX 县金阳特色农产品有限公司 “鑫丰” 商标、湖北省 XX 县葛仙米开发有限公司“葛仙米”商标。有 14 家获 QS 认证,4 家获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认证,6 家企业获 绿色食品认证。 农产农产品基地

32、。品基地。全县经已形成各类农产品基地面积 123.3 万 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比重达到 28%。 茶叶基地茶叶基地:全县茶园形成面积 17.8 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 18 积 6.3 万亩。白果民族茶厂木耳山基地获南京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 (IMO)有机茶认证,长友公司、翠泉公司、金阳公司、骑龙公司、龙福 公司等 5 家企业的茶叶基地获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白果茶厂和 长友公司所属基地获国家出口基地备案。 烟叶基地烟叶基地:全县烟叶总面积 8 万亩,形成了 25 个专业村,33 个 重点村,1645 户种植专业户,烤烟专业户户平种植面积达到 9.86 亩, 白肋烟专业户户平种植面积达到 3

33、.78 亩。专业村、重点村烟叶种植 面积占全县烟叶总面积 80%,总产量达到 14.5 万担。全县拥有 4 万 担规模的乡镇 1 个,3 万担乡镇 2 个,2 万担乡镇 1 个,1 万担乡镇 3 个;全县 50100 亩连片区 58 个,100500 亩连片区 41 个,500 1000 亩连片区 8 个,1000 亩以上连片区 7 个,连片总面积达 3.76 万 亩,占全县总面积的 60%。燕子乡建立了 5000 亩高规格烤烟科技示 范园,五里乡形成了 40 公里烟叶种植长廊,中营乡实现了万亩烤烟 大连片。全县共建大棚 2058 个,其中塑钢大棚 448 个,竹木中棚 1610 个,可供移栽

34、面积占总面积的 82%。漂浮育苗面积占全县烟叶 育苗面积 98%,建标准化晾房 4640 间,农民新购置烟叶机械 295 台 (套),其中,起垄机 89 台,播种器 25 台,剪叶机 15 台,喷雾器 163 台。 蔬菜基地蔬菜基地:全县蔬菜加工原料基地面积 6.3 万亩(不含薇菜、食用 茵等森林蔬菜面积),其中高山蔬菜面积 3.5 万亩,魔芋面积 2.8 万 亩。 林林产产品基地品基地:全县林业产业基地总面积 95 万亩,其中:日本落叶 19 松、杉木为以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 30 万亩;以厚朴、木瓜等木 本药材为主的中药材基地 23 万亩;以板栗、柑橘、核桃、桃、李等为 主的干鲜果基地

35、9.8 万亩;天然箬叶可采摘面积 30 万亩,人工栽培 面积 0.53 万亩;香椿等森林食品基地 2.5 万亩。 畜畜产产品基地品基地:全县畜牧业基地按照公司化、大户化、区域化的模 式稳步发展,现已形成 1 个万头生猪养殖区小区(长新畜牧发展有限 公司太平小区),3 个 3000 头生猪养殖小区(XX 经济开发区生猪养 殖小区、燕子乡启盛牧业生猪养殖小区、燕子乡兴旺牧业养殖小区), 10 个“150”和 100 个 50 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大户。 规规模以上工模以上工业业。 。201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23.14 亿元, “十一五” 期间,平均增长 1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

36、 22.9 亿元, 平均增长 18.5%。清洁能源工业 2.68 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 11.6%;绿色食品工业实现产值 11.9 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 51.3%;水泥、木工板等建材工业产值 3.2 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 13.8%;药化工业实现产值 2.01 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 8.6%;矿产 化工工业 3.3 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 14.2%。规模企业总数达到 64 家,以江坪河、淋溪河、核桃湾等绿色能源工程当年完成投资 9.8 亿, 占当年工业固定资投资比重为 86%。 2.3.9 行政管行政管辖辖。 。7 乡 2 镇 1 个经济开发区和 1 个自然保护区。 即铁炉、五里、

37、燕子、下坪、邬阳、中营、太平等 7 个乡,容美、走马 等 2 个建制镇及 XX 经济开发区、木林子自然保护区,205 行政村、 4 个居民委员会,1364 个村民小组。 20 2.3.10 人口人口结结构。构。2010 年末,全县总人口 22.15 万人。其中,城 镇人口 7.09 万人,占 32%。乡村人口 15.06 万人,占 68%。以土家族、 苗族、白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人口 13.8 万人,占 62.3%。 2.3.11 道路交通。道路交通。2010 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 2132 公里,实现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11507 万元,占第三产业的 13.4%。 旅客周转量 1

38、7261 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 40100 万吨公里, 客货周 转量 41826 万吨公里。 2.3.12 邮电邮电通信。通信。2010 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3105 万元,通电 话的行政村 205 个,固定电话装机 29847 部,其中农村电话装机 17763 部,电信、移动基站 285 处,实现了 50 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 村村通。 2.3.13 教育事教育事业业。2010 年末,各类学校 68 所。其中,普通中学 17 所,其中:高中 2 所;中等职校 1 所;小学 50 所。年末全县在校学 生 23352 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 10654 人,小学在校学生 11104 人,在

39、园幼儿 3414 人。专任教师 1602 人,其中,中学专任教 师 661 人,小学专任教师 824 人。 2.3.14 医医疗卫疗卫生生。2010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 12 个,其中,卫生 院 9 个;拥有病床 564 张,其中县级医院拥有病床 235 张,农村卫生 院拥有病床 329 张。卫生技术人员 623 人,其中,医师 256 人,注册 护士 239 人。 2.3.15 民族文化。民族文化。XX 古称容米、柘溪,有 2000 多年文明史,末 代土王世袭相承 800 余载,管辖 8000 多平方公里;土地革命时期, 21 有 2.5 万人参加革命,近 4000 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木林

40、子 20838 公顷原始生态群落结构、董家河“世界坡立谷”地貌保存完整。民俗、 红色、生态文化底蕴厚重,文化保护与传承取得积极成果。 2.3.16 文物保文物保护护: :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容美土司遗 址、满山红革命烈士纪念园、五里坪革命旧址群,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有傩愿戏、打溜子、红色革命系列遗物。列入省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柳子戏、满堂春、XX 山民歌等。 2.3.17 文化机构:文化机构:XX 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乒乓球协会等文化 协会组织发展到 5 个,容美艺术团、老年管乐团、老年艺术团、五里 满堂音艺术团、夕阳健身队、长寿健身队、走马官鼎村篮球队等文体 团队发展到

41、25 个。 2.3.18 文化文化创创作:作:退役军犬、 最后一只白虎、 远去的诗魂、 巴 国俪歌等作品分别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全国少数民族文 学创作骏马奖。 2.4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 2.4.1 是贯彻司法部创建规范化司法机关的需要 XX 县人民检察院础设施条件差,已不能够适应现代司法机关 日常工作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形势和司法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增强检察业务的科学技术含 量,走科技强检之路,是检察机关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 实现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管理科学化和保障现代化的基础条 22 件,同时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法律监

42、督能力、保证检察工 作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因此,对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办案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就显得 尤为重要。 2. 4. 2 是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办事效率的需要 县人民检察院现有的业务技术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受办公办案 和专业技术用房的的限制,很多业务科室无单独业务用房,难以适 应新形势下司法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司法工作的顺利 开展及发展。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充分改善和完善 XX 县人民检察院业务基础 设施,提高人民检察院处置各种重大案件、紧急事件和各种事故的 速度,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了整体办事效率。 2.4.3 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县人民检察院承担负着立案监

43、督、审判监督、执行监督等多项 监督职能和对贪污、贿赂、读职侵权犯罪直接侦查等多项任务重要 职能。其承担的各项职能,从本质上讲,是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服务。总而言之,人民检察院在实现社会和谐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 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县人民检察院全面开展业务工作,对促 进 XX 县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推动的作用。该项目社会效 23 益明显,应尽快建成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保障 XX 县顺利进行社会 建设和经济建设。 2.4.4 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 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创新精神推进反腐

44、倡廉建设的需要。 警示教育基地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形象直观、具体生动地展示 近年来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查处的各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 典型案件,并剖析犯罪的原因。同时,还包含建国以来党中央集体对 惩治腐败制定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如何做好职务犯罪预 防工作。警示教育基地建成后将使全县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走向 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使反腐倡廉教育水平得以提升。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 项目选址项目选址 3. 1. 1 选址原则 1、符合城市规划原则:建设与整体规划相适应,推进互动。选址 必须尽可能与城市同时,项目的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

45、量,使之具有前瞻性。 2、整合资源原则,提高投资效益。项目选址必须坚持经济性原 则,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规划条件,最大限 度地减少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 3、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考虑司法机关的机构性质,最大限 24 度地营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办公和服务环境。 3.1.2 该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 XX 县容美镇康岭新区 G-10 地块,占地面积 7600 平方米。该地块原为岩山,现为三通一平现状地块,地基坚实, 交通便利,环境安静,适合项目建设。 3.1.3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 XX 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东南角,地处 东径 10945至 11038,

46、北纬 2938至 3014之间。东毗湖南省石门 县,南邻湖南省桑植县,西接湖北省来凤县、宣恩县,北抵湖北省巴 东县、建始县,东北与湖北省五峰县相连,西北与湖北省恩施市接壤。 县城距省会武汉市 603 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恩施市 176 公里。境内 东西长 85 公里,南北宽 67 公里,版图面积 2872 平方公里。 3.2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3.2.1 自然条件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XX 县属中亚热带大陆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 候随地势变化。低山(500m 以下)年平均气温 15.5;二高山 (500800m)年平均气温 9.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低山 40.7;二高 山 35;高山 30.2

4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低山-10.1;二高山-10.5; 高山-22.1。 地地质质地形条件地形条件:XX 县地处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东部的 延伸部分,是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上的一个山区县,地形地貌具有典 25 型的山地特征。 XX 县境内群山矗立,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整体属 于山地,但也有高原、盆地和丘陵,自然地貌大致构成了河谷山地、 山前川道 (包括中山丘陵)、岩溶盆地和高原台地四大类。主要山脉呈 南西北东走向,形成了分水岭断褶相间的石灰岩山地,岩溶地貌 千姿百态,孤丘、残峰林立,溶洞、天坑、地下河流密布。 XX 县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岳连绵,沟壑纵横,多山间 小盆地。平均海

48、拔 1147 米,是湖北省高山县之一。最高点是西北部 的牛池,海拔 2095.6 米,最低点是东南角的江口,海拔 194.6 米,高 差达 1901 米。XX 县地表平均切割深 784 米,地表坡度平均 24.1 度, 其中小于 5 度的平地 24.8 万亩,占地表总面积的 5.7%;615 度的 缓坡地 52.7 万亩,占 12.2%;16 至 25 度的斜坡地 138.9 万亩,占 32.1%;26 至 35 度的陡坡 150 万亩,占 34.6%;36 度以上的险坡地 66.6 万亩,占 15.4%。 XX 县划分为低山、中高山、高山三种地貌形态,海拔 800 米以下的 地带为低山,土地

49、总面积 76.8 万亩,耕地 5.2 万亩,分别占 XX 县土 地和耕地面积的 17.8%和 17.4%。海拔 8001200 米的地带为中高 山,土地总面积 173 万亩,耕地 16.3 万亩,分别占 XX 县的 40%和 54.3%。海拔 1200 米以上的地带为高山,土总面积 17.63.1 万亩,耕 地 8.5 万亩,分别占 XX 县的 42.3%和 28.4%。 水文条件:水文条件:XX 县河流以澧水水系的溇水为主,其次为清江水系 的龙王河上段咸盈河。 26 全县 5km 以上河流 48 条,其中澧水水系 40 条,清江水系 8 条。澧水 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的 90%,清江水系占 10%。 地震基本裂度地震基本裂度:XX 县地处鄂西四大断裂带之一的宣恩椒园至咸 丰断裂带南缘蠕动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新华夏构造体系隆起带 部分,地层出露较全面,多为沉积岩,以三叠纪大冶灰岩为主。全境 地形以山地为主体,兼有丘陵平坝。 武陵山余脉从西南走向东北,西北地势较高,崇山峻岭绵延起伏,东 南地势较低平开阔。根据该地方地震烈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农林牧渔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